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7)
- 2023(9658)
- 2022(8600)
- 2021(7961)
- 2020(6931)
- 2019(15772)
- 2018(15667)
- 2017(30752)
- 2016(16941)
- 2015(19068)
- 2014(18930)
- 2013(18651)
- 2012(17134)
- 2011(15456)
- 2010(15631)
- 2009(14807)
- 2008(14775)
- 2007(13607)
- 2006(11630)
- 2005(10456)
- 学科
- 济(69251)
- 经济(69183)
- 业(52026)
- 管理(50344)
- 企(42989)
- 企业(42989)
- 方法(33597)
- 数学(29489)
- 数学方法(29208)
- 农(20114)
- 财(20064)
- 中国(18982)
- 贸(15292)
- 贸易(15288)
- 易(14849)
- 业经(14384)
- 地方(14028)
- 务(13643)
- 农业(13626)
- 财务(13612)
- 财务管理(13583)
- 学(13212)
- 制(13123)
- 企业财务(12856)
- 银(10980)
- 银行(10954)
- 理论(10908)
- 和(10675)
- 融(10396)
- 金融(10394)
- 机构
- 学院(241649)
- 大学(239783)
- 济(99666)
- 经济(97511)
- 管理(92685)
- 理学(80005)
- 理学院(79130)
- 研究(78363)
- 管理学(77706)
- 管理学院(77257)
- 中国(59384)
- 京(49373)
- 科学(47729)
- 财(45440)
- 所(40002)
- 农(39943)
- 财经(36680)
- 江(36404)
- 中心(36376)
- 研究所(36289)
- 业大(35096)
- 经(33092)
- 农业(31593)
- 范(31460)
- 师范(31165)
- 经济学(30788)
- 北京(30684)
- 州(29198)
- 经济学院(27897)
- 院(27861)
- 基金
- 项目(156720)
- 科学(123020)
- 研究(115196)
- 基金(113004)
- 家(97486)
- 国家(96656)
- 科学基金(82731)
- 社会(72523)
- 社会科(68692)
- 社会科学(68671)
- 省(61962)
- 基金项目(59654)
- 教育(54279)
- 自然(53263)
- 自然科(52093)
- 自然科学(52078)
- 划(52041)
- 自然科学基金(51157)
- 编号(48582)
- 资助(46989)
- 成果(39427)
- 重点(35347)
- 部(34984)
- 发(34118)
- 课题(33109)
- 创(32749)
- 创新(30510)
- 科研(30375)
- 教育部(30268)
- 人文(29753)
- 期刊
- 济(109193)
- 经济(109193)
- 研究(67233)
- 中国(45006)
- 农(36658)
- 财(36531)
- 学报(36260)
- 科学(33917)
- 管理(32866)
- 大学(27143)
- 学学(25602)
- 教育(25219)
- 农业(24434)
- 融(22480)
- 金融(22480)
- 技术(20424)
- 业经(19261)
- 财经(18176)
- 经济研究(17981)
- 经(15606)
- 问题(14596)
- 业(13031)
- 贸(12943)
- 商业(12559)
- 技术经济(12192)
- 版(11606)
- 理论(11396)
- 统计(11294)
- 国际(10960)
- 图书(10867)
共检索到351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向民 任宇石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凭借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优势地位,其在劳资关系体系中的力量逐渐增强,而工会的力量则逐渐衰弱,国家原有的劳资关系受到了严竣的挑战,政府和工会迫切需要行使应有的职能。文章深入分析了FDI自由流动条件下劳资冲突产生的原因,并从政府和工会的角度就如何改善跨国公司劳资关系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
FDI 跨国公司 劳资关系 集体谈判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崔勋 吴海艳 李耀锋
本文通过对近代西方劳资关系理论演变的梳理,发现马克思主义、多元论和一元论三种研究视角在劳资冲突的基本假设、劳资冲突产生的原因、应对策略及对工会的态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文中剖析了每种研究视角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历程,从中发现劳资冲突发展的规律性。此脉络梳理有利于从本质上看清当前西方劳资冲突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预测未来走向,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劳资冲突 研究视角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席群 吕佳
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工会职能的缺失、文化背景的差异等诸多因素,造成外资企业雇主与雇员之间劳资纠纷不断。本文针对探讨了中小外资企业劳资冲突特点、原因及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中小外资企业 劳动关系 劳资冲突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泰洪 杨焕城
我国劳动关系正处在深刻的变动中,劳动关系双方不同的利益诉求引发的劳动争议日益凸显,并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劳动争议的产生,既有劳动和资本对抗性依附的共性,也有转型期特有的制度困境和利益逻辑。合作主义的价值内涵重视协调和整合,有助于劳动关系治理的平稳转型。在合作主义治理模式下,寻求劳动关系双方的"合作因素",构建多方参与的治理机制,成为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现实性选择。
关键词:
劳动争议 合作主义 劳动关系 化解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凌 李健
劳资关系的内在属性包括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劳动力成为商品。转轨时期劳资关系日益紧张,劳资冲突日益频发,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研究表明,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以及确立劳资关系利益主体互动协调机制可以缓解劳资冲突,有助于形成和谐劳动关系。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劳资冲突 内在属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孟泉
劳动关系的研究长期以来对于劳资关系的形态概括一直以来停滞于以冲突与合作两个概念之上,以至于忽略了工作场所中劳资关系的复杂性。本文通过梳理劳动过程的研究与劳动关系核心概念的争论,指出了劳资关系形态多样性与相容性的核心特征。基于近十年劳动关系研究中有关形态的理论成果,从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两类形态的影响因素与类型划分两个角度对已有的成果进行梳理、分析与完善。最后,本文再次强调了这一议题对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劳资关系形态 冲突与合作 多样性 相容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孟泉
劳动关系的研究长期以来对于劳资关系的形态概括一直以来停滞于以冲突与合作两个概念之上,以至于忽略了工作场所中劳资关系的复杂性。本文通过梳理劳动过程的研究与劳动关系核心概念的争论,指出了劳资关系形态多样性与相容性的核心特征。基于近十年劳动关系研究中有关形态的理论成果,从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两类形态的影响因素与类型划分两个角度对已有的成果进行梳理、分析与完善。最后,本文再次强调了这一议题对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劳资关系形态 冲突与合作 多样性 相容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勇 林源源
“回报效应”是能源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但在国内尚缺乏实证检验。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能源消费数据为样本,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宏观经济层面上,“回报效应”在30—80%波动,而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回报率要明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对此进一步分析后本文认为“回报效应”将呈现三种趋势:“回报效应”越来越低;更多地体现为“硬”技术进步方面;更多地体现在生活部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消费 回报效应 岭回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晓红 荣兆梓 张治栋
本文构建了包括城市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全社会角度的失业率指标,以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作为劳资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考察变量,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特定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第二产业和建筑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工资增长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效应,在建筑业存在比第二产业更显著的揭示了通过提高工资改善劳资关系的经济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兴华
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蔓延,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出高流动性的特征。文章根据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劳资冲突的现状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下劳动力市场高流动性对我国企业劳资冲突的影响。结论是: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劳动力的高流动性都可能会使原本不可置信的威胁变成现实。在非国有企业中,要做好使工人回复序贯理性的工作,搞好再就业与创业。另外,我们必须考虑国有企业面临金融危机时,是不是应该以摆脱包袱为改制的唯一目的。而且,即使实行了私有化的改制,就必须采取措施让工人意识到他们的权益不会被侵犯。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高流动性 劳资冲突 博弈 对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子源 赵曙明
对于劳资冲突的研究,西方学术界存在着产业关系和人力资源两个学派。这两派对于冲突的根源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冲突的解决也有着不同的实践。本文以在劳资冲突方面具有典型特征的美国为例,着重论述这两派的不同观点和实践,并指出,只有将这两派的观点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正确而全面地把握劳资冲突的产生根源和解决途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新春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引发新一轮工具机革命。人工智能机器与传统机器的根本差别或将引起技术经济范式的根本转变。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下,新生就业岗位逆向而生,机器对劳动的替代性成倍加强,由此将导致资本由剥削剩余价值向剥夺工人劳动及生存权利的转化,相对过剩人口由流动过剩向停滞过剩转化,且出现相对贫困向绝对贫困转化的可能。这些变化不仅对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现行任何有资本参与的经济体都将面临重大考验。据此,论文从社会体制、技术创新、教育改革、劳动权界定、转移支付等方面入手,提出理顺新技术条件下生产关系的落脚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学军 李黎青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劳资关系。企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也需要和谐的劳资关系。但是,时下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矛盾却同私营企业的数量增加一样不断扩张。劳动合同的不完善、劳动安全措施不规范、劳动保障不全面、工会组织不健全、克扣工资等问题,日益困扰着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和谐性。揭示制约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和谐性的症结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不能不说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私营企业 劳资关系 特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涛
如何有效处理以工人罢工为主要形式的劳资冲突事件,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工会面临的时代挑战。2010年发生的罢工潮是中国劳资冲突研究的热点,但是作为罢工事件的直接应对者,基层工会在处理事件过程中的作用却很少被认真分析和总结。本文通过案例比较分析发现:尽管罢工说明企业工会缺乏维护工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性,但是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工会更有助于有效化解劳资冲突事件。据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中国工会的运作基础由工会代表性、有效性和合法性共同构成,通过提高代表性和重塑有效性来维持工会的合法性是中国工会运作的基本逻辑。
关键词:
基层工会 劳资冲突 代表性 有效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颖
劳资合作与冲突是劳资关系的两种表现形式,协调劳资关系的主要目的便是实现劳资合作与共赢。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劳资冲突会随着经济增长出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呈现倒U型曲线形式。在近10年来的中国,劳资纠纷案件有所下降,员工讨薪成功率有所攀升,"民工荒"现象开始在局部地区的部分行业出现,这引导我们思考中国的劳资关系变化轨迹是否也遵循西方国家规律的问题。为此,本文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出劳资冲突确实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劳资争议案件的指标存在高估与低估劳资冲突的可能,以及劳资关系和谐的标志还包括有效协调机制的建立,所以本文认为我国劳资关系的转折点虽有到来的迹象...
关键词:
劳资关系 转折点 劳资争议案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