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6)
- 2023(5187)
- 2022(4580)
- 2021(4209)
- 2020(3824)
- 2019(9173)
- 2018(9117)
- 2017(17848)
- 2016(10044)
- 2015(11630)
- 2014(12033)
- 2013(12269)
- 2012(11698)
- 2011(10664)
- 2010(10861)
- 2009(10373)
- 2008(10641)
- 2007(9836)
- 2006(8263)
- 2005(7389)
- 学科
- 济(45730)
- 经济(45690)
- 管理(27564)
- 业(27304)
- 方法(24248)
- 数学(21579)
- 企(21573)
- 企业(21573)
- 数学方法(21407)
- 农(12535)
- 财(11143)
- 中国(10505)
- 学(10279)
- 贸(9518)
- 贸易(9514)
- 易(9231)
- 地方(9047)
- 业经(8570)
- 农业(8170)
- 制(7834)
- 和(7746)
- 务(6790)
- 财务(6776)
- 财务管理(6755)
- 环境(6654)
- 理论(6358)
- 企业财务(6339)
- 银(6310)
- 银行(6287)
- 融(5976)
- 机构
- 大学(156214)
- 学院(154883)
- 济(64310)
- 经济(62941)
- 管理(58688)
- 研究(52596)
- 理学(50428)
- 理学院(49826)
- 管理学(48918)
- 管理学院(48624)
- 中国(39601)
- 科学(34325)
- 京(33314)
- 农(30934)
- 财(28574)
- 所(28217)
- 业大(25806)
- 研究所(25787)
- 农业(24702)
- 中心(24540)
- 江(23855)
- 财经(22966)
- 北京(21116)
- 经(20711)
- 经济学(20169)
- 范(20048)
- 师范(19844)
- 州(18704)
- 院(18507)
- 经济学院(18442)
- 基金
- 项目(101072)
- 科学(77881)
- 基金(72212)
- 研究(71271)
- 家(63626)
- 国家(63117)
- 科学基金(52622)
- 社会(43817)
- 社会科(41468)
- 社会科学(41451)
- 省(39807)
- 基金项目(38410)
- 自然(34869)
- 划(33891)
- 自然科(33818)
- 自然科学(33801)
- 自然科学基金(33202)
- 教育(32916)
- 资助(30305)
- 编号(29326)
- 成果(23926)
- 重点(23117)
- 部(22585)
- 发(21879)
- 创(20302)
- 课题(20098)
- 科研(19985)
- 计划(19490)
- 创新(19019)
- 教育部(18817)
共检索到223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高原
FIDIC于1999年出版了《施工合同条件》(以下简称新红皮书)和《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合同条件》(以下简称银皮书)。作为国际上最具权威的,受到世界银行认可的咨询工程师组织,FIDIC收集了工业发达国家土木建筑业上百年的经验,其合同标准格式将工程技术、法律、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梦洁 陈宝峰 丁文喜 石高超
本文以汶川地震为研究背景,通过构建灾害发生前后灾区农户的收入模型,实证研究了灾前、灾后影响受灾地区农户收入的主要因素及其异同。除此之外,本文从高低收入组间差异角度,实证分析了灾害发生前后农户收入影响因素的组间差异。研究表明,无论是灾前还是灾后,外出务工对农户收入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增长作用,且灾后这种影响比灾前有所扩大。地震发生后,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户收入的增长作用比灾前有所增加。地震对高低收入组农户外出务工情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能导致高低收入组间农户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
关键词:
农户收入 收入方程 影响因素 自然灾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常立新
根据包头市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概括出本地区自然灾害的三大特点(自然灾害多,发生机率高,造成的损失大)。并从危害程度、时空分布、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六种主要灾害进行剖析,提出了减灾措施。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时空分布 防御措施 包头地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照 危平
采用事件研究法以2007—2018年间8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自然灾害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此类事件对不同地区的行业股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任一规模的地质灾害对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农林牧渔、采矿、运输仓储行业都有显著负向影响。大规模地质灾害对西南地区建筑行业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对东北地区建筑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2)任一规模的气象灾害都对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建筑、农林牧渔、运输仓储产生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向相反。大规模气象灾害对西南地区采矿业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对东北地区采矿业则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地质灾害只对西南地区水利/公共设施业、租赁业产生影响,对东北地区相同行业没有影响。本文量化了不同规模自然灾害对不同地区行业股票市场的影响,为完善股票市场的物理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必要的证据支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宏
根据我国民政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资料,我国最近30年来由自然灾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无疑存在着不断扩大的趋势。然而,自然灾害损失是由自然变异因素和社会经济的易损性共同决定的,同样的灾害事件在不同的经济与社会环境条件下发生,其后果与影响显然不会相同。为此,本文对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时间序列建模与分析,探究了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演变与经济增长、人口、教育以及医疗等因素的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经一系列的实证检验我们发现,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变化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由一系列社会经济因素来加以解释的。具体来说,经济总量与规模的扩大、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政府对灾害投入的增加以及医疗卫生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晓华 曹天邦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农田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对农田因自然灾害所致的受灾与成灾特征、机制等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在尚未充分认识、把握灾害的发生机制之前,根据历史统计资料记载的灾害事实,运用统计方法探寻其发生的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民生
本文根据福建省历史上自然灾害实例,概括出洪涝、干旱、地震、水土流失、冰雹、寒害等自然灾害特点。并从地理位置、环流因素、地形、地质构造、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福建省自然灾害形成的背景原因。最后针对福建省自然灾害特点提出了减灾建议。
关键词:
自然灾害特点 背景分析 减灾建议 福建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姜淮 刘长滨
自然灾害恢复重建的关键之一,是救济基金的筹集。论文基于联盟博弈的理论分析了国家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拨款、红十字会等社会机构募捐三条途径,对国家财政、地方财政、社会募捐机构三方,应筹集救济基金的比例进行了论证。使全社会对恢复重建救济基金筹集的满意度最大。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救济基金 联盟博弈 自然灾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史令喜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物流应急系统效率分析模型,计算自然灾害下物流应急系统评价标准的权重,将其作为物流应急系统效率分析的基础。运用基础数据建立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将不同层次的数据进行多目标分析,删除权重比较低的数据,保证模型的动态性,从而实现自然灾害下物流应急系统的效率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进行自然灾害下物流应急系统效率分析,能够极大地提高分析的准确性,为自然灾害下救援物资的高效运输提供了保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曼 叶涛 史培军
自然灾害风险分散体系在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和对比不同风险分散工具的效率与效益,对实现工具组合与体系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保险、彩票和捐赠三种可以实现公众灾害风险分摊的金融工具,分别基于社会最优风险分散理论和中国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对三者的效率与效益进行初步对比。研究表明,理想条件下保险与捐赠均可实现最优的风险分散;现实市场中,三者均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当前中国的自然灾害风险分散体系仍然不发达,三者在中国历史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分散与损失补偿中的贡献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捐赠、彩票和保险。在中国,由于灾害风险分散所依赖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仍然较低,对三者的深入对比分析需要依托理论市场...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风险分散工具 效率 效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霞
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造成的巨大损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风险转移技术可以分为控制型和融资型两类。保险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融资型风险转移技术,可以适用于自然灾害风险转移。自然灾害风险可以保险方式转移的前提是其必须满足技术、经济与社会三大条件,即符合保险精算原则、供求双方愿意交易和法律政策允许。具体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方式包括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和ART方式。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风险转移 保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尹衍雨 王静爱 雷永登 易湘生
自然灾害损失虽然不可避免,但可通过调整人类活动规避或减轻风险,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灾害共存的协调适应。本文基于适应自然灾害研究发展的历程,综述了现有适应性研究中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前者主要集中在对多尺度的适应主体综合分析、底层家庭或群体适应以及顶层的政策适应等方面;而后者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适应、民众或区域适应对策优选及适应能力评估等方面。基于数理模型或者实地观测实验的定量评估以及多指标、多标准的综合评估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定量研究的主流。研究表明:①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有向综合性和精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一些系统综合分析方法以及本地乡土的适应自然灾害逐渐引起重视。②目前适应自然灾害研究方法上存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研究途径,而探索这两种途径有效结合的多尺度综合研究方法是适应自然灾害研究的关键。
关键词:
适应自然灾害 研究方法 定性 定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陆满平
自然灾害对社会政治经济具有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本文试从理论上阐述自然灾害与价格变动的相关性,并就物价工作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价格变动的影响,提出粗浅看法。一、自然灾害与价格变动的相关性价值和价格的决定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如自然条件的差别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和...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华 孔冬艳 陈会广
对土地整治和自然灾害的内涵进行界定,借助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的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以及相关资料,并在相关理论和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从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地震灾害等对土地影响较大的灾害,土地整治中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存在问题较多的农村土地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结果发现:地质灾害与土地整治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农村土地整治方面的研究较多,另外以丘陵区为例进行土地整治项目也较多。在整治区域上,以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西部地区为主。RS和GIS技术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为土地整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未来相关研究应更加全面的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在土地整治前后充分考虑可能遭受的灾害和遭受灾害后如何实现最大效益,从而保障被整治土地最大化的为人民服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晟哲
文章应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GIS技术,测算并绘制出自然灾害受灾面积省域分布Moran's I散点图,藉此呈现自然灾害高—高、低—低、高—低、低—高集聚4种空间象限关系,并通过LISA集聚图划分了集聚分布区域,发现空间分布并非随机而是具有规律可循的,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特征,并呈现出省域旱灾、风雹等损失类型的带状、团状、点状或离散等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研究发现,自然灾害频发、生态脆弱区域往往与贫困地区存在空间叠加关系,致贫返贫效应长期恶性循环且难以消除。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空间特征 扶贫搬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