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72)
2023(18862)
2022(16046)
2021(15020)
2020(12407)
2019(28718)
2018(28201)
2017(54043)
2016(28866)
2015(32471)
2014(32163)
2013(31720)
2012(29394)
2011(26540)
2010(26526)
2009(24343)
2008(22925)
2007(19760)
2006(17316)
2005(15501)
作者
(80803)
(67146)
(66475)
(63166)
(42752)
(32064)
(30406)
(26343)
(25664)
(23710)
(22791)
(22710)
(21164)
(21039)
(20891)
(20533)
(19869)
(19443)
(19133)
(19120)
(16670)
(16305)
(16062)
(15342)
(15070)
(14931)
(14721)
(14558)
(13438)
(13227)
学科
(120941)
经济(120817)
管理(79560)
(78054)
(63060)
企业(63060)
方法(51853)
数学(45520)
数学方法(44975)
中国(39847)
(32876)
(29710)
(29212)
金融(29210)
地方(29084)
(28145)
银行(28105)
业经(27185)
(27144)
(23779)
(23465)
贸易(23444)
(23152)
(22798)
农业(22399)
环境(18905)
(18810)
财务(18729)
财务管理(18692)
理论(18603)
机构
大学(400950)
学院(399579)
(168455)
经济(165056)
管理(157464)
研究(139173)
理学(135923)
理学院(134449)
管理学(132181)
管理学院(131478)
中国(110606)
(86080)
科学(82907)
(75908)
(68663)
中心(64320)
(62761)
研究所(62578)
财经(60807)
业大(56977)
(56865)
(55571)
北京(55133)
(52954)
师范(52464)
经济学(51691)
(50736)
农业(48794)
(46850)
经济学院(46625)
基金
项目(273722)
科学(216295)
研究(202397)
基金(199722)
(173472)
国家(172035)
科学基金(148264)
社会(128931)
社会科(122351)
社会科学(122320)
基金项目(105291)
(104768)
自然(94901)
自然科(92744)
自然科学(92722)
教育(92604)
自然科学基金(91040)
(88671)
资助(82695)
编号(82074)
成果(66180)
(61387)
重点(61283)
(61133)
(56979)
课题(56523)
国家社会(53714)
创新(53213)
教育部(52885)
科研(52062)
期刊
(181857)
经济(181857)
研究(122025)
中国(79294)
学报(59563)
管理(58248)
(57501)
科学(56741)
(56233)
(47429)
金融(47429)
大学(46305)
教育(44758)
学学(43443)
农业(39942)
技术(35234)
经济研究(30059)
财经(29527)
业经(29520)
(25358)
问题(23441)
(20998)
图书(20199)
(19307)
理论(19285)
技术经济(19039)
世界(18472)
科技(18328)
现代(17616)
国际(17468)
共检索到598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晋斌  刘璐  陈金至  郝超鹏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在资本开放的情况下,资本应在全球进行最优配置,一国投资既可以来自国内又可以来自国外,因此国内投资和国内储蓄之间的相关性就会比较小。但Feldstein和Horioka (1980)发现,一国储蓄和投资之间的相关性很大,与传统经济理论所认为的相反,这被称为Feldstein-Horioka之谜。在中国Feldstein-Horioka之谜同样成立,但在不同阶段程度有所不同。本文首先采用变系数回归模型(状态空间模型)方法研究了Feldstein-Horioka之谜在中国随时间变化的整体状况,其次分三个阶段进行了研究,最后着重分析了金融发展的不同维度对Feldstein-Horioka之谜的影响。本文发现:(1)中国的FeldsteinHorioka之谜在绝对水平上依然存在,即不管资本流动规模如何,投资和储蓄的绝对相关性依然很大,但中国投资和储蓄的关系受开放程度很大的影响,在相对水平上不存在:在开放程度较小的1978—1993年,中国投资和储蓄关系紧密; 1994—2008年中国投资和储蓄相关性下降,该阶段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政策,经常账户占GDP的比例总体上保持在较高水平; 2009—2017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中国投资和储蓄的关系再次紧密起来,此时中国经常账户占GDP的比例从2008年的9%左右陡降至2009年的4%左右,且此后该比例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2)金融发展是影响储蓄与投资关系(从而Feldstein-Horioka之谜)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春海  
本文在对Feldstein-Horioka之谜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利用1978~2004年的数据,分析中国的储蓄-投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在长周期样本中,中国国内储蓄和投资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并且国内投资对国内储蓄的敏感系数较高;在分阶段的短周期样本中,资本流动性的变化对储蓄-投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资本流动性不能解释中国储蓄-投资关系的特殊表现,主要原因之一是储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不可分性,另一个原因是经济增长阶段和增长模式的特殊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强  
文章利用我国1978年至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检验各省储蓄投资的相关性来分析国内资本的流动性问题。为避免以前文献中出现的交通费用与文化差异、储蓄的内生性以及计量模型中的线性假定等问题,文章采用光滑转换面板模型,利用模拟退火法进行参数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国内资本流动存在Feldstein-Horioka之谜,并且发现新的谜思,即经济增长率越高的省份,其投资受储蓄的约束越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英华  余雪静  
资本流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储蓄与投资是资本流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此文章利用Feldstein-Horioka的模型框架,在第一代和第二代面板单位根检验检验基础上,建立面板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并采用最新发展的PMG面板协整估计方法实证研究国内1985~2011年资本流动情况。研究表明,我国资本流动存在区域差异,沿海地区的资本流动比内地地区要活跃,同时由于大国效应的影响,全国的资本流动较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凯  苏剑  
在我国对于资本流动性的测算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计算Feldstein-Horioka方程的投资储蓄系数,如果该系数较小,就认为资本流动性较大。本文应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通过我国西部地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在同一个时期的对比,发现当资本流动性增大的时候,投资储蓄系数不是减少,而是增大。这说明我国出现了国外所说的Feldstein-Horioka之谜现象,它意味着我国上述常见的测算资本流动性大小的方法可能存在错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治国  
本研究基于Feldstein-Horioka方法考察我国区域间储蓄投资相关性及其所体现的区域间资本流动性。截面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我国区域间资本流动性介于国际情形和发达国家内部情形之间,并且不断加强。但是,考虑区域规模效应、经济周期效应以及误差修正项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间资本流动性显得更弱一些,即使正在加强也较为缓慢。2003年以来,我国区域间储蓄投资短期转化系数急剧上升及其所反应出的区域间资本流动性减弱,虽然可以部分地解释为区域规模效应的影响,但更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区域间金融市场分割现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滕建州  颜蒙  杨帆  
立足于中国经济转型研究的前沿,利用时变参数方法对Feldstein-Horioka事实进行再检验;进一步,引入金融发展变量作为刻画经济转型下金融发展状况的替代变量进行扩展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受国内外重大经济事件的影响,储蓄—投资关系具有明显的时变波动特征;其次,金融发展变量的引入并未对储蓄—投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表明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仍不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最后,中国的储蓄—投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统计关系,并不能表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高效率。这与多数现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丹妮  许珊珊  吴非  
本文采用1978—2013年广东省的时间序列数据,探讨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干预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金融进程的推进有利于提高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但在财政分权的框架内,"锦标赛"式的区际竞争会促使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微观资源配置进行干预,这种干预脱离了市场形成的内在机理,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加之金融结构较大的波动性,对经济增长而言,损害颇多。这些论据都隐含了合理框定政府的金融控制边界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这种金融体系革新应和财税体系及政府体制变革协同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江春  许立成  
在主流的金融发展框架中,认为明晰的产权安排与良好的法律制度是金融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中国金融发展机制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金融发展之谜”的命题,并进行了解读,同时以此来分析中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皮天雷  郝郎  
基于"中国之谜"和制度变迁的视角我们发现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有如下基本内涵:(1)政府主导的强制性、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2)"渐进式"的增量改革;(3)政府主导市场化改革的"次大国模式"。中国金融发展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及高度统一的金融体制起主导作用的初始条件,决定了我国金融发展模式的特殊路径与顺序选择。理解金融发展"中国模式"的关键是剖析政府因素和其他市场因素在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博弈与耦合。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高静  
本文以1978-2013年全国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从短期约束和长期约束两个角度选用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正向冲击对其自身产生"U型"响应,而其对居民消费短期内产生负向的响应、长期产生一个正向响应;居民消费的正向冲击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将会给自身带来先正向后负向的响应,而其对金融发展水平产生"倒U型"响应。同时,结构性方差分解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的变动,不单单取决于自身,也来自于彼此。最后,为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苏多永  张祖国  
金融危机最容易发生在经济基本面恶化、投资者信心丧失和资本流动逆转的国家,且一般伴随着货币大幅贬值。但是,美国次债危机逐步演变成全面金融危机的过程并没有出现美元大幅贬值,甚至还出现了美元升值,"美元之谜"因此产生。本文先回顾现代货币危机理论,分析最近几次金融危机中危机国的货币表现,得出货币贬值是金融危机突出表现;然后分析美国金融危机中美元反常表现,提出"美元之谜",并对"美元之谜"可能原因进行探讨;最后分析"美元之谜"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勇  雷达  
本文基于金融发展和出口边际的视角,研究了造成中国出口贸易与汇率变动弱相关现象的原因。结果发现,出口扩展边际的存在、外部金融市场的不发达以及大量外资企业的存在是导致"汇率不相关之谜"出现的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在抑制了既有产品出口总额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新的贸易关系的建立。同时,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出口贸易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在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会进一步减弱。而外资企业的存在在进一步降低中国对外出口汇率弹性的同时,也减弱了金融市场发展对出口汇率弹性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成思  朱越腾  芦哲  
本文研究中国对外开放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金融发展。文章分别使用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指标度量对外开放度,通过分省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2000~2009年期间对外开放是否影响中国的金融发展程度。为确保分析结果具有稳健性,文章引入规模、效率和竞争等细化指标度量我国金融发展的不同层面。实证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的提升并未对我国金融发展带来显著推动作用,反而呈现抑制效应。本文认为,我国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不相协调,金融结构与贸易结构不相匹配,从而造成对外开放反向抑制金融发展的结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凯  任丽明  
国内学者在应用Feldstein-Horioka测度衡量资本流动性大小时,往往默认流动性越大,储蓄留存系数越小,很少有人检验这一理论假设在现实中是否正确。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通过我国西部地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在同一个时期的对比,发现当资本流动性大的时候,储蓄留存系数不是小,而是大,从而得到与国外大量同类研究相同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