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82)
2023(5436)
2022(4333)
2021(3944)
2020(3183)
2019(7084)
2018(6636)
2017(12550)
2016(6460)
2015(7342)
2014(7176)
2013(7057)
2012(6835)
2011(5990)
2010(6472)
2009(6635)
2008(5814)
2007(5534)
2006(5056)
2005(4805)
作者
(19322)
(15966)
(15934)
(15134)
(10087)
(7757)
(7395)
(6193)
(6089)
(5842)
(5495)
(5389)
(5066)
(5058)
(5025)
(4927)
(4737)
(4633)
(4633)
(4631)
(4068)
(3947)
(3759)
(3621)
(3609)
(3591)
(3572)
(3500)
(3304)
(3237)
学科
(25224)
经济(25195)
(24851)
金融(24851)
(21992)
银行(21983)
(21407)
管理(20832)
(20338)
(17888)
企业(17888)
中国(15697)
中国金融(10923)
(9738)
(9559)
方法(9189)
数学(7767)
数学方法(7590)
地方(7505)
(7175)
财务(7151)
财务管理(7135)
(7096)
业经(6933)
企业财务(6845)
(5963)
(5730)
理论(5622)
环境(5555)
(5132)
机构
学院(92348)
大学(91934)
(37839)
经济(36865)
中国(32512)
管理(31619)
研究(31208)
理学(26086)
理学院(25818)
管理学(25188)
管理学院(25045)
(20083)
(19351)
科学(18236)
中心(17312)
(16383)
(15858)
(15848)
银行(15812)
财经(15420)
(14943)
(14846)
(14740)
金融(14670)
研究所(14127)
(13858)
人民(13083)
(12815)
业大(12769)
经济学(12612)
基金
项目(56330)
科学(43490)
研究(41192)
基金(40278)
(34680)
国家(34350)
科学基金(29429)
社会(26416)
社会科(25179)
社会科学(25171)
(22690)
基金项目(20656)
(18280)
自然(18036)
教育(18024)
自然科(17666)
自然科学(17663)
自然科学基金(17321)
资助(17019)
编号(16272)
成果(13935)
重点(12818)
(12696)
(12234)
(11577)
创新(11524)
课题(11472)
国家社会(11134)
(11037)
科研(10761)
期刊
(43572)
经济(43572)
研究(29964)
(27834)
金融(27834)
中国(21609)
(16477)
学报(15863)
(15408)
科学(13026)
管理(12571)
大学(12235)
学学(11560)
教育(9521)
农业(9320)
财经(8227)
技术(7662)
(7030)
经济研究(6601)
业经(6159)
理论(5547)
国际(5207)
问题(5100)
实践(5024)
(5024)
(4851)
(4830)
中国金融(4827)
(4659)
统计(4457)
共检索到156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程琳  邵欢  
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以及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国内的绿色金融正在快速发展。2016年,中国将绿色金融列入G20议题,发起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获得了积极反响和广泛支持。2016年7月,第三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会议公报强调了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其中提到发展绿色金融倡议的七大选项,都有具体的内容和实质的意义。本文旨在解读这七条自愿可选措施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以便把握绿色金融发展的未来走向。其中,上篇讨论前三项措施,下篇讨论其余四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程琳  邵欢  
7月23日至24日,2016年第三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成都举行。会后发表的公报强调了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并欢迎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提出的发展绿色金融的七条可选措施,具体包括:提供清晰的战略性政策信号与框架;推动绿色金融的自愿原则;扩大能力建设学习网络;支持本地绿色债券市场发展;通过国际合作推动跨境绿色债券投资;鼓励并推动环境与金融风险领域的知识共享;改善对绿色金融活动及其影响的评估方法。本刊在上期发表了作者对以上七项措施中前三项的解读文章,本文对后四项措施进行讨论和解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梦根  张鑫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现行统计体系存在巨大的信息缺口:一类是不可得信息,另一类是信息内容缺口。二十国集团(G20)提出的数据缺口倡议(DGI)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信息缺口的最重要行动方案,该计划包括DGI-1和DGI-2两个阶段。DGI-1二十条建议涉及金融部门的风险积聚、跨境金融联系、国内经济对冲击的脆弱性、改进官方统计交流四大主题;DGI-2内容重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金融部门风险,二是脆弱性、互联性和溢出性。文章指出,从实施情况看,G20数据缺口倡议已取得显著进展,引发经济与金融领域一场声势浩大的数据革命,推动了一系列统计新概念、新方法与新标准的诞生。DGI计划对各国统计体系发展与统计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解然  陈刚  周国梅  
2016年G20领导人峰会的重点领域之一是推动包容、联动式发展。绿色发展是包容、联动式发展的题中之义,并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识。然而,通过梳理历届G20峰会主要议题发现,目前G20对绿色发展关注不足,而且尚未形成独立的绿色发展政策领域。本文认为,中国应充分利用2016年作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执行元年及中国担任2016年G20主席国的双重契机,积极谋划绿色发展议题全面融入G20框架,增强中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影响力。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孙兴华  孙莹  
当前,"绿色GDP"研究暂缓,绿色会计审计研究加速。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中国绿色会计审计监督,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保驾护航,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本文借鉴国外经验,回顾了绿色会计、审计的产生及中国绿色会计审计研究的状况,提出了加大中国绿色会计审计监督力度的倡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茂兴  杨雪星  
绿色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加强环境保护与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共识和趋势。作为国际经济大家庭中的重要力量,G20应在加快绿色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扮演"领头雁"的角色。根据绿色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我们力图从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高效绿色的资源环境利用和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出发,构建G20国家绿色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G20各国的绿色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从而为世界各国推广践行绿色经济模式提供可供借鉴的战略思路,即通过加大绿色创新投入、促进绿色产业转型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亲爱的驾驶员朋友:我们正身处一个转型的大时代,繁华和巨变令人目眩神迷。我们要见证一个伟大汽车时代的到来,总要为这伟大时代做点什么。那么,中华保险希望与您一起,从今天起,从现在起,文明、礼让、安全行车在路上!让我们寻找一个光明、快乐的方向,让灿烂的阳光照在我们的方向盘上!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波  李波  
文章采用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绿色专利数据,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且动态效应呈逐年递增趋势。机制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强技术研发两条路径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异质性分组显示,在行业类型上,相比于低清洁型企业,"一带一路"倡议主要促进了高清洁型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在企业所有制上,"一带一路"倡议对国有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在对外直接投资寻求型上,"一带一路"倡议对市场和技术寻求型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总之,文章为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茂兴  
主持人语:G20自诞生就肩负起了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重任,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和社会性议题的加入,以及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大,G20不再仅仅局限于作为经济事务协调的主平台,同时也承担起全球综合性治理平台的功能作用。面对当前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挑战,协调不同群体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改革和完善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戈建国  
可持续金融工具有助于引导资金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发展中国家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可持续融资领域存在较大资金缺口。2022年11月中旬,G20印尼峰会发布了由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起草的《可持续金融报告2022》,本文翻译了其中的第三部分,聚焦可持续金融工具,分析了可持续金融发展面临的障碍,为各国和地区提高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提出有益的建议,并对于多边开发银行、技术服务供应商和其他国际组织,对各国当局和金融机构提出了11条建议。这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联合国支持的负责任投资原则(PRI)、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世代基金会于2018年3月28日共同发布《中国的投资者责任与ESG整合》报告。报告建议投资者将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为核心的ESG投资因素纳入投资者投资决策过程,作为对其受益人履行责任的一部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教授代表合作方发布报告,报告发布会由法国巴黎银行主办。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旭娜  吴建銮  卢山冰  
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是构建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经过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与内生性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依旧稳健。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增加环保支出、缓解融资约束以及增加逆向知识溢出3条中介渠道,间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内陆节点城市、低清洁行业以及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结论对政府制定外贸与绿色创新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京星   朱慧敏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平台,推动绿色发展是其题中之义。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绿色创新,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DID),以我国280个地级市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我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作用机制及时空差异。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倡议有效促进了中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增量提质”;(2)“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和资源集聚效应促进中国沿线城市绿色创新的“增量提质”;(3)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城市,“一带一路”倡议对中部城市的绿色创新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4)“一带一路”倡议对非资源型城市和特大城市绿色创新“增量提质”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伦晓波   刘颜  
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构成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识别“一带一路”倡议相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数字化转型综合指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赋能。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规模相对较大企业、竞争程度较低行业企业、东部地区企业样本中,“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更明显的改善效应。文章为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战略机遇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杰   魏荟茹   袁岿然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国倡导的对外开放新形态,“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技术创新等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倡议实施对我国沿线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我国沿线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且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中东部地区、沿线国家中心城市、沿线节点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强环境规制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由影响机制分析可知,“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水平来促进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