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2)
- 2023(8194)
- 2022(6778)
- 2021(6208)
- 2020(4951)
- 2019(10736)
- 2018(10366)
- 2017(19362)
- 2016(10112)
- 2015(11111)
- 2014(10407)
- 2013(9858)
- 2012(8920)
- 2011(7833)
- 2010(8149)
- 2009(8192)
- 2008(7313)
- 2007(6692)
- 2006(6029)
- 2005(5541)
- 学科
- 济(34319)
- 经济(34277)
- 管理(30325)
- 业(28231)
- 融(25249)
- 金融(25248)
- 企(24497)
- 企业(24497)
- 银(22662)
- 银行(22652)
- 行(22017)
- 中国(18136)
- 方法(12453)
- 财(12361)
- 制(11328)
- 中国金融(10988)
- 农(10863)
- 数学(10360)
- 数学方法(10129)
- 业经(9804)
- 地方(9242)
- 务(8913)
- 财务(8883)
- 财务管理(8864)
- 企业财务(8407)
- 贸(7858)
- 贸易(7845)
- 理论(7838)
- 易(7669)
- 学(7438)
- 机构
- 学院(133481)
- 大学(129632)
- 济(51640)
- 经济(50339)
- 管理(46796)
- 研究(42140)
- 中国(40301)
- 理学(39349)
- 理学院(38967)
- 管理学(38023)
- 管理学院(37814)
- 财(26477)
- 京(26460)
- 科学(25157)
- 中心(22679)
- 农(20982)
- 所(20657)
- 财经(20572)
- 江(20556)
- 研究所(18483)
- 经(18477)
- 银(18085)
- 业大(18063)
- 州(17741)
- 银行(17431)
- 范(16955)
- 融(16946)
- 师范(16742)
- 金融(16621)
- 经济学(16545)
- 基金
- 项目(85138)
- 科学(66231)
- 研究(64292)
- 基金(60166)
- 家(51481)
- 国家(50998)
- 科学基金(44118)
- 社会(40655)
- 社会科(38622)
- 社会科学(38613)
- 省(35135)
- 基金项目(30970)
- 教育(29171)
- 划(28256)
- 编号(27109)
- 自然(27010)
- 自然科(26441)
- 自然科学(26436)
- 自然科学基金(25909)
- 资助(24569)
- 成果(22120)
- 重点(19305)
- 发(19256)
- 创(18824)
- 课题(18649)
- 创新(17599)
- 部(17289)
- 项目编号(17219)
- 性(16862)
- 国家社会(16712)
共检索到212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程琳 邵欢
7月23日至24日,2016年第三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成都举行。会后发表的公报强调了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并欢迎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提出的发展绿色金融的七条可选措施,具体包括:提供清晰的战略性政策信号与框架;推动绿色金融的自愿原则;扩大能力建设学习网络;支持本地绿色债券市场发展;通过国际合作推动跨境绿色债券投资;鼓励并推动环境与金融风险领域的知识共享;改善对绿色金融活动及其影响的评估方法。本刊在上期发表了作者对以上七项措施中前三项的解读文章,本文对后四项措施进行讨论和解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程琳 邵欢
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以及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国内的绿色金融正在快速发展。2016年,中国将绿色金融列入G20议题,发起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获得了积极反响和广泛支持。2016年7月,第三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会议公报强调了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其中提到发展绿色金融倡议的七大选项,都有具体的内容和实质的意义。本文旨在解读这七条自愿可选措施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以便把握绿色金融发展的未来走向。其中,上篇讨论前三项措施,下篇讨论其余四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梦根 张鑫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现行统计体系存在巨大的信息缺口:一类是不可得信息,另一类是信息内容缺口。二十国集团(G20)提出的数据缺口倡议(DGI)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信息缺口的最重要行动方案,该计划包括DGI-1和DGI-2两个阶段。DGI-1二十条建议涉及金融部门的风险积聚、跨境金融联系、国内经济对冲击的脆弱性、改进官方统计交流四大主题;DGI-2内容重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金融部门风险,二是脆弱性、互联性和溢出性。文章指出,从实施情况看,G20数据缺口倡议已取得显著进展,引发经济与金融领域一场声势浩大的数据革命,推动了一系列统计新概念、新方法与新标准的诞生。DGI计划对各国统计体系发展与统计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解然 陈刚 周国梅
2016年G20领导人峰会的重点领域之一是推动包容、联动式发展。绿色发展是包容、联动式发展的题中之义,并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识。然而,通过梳理历届G20峰会主要议题发现,目前G20对绿色发展关注不足,而且尚未形成独立的绿色发展政策领域。本文认为,中国应充分利用2016年作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执行元年及中国担任2016年G20主席国的双重契机,积极谋划绿色发展议题全面融入G20框架,增强中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影响力。
关键词:
G20 绿色发展 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孙兴华 孙莹
当前,"绿色GDP"研究暂缓,绿色会计审计研究加速。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中国绿色会计审计监督,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保驾护航,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本文借鉴国外经验,回顾了绿色会计、审计的产生及中国绿色会计审计研究的状况,提出了加大中国绿色会计审计监督力度的倡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学峰 王迪
本文基于中日绿色能源第三方合作的基础与优势,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给中日绿色能源第三方合作带来的机遇与前景,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日绿色能源进行第三方合作的原则和策略。在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方面,中日两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应充分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机会,构建造福各方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实现中日及第三方的多边共赢,推动绿色能源合作行稳致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茂兴 杨雪星
绿色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加强环境保护与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共识和趋势。作为国际经济大家庭中的重要力量,G20应在加快绿色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扮演"领头雁"的角色。根据绿色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我们力图从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高效绿色的资源环境利用和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出发,构建G20国家绿色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G20各国的绿色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从而为世界各国推广践行绿色经济模式提供可供借鉴的战略思路,即通过加大绿色创新投入、促进绿色产业转型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亲爱的驾驶员朋友:我们正身处一个转型的大时代,繁华和巨变令人目眩神迷。我们要见证一个伟大汽车时代的到来,总要为这伟大时代做点什么。那么,中华保险希望与您一起,从今天起,从现在起,文明、礼让、安全行车在路上!让我们寻找一个光明、快乐的方向,让灿烂的阳光照在我们的方向盘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波 李波
文章采用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绿色专利数据,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且动态效应呈逐年递增趋势。机制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强技术研发两条路径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异质性分组显示,在行业类型上,相比于低清洁型企业,"一带一路"倡议主要促进了高清洁型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在企业所有制上,"一带一路"倡议对国有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在对外直接投资寻求型上,"一带一路"倡议对市场和技术寻求型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总之,文章为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世鹏 朱兴龙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而金融支持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产能合作的关键因素。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现状,研究探讨金融支持方向,本文提出了实施国际产能信贷支持政策差异化,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互相补充、有机结合,拓宽国际产能合作融资渠道,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金融体系构建等建议。
关键词:
金融支持 “一带一路”倡议 国际产能合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戈建国
可持续金融工具有助于引导资金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发展中国家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可持续融资领域存在较大资金缺口。2022年11月中旬,G20印尼峰会发布了由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起草的《可持续金融报告2022》,本文翻译了其中的第三部分,聚焦可持续金融工具,分析了可持续金融发展面临的障碍,为各国和地区提高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提出有益的建议,并对于多边开发银行、技术服务供应商和其他国际组织,对各国当局和金融机构提出了11条建议。这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可持续金融 绿色标准 信息披露 金融工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联合国支持的负责任投资原则(PRI)、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世代基金会于2018年3月28日共同发布《中国的投资者责任与ESG整合》报告。报告建议投资者将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为核心的ESG投资因素纳入投资者投资决策过程,作为对其受益人履行责任的一部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教授代表合作方发布报告,报告发布会由法国巴黎银行主办。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向仙虹 孙慧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SDID)来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政策效应,并将政策效应进行分解,最后探讨政策效应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具有直接政策激励作用,且逐年增强;同时,还存在显著的政策红利溢出效应,但溢出效应存在时效性;在溢出效应分解中,政策效应对邻近沿线城市的辐射作用强于非沿线城市。(2)在异质性分析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对内陆节点城市的促进作用要强于海港节点城市。(3)"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主要是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包容度来提高包容性绿色增长,现阶段对绿色生态的正向促进作用尚未发挥,是未来聚焦的重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正平 刘旭晶 夏海
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逐渐融合,合作共赢渐成趋势。金融科技的兴起为农村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但其应用也面临诸多的困难,亟待研究解决。论文从《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视角出发,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举措,然后揭示存在的问题、剖析导致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百胜 高崧耀
本文基于动态模型选择—时变参数—因子扩展的向量自回归模型(DMS-TVP-FAVAR)构建金融条件指数(FCI),度量G20主要成员国的金融状况,进而建立以FCI为转移变量,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以及经济增长等货币政策工具变量与目标变量在内的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PSTR),以研究G20成员国及其中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传导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G20国家中的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波动幅度比新兴经济体更大;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不仅在不同金融状况下表现出非对称性,也在不同类型国家之间表现出异质性;当金融状况低迷时,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数量型货币政策均对产出表现为正向冲击,同时,新兴经济体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远高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在发达国家表现为正向冲击,在新兴经济体表现为负向影响;当金融状况一般时,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估计系数更易平滑转移,说明此时货币政策调控具有不确定性;当金融状况良好时,发达国家数量型货币政策产生负向影响而新兴经济体表现为正向影响,表明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存在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