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48)
- 2023(17276)
- 2022(14766)
- 2021(13562)
- 2020(11573)
- 2019(26499)
- 2018(26082)
- 2017(51031)
- 2016(27226)
- 2015(30499)
- 2014(30028)
- 2013(29808)
- 2012(27148)
- 2011(24064)
- 2010(23936)
- 2009(21943)
- 2008(21637)
- 2007(18979)
- 2006(16522)
- 2005(14397)
- 学科
- 济(120441)
- 经济(120307)
- 业(103030)
- 管理(92594)
- 企(92432)
- 企业(92432)
- 方法(58292)
- 数学(48173)
- 数学方法(47630)
- 业经(35452)
- 财(35433)
- 农(34435)
- 中国(27097)
- 务(25304)
- 财务(25235)
- 财务管理(25193)
- 农业(24228)
- 企业财务(23905)
- 技术(23228)
- 贸(23205)
- 贸易(23198)
- 易(22577)
- 地方(21977)
- 理论(20746)
- 制(20399)
- 学(20230)
- 和(20183)
- 划(18751)
- 策(17551)
- 环境(16786)
- 机构
- 学院(390194)
- 大学(386736)
- 管理(164488)
- 济(162775)
- 经济(159708)
- 理学(143094)
- 理学院(141743)
- 管理学(139591)
- 管理学院(138880)
- 研究(118591)
- 中国(90534)
- 京(80467)
- 财(74148)
- 科学(71057)
- 财经(60414)
- 农(59531)
- 所(56679)
- 江(56327)
- 业大(56279)
- 经(55077)
- 中心(54855)
- 研究所(51363)
- 北京(49783)
- 经济学(49174)
- 范(47171)
- 师范(46771)
- 农业(46616)
- 州(45350)
- 财经大学(44941)
- 经济学院(44833)
- 基金
- 项目(267619)
- 科学(213411)
- 研究(197939)
- 基金(196898)
- 家(169125)
- 国家(167684)
- 科学基金(147674)
- 社会(127406)
- 社会科(121099)
- 社会科学(121071)
- 基金项目(104708)
- 省(104443)
- 自然(95459)
- 自然科(93326)
- 自然科学(93306)
- 自然科学基金(91686)
- 教育(90315)
- 划(86250)
- 资助(81079)
- 编号(80410)
- 成果(62788)
- 部(59435)
- 重点(58600)
- 创(57766)
- 发(56801)
- 课题(53510)
- 创新(53327)
- 国家社会(52840)
- 教育部(51808)
- 人文(51551)
- 期刊
- 济(173808)
- 经济(173808)
- 研究(110381)
- 中国(65549)
- 管理(63633)
- 财(59322)
- 学报(54191)
- 农(54033)
- 科学(52471)
- 大学(42762)
- 学学(40539)
- 农业(37875)
- 技术(36728)
- 教育(36428)
- 业经(31113)
- 融(30825)
- 金融(30825)
- 财经(29753)
- 经济研究(27377)
- 经(25571)
- 问题(23170)
- 业(21769)
- 技术经济(21747)
- 商业(18905)
- 现代(18855)
- 统计(18573)
- 科技(18459)
- 贸(18251)
- 理论(18204)
- 图书(17960)
共检索到556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波
引入FDI通过知识溢出带动本土集群企业成长是我国区域政府实施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政策工具。针对学术界出现的对立的"强化观"与"弱化观",从本土集群企业的视角,基于对嘉善木业集群企业的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FDI知识溢出对本土集群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表明,FDI企业主导的全球网络与本土集群企业参与的本土网络虽然并非完全隔离,但是由于FDI与本土集群企业分别沿着两条相对独立的知识发展轨迹演化,因而获得FDI企业知识溢出并不能直接推动本土集群企业成长。并且由于吸收能力的对象专用性特征,本土集群企业较高的吸收能力在促进企业按照原有路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本地锁定问题,阻碍了企业利用FDI的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华晟
集群战略日益广泛地被运用于招商引资 ,旨在增强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与粘合力 ,从而促进地方持续发展。浙江嘉善木业集群的经验表明 ,外资能否持续推动地方集群的发展 ,除了受地方制度成本及集群外部效应的影响之外 ,还更取决于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融合方式与程度。在学习能力和企业家精神较强的地区 ,民营企业在外资企业的示范带动和竞争压力下 ,能够通过持续的知识积累和自主创新 ,增强并突出自身优势。届时 ,外资企业不但能够获得纯经济外部性 ,还能够获得知识与信息的外部性 ,并受此驱动与地方资本有效融合。
关键词:
外资企业 民营企业 产业集群 嘉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小将
文章有效整合知识溢出、组织学习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三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将知识溢出、组织学习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这三个关键要素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体系中,构建了知识溢出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同时,研究还通过传统产业集群中209家企业的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知识溢出可以直接推动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试图为集群企业通过组织学习获取技术创新绩效提供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嘉仪 苏启林 张庆霖
由于知识的外部性,知识溢出这个新的区位因子正逐渐构成企业空间竞争的新变量,成为企业选址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是否选址产业集群,实质上是对集群内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正负效应的权衡。一方面,知识溢出具有典型的局域性特征,吸引企业选址同一区域,强化了集群现象;另一方面,作为知识溢出载体的产业集群,通过本地生产网络、合作创新、人才流动、非正式交流等机制促进了知识的流动,在为企业减少创新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集群内企业知识损失的风险。因此,不同特征的企业有不同的选址行为:处于学习和模仿创新阶段的中小企业趋于选址集群内,但是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研发技术能力的企业而言,为了防止信息的泄露,往往定位于集群之外。
关键词:
知识溢出 产业集群 企业选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嘉仪 张庆霖
随着集群的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知识溢出等软性因素正逐渐取代资源禀赋、地缘优势等传统集群动因而成为影响企业加入集群的关键。企业追寻知识溢出的选址行为,本质上是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取维持竞争的关键性资源。但集群内知识溢出在为企业减少创新成本、降低创新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知识损失的风险,使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激励。因此不同特征的企业有不同的选址行为,企业产业集群选址的决策,实质上取决于企业对集群内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正负效应的权衡。
关键词:
知识溢出 企业选址 产业集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迪云 何文靓
新国际分工背景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已成为知识溢出的有效载体。本文旨在通过引入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来探寻跨国公司知识溢出质量特性作用于本土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微观机理。以苏州地区制造业集群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知识溢出质量特性和本土集群企业吸收能力均对本土集群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吸收能力对跨国公司的知识溢出与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之间则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为此,要调整政府利用外商投资的政策取向,提高集群企业的吸收能力,以增强跨国公司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本土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张少军 刘志彪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空间动态博弈模型,考察了集聚视角下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间的多维技术溢出效应对双方企业创新动力的影响,发现在单向溢出效应和双向溢出效应不同情形下,对企业创新动力的激励有着根本不同的表现。由此引申到对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两种基本形态——"小企业群生型"和"主企业领导型"企业网络模式的不同创新绩效及产业升级动力模式差异的解释。指出,主企业领导型的集群分工模式对于改变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普遍模仿和跟随行为盛行所导致的"集体创新动力缺失"困境以及产业升级动力不足,可能具有内生推动机制与中国现实制度环境约束条件下的重大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建亮
本文运用新增长理论关于知识溢出的理论来分析浙江省的企业集群现象。认为知识的溢出是导致企业集群的重要原因 ,它不仅决定了集群的规模 ,也影响集群组织内企业的生产函数。知识的溢出还会导致集群内部产品的雷同和恶性竞争的发生 ,而依靠知识产权的完全保护并不是制止恶性竞争最有效的手段。当集群内部的企业对专用性知识的要求上升时 ,集群组织就会发生分化 ,可能被企业的一体化所取代。
关键词:
知识溢出 集群组织 组织知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庄小将
培育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企业是集群中最活跃的行为主体,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知识溢出、集群企业吸收能力是产业集群创新的关键要素。首先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知识溢出、集群企业吸收能力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归纳本文的研究要素,明确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针对当前集群企业的现实,从吸收能力视角提出了知识溢出支撑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跨越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吸收能力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跨越进行了分析,知识溢出
关键词:
知识溢出 集群企业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修岩 易博杰 邵军
本文使用2005—2007年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内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考虑到企业出口决策和出口强度是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我们采用Heckman两步选择模型进行估计,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研究发现:行业外资渗透率对同行业内资企业的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都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外资出口强度对内资企业的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的影响却显著为负。这一发现与多数使用发达国家数据的研究结论相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栋 韩伯棠 方伟
产业集群现象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和重点,而知识溢出则是产生产业集群效应的最主要因素。本文从产业区位、技术创新、企业网络、竞争优势等方面论述了国外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先进思想和理念。然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论述了国内此研究的现状和成果,并总结性地论述了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的不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飞绒 丁仲芳 胡祝琳 李小敏
分别用专业化指数和多样化指数衡量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群内知识溢出(即Mar溢出)和集群间知识溢出(即Jac溢出)。以浙江省1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聚集的驱动因素,计算了其知识溢出半径并总结了其知识溢出辐射范围。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Mar知识溢出和Jac知识溢出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省沿海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主要受多样化知识溢出驱动,浙江省内陆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主要受专业化知识溢出驱动;Jac知识溢出既能促进集群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方伟 杨眉
自主创新和知识溢出是技术落后企业提高知识存量、实现技术追赶的两个主要途径。知识溢出作为产业集群的显著特征之一,对产业集群的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首先,以Verspagen&Cani?ls的知识溢出模型为基础,结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点,构建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模型。然后,以此模型为分析工具,深入分析知识溢出和自主创新共同作用的技术落后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知识存量差距范围,以及知识溢出各影响因素对技术追赶的影响,并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落后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其淋 许家
跨国公司进入究竟会如何影响本土企业的成本加成定价能力?本文基于水平溢出与产业关联视角,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进行研究发现:(1)跨国公司进入通过水平溢出渠道降低了本土企业成本加成率,而通过垂直溢出(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显著提高了本土企业成本加成率,在总体上有益于提升本土企业的成本加成定价能力。(2)来自OECD国家的跨国公司进入显著提高了本土企业成本加成率,而来自港澳台地区的跨国公司进入对本土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正向作用相对较弱;另外,出口导向型跨国公司进入对本土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促进作用总体上大于市场寻求型跨国公司。(3)在制度越完善的地区,跨国公司进入对本土企业成本加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商业FDI对本土制造业:溢出还是挤出——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区域知识溢出如何影响企业增加值率——基于中国创意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技术差距、FDI知识溢出与内资企业创新能力——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检验
中国本土企业获得FDI垂直技术溢出了吗?——基于1999-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内外资企业合作对FDI技术溢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FDI溢出效应对中国产业集群的影响——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的实证研究
吸收能力、FDI知识溢出与内资企业创新能力——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检验
知识溢出对高技术集群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
知识溢出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合作的中介和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
FDI技术溢出效应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