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81)
- 2023(7115)
- 2022(6041)
- 2021(5551)
- 2020(4688)
- 2019(11230)
- 2018(10663)
- 2017(20548)
- 2016(10762)
- 2015(11857)
- 2014(11223)
- 2013(11504)
- 2012(10835)
- 2011(9691)
- 2010(9421)
- 2009(8450)
- 2008(8135)
- 2007(6953)
- 2006(6204)
- 2005(5536)
- 学科
- 济(48844)
- 经济(48796)
- 管理(24907)
- 业(23620)
- 方法(19009)
- 数学(17332)
- 数学方法(17129)
- 企(16582)
- 企业(16582)
- 地方(16514)
- 农(15134)
- 贸(14001)
- 贸易(13992)
- 易(13634)
- 中国(12277)
- 出(11513)
- 财(10812)
- 农业(10335)
- 业经(9759)
- 学(8232)
- 口(8092)
- 出口(8086)
- 出口贸易(8085)
- 地方经济(7650)
- 制(7528)
- 环境(7490)
- 技术(6130)
- 融(5915)
- 金融(5913)
- 关系(5722)
- 机构
- 大学(142097)
- 学院(141208)
- 济(62188)
- 经济(60922)
- 管理(53205)
- 研究(50064)
- 理学(46020)
- 理学院(45428)
- 管理学(44534)
- 管理学院(44261)
- 中国(37605)
- 京(30614)
- 科学(30107)
- 财(27750)
- 农(25199)
- 中心(24158)
- 所(24100)
- 江(23486)
- 研究所(21895)
- 财经(21745)
- 业大(21702)
- 范(20440)
- 师范(20296)
- 经济学(20108)
- 经(19834)
- 农业(19500)
- 院(18750)
- 北京(18565)
- 经济学院(18449)
- 州(18052)
- 基金
- 项目(100979)
- 科学(79876)
- 研究(74168)
- 基金(73593)
- 家(63600)
- 国家(63061)
- 科学基金(54697)
- 社会(48758)
- 社会科(46299)
- 社会科学(46287)
- 省(41317)
- 基金项目(39653)
- 自然(34526)
- 自然科(33747)
- 自然科学(33737)
- 教育(33330)
- 自然科学基金(33091)
- 划(33025)
- 资助(29702)
- 编号(29155)
- 发(22761)
- 重点(22658)
- 成果(22436)
- 部(22175)
- 创(20770)
- 课题(20702)
- 国家社会(20512)
- 创新(19497)
- 科研(19249)
- 教育部(19220)
共检索到221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嫄 刘小静 魏守华
利用2000—2007年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27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FDI对内资企业的水平溢出、后向溢出和前向溢出效应,分别就FDI对长三角地区整体和江苏、浙江和上海不同地理单元的27个制造业整体及不同类型组(高、中、低技术产业组)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和上海的FDI都对内资企业具有正的后向溢出效应和负的前向溢出效应,江苏和浙江的FDI的水平溢出效应为正,上海的FDI的水平溢出效应为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智 郑彦璐 吴伟巍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长三角内部资源流动和配置变得更加便捷顺畅,这使得该区域的住宅价格波动具有了内部传导性。国内外对住宅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空间或时间的单维角度。因此,本文在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将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划分为一线到三线城市的基础上,通过定性理论假设和定量的空间自回归PCA-EGARCH模型的实证研究验证了近几年长三角区域一线、二线城市之间的住宅价格波动的不对称溢出效应的存在性、表现和强度,并认为宏观政策的颁布会使得波动溢出效应更加持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潘璐
文章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FDI在中国长三角区域是否存在城际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内部存在城际溢出效应,同时区域内也存在着较激烈的竞争;此外,人力资本、产业聚集、土地成本也使得FDI在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随着各地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逐步改善,引资策略的重点开始转变为营造投资的软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地方政府的引资战略应及时转换,充分利用FDI的聚集效应提高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钱斌华
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二省一市(浙江、江苏和上海)的投入产出表,运用CGE(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碳税开征后的大气污染物减排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给出了开征碳税的若干建议:一是建议定率征收,税率定在5%~10%较为合适;二是建议采取小步走、分阶段的实施方式;三是建议在生产环节征收,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并做好与其他环境税种的协调配合。
关键词:
碳税 CGE 长三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高明
本文对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十二五”以来省级政府关于高校分类发展的政策文本与改革实践进行了梳理分析。结果显示,“一市三省”已初步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省域高校分类发展体系,省域高校正在向多元化的发展样态转变,逐步聚焦于差异化的目标定位,开始关注人们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但从国际化视角出发,与美国加州的经验相比,我国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尚需进一步扩大,还应进一步激发高校分类发展的内生动力,完善不同类型院校间的融通机制。作为本土化应对策略,可以考虑以完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健全高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关键突破口,加快推进我国省域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改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文旭 吴业苗
城乡韧性融合是基于城乡韧性水平同步提升的更高层次、更为系统、更加全面、更可持续的城乡融合。本文基于城乡韧性融合发展的全新分析框架,构建城乡韧性水平综合测度体系,选取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41个地区的统计资料作为数据来源,分别运用熵权测度模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长三角区域城乡韧性发展水平演化特征、城乡韧性融合发展程度及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01—2020年长三角区域城乡韧性水平总体攀升、节点演进与区域分异并存,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对整体的贡献比重较为失衡,从纵向上看存在五种典型的增长模式;长三角区域城乡韧性融合发展经历了从“严重失衡”状态向“良好融合”的跨越,演变趋势同国家城乡关系发展策略的三个阶段高度耦合,都市圈流动空间规划效益初显;城乡社会保障韧性水平差距、生态环境韧性水平差距和公共管理韧性水平差距成为影响城乡韧性融合发展的核心、重要和潜在因素。实现城乡韧性融合,必须确保城乡韧性发展水平同步提升、城乡韧性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协同增长;重新平衡“城镇中心主义”和“乡村中心主义”两种范式的极化矛盾;在制度与空间变迁中保障和发展“人”的应有权益;从削足适履转向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做好城乡规划,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苏萍 朱咏
交通基础设施不仅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也能推动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形成合理布局,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同城效应"。文章通过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来验证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2009年为时间断点,检验样本期内是否有结构性变化。实证结果显示:铁路人流密度、公路人流密度、公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009年后其贡献度有所提升,而铁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却呈负向作用;相邻城市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呈空间正溢出效应;此外,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城市化水平、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程度不一的相关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坤 黄震方 陶玉国 方叶林
基于2004—2010年长三角25座旅游联盟城市旅游业投入产出数据,采用修正DEA模型测算了城市旅游效率,并运用ESDA-GIS和空间计量模型对旅游效率的空间特征与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城市旅游总效率呈现提升态势,源于规模效率的不断增强;②总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性,总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热点区呈现以上海为中心的圈层空间结构,冷点区向赣北、皖南集聚。规模效率的热点区位于赣北、皖南地区,冷点区集中在上海周围;③城市旅游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依赖性,固定资产和劳动力投入是旅游效率的主要正向影响因子。通过深化区域旅游合作、整合旅游产业链和优化投入要素比例等可有效推动长三角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城市旅游效率 空间特征 溢出效应 长三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苏萍 朱咏
交通基础设施不仅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也能推动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形成合理布局,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同城效应"。文章通过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来验证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2009年为时间断点,检验样本期内是否有结构性变化。实证结果显示:铁路人流密度、公路人流密度、公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009年后其贡献度有所提升,而铁路物流密度对经济增长却呈负向作用;相邻城市铁路、公路交通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叶林 苏雪晴 黄震方 程雪兰
城市为旅游发展提供支撑,其韧性水平对区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论文利用长三角城市群各地区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在定量测算城市韧性的基础上,借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揭示城市韧性对旅游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长三角各地区城市韧性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但总体上韧性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城市韧性与旅游经济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城市韧性对旅游经济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ρ=0.444,P<0.01)。其中,城市经济韧性和城市生态韧性对旅游经济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城市社会韧性和城市工程韧性对旅游经济具有负向溢出效应。未来城市旅游发展需要关注城市韧性水平,注重城市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避免虹吸效应,同时还需要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区域间交流合作,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钊 杨红丽
现有实证研究发现FDI垂直溢出效应不仅可能为正,而且还经常出现显著为负的情况,但现有FDI垂直溢出理论却无法对此提供解释。文章基于产业链视角对FDI垂直溢出的理论机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认为当外资企业出现买方垄断或者卖方垄断的时候,就会对本土企业产生负向的联系效应。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文章借助产业链位置对FDI垂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当本土企业与较少的行业发生纵向贸易联系时,可供学习的技术更为单一且更容易受外资垄断优势的影响,FDI对本土企业的垂直溢出效应就会更小,甚至为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伟全
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离不开其合适的发展机制。长三角"两省一市"发展模式具有特殊涵义:以浦东开发开放为特征的上海经济模式;以"温州模式"为特征的浙江民营经济模式;以"苏南模式"到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江苏发展模式。这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给当地经济注入活力,突破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并使经济圈内富有效率地分工与合作。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经济 制度创新 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凯 张方
本文以2004~2020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使用SBM函数和GML生产率指数测算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运用线性模型分析水平型FDI和垂直型FDI对绿色技术溢出的影响,最后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分析水平型FDI和垂直型FDI绿色技术溢出的合理环境规制区间,结果发现:(1)水平型FDI相较于垂直型FDI更能发挥出绿色技术溢出效应;(2)两类FDI对绿色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双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第一门槛之后,两类FDI均能发挥绿色技术溢出效应,但仅水平型FDI显著;而当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到第二门槛值后,水平型的FDI继续发挥显著的绿色技术溢出效应,垂直型FDI由正向不显著的绿色技术溢出转为发挥出显著的绿色技术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引导和利用外资、制订相关政策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荣 王英
以长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业为例,研究FDI技术溢出与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率之间是否存在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长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率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对长三角各区域影响程度差异较大;通过比较长三角各区域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差异的不同程度,试图探索有利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FDI技术溢出 装备制造业 增加值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荣 王英
以长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业为例,研究FDI技术溢出与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率之间是否存在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长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率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对长三角各区域影响程度差异较大;通过比较长三角各区域对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差异的不同程度,试图探索有利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FDI技术溢出 装备制造业 增加值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