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62)
2023(18237)
2022(15602)
2021(14376)
2020(12311)
2019(28201)
2018(27698)
2017(53819)
2016(29012)
2015(32610)
2014(32283)
2013(31696)
2012(28956)
2011(25962)
2010(25775)
2009(23330)
2008(22709)
2007(19734)
2006(16993)
2005(14549)
作者
(85360)
(70839)
(70584)
(66738)
(45071)
(34222)
(32000)
(28006)
(27061)
(25056)
(24065)
(23861)
(22660)
(22177)
(22111)
(21859)
(21544)
(21269)
(20397)
(20311)
(17820)
(17429)
(17122)
(16262)
(15842)
(15665)
(15651)
(15608)
(14340)
(14142)
学科
(114530)
经济(114400)
管理(82895)
(79196)
(65505)
企业(65505)
方法(59410)
数学(52240)
数学方法(51452)
(31392)
(28958)
贸易(28945)
(28916)
中国(28169)
(28099)
(25120)
业经(24875)
地方(21449)
农业(20171)
理论(19730)
(19652)
(18941)
财务(18857)
财务管理(18815)
技术(18238)
企业财务(17728)
(17147)
环境(17115)
(17021)
银行(16948)
机构
大学(411776)
学院(410513)
(162701)
管理(162051)
经济(159438)
理学(142356)
理学院(140806)
管理学(137850)
管理学院(137150)
研究(134446)
中国(98688)
(86518)
科学(86460)
(73546)
(71416)
(67570)
业大(67404)
研究所(62228)
中心(61358)
财经(58823)
农业(58621)
(57804)
(53774)
北京(53702)
(51422)
师范(50723)
(49604)
经济学(49188)
(46834)
经济学院(44753)
基金
项目(291963)
科学(228209)
基金(212662)
研究(204644)
(188497)
国家(187034)
科学基金(160070)
社会(128239)
社会科(121693)
社会科学(121658)
(113976)
基金项目(112320)
自然(108255)
自然科(105818)
自然科学(105787)
自然科学基金(103889)
(96652)
教育(95135)
资助(89348)
编号(81942)
重点(65583)
成果(63952)
(63784)
(61201)
(60744)
科研(57159)
创新(56741)
课题(56177)
计划(55009)
教育部(54273)
期刊
(164103)
经济(164103)
研究(112012)
学报(72912)
中国(71002)
(65053)
科学(63622)
管理(57627)
大学(54780)
(53237)
学学(52151)
农业(45105)
教育(41154)
技术(35860)
(31635)
金融(31635)
经济研究(28134)
业经(28079)
财经(27896)
(23940)
(23834)
问题(22182)
(20927)
(20421)
科技(20340)
统计(19981)
业大(19610)
技术经济(19478)
商业(19198)
图书(18818)
共检索到576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益海  胡强  徐文海  席艳乐  
本文采用细分到HS-6位数产品层面的CEPII数据库中机电产品的贸易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中国与19个国家FTA的建立对双边贸易流量和贸易模式的影响。为了使计量结果更精确及更好地衡量全球生产网络,本文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拓展,并采用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消除个体层面的异质性偏差。实证研究发现,FTAs的建立不仅能促进双边机电产品贸易流量的增长,而且对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中国应继续实施自贸区战略并逐步扩大区域经济合作范围,在全球化生产中重新定位发展自身比较优势,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合作所带来的福利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文海  王书飞  
本文采用CEPII数据库中1995—201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FTA成员国进口的贸易流量数据,从微观的HS-6位数产品层面上估算了FTA成立对成员国贸易流量和贸易模式的影响。为了得到更精确的计量结果,本文将要素资源禀赋、文化契合度、贸易自由化程度指标等因素加入到引力模型中,同时为了更好地衡量全球生产网络,测量产品内分工程度,将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拓展。计量结果表明,FTAs的建立在促进成员国总体贸易流量增长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生产网络的扩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文海  祝文娟  汪颖博  
文章通过对CEPII数据库中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CAFTA成员国进口的相关贸易数据的整理,选定1995—2013年的微观产品数据,基于拓展的引力模型,运用混合OLS、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法等,分别从一般产品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个层面来分析研究CAFTA成立对成员国贸易流量和贸易模式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军  
就研究对象而言,国内学者使用贸易引力模型对贸易流量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双边贸易流量;二是中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或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流量。而针对中国倡导并参加的上海合作组织内各成员国的贸易流量影响因素,并就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研究并不多。文章即利用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比较上海合作组织内各成员国的主要影响因素变量的回归系数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磊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分工产生的贸易效应和生产效应会影响成员国的对外贸易。通过计量模型就北美自贸区贸易效应和生产效应对成员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及中国与北美自贸区成员国之间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是影响中国与北美自贸区成员国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可以增加与北美自贸区成员国进出口额;北美自贸区成员国经济规模扩大可以增加从中国的进口,但对中国出口的促进作用不确定。一体化内部分工带来的贸易效应加快了北美自贸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发展,但对成员国与中国双边贸易发展影响不大;而生产效应对成员国间贸易推进及其与中国双边贸易扩大均有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长期。此外,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武齐  陈万华  
近年来,中加两国之间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而按SITC标准分类的第七类商品——机电产品的贸易额长久以来在中加进出口贸易中都占据首位。文章对中加机电产品最近10年的贸易趋势进行分析,并运用产业内贸易相关指数对中加产业内贸易程度进行测量和类型的划分,结果表明,中加机电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表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文章利用1990-2009年的数据,对中加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实际利用的FDI、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加两国人均收入水平对中加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有正效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鲁朝云   关建波  
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机电产品贸易在中国货物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结合2013—2022年的贸易数据,剖析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运用TC指数、RCA指数和TCI指数探测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机电产品贸易规模逐年增长,贸易市场结构相对集中,不同成员国在不同产品领域的竞争优势和互补性存在差异,为贸易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据此文章提出优化出口结构、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以及实现优势互补等发展建议,进一步推动中国和RCEP其他成员国的机电产品贸易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季  
近年来,中韩两国已成为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国,而按SITC标准分类的第7类商品——机电产品的贸易额在中韩进出口贸易中都占据首位,成为了中韩贸易的最大宗商品和韩国对华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中韩机电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其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而中国在这种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体系中整体居于贸易劣势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董林   李春顶  
区域贸易协定(RTA)数字贸易规则深化的经济效应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针对RTA数字贸易条款深度对全产业增加值贸易影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文章根据RTA条款属性分类构建了涵盖数据相关条款深度、贸易促进条款深度、信息安全条款深度、组织运行条款深度和条款总深度指数5类数字贸易条款异质性深度指数,并基于2000~2014年所有RTA成员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RTA数字贸易规则深度对成员国增加值贸易的影响,并分析了数字贸易条款深度对不同类型RTA和不同行业增加值贸易的异质性效应。结果表明:(1)RTA数字贸易条款显著促进了协定成员间的全产业增加值贸易,其中以数据自由流动为核心的数据相关条款深度正向作用最为显著;(2)RTA数字贸易条款深度对“北-北”型和“南-南”型贸易协定成员间增加值贸易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对“南-北”型协定的影响;(3)RTA数字贸易条款深度对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的积极作用要强于农业和服务业,RTA数字贸易条款深度对增加值贸易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协定类型和产业异质性。文章提出,在RTA谈判中要深化数字贸易规则建设,加快构建数字贸易规则网络体系,积极促进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贸易基础建设和规则建设,增强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雨生  王艳梅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农产品及细分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及细分产品贸易效率,并采用一步法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对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出口以果蔬类和食品加工类产品为主,进口以果蔬类产品为主;农产品及细分产品出口日本和韩国最多,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最多;中国与日本、韩国农产品贸易效率低、贸易额多,相反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贸易效率高、贸易额少,因此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有很大提升空间。贸易非效率项是影响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由贸易协定(FTA)、进口程序效率、班轮运输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等均对贸易效率有不同程度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提高贸易效率、加强成员国内部合作和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雨生  王艳梅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农产品及细分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及细分产品贸易效率,并采用一步法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对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出口以果蔬类和食品加工类产品为主,进口以果蔬类产品为主;农产品及细分产品出口日本和韩国最多,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最多;中国与日本、韩国农产品贸易效率低、贸易额多,相反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贸易效率高、贸易额少,因此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有很大提升空间。贸易非效率项是影响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由贸易协定(FTA)、进口程序效率、班轮运输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等均对贸易效率有不同程度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提高贸易效率、加强成员国内部合作和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梁会君  朱延福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FDI)的结构发生了新变化。本文采用1989-2010年的数据,分析日本FDI和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本FDI与中日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日本FDI转向以市场为导向,并没有改变中日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中国的实际贸易竞争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建国  谭利利  
本文采用中国与21个贸易协定成员国SITC3位码进出口数据,研究了中国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参加的区域贸易协定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这种影响对不同技术水平的产品促进效果并不相同,其中,贸易协定显著促进了中国的资源型产品、低技术产品贸易,但是对中技术产品与高技术产品贸易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文章的结果同时显示,与现有的区域协定成员国缔结的贸易协定不利于中国资源型产品出口的增长,文章的结果表明,如何选择合适的区域合作伙伴既可以促进双边的贸易联系,又可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是未来中国政府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卢福永  蒙双  
文章选取机电产品行业及相应的出口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全面阐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正面和负面效应,解释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贸易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形成及作用机制,并强调对技术效应的重视。采用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等方法,利用多年的经济贸易数据,使用改进的交互项模型进行实证和分析,深入揭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机电产品市场及行业的影响,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燕楠   韩仲秋  
本文以中国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RCEP各成员国十年的贸易便利化指标和数字经济发展指标,分别表示贸易便利化水平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用混合OLS模型分析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在该影响机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贸易便利化水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RCEP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对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具有正向作用,且贸易便利化通过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双方之间的贸易,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地理距离、汇率、外商直接投资等阻碍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未来应加快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促进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往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