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31)
2023(20845)
2022(17967)
2021(16750)
2020(14168)
2019(32855)
2018(32478)
2017(61495)
2016(33485)
2015(38268)
2014(38393)
2013(38077)
2012(35685)
2011(32416)
2010(32392)
2009(29863)
2008(29759)
2007(26420)
2006(23184)
2005(20887)
作者
(100789)
(84323)
(83526)
(79444)
(53617)
(40497)
(38141)
(32946)
(32011)
(30167)
(28722)
(28525)
(26902)
(26864)
(26265)
(26144)
(25382)
(25074)
(24269)
(24085)
(21024)
(20973)
(20612)
(19252)
(18892)
(18753)
(18744)
(18710)
(17119)
(16829)
学科
(141628)
经济(141460)
管理(93901)
(91720)
(74245)
企业(74245)
方法(62198)
数学(53988)
数学方法(53300)
中国(40907)
(38881)
(33954)
(31847)
地方(30960)
业经(30719)
(27263)
贸易(27245)
(26439)
农业(26165)
(25633)
技术(23658)
(22281)
银行(22197)
理论(22178)
(21870)
(21698)
金融(21694)
环境(21474)
(21296)
(20475)
机构
大学(488609)
学院(485399)
(196656)
经济(192400)
管理(185224)
研究(172946)
理学(159140)
理学院(157253)
管理学(154292)
管理学院(153430)
中国(129354)
科学(108858)
(106402)
(89631)
(88604)
(87288)
研究所(81775)
中心(77778)
业大(75673)
(72595)
财经(70373)
农业(68758)
北京(68091)
(65416)
师范(64661)
(63947)
(62405)
经济学(59285)
(58481)
经济学院(53366)
基金
项目(326398)
科学(254442)
基金(235120)
研究(234139)
(207725)
国家(205851)
科学基金(174112)
社会(145803)
社会科(138035)
社会科学(137996)
(127253)
基金项目(123603)
自然(114452)
自然科(111768)
自然科学(111731)
自然科学基金(109712)
(108033)
教育(108015)
资助(98568)
编号(94825)
成果(77746)
重点(74009)
(72020)
(71800)
(67142)
课题(66569)
科研(62845)
创新(62793)
教育部(60739)
大学(60240)
期刊
(218358)
经济(218358)
研究(144100)
中国(98195)
学报(83337)
(79431)
科学(75244)
管理(68503)
(67320)
大学(62123)
学学(58281)
教育(56004)
农业(54968)
技术(44274)
(42486)
金融(42486)
经济研究(35240)
业经(35085)
财经(34197)
(29781)
(29369)
问题(28333)
图书(26146)
技术经济(24630)
(23836)
科技(23788)
(23437)
统计(22298)
理论(22215)
世界(21838)
共检索到729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凤朝  张娜  孙玉涛  
依据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和Logistic模型,使用USPTO专利数据分析G7和中国在ICT九个子技术领域的发展轨迹,阐明各国的战略布局特征。结果表明,在G7国家ICT九个子技术领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移动通信和远程信息处理、集成电路和智能机器人领域均已进入成熟期,无线射频识别和传感网络、宽带和家庭网络和计算机软件领域处于快速成长期,平板显示、数字电视和个人PC领域正经历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过渡。各国结合子技术领域发展特点和本国技术发展水平,采取"重点突破"或"全面推进"的发展策略。中国在九个子技术领域的起步时间较晚,但技术发展速度高于G7国家,目前中国在多个子领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霞  汪海涛  姜洋  
虽然汇率与利率之间的联系是大多宏观经济模型的核心研究内容,但是经验实证的结论却经常不一致,甚至是相悖的。首先基于G7国家的月度数据,利用面板协整、面板Grange检验和面板不变系数模型验证了汇率与利率的互动关系,结论支持两者之间的互动联系,且长期实际利率每变动1%,实际汇率变动0.35%;实际汇率每变动1%,长期实际利率变动-0.118%。与G7的实证结果不同,以中国2005年8月到2010年7月为样本的时间序列模型,其协整和拟合方程均拒绝了利率与汇率之间的联动关系。总体而言,我国的汇率-利率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市场作用力有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慧敏  崔颖  倪瑛  吴占宽  潘峥昊  
全球91%的智能网联汽车专利掌握在日本、中国大陆、美国、韩国、德国手中,通过聚焦分析主要国家(地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态势,为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参考。综合应用Derwent Innovation、Derwent Data Analyzer、Innography等专利检索平台和分析工具,在明确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基础上构建检索策略,从申请趋势、技术生命周期、技术领域、主要专利权人、专利价值等视角,对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专利进行宏观分析,对主要国家(地区)专利进行比较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滑冬玲  
近年来世界各国饱受金融脆弱性的困扰,本文将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三组,利用H-P滤波缺口变量和原变量分别合成67个国家的2002-2012年的金融脆弱性指数,通过对比发现缺口变量生成的金融脆弱性指数对金融波动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金融脆弱性指数国别差异的产生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金融脆弱性潜藏于经济繁荣时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金融脆弱性的原因具有差异,制度质量特别是执法质量对转轨国家的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闫云凤  赵忠秀  
随着全球消费水平的提高,温室气体排放也在显著增加,全面了解全球消费碳排放的增长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利于全球气候政策的设计,而且有助于从消费角度减少排放。本文采用WIOD数据库的数据,将全球分为G7、BRIC和其他国家三个区域,建立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构建消费碳排放核算目录,分析各区域的消费碳排放及碳溢出效应。结果表明:G7每年的生产碳排放都小于消费碳排放,BRIC每年的生产碳排放都大于消费碳排放。从增长趋势来看,近几年BRIC的生产和消费碳排放增长率都高于G7。1995年国际贸易隐含碳占全球碳排放的16%,到2009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0%。其中中国一直是最大的隐含碳出口地区,美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学英  
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技能人才占总人口的比重低于日本,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多得益于廉价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而非劳动力质量提升;中国技能人才的就业弹性低于日本,表明存在巨大的技能人才供给缺口。进入低增长转型期,中国技能人才的就业弹性将高于日本,表明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强度高于日本。未来中国将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对现代制造业技能人才、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现代农业技术工人和现代农林牧渔种(植)养(殖)加(工)技能人才的井喷式需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尚涛  陶蕴芳  
本文分析我国创意产业中的国际分工,并与典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我国创意产业的出口贸易总额及比重占据世界第一,远远超过了所研究的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国创意商品贸易的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也远远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但是,更进一步的分析揭示我国创意商品的出口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低创意附加的产业部门,而在高创意附加、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低下,表现出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最后,本文还就我国创意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茂章  曾路  
技术创新能力是当前国家核心竞争力之一。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运用科技力量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以金砖四国(BRIC4)和七国集团(G7)为研究对象,选取1992~2012年BRIC4和G7技术专利申请量与人均GDP数据,运用OLS回归模型、E-G协整检验、ECM误差修正模型等检验,研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实证结论表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文还从技术创新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关系、R&D支出占GDP比重、高科技出口额占比三方面比较研究BRIC4和G7的技术创新程度,比较结果表明BRIC4技术创新活跃程度日渐高于G7。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荣康  刘凤朝  
本文采用基于专利的交互影响分析(patent-based cross impact analysis)方法,根据专利的IPC分类(国际专利分类)及其所属技术领域信息,构建识别不同纳米技术领域交互影响模式的分析框架;利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专利数据,对比分析了美国、日本、德国与韩国的纳米技术发展模式,并通过探讨中国纳米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中国纳米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静  孟凡新  
回顾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为产业的演进升级提供了重要动力,但4G技术条件下产业难以实现从粗放发展到提质升级的跃迁。5G技术在三大场景与电子商务存在深度融合应用的可能,将成为打破产业升级发展瓶颈的关键。本文基于产业链视角和5G技术应用发展轨迹,重点分析了5G推动电子商务演进发展的路径和作用模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武力超  孙浦阳  许启钦  
全球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对可再生能源的消费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对28个发达国家和27个发展中国家进行分组研究,使用1985-2007年23年的数据,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来研究金融发展对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影响在不同国家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债券市场规模对两组国家可再生能源消费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金融中介规模则对两组国家可再生能源消费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衡量金融全球化、金融中介效率及非寿险保险部门规模的指标在两组国家的回归中结果不同。因此,政府在制定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时,要重视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做好金融发展与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琪瑛  
依托局部动态调整模型,选取2001~2016年美国、英国、中国等13个国家面板数据,对不同国家ICT投资如何影响经济绩效进行研究。研究发现:ICT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贡献程度甚至超越实物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说明世界主要经济体已开始从人口红利向数字红利转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数字鸿沟"正在逐步缩小;中国不存在或已摆脱"生产率悖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军  张韵君  
基于专利地图,从专利类型及时间序列、专利权人及所属技术领域、专利技术生命周期、专利组合、专利授权及法律状态等方面对中国3D打印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3D打印技术已走出技术萌芽状态,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是,专利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技术领域看,B29C、B22F、B41J、B28B四个领域技术发展较快,其中,B29C和B41J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B22F和B28B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3D打印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将研发重点向技术应用转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宝文  陈更力  
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能源利用模式。以inco Pat专利检索平台和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提供的数据为基础,分析新能源微电网领域的重点技术,并从发明专利的申请趋势、技术领域、地域分布、申请人和重要发明专利方面对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的专利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的专利申请数量虽多,但是不注重在其他国家的专利布局,并且研究热点和研究主体过于集中。建议政府进一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争取使我国能够早日占据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的制高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红彦  王亚静  毕于运  高春雨  
[目的]通过专利分析揭示全球秸秆利用技术的研发现状与态势,为中国秸秆产业创新技术发展提供情报支撑。[方法]利用Derwent Innovation(DI)、德温特数据分析软件(Derwent Data Analyzer,DDA)、incoPat等专业分析工具和平台,对申请年截止日期为2020年的全球秸秆利用专利申请趋势、专利布局、重要申请人、技术发展态势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截止到2020年,中国秸秆利用发明专利数量为5.36万件,占全球的76.80%,居第一。美国希乐克公司专利申请量居首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列第二、第三位。中国专利申请呈“小而散”的特点。中国秸秆利用专利布局主要在国内,涵盖了“五料化”(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各领域,且以秸秆肥料化利用专利为主。对全球Top50申请人类型分析表明,国外申请人以企业为主,中国申请人类型则以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主。中国秸秆利用专利授权率20.49%,转让与许可专利比例仅为5.56%,与发达国家差距仍较大(美国73.67%)。[结论]中国是秸秆利用专利申请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专利质量、核心专利以及专利转化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建议:一是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促进校企合作。二是密切关注国际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动态,增加自身核心专利或高影响力专利的数量。三是发挥中国在秸秆肥料与秸秆建筑材料等利用技术方向的专利优势,加速专利向产业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