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1)
- 2023(17240)
- 2022(14114)
- 2021(12759)
- 2020(10687)
- 2019(24344)
- 2018(24257)
- 2017(46844)
- 2016(25626)
- 2015(28946)
- 2014(29300)
- 2013(29156)
- 2012(27172)
- 2011(24550)
- 2010(25010)
- 2009(23719)
- 2008(23953)
- 2007(22050)
- 2006(19833)
- 2005(18592)
- 学科
- 济(116469)
- 经济(116310)
- 业(96134)
- 管理(87468)
- 企(83033)
- 企业(83033)
- 方法(44318)
- 农(37201)
- 财(35355)
- 数学(34778)
- 业经(34545)
- 数学方法(34500)
- 中国(34284)
- 地方(27691)
- 制(27423)
- 农业(26010)
- 务(23758)
- 财务(23711)
- 财务管理(23663)
- 企业财务(22421)
- 技术(20950)
- 贸(20188)
- 贸易(20172)
- 和(20157)
- 银(19834)
- 银行(19797)
- 学(19713)
- 易(19494)
- 体(19436)
- 行(19017)
- 机构
- 学院(377683)
- 大学(373216)
- 济(159716)
- 经济(156381)
- 管理(143870)
- 研究(129797)
- 理学(121421)
- 理学院(120093)
- 管理学(118345)
- 管理学院(117617)
- 中国(101980)
- 京(79910)
- 财(78215)
- 科学(76686)
- 所(66700)
- 农(66464)
- 江(61839)
- 财经(60035)
- 中心(59543)
- 研究所(59448)
- 经(54113)
- 业大(53652)
- 农业(51682)
- 北京(50728)
- 州(50392)
- 经济学(48591)
- 范(48421)
- 师范(47947)
- 院(46396)
- 经济学院(43772)
- 基金
- 项目(235963)
- 科学(186170)
- 研究(176225)
- 基金(169391)
- 家(145950)
- 国家(144561)
- 科学基金(124386)
- 社会(112874)
- 社会科(106861)
- 社会科学(106833)
- 省(94617)
- 基金项目(89439)
- 教育(80339)
- 划(77863)
- 自然(77710)
- 自然科(75839)
- 自然科学(75816)
- 自然科学基金(74509)
- 编号(72267)
- 资助(68426)
- 成果(59572)
- 发(55430)
- 重点(53266)
- 部(52236)
- 创(51302)
- 课题(50727)
- 创新(47293)
- 制(47252)
- 业(46652)
- 国家社会(46283)
- 期刊
- 济(193242)
- 经济(193242)
- 研究(116812)
- 中国(83127)
- 财(64867)
- 农(63688)
- 管理(58823)
- 学报(55023)
- 科学(52588)
- 农业(42610)
- 大学(42340)
- 融(40987)
- 金融(40987)
- 教育(40818)
- 学学(39834)
- 技术(34812)
- 业经(33552)
- 财经(30798)
- 经济研究(29550)
- 经(26515)
- 问题(25701)
- 业(24535)
- 技术经济(20743)
- 贸(19734)
- 世界(18587)
- 现代(18478)
- 商业(18286)
- 版(17874)
- 财会(17237)
- 国际(17144)
共检索到595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焦剑 韩云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引进外资,通过引入国际低端制造业,极大地促进了苏州经济的发展,由外资带动而发展起来的地区制造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这种经济增长模式隐含着许多不合理性,由于其发展的惯性作用,从长期看,其正面作用将逐渐下降,其负面作用也将日益突出。一个地区经济要获得持续发展,必须要通过改变其增长方式,逐步将这种增长模式转变到先进制造业上来。通过对苏州地区FDI研发本地化对低端制造业增长模式转型动力的实例剖析,寻找低端制造业增长模式向先进制造业增长模式转变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华 高杰
首先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测算了苏州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同构度。其次利用结构熵模型测算了该地区外资与民营制造业的结构协调度。最后基于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单位根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技术,对苏州外资与民营制造业同构与协调之间的动态关系进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该地区外资与民营制造业是在趋同中逐步呈现出了协调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
外资 民营 同构 协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海鹏 房帅 王文姝
借助中国制造业外资企业微观数据,本文系统考察上游垄断对中国外资企业供应链本地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下游外资企业的供应链本地化水平。在考虑指标测量误差、同时期的政策改革效应、样本选择、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可能干扰计量回归结果的因素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从影响机制来看,上游垄断可以通过提高中间品国内外相对价格、减少本土中间品种类、降低中间品质量三个作用渠道阻碍下游外资企业的供应链本地化进程。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上游垄断会显著降低从事非加工贸易、低契约密集度行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的供应链本地化水平,而对从事加工贸易、高契约密集度行业以及东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罗序斌 刘莉华
利用财税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智能化转型是实践中的难题。基于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和门槛效应两大模型实证分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能够显著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以企业规模为门槛变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的强度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此外,相较于高技术制造业,其对中低技术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产生促进作用的门槛值更高,对民营制造业企业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而对国有制造业企业则不存在门槛效应。因此,需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因产因企精准施策。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制造业 智能化转型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郑江淮 王成思
传统发展经济学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角度来界定经济发展,暗含着工业化始终处于一定水平上。然而,现实中的工业化是一个不断的产业升级过程。本文在苏州产业升级和农村变化的实践基础上,通过模型论证了在工业化升级下出现的中年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和"返土"现象,及其对工业化升级所需要的土地集中的影响。本文分析得出:由于中国简单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工业化升级会对中年农村劳动力在工业部门就业产生逆向冲击,使得农民在工业部门的就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如果采取不适当的土地集中方式,将会使农民失去未来生活的保障,并阻碍土地集中。本文在比较了一次性补偿方式和土地股份制之后,进一步得出,一次性补偿方式会降低农民集中土地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文艺 贾章芸
国家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方向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服务在制造中的分量越来越重。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单纯加工的"中国制造"已经不具备竞争优势,必须和服务业相结合,才能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本文以江苏省苏州市为研究样本,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区域服务型制造业改革与发展的系统进行研究,对发展区域服务型制造业的意义和目标进行了分析,对区域服务型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发展区域服务型制造业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服务型制造业 发展对策 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谢光亚 高飞
本文以解释结构模型的方法入手,结合中国通信制造业研发国际化的具体现状,从其影响因素的角度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建立了中国通信制造业研发国际化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对于中国通信制造业的海外研发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其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
关键词:
研发国际化 通信制造业 邻接矩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海成 秦菲菲
苏州正处于产业转型阶段,制造业的发展急需物流业提供有力支撑。但制造业物流外包意愿不足和物流业专业化供给有限,使得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程度较低。文章通过对苏州市制造和物流企业的联动现状分析,提出了鼓励物流外包,提升供给质量,发展战略关系,建立诚信体系和加快人才培养等促进两业联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苏州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期刊] 预测
[作者]
方健雯 赵增耀
本文研究集群情境下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并利用苏州制造行业中3090家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集群能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强度的提高;由于复杂知识的排他性,集群中的高技术企业会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但聚集效应对创新投入的影响还与集群知识分布的不对称性有关。由于具有外部技术来源,产业聚集中的外资企业会减少创新投入,但集群中采用市场机制进行创新的企业将会增加创新投入。
关键词:
集群 创新 知识 溢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武志勇 王则仁 马永红
以2012-2018年有国外销售收入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当期、滞后1期、滞后2期研发投入以及国际化程度对企业价值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国际化程度与企业价值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存在单一门槛值;各期研发投入以国际化程度为门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呈U型关系,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且滞后1期与滞后2期研发投入的双重门槛值几近相同;控制变量中企业年龄、人力投入显著提升国际化经营企业价值,而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负向影响企业价值。研究结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引领我国制造业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际化程度 企业价值 研发投入 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怀宇 杨青山
基于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殊阶段,探讨在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中制造业的作用是否降低的问题。首先以广州为例,分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和地位,并考察两个行业的增长质量;其次,重点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处于这个阶段制造业的作用;再次,研究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往往表现出内生的经济脆弱性。研究发现,并不能得出服务业已经成为广州这样特大城市经济增长最主要动力的结论,服务业份额的增加主要是制造业增长放慢的结果,在中国工业化向技术集约化演进的过程中,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应承担起技术升级和创新的职能并带动全国各层次区域工业化整体的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云
针对苏州制造业已处在制造业中心阶段,以及必然要向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转变的现实和趋势,文章分析了资源约束下的苏州低端制造业的性质、特征和增长困境,指出通过改变资源供应和需求的偏好,使生产向"微笑曲线"两边上部延伸,完善制造业价值链并提升其功能、突破增长困境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资源约束 苏州制造业 增长困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邢华 姜琴
苏州是我国IT制造业重要基地,也是全球IT制造业集聚的重要地区。《纽约时报》称苏州是电子产品、电脑和手机的“世界工厂”,《华尔街日报》则称苏州是世界上最热点的制造业基地之一。苏州IT制造业集聚的特点是,在政府主导下,以昆山经济开发区、苏州新区、吴江经济开发区、苏州工业园等四大开发区为载体,围绕跨国公司,大量IT制造企业共生共长而形成产业集聚。政府和跨国公司在苏州IT制造业集聚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