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32)
2023(8062)
2022(7027)
2021(6277)
2020(5417)
2019(12090)
2018(11955)
2017(22393)
2016(11867)
2015(13213)
2014(12800)
2013(12442)
2012(11303)
2011(10387)
2010(10494)
2009(10017)
2008(9707)
2007(8555)
2006(7558)
2005(6980)
作者
(34846)
(28821)
(28544)
(26991)
(18344)
(13847)
(13260)
(11353)
(11085)
(10332)
(9732)
(9666)
(9212)
(9155)
(9077)
(8933)
(8690)
(8646)
(8614)
(8310)
(7210)
(7159)
(6751)
(6724)
(6651)
(6434)
(6367)
(6299)
(5904)
(5666)
学科
(42514)
经济(42460)
管理(30231)
(29925)
(23750)
企业(23750)
方法(20483)
(20013)
贸易(20004)
(19453)
数学(16853)
数学方法(16510)
中国(13853)
(11550)
(10933)
(10902)
保险(10810)
(10658)
(9992)
(9655)
银行(9628)
业经(9280)
理论(9214)
(9147)
(8798)
金融(8797)
(7627)
财务(7601)
财务管理(7575)
地方(7429)
机构
大学(164704)
学院(164390)
(67190)
经济(65720)
管理(59060)
研究(57613)
理学(49845)
理学院(49298)
管理学(48079)
中国(47864)
管理学院(47834)
科学(35730)
(35298)
(32852)
(30001)
(28755)
研究所(27054)
中心(26500)
财经(25374)
(25067)
业大(24325)
农业(23083)
(23035)
北京(22427)
(21544)
经济学(20808)
(20026)
(19924)
师范(19604)
财经大学(18950)
基金
项目(107294)
科学(82849)
基金(77612)
研究(75978)
(68862)
国家(68329)
科学基金(57399)
社会(46884)
社会科(44362)
社会科学(44349)
(41145)
基金项目(39342)
自然(38622)
自然科(37756)
自然科学(37741)
自然科学基金(37039)
(35535)
教育(34737)
资助(33827)
编号(31144)
成果(25257)
重点(24711)
(23321)
(22594)
(22090)
课题(21564)
科研(21500)
创新(20718)
计划(20303)
大学(20195)
期刊
(74267)
经济(74267)
研究(51825)
中国(33542)
学报(27820)
(25881)
(24266)
科学(24023)
管理(22772)
大学(20684)
(20296)
金融(20296)
学学(19608)
农业(17854)
教育(16617)
(14203)
经济研究(13700)
技术(13353)
国际(13039)
业经(12166)
财经(11351)
问题(9835)
(9695)
(9414)
统计(8904)
商业(8031)
(7895)
世界(7781)
图书(7614)
(7598)
共检索到257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丽敏  
近年来国内文献关于FOB贸易术语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基于卖方的视角,分析出口贸易中卖方因买方故意欺诈或违约而面临的种种风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连良  
近年来在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实践中,买卖双方越来越多地采用FOB贸易术语。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INCOTERMS2000)对FOB贸易术语风险划分的规定,买卖双方的风险转移是以发货港船舷为界,这就使得卖方面临比CFR和CIF贸易术语下更多的风险,诸如使用货代收据(FCR)导致无单放货和货物保险利益的缺失等风险。这就会导致了卖方遭受较大的损失。应该引起业界的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鹏刚  杨文婧  
FOB是外贸实践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贸易术语,但是由于在此术语下是由买方安排运输,买方指定的船公司或是货代通常都只为买方负责,凭买方指示行事。这种对国际运输工作的不可控,使卖方不可避免的承担更多的风险,而且近年来此术语下卖方风险呈现出高发性及隐蔽性趋势,严重影响了卖方出口业务的正常开展。所以FOB贸易术语下卖方所承担隐性风险及防范措施值得研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钱华生  
按《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FOB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FreeOn Board(…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即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是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上,或取得已如此交付的货物,即完成交货。FOB贸易术语买方义务第五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红娟  
我国目前FOB贸易合同已达70%以上,还有上升趋势,很多出口企业青睐于FOB贸易术语。但若由买方指定货代公司或者船公司,或买方规定以自己为提单的收货人,卖方经常会出现钱货两空的局面。本文通过对一则案例的分析,对卖方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归纳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娟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出口贸易中,托收作为国际贸易中最为常见的结算方式之一,正在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托收能够提高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促进成交,扩大出口。但是,托收是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结算方式,对出口商来说,存在较大的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新超  冷柏军  
FOB贸易条件下,卖方是否享有海上货运合同"托运人"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卖方能否控制货权和货款权,这是困扰中国出口贸易多年的一个难题。依据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FOB条件下的买卖双方均可成为提单的托运人。作为履行贸易合同交货义务的卖方,如何运用其相关的权利,取得海上货运合同的主体地位,即提单的托运人地位,行使其提单货物和货款的控制权,合理保护自身利益,值得中国理论界予以深度的探讨和贸易商的密切关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运胜  
近年由于运费不断上涨,我国超过70%的出口都是采用FOB贸易术语。但用FOB若由买方指定货代公司或者船公司,或买方规定以自己为提单的收、发货人,卖方经常会出现钱货两空的局面;同时该术语规定卖方还要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故卖方在选用该术语时一定要争取自己来指定货代、投保陆运险和力争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其中的风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玮  
我国作为出口贸易大国,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采用FOB术语的合同多达80%左右。伴随着FOB贸易术语的频繁使用,作为出口商因使用此术语所遭受的欺诈和损失也呈直线上升趋势。以纵向的整个贸易运输流程为主线,我们可以预见FOB贸易术语下卖方可能遭遇的四个区段的综合风险,认清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规避措施,对于出口贸易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潘晓明  尹丹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在自动化、无纸化、资料化的电子商务和高度信息化的网络财务系统下,传统审计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风险。本文对这些新风险进行了分类并作了具体分析,同时就新的审计风险提出了应对方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韩润娥  
国际贸易术语规定了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和风险,是国际贸易区别于国内贸易的最具"国际"特色的贸易条件。在《INCOTERMS 2000》(《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13种贸易术语中,FOB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勇  钱静媛  
进入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采用FOB的成交方式越来越多。据权威机构统计,国际贸易合同中FOB成交方式采用率排在其他十二种成交方式之首位,尤其是在大宗干货和石油等特殊货物贸易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吕方园  郭萍  姜琳  
在FOB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签订货物买卖合同,卖方负责货交承运人,买方负责租船订舱、与承运人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这就产生了买卖合同与运输合同契合的问题。虽然我国《海商法》确认了FOB卖方托运人的地位,但是FOB卖方在买卖合同实际履行中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孔庆江  
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升级给世界贸易组织(WTO)体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在贸易摩擦中呈现的行为和立场,使WTO面临生存危机。中国作为贸易摩擦最大的对象和受害者,在WTO多边贸易体制中享有制度利益,我们要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管控贸易摩擦。在WTO框架内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其目的不仅在于管理贸易争端并缓解贸易摩擦,更在于弘扬规则导向的多边贸易体制。为维护中国自身在WTO中的系统性利益,中国要准备好参与WTO的改革。与此同时,中国必须对国际贸易体系的演变方向做好评估和预案,特别是在中国无法接受美国及其盟国针对中国的改革方案时做好美国退出WTO的准备,如将以"一带一路"为平台构筑的未来超大型区域贸易协定作为中国最终的选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