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98)
- 2023(2667)
- 2022(2242)
- 2021(2022)
- 2020(1756)
- 2019(3852)
- 2018(3736)
- 2017(6976)
- 2016(3939)
- 2015(4328)
- 2014(4178)
- 2013(4130)
- 2012(3817)
- 2011(3382)
- 2010(3346)
- 2009(2879)
- 2008(2755)
- 2007(2365)
- 2006(2057)
- 2005(1706)
- 学科
- 济(14942)
- 经济(14936)
- 业(9567)
- 管理(9140)
- 方法(7653)
- 数学(6956)
- 企(6954)
- 企业(6954)
- 数学方法(6882)
- 农(5332)
- 学(3929)
- 农业(3746)
- 业经(3580)
- 中国(3374)
- 地方(3186)
- 环境(2814)
- 财(2624)
- 贸(2571)
- 贸易(2569)
- 易(2468)
- 理论(2275)
- 技术(2198)
- 划(2153)
- 制(1944)
- 发(1919)
- 产业(1895)
- 教育(1867)
- 和(1712)
- 银(1616)
- 银行(1596)
- 机构
- 大学(55436)
- 学院(55276)
- 济(21450)
- 经济(21054)
- 管理(20818)
- 研究(19827)
- 理学(18766)
- 理学院(18502)
- 管理学(18047)
- 管理学院(17950)
- 农(15100)
- 科学(14469)
- 中国(13497)
- 农业(12218)
- 业大(12190)
- 京(11230)
- 所(10704)
- 研究所(10091)
- 中心(8804)
- 农业大学(8544)
- 江(8241)
- 财(8163)
- 范(7491)
- 师范(7338)
- 省(7129)
- 院(6865)
- 财经(6823)
- 室(6572)
- 北京(6534)
- 技术(6513)
- 基金
- 项目(42706)
- 科学(33439)
- 基金(31237)
- 家(28793)
- 国家(28550)
- 研究(27960)
- 科学基金(23975)
- 社会(17936)
- 省(17760)
- 基金项目(17125)
- 社会科(17118)
- 社会科学(17110)
- 自然(16607)
- 自然科(16248)
- 自然科学(16241)
- 自然科学基金(15971)
- 划(14918)
- 教育(13089)
- 资助(12183)
- 编号(10496)
- 重点(10122)
- 发(9380)
- 计划(9233)
- 创(9139)
- 部(9020)
- 科研(8567)
- 创新(8503)
- 科技(8120)
- 成果(7995)
- 业(7968)
共检索到76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博尚 颜智勇 蔡意祥 颜鸣扬 杨霏 黄小洲
为探究Fe~(0)/过硫酸盐(PS)体系降解水中四环素(TC)的效能及机理,设计pH、Fe~(0)投加量、PS投加量和TC初始质量浓度对TC去除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确定Fe~(0)/PS体系降解TC的最适条件;利用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采用伪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Fe~(0)/PS体系降解TC影响因素的反应级数;通过自由基淬灭试验,确定Fe~(0)/PS体系中自由基的种类;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探究TC在Fe~(0)/PS体系中的降解产物和降解路径。结果表明:在TC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时,选择pH=3、PS投加量为2.0 mmol/L,Fe~(0)投加量为1.00 mmol/L,温度为25 ℃的条件,反应45 min后,TC去除率达94.11%;PS投加量、Fe~(0)投加量和TC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93、0.89、–0.78;·OH和SO~(4–) ·均参与了对TC的降解,其中SO~(4– )·发挥主要作用;TC在Fe~(0)/PS体系得到有效降解,其降解产物主要有6种化合物,可能存在羟基重排和脱去羟基2种降解路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博尚 颜智勇 蔡意祥 颜鸣扬 杨霏 黄小洲
为探究Fe~(0)/过硫酸盐(PS)体系降解水中四环素(TC)的效能及机理,设计pH、Fe~(0)投加量、PS投加量和TC初始质量浓度对TC去除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确定Fe~(0)/PS体系降解TC的最适条件;利用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采用伪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Fe~(0)/PS体系降解TC影响因素的反应级数;通过自由基淬灭试验,确定Fe~(0)/PS体系中自由基的种类;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探究TC在Fe~(0)/PS体系中的降解产物和降解路径。结果表明:在TC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时,选择pH=3、PS投加量为2.0 mmol/L,Fe~(0)投加量为1.00 mmol/L,温度为25 ℃的条件,反应45 min后,TC去除率达94.11%;PS投加量、Fe~(0)投加量和TC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93、0.89、–0.78;·OH和SO~(4–) ·均参与了对TC的降解,其中SO~(4– )·发挥主要作用;TC在Fe~(0)/PS体系得到有效降解,其降解产物主要有6种化合物,可能存在羟基重排和脱去羟基2种降解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若莹 朱鹏伟 刘嘉迪 任竹娟 王帅帅 娄子阳 吴华
[目的]本文旨在利用从饮水机中回收的椰壳炭,将其进行处理后合成椰壳炭负载的铁钴双金属复合材料,并应用于催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四环素的研究。[方法]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对所制备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性能,寻找最佳条件。结合自由基淬灭实验及EPR分析推断降解机理。[结果]表征结果证实了基于椰壳炭负载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功合成。实验条件在初始pH5、PMS浓度为0.75 mmol·L~(-1)、催化剂加入量为0.2 g·L~(-1)时,降解效果最佳。反应40 min后,盐酸四环素去除率大于92.5%。[结论]本研究成功合成了椰壳炭负载的铁钴双金属MOFs材料,用于催化PMS降解盐酸四环素时活性强、速度快、受腐殖酸影响小,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在环境修复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勤亮 张瀚文 许海波 董长勋
零价铁还原-过硫酸盐氧化联合降解对硝基氯苯(p-NCB)的研究对土壤有机污染物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化工厂搬迁遗留的硝基氯苯污染的场地土壤,采用零价铁-过硫酸盐联合体系,研究了对硝基氯苯降解的动力学及初始pH值和温度的影响,并对降解中间产物和反应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硝基氯苯的去除率随pH值降低和温度升高而增加,初始pH值从10.0降低至3.0,对硝基氯苯的去除率从20.9%增加至97.3%;温度从15℃升高至35℃,对硝基氯苯的去除率从60.9%增加至96.2%。零价铁在低剂量条件下,动力学曲线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活化能为26.88 kJ·mol-1;而在高剂量条件下,符合一级动力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石莉莉 谭贤 郦行杰 郭明
通过固相法合成新型四氨基酞菁类化合物:四氨基钴酞菁(CoTAPC);氧化法合成纤维素衍生物载体,化学键联制备新型纤维素负载酞菁:纤维素负载钴酞菁(F-CoTDTAPC)。利用红外光谱结合元素分析和原子吸收表征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结构,确认预期产物的合成。研究新型催化功能纤维在不同温度、时间、氧化剂浓度和四环素浓度下对四环素降解性能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结果成功制备纤维素负载钴酞菁。纤维素负载钴酞菁在过氧化氢存在下能快速催化氧化四环素,并具有较好的原位再生能力,氧化降解优化工艺组合为温度60℃,时间5 h,氧化剂用量0.05 mol·l~(-1),四环素浓度5×10~(-5)mol·...
关键词:
纤维素 酞菁 催化功能 降解机制 四环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海燕 石新雨 程新华 吴德勇 江雪超 胡卫兵
以绿色焙烧方法制备梯形异质结复合材料Bi_2O_3/BiOI,将复合材料Bi_2O_3/BiOI用于抗生素生产废水中四环素的降解,并与纯的Bi_2O_3与BiOI的降解效果进行对比。以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Bi_2O_3/BiOI样品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测试并计算Bi_2O_3/BiOI样品降解四环素,结果显示:降解率为92.4%,一级动力学常数为0.018 59 min~(-1)。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显示,Bi_2O_3与BiOI的功函数分别为3.0、6.0 eV。梯形异质结复合材料Bi_2O_3/BiOI在光催化反应时,在内建电场和能带弯曲的共同作用下,BiOI中导带上还原能力较弱的电子将与Bi_2O_3价带中氧化能力较弱的空穴部分复合,从而保留较强还原以及氧化能力的光生电子和空穴,这可能是梯形异质结复合材料Bi_2O_3/BiOI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的原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蒲俊文 U.G.Butko
该文研究和探讨了置换蒸煮以及部分蒸煮液在空气中进行氧化,对成浆的得率、物理强度和漂白性能的影响.文中对红松、落叶松的KP法和MKP法蒸煮以及落叶松KP浆、MKP浆的漂白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KP法相比,MKP法蒸煮具有成浆得率高、强度好、易漂白、低成本、低污染等优点,且尤其适用于连续蒸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勤书 汪圣尧 沈敏 戴珂 陈浩
以(010)晶面暴露的Bi2MoO6纳米片作为光催化剂,通过改变溶液pH值、催化剂用量及目标降解物的初始浓度等考察Bi2MoO6纳米片对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和四环素(Tetracycline,TC)在可见光下降解效果的影响;通过加入不同的自由基清除剂来考察光催化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光催化剂对OTC和TC的降解效果会因其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不同而改变,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OTC与TC会发生逐级电离。在最佳pH值(pH=11)条件下,可见光辐照1h后,OTC与TC分别降解42.1%和58.8%(催化剂质量浓度为1.4g/L)。OTC和TC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其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勤书1 汪圣尧1 沈 敏1 戴 珂2 陈 浩1
以(010)晶面暴露的Bi2MoO6纳米片作为光催化剂,通过改变溶液pH值、催化剂用量及目标降解物的初始浓度等考察Bi2MoO6纳米片对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和四环素(Tetracycline,TC)在可见光下降解效果的影响;通过加入不同的自由基清除剂来考察光催化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光催化剂对OTC和TC的降解效果会因其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不同而改变,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OTC与TC会发生逐级电离。在最佳pH值(pH=11)条件下,可见光辐照1 h后,OTC与TC分别降解42.1%和58.8% (催化剂质量浓度为1.4 g/L)。OTC和TC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研究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罗金 周训富 宁小媚 占亮 吴志军 周小松
基于前沿科研成果设计实施了一个综合探究实验——制备Z-型Fe OOH/ZnIn_2S_4复合光催化材料,研究其在可见光下去除废水中四环素污染物的效率。通过该实验,学生既能了解太阳能驱动的半导体光催化净水技术领域的前沿知识、拓宽视野、激发科研热情,也能掌握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等基本实验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科研探究兴趣。
关键词:
硫铟锌 羟基氧化铁 复合材料 光降解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何春 郑溪源 罗蔓慧 夏德华 舒东
该文设计了以天然磁黄铁矿(naturalpyrrhotite,NP)活化过硫酸盐(persulfate,PS)去除再生水体中微生物污染的综合性开放实验,涉及实验设计、材料表征、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方面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该实验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促进了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融合。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冉 王小凤 谭乐乐 肖妮 陈金毅
采用液相还原法在制备Cu_(2)O的前驱体中加入LDH/Fe_(3)O_(4)制备出LDH/Fe_(3)O_(4)@Cu_(2)O复合材料,将其对盐酸四环素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了催化剂的投加量、光照强度、pH值和共存离子对LDH/Fe_(3)O_(4)@Cu_(2)O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光催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基团。结果表明,制备出的LDH/Fe_(3)O_(4)@Cu_(2)O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与单纯Cu_(2)O相比,复合材料能够提高光催化降解的速率和效果。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最佳条件:催化剂的投加量为0.1g/L、光照强度为500W、pH值为10,对50mg/L盐酸四环素的降解效率达到95.2%。溶液中存在阴离子Cl~(-)和HCO_(3)~(-)时会降低光催化效率,自由基抑制实验证实光催化过程中·O_(2)~(-)起主要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书百川 刘彦涛 卜令习 赵鹏翔 蒋建新
慈竹作为一种富含纤维素、分布广泛的草类资源,是生产纤维素燃料乙醇的潜在原料。本文采用碱性亚硫酸盐法与低压蒸汽爆破相结合对慈竹原料进行预处理,在保留碳水化合物的同时能够有效脱除大量木质素进而提升后续的纤维素酶水解效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40℃、亚硫酸盐用量40%、氢氧化钠用量15%。水解试验中加入质量分数5%的最优工艺条件预处理慈竹原料72 h,纤维素酶解生成葡萄糖得率达到88.54%。在此基础上将碱性亚硫酸盐与低压蒸汽爆破预处理相耦合,有效简化了预处理工艺并降低成本,可实现慈竹原料"一步法"高效预处理,纤维素保留率为89.25%,葡萄糖得率达87.25%。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章家恩
在对酸性硫酸盐土的酸害爆发过程及其受控因素、可持续利用技术与对策进行探讨基础上,认为酸性硫酸盐土的酸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土壤中黄铁矿的氧化、土壤的自我缓冲和酸性物质的运移在内的3 个过程的相对强弱与综合作用结果;总结了包括水分管理与调控、生态培肥与耕作栽培3 个方面的可持续利用技术;同时提出了亟需实施酸性硫酸盐土的资源详查、立法、规划、投资建设与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等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雪芳 胡会超 黄六莲 陈礼辉
以绿竹为原料,研究了蒸煮条件、水热预处理时长和制浆方法对纸浆己烯糖醛酸(Hex A)生成规律的影响,并探讨了Hex A含量与水热预处理过程木聚糖去除率、硫酸盐浆(KrAft PulP简称KP浆)卡伯值和戊聚糖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纸浆Hex A含量随水热预处理时长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超过80 min水热预处理不再显著抑制Hex A的生成;制浆前分离预处理液与竹片可降低Hex A的生成量,但效果不显著;纸浆的Hex A含量随用碱量增加呈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因此综合考虑纸浆卡伯值、木聚糖含量、Hex A生成量及成本,用碱量不应高于19%;在上述条件下,达到相同纸浆卡伯值(15)水热预处理可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