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9)
2023(8477)
2022(7707)
2021(7429)
2020(6158)
2019(14469)
2018(14540)
2017(28357)
2016(15396)
2015(17383)
2014(17348)
2013(17240)
2012(15560)
2011(13931)
2010(13630)
2009(12237)
2008(11667)
2007(9880)
2006(8434)
2005(7109)
作者
(43730)
(35999)
(35714)
(34038)
(22943)
(17286)
(16230)
(14327)
(13751)
(12759)
(12496)
(11894)
(11201)
(11198)
(11157)
(10863)
(10807)
(10768)
(10235)
(10106)
(8990)
(8619)
(8578)
(8167)
(8058)
(7993)
(7986)
(7884)
(7176)
(7172)
学科
(59584)
经济(59519)
管理(44500)
(41540)
(35321)
企业(35321)
方法(29992)
数学(25996)
数学方法(25714)
(15036)
中国(14184)
(14165)
(13502)
业经(13010)
地方(12175)
理论(10492)
(10244)
农业(10050)
(10048)
贸易(10044)
(9729)
技术(9648)
环境(9580)
(9491)
财务(9434)
财务管理(9420)
(9096)
企业财务(8937)
教育(8612)
(8445)
机构
大学(214455)
学院(212270)
管理(90222)
(80012)
理学(79342)
理学院(78500)
经济(78165)
管理学(77188)
管理学院(76816)
研究(67276)
中国(48010)
(45521)
科学(43588)
(34979)
(33016)
业大(33013)
(32064)
研究所(30498)
中心(30354)
财经(29053)
北京(28679)
(28599)
(28104)
师范(27875)
(26494)
农业(25171)
(24792)
(24003)
商学(22842)
师范大学(22717)
基金
项目(153709)
科学(120506)
研究(112717)
基金(111295)
(96402)
国家(95603)
科学基金(82639)
社会(68928)
社会科(65234)
社会科学(65216)
基金项目(60499)
(59967)
自然(55254)
自然科(53944)
自然科学(53933)
自然科学基金(52944)
教育(51277)
(50600)
编号(46777)
资助(45783)
成果(37136)
重点(33618)
(33540)
(32002)
(31899)
课题(31252)
创新(29699)
科研(29555)
项目编号(29180)
大学(28776)
期刊
(82892)
经济(82892)
研究(60261)
中国(34768)
学报(33693)
管理(31485)
科学(31269)
(28510)
大学(25226)
(24684)
教育(23861)
学学(23636)
农业(20637)
技术(18195)
(14424)
金融(14424)
业经(14000)
财经(13102)
图书(13074)
经济研究(12686)
理论(12107)
实践(11479)
(11479)
科技(11193)
(10932)
问题(10778)
情报(10260)
技术经济(10167)
(10116)
现代(9788)
共检索到291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雅  张增强  唐次来  易磊  
为了研究零价铁去除水中Cr(Ⅵ)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批试验,考察了铁粉预处理、铁粉用量、初始pH及阳离子对六价铬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零价铁能够有效、快速的去除污染水体中的六价铬,机理为氧化还原和共沉淀;其去除率受铁粉预处理、铁粉投加量、初始pH及阳离子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Fe2+浓度可以作为六价铬是否完全去除的指示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增强  唐次来  邵淼  赵秋丽  
通过柱实验,考察了200~300目的还原铁粉(Fe0)在加入活性炭、粉煤灰及不同停留时间不同Fe0/C质量比的条件下对模拟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加活性炭能促进Fe0还原硝酸盐,而且使得出水氨氮最大降低近50%,而粉煤灰却导致硝酸盐还原率降低15%~40%;停留时间对硝酸盐的去除率有重要影响,延长硝酸盐在反应区的停留时间有利于硝酸盐的去除;活性炭粒径对硝酸盐还原的影响差别不明显,但粒径为0.25 mm(60~80目)的较2~4 mm的更有助于降低出水的铵氮;在铁粉量相同时,不同Fe0/C质量比对硝酸盐的去除无明显差异,但当其比值为2时,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低于0.5 mg/L,...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白春妹  赖焕生  
以富勒烯为研究对象,探索地下含水层中的高渗透层区对富勒烯迁移分布的影响和富勒烯在非均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结果显示,高渗透层区为富勒烯纳米材料的迁移提供了优先传播路径;高渗透层区吸附的富勒烯浓度S均比周边背景饱和介质上的低;6个观测点对应的水相富勒烯浓度值中最高的观测点位于最高渗透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斌  汪威良  刘清  聂俊飞  马世祥  郭连波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并结合在锌基板上液固转换的样品处理方法,对标准水溶液样品中Fe、Mn进行检测,并根据标准曲线法建立Fe、Mn的定量模型;再利用所建立的LIBS定量模型,对洞庭湖区地下水实际水样中Fe、Mn含量进行检测,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得到Fe、Mn的LIBS定标曲线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8,相对标准偏差均为4.3%,留一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4、0.007 mg/L,Fe、Mn的检出限分别为0.028、0.008 mg/L;采用LIBS对洞庭湖地下水实际水样中Fe、Mn含量检测的结果与ICP–MS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斌  汪威良  刘清  聂俊飞  马世祥  郭连波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并结合在锌基板上液固转换的样品处理方法,对标准水溶液样品中Fe、Mn进行检测,并根据标准曲线法建立Fe、Mn的定量模型;再利用所建立的LIBS定量模型,对洞庭湖区地下水实际水样中Fe、Mn含量进行检测,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得到Fe、Mn的LIBS定标曲线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8,相对标准偏差均为4.3%,留一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4、0.007 mg/L,Fe、Mn的检出限分别为0.028、0.008 mg/L;采用LIBS对洞庭湖地下水实际水样中Fe、Mn含量检测的结果与ICP–MS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娟  郑秀志  谢加才  赵朝成  侯亚璐  刘芳  宋权威  王永强  卢磊  
该文设计了地下水环境中不同含水介质对苯系物(BTEX)的吸附特征综合实验,结果表明粗砂、中砂、细砂和高岭土对BTEX的吸附均符合Lagergren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均在34 h达到吸附平衡,并且平衡吸附时间和平衡吸附量均随含水介质的粒径减小而增大;高岭土对BTEX的平衡吸附量最大,为1.9~14.3mg·g~(-1);不同含水介质对BTEX的吸附均符合Henry等温吸附模型,BTEX在不同介质的分配系数随介质粒径减小而增大。通过计算不同含水介质对BTEX的平衡吸附量与介质性质之间的相关系数,确定平衡吸附量与介质的有机质含量相关性最大,与介质的粒径呈负相关性。该实验涉及含水介质性质测定和对BTEX吸附实验的设计、模型拟合和相关性分析,能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可作为环境类专业的综合实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燮京  李华明  
用硝酸根电极法间接测定亚硝酸盐氮并与硝酸盐测定的经典方法——二磺酸酚分光光度法比较, 结果表明: ①该方法对亚硝酸盐氮标准系列样品测定的相关系数都在0.9998以上; ②该法对稀释的NO3- - N标液中加入NO2- - N标准系列的回收率为98.0% ~103.2% , 平均为101.0% , 优于二磺酸酚法; ③该法对野外地下水样加NO2- - N标准系列的回收率为94.0% ~110.0% , 总体平均回收率为102.6% 。硝酸根电极法是野外测定地下水亚硝酸盐氮的较好方法。对该方法中尚存在的读数稳定性、氧化剂的选择、亚铁离子干扰的排除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亚萍  陈余道  刘汉乐  黄月群  眭华生  
由于地下水中溶解氧的约束与电子供体的缺乏,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原位修复十分困难。论文通过实验室微元体、砂柱和含水砂槽实验研究,发现:乙醇作为电子供体,容易被普遍存在的反硝化菌利用,同时导致硝酸盐被快速去除,且没有亚硝酸盐积累;含水介质中的溶解氧对该过程影响是短暂的,有限的溶解氧被率先利用后,硝酸盐去除速率明显加快;乙醇不会被含水介质吸附,迁移能力强,其羽状体中溶解氧与硝酸盐通常是低浓度的,甚至是缺失的。用乙醇作为电子供体,促进地下水硝酸盐原位修复,投注简便,不要外来微生物接种,具有很强的可利用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雅  张增强  沈锋  
为研究在水体复合污染情况下,零价铁去除污染物的效果与污染物单独存在时的差异,通过批试验考察了零价铁去除铬铅复合污染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比较了零价铁去除铬铅复合污染的效果与单独污染时的差异,研究了在复合污染下,零价铁去除污染物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铬铅复合污染条件下,零价铁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污染物,去除率随铁粉投加量的增加或初始pH的下降而升高;相同反应条件下,零价铁对六价铬的去除率高于铅;复合污染时零价铁对六价铬的去除率略小于单独污染时,但对铅的去除率与单独污染时相比明显降低;复合污染时零价铁对铬、铅的去除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且随铁量增加或溶液初始pH上升,反应速率常数增大。零价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费良军  贾辉  孙廷容  
通过肥液 (KNO3 溶液 )室内入渗试验 ,模拟研究了地下水位为 70cm条件下肥液连续入渗与间歇入渗特性及土壤和地下水中NO-3 的运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由于表土致密层的形成 ,肥液间歇入渗较连续入渗具有土壤入渗能力降低、土壤NO-3 分布均匀及地下水中NO-3 浓度低等特点。该结论为波涌灌条件下氮素有效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可  陈鸿汉  
地下水中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污染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关于三氮污染物的迁移规律许多研究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三氮污染物防治研究工作的进展。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三氮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转化机理,然后分析了当前研究常用的方法即定性实验方法和定量数值模型方法,最后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三氮污染防治建议,为以后的治理三氮污染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琳  李占斌  张霞  于国强  李鹏  
为了深入探求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以陕西洛惠渠灌区实测数据为例,首先采用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法,对灌区自然—人工—生物条件下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因子进行研究,分析了各因子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并运用灰色动态模型对敏感因子进行灾变预测。结果表明:蒸发量是影响该灌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子,而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形成了复杂条件下的耦合关系;灰色动态模型对蒸发量的灾变预测精度较高,完善模型系统。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到灌区地下水动态评价中是切实可行的,是对传统地下水动态研究方法的补充与完善,可为灌区管理和调控提供一定的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传雷  汪志荣  孙常磊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 ,雨水资源浪费与地下水超采这一矛盾日益突出。结合国内外在土壤对污染物的净化规律的部分研究成果 ,探讨了中国城市雨水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娟  费良军  
为深入研究波涌灌施肥方式对地下水硝态氮运移的影响,通过肥液(硝酸钾溶液)室内入渗试验,模拟研究了地下水位埋深150 cm条件下,施肥方式对肥液间歇入渗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地下水中硝态氮浓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不同施肥方式地下水硝态氮浓度随地下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地下水硝态氮浓度随入渗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地下水硝态氮浓度的增加幅度随入渗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即入渗结束的增加量﹥再分布1d的﹥再分布5d的;地下水硝态氮浓度增加量与地下水深度之间呈负指数函数关系;不同施肥方式在入渗结束、再分布1d、再分布5d后的地下水中硝态氮浓度增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表施﹥深施﹥灌施﹥不施肥。灌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春龙  杨树青  孙玲玉  刘德平  杜晓峰  
为研究河套灌区灌期、非灌期地下水埋深与总氮关系,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乌拉特前旗北场试验区为研究区,区域内共布设了43眼地下水观测井,选取其中9眼典型井观测全年各月实测地下水埋深与总氮浓度,应用ARCGIS10.1软件反距离加权法进行空间插值,得到二者区域空间分布图,以得到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灌期在1~2m,非灌期在1.5~2.5m,秋浇期地下水埋深年内最小;地下水总氮浓度非灌期(2.5~5mg·L-1)明显大于灌期(0.5~2.5mg·L-1);灌期地下水埋深与总氮浓度满足二项式关系(R2=0.543),非灌期二者关系不明显。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应从源头上减少氮肥用量,优化施肥技术,以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