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6)
2023(8710)
2022(7255)
2021(6567)
2020(5461)
2019(11902)
2018(11687)
2017(21169)
2016(11993)
2015(13158)
2014(12853)
2013(12341)
2012(11482)
2011(10285)
2010(10148)
2009(9226)
2008(8922)
2007(7923)
2006(6891)
2005(6095)
作者
(39896)
(33124)
(33060)
(31060)
(20946)
(16156)
(14798)
(13143)
(12816)
(11601)
(11426)
(11033)
(10877)
(10782)
(10472)
(10298)
(10104)
(9932)
(9716)
(9544)
(8751)
(8268)
(8103)
(7682)
(7601)
(7410)
(7389)
(7111)
(6903)
(6867)
学科
(41183)
经济(41117)
管理(32224)
(29246)
(22792)
企业(22792)
方法(17704)
数学(15499)
数学方法(15337)
(13186)
(12984)
中国(12129)
(11840)
(10031)
业经(9402)
(9191)
贸易(9190)
(8949)
农业(8594)
(8235)
(7524)
银行(7465)
地方(7431)
(7301)
金融(7294)
(7127)
技术(7072)
理论(6888)
环境(6873)
(6726)
机构
大学(169725)
学院(168601)
研究(65646)
(63223)
经济(61874)
管理(58639)
理学(51104)
理学院(50416)
管理学(49189)
管理学院(48927)
中国(47103)
(46346)
科学(46164)
农业(37333)
(37184)
(36449)
业大(35649)
研究所(33887)
中心(28689)
(27964)
(25918)
农业大学(24453)
(24195)
(23197)
北京(22880)
财经(22248)
(21222)
技术(21031)
(20827)
科学院(20734)
基金
项目(123042)
科学(94145)
基金(88650)
(83617)
国家(82930)
研究(78856)
科学基金(67652)
(49319)
社会(49061)
自然(47689)
基金项目(46868)
自然科(46603)
自然科学(46579)
社会科(46324)
社会科学(46311)
自然科学基金(45754)
(42753)
教育(35924)
资助(35717)
编号(29274)
重点(28670)
计划(27456)
(26059)
(25823)
(25795)
科技(25241)
科研(24846)
创新(24264)
(23449)
成果(22941)
期刊
(66599)
经济(66599)
研究(44774)
学报(43860)
(41731)
中国(36219)
科学(34664)
大学(30924)
学学(29838)
农业(27878)
(21069)
管理(20987)
教育(17024)
(14864)
业大(13633)
(13331)
金融(13331)
技术(12244)
经济研究(11799)
农业大学(11640)
业经(11599)
(11496)
财经(10810)
科技(9895)
(9308)
林业(9094)
问题(8839)
中国农业(7858)
商业(7328)
自然(7290)
共检索到247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林雨  史雪  杨跃明  王雨晴  梁箫  杨金龙  李一峰  
为探究厚壳贻贝GABA受体在幼虫附着变态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GABA及其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GABA_(A)受体)和CGP52432(GABA_(B)受体),研究其对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的调控作用。通过分析厚壳贻贝不同发育阶段幼虫转录组数据得到2个GABA受体基因(GABA_(A)R和GABA_(B2)R),其中GABA_(B2)R在变态前期的眼点幼虫阶段相较于其他阶段显著高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也得到相似的表达模式,表明GABA受体可能参与调控厚壳贻贝幼虫变态发育。药理学实验结果显示10~(-4) mol/L GABA对厚壳贻贝幼虫的变态具有诱导活性(27.2%±3.0%)。在拮抗剂实验中,荷包牡丹碱和CGP52432在10~(-6)~10~(-4) mol/L浓度均显著抑制了厚壳贻贝幼虫变态,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此外,本研究发现GABA及其受体拮抗剂都抑制了厚壳贻贝幼虫的游泳行为。GABA_(A)或GABA_(B)受体拮抗剂均对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具有抑制作用,表明GABA两种受体类型都可能参与调控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过程。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解析GABA能信号系统调控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机理提供数据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金龙  陈芋如  郭行磐  李一峰  徐灿  李家乐  
为研究胆碱受体在厚壳贻贝幼虫变态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药理学手段调查胆碱类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氯甲酰胆碱及其拮抗剂六甲双铵和阿托品对厚壳贻贝幼虫变态发育调控作用。结果显示:在24 h暴露实验中,氯甲酰胆碱在10-5~10-4mol/L浓度表现出诱导活性,乙酰胆碱则无诱导活性。在持续暴露实验中,氯甲酰胆碱在10-5~10-4mol/L浓度表现出诱导活性,乙酰胆碱在10-6~10-4mol/L浓度表现出诱导活性。在拮抗剂实验中,在10-4mol/L氯甲酰胆碱或10-4mol/L乙酰胆碱存在时,N型胆碱受体拮抗剂六甲双铵对厚壳贻贝幼虫的变态均无抑制效果,表明N型胆碱受体可能并不在幼虫的变态发育过程发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箫  杨丽婷  彭莉华  魏玉利  方家松  杨金龙  
为探讨深海细菌生物被膜对温度的适应性及对厚壳贻贝幼虫变态的影响,分别在4 ℃、18 ℃、25 ℃、37 ℃条件下培养生物被膜,调查温度对细菌密度、膜厚和胞外产物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及被膜对幼虫变态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4个温度条件下产生的生物被膜均可有效促进幼虫变态发育。其中,深海菌株Virgibacillus sp. 1在18 ℃时生物被膜的变态诱导活性最高(35%),且α胞外多糖含量较高,诱导活性与温度和细菌密度均显著相关;同时温度与其细菌密度和膜厚均显著相关。2株深海假交替单胞菌诱导活性与细菌密度均显著相关,温度仅影响Pseudoalteromonas sp. 33细菌密度。研究表明,3株深海细菌均有很好的温度适应性,且都能形成生物被膜;温度变化导致生物被膜的生物学特性改变,最终影响其对幼虫的诱导效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静娴  李嘉政  胡晓梦  丁文扬  杨金龙  梁箫  
为探究脂多糖(LPS)对海洋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海洋贝类幼虫变态所产生的作用,深入了解影响厚壳贻贝附着变态的因素,本实验使用不同浓度的LPS直接刺激厚壳贻贝幼虫,观察其对幼虫附着变态的直接作用;同时在海假交替单胞菌形成生物被膜的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LPS,通过分析生物被膜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及变化后的生物被膜对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浓度的LPS均可直接诱导厚壳贻贝幼虫的变态;10 mg/L浓度LPS处理后的生物被膜其细菌密度、膜厚明显降低,且膜厚降低了12.1%,胞外产物中多糖、脂类显著增加,其中代表性多糖可拉酸的含量增加了35.4%,同时其对幼虫变态的诱导作用也提高了53.3%。因而,在厚壳贻贝幼虫的附着变态过程中,LPS具有直接诱导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控生物被膜胞外物质,特别是可拉酸的生成,间接影响厚壳贻贝幼虫的附着变态。本研究成果对于为贝类与海洋细菌互作关系研究、厚壳贻贝养殖产业的改善以及海洋防污技术研发具有重要推动价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一峰  杨金龙  王冲  沈和定  
探讨低温(4℃)条件下的厚壳贻贝早期幼虫保存可能性,同时调查了不同培育密度对低温保存的影响。在正常条件下,继续培育低温保存后的幼虫,并调查其存活率和生长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保存后,早期幼虫存活率较高,超过95%;厚壳贻贝早期幼虫的壳长和壳高出现显著性的增长。不同培育组间,培育密度对厚壳贻贝早期幼虫的存活和生长影响不同,表明密度是幼虫低温保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正常培育条件下,低温保存后的幼虫,3周后其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仍超过50%,且其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低温培育是保存厚壳贻贝早期幼虫的有效方法,可用于今后贝类幼虫生物学实验和人工育苗技术的改善研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邵安琪  李嘉政  张俊波  万荣  杨金龙  梁箫  
探究纤维素对海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marina)生物被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海假交替单胞菌(初始细菌密度 5×10~(8 )个/mL)分别与浓度为0.02、0.2、2、20 mg/L的纤维素共孵育形成生物被膜,检测形成的生物被膜对厚壳贻贝幼虫变态的诱导作用变化,比较生物被膜成膜能力、胞外产物等生物学特性变化,并分析其与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的关系。纤维素浓度为2或20 mg/L时,所形成的生物被膜对幼虫附着变态的诱导活性显著降低。分析纤维素加入海假交替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被膜生物学特性发现,随着纤维素浓度升高,生物被膜中细菌的分布更为分散,细菌密度和膜厚呈逐渐降低趋势,生物被膜胞外产物中α-多糖、β-多糖和脂质的生物量显著降低,而蛋白无明显变化。在海假交替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纤维素主要通过降低胞外α-多糖、β-多糖和脂质的产生,进而间接调控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研究结果为探究海假交替单胞菌纤维素对生物被膜形成及对厚壳贻贝附着变态调控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整治生物污损等实际问题提供新思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邵安琪  李嘉政  张俊波  万荣  杨金龙  梁箫  
为探究纤维素对海假交替单胞菌生物被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实验设置海假交替单胞菌(初始细菌密度5×10~8个/m L)分别与浓度为0.02、0.20、2.00、20.00 mg/L的纤维素共孵育形成生物被膜,检测形成的生物被膜对厚壳贻贝幼虫变态的诱导作用变化,比较生物被膜成膜能力、胞外产物等生物学特性变化,并分析其与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的关系。纤维素浓度为2.00或20.00 mg/L时,所形成的生物被膜对幼虫附着变态的诱导活性显著降低。通过分析加入纤维素后海假交替单胞菌形成的生物被膜生物学特性发现,随着纤维素浓度升高,生物被膜中细菌的分布更为分散,细菌密度和膜厚呈逐渐降低趋势,生物被膜胞外产物中α-多糖、β-多糖和脂质的生物量显著降低,而蛋白无明显变化。在海假交替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纤维素主要通过降低胞外α-多糖、β-多糖和脂质的产生,进而间接调控厚壳贻贝幼虫附着变态。研究结果为探究海假交替单胞菌纤维素对生物被膜形成及对厚壳贻贝附着变态调控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整治生物污损等实际问题提供新思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金龙  李树恒  刘志伟  李无霜  梁箫  陈芋茹  徐灿  李家乐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荧光染色技术初步研究了厚壳贻贝胚胎及早期幼虫的神经发育情况以及含有不同类型神经细胞的时空分布。在厚壳贻贝从受精开始至囊胚期的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均未发现FMRF酰胺类免疫阳性信号和5-羟色胺免疫阳性信号,神经最初形成于担轮幼虫阶段,出现了FMRF酰胺类免疫阳性信号和5-羟色胺免疫阳性信号,36 hpf时,更多的FMRF酰胺类免疫阳性信号出现在幼虫顶部区域左右两侧,伸出的阳性纤维延伸后形成基底神经纤维,并延伸至正在发育的中足所在区域。在顶端区所有阳性信号中,第一个免疫信号始终处于腹部,位置未发生变化。D形幼虫阶段神经系统的FMRF酰胺类免疫阳性信号分别是顶器官的3个顶部阳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平  史晓丽  沈丽琳  
采用肉眼观察法测定不同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对日本血吸虫运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0-3mol/L和10-4mol/L的5-HT作用虫体30min后,虫体运动显著增强,而10-5mol/L时,虫体运动稍有增强。10-3mol/L色胺(tryptamine)也可显著增强虫体运动,但10-4mol/L、10-5mol/L时,作用则不显著。(2)用10-3mol/L赛庚啶(cyproheptadine)、曲拉唑酮(trazodone)、米安舍林(mianserin)、螺环哌啶酮(spiroperidol)、氟哌丁苯(haloperidol)作用虫体1h后,除haloperidol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箫  陈珂  陈艳文  刘钰珠  李一峰  杨金龙  
为探究5-羟色胺2A受体(5-HT 2A receptor, 5-HT2AR)基因在海水贝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克隆了厚壳贻贝5-HT2AR基因的cDNA全长,并分析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结果显示,5-HT2AR基因全长2 636 bp,开放阅读框(ORF)2 124 bp,共编码70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与人、小鼠、斑马鱼、长牡蛎和虾夷扇贝等物种分别具有45%、45%、48%、49%和67%的同源性。厚壳贻贝雌雄成体各组织和器官中均有5-HT2AR基因表达,雄性中的鳃表达量最高,而在雌性鳃、外套膜和性腺中的表达稍高于其他组织和器官;推测该基因可能与厚壳贻贝的摄食、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及促进卵母细胞成熟有关。5-HT2AR基因在厚壳贻贝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且稚贝的表达量为眼点幼虫的1.4倍,推测5-HT2AR基因可能参与了调控厚壳贻贝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5-HT基因家族在双壳贝类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美圆  陈海兵  黄彦超  缪栋  王军琦  侯英雪  包卫洋  
为了阐明紫贻贝幼体附着变态的内在机理,在天然诱导物-微生物膜的诱导参照下,通过使用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和信号通路的活化剂与抑制剂初步研究了其对该物种幼体附着变态过程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GPCRs活化剂Gpp[NH]p与抑制剂GDP-β-S没有诱导和抑制活性,表明可能非GPCRs的其他细胞反应过程参与了紫贻贝幼体的附着变态。腺苷酸环化酶/环腺苷酸(AC/cAMP)信号通路相关、理论上具有诱导活性的6种神经性试剂,除了磷酸二脂酶抑制剂(IBMX)外,其他在10-8~10-3M浓度下48、72 h后都没有活性,并且高浓度下表现出较高的神经性药物毒性。IBMX仅在10-4M浓度72 h后呈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日昕  刘梅  廖智  鲁涛  武梅  何光源  
厚壳贻贝是我国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水产养殖贝类,对其抗菌肽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厚壳贻贝的免疫机制。为了解厚壳贻贝血清中抗菌肽Mytilin的分子组成和特性,采用多维高效液相色谱对厚壳贻贝血清进行分离纯化,从中获得3种对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的抗菌肽分子,序列分析表明3种抗菌肽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均属于贻贝抗菌肽Mytilin家族,分别命名为Mytilin-1,Mytilin-2和Mytilin-3。其中,Mytilin-1为3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其分子量为3885.17u,含8个半胱氨酸,形成4对二硫键。根据所测Mytilin-1的氨基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菌落PCR方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箫  张亚  刘钰珠  李一峰  BATISTA M F  POWER D  杨金龙  
为探究灿烂弧菌对厚壳贻贝免疫指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用1×10~6、1×10~7、1×10~8个/mL 3个浓度的灿烂弧菌刺激厚壳贻贝,探讨弧菌刺激后厚壳贻贝的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等免疫指标和淀粉酶、蛋白酶等消化酶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灿烂弧菌刺激48 h后,厚壳贻贝足、鳃、消化腺等组织中仅消化腺的NOS活性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且酶活性随初始细菌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故选用消化腺来测定灿烂弧菌刺激后72 h内的免疫指标和消化酶活性的变化。灿烂弧菌刺激后,48 h内NOS活性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NO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与NOS显现相同变化趋势。SOD活性在各浓度灿烂弧菌刺激下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而MAD含量在实验组中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淀粉酶活性在实验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总体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蛋白酶活性在各实验组中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灿烂弧菌对厚壳贻贝免疫指标和蛋白酶活性的升高有诱导作用,但对蛋白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本研究初步探明了厚壳贻贝对灿烂弧菌的免疫应答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灿烂弧菌和厚壳贻贝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厚壳贻贝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俊杰  梁箫  郭行磐  陈芋如  丁德文  张德民  杨金龙  
为探讨微生物被膜生物学特性、培养基以及大型生物附着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本实验通过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和海洋贝类生态学等方法调查了不同培养基对海洋细菌所形成微生物被膜的影响及其对厚壳贻贝幼虫附着的影响。结果显示,厚壳贻贝稚贝率与培养基类型和细菌初始密度显著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Zo Bell 2216e和Seawater luriaBertani(SwlB)条件下分别有6株和9株细菌形成的微生物被膜密度与稚贝率显著相关。扫描电镜结果显示,StaphylococcuS Sp.3在Zo Bell 2216e培养基条件下形成微生物被膜的细菌分布较为紧密,pSeudoalteromonaS Sp.8则在Sw...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金龙  慎佩晶  王冲  李一峰  梁箫  沈和定  徐灿  李家乐  
为研究微生物膜在厚壳贻贝稚贝附着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海洋化学生态学和分子微生物学方法分析了微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其干重、附着细菌密度、底栖硅藻密度、叶绿素a含量等随日龄变化情况及其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影响。同时,利用DGGE指纹图谱技术对不同日龄微生物膜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微生物膜的干重、附着细菌密度及底栖硅藻密度明显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在28 d达到最高值,其干重、细菌和硅藻密度分别为0.87 mg/cm2、1.5×107/cm2、1.0×106/cm2,均与日龄显著相关。叶绿素a含量在14 d时达到最大,为2.2μg/cm2,随日龄的增加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