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4)
2023(11350)
2022(9968)
2021(9412)
2020(7745)
2019(17872)
2018(17915)
2017(34549)
2016(18689)
2015(20985)
2014(20848)
2013(20726)
2012(18911)
2011(16938)
2010(16749)
2009(14953)
2008(14357)
2007(12347)
2006(10644)
2005(9351)
作者
(52604)
(43496)
(43265)
(41148)
(27844)
(20887)
(19641)
(17237)
(16475)
(15468)
(14925)
(14445)
(13742)
(13640)
(13375)
(13158)
(13055)
(12960)
(12426)
(12313)
(10780)
(10592)
(10406)
(9922)
(9801)
(9626)
(9578)
(9477)
(8635)
(8500)
学科
(74207)
经济(74125)
管理(55555)
(54193)
(45643)
企业(45643)
方法(36578)
数学(31730)
数学方法(31416)
(19370)
(19182)
中国(18614)
(18032)
贸易(18027)
(17646)
技术(17256)
业经(16248)
(16044)
地方(14161)
农业(13142)
理论(12863)
(12694)
(11947)
(11900)
财务(11833)
财务管理(11810)
环境(11686)
(11596)
企业财务(11209)
(10278)
机构
大学(263578)
学院(260463)
管理(108159)
(104720)
经济(102524)
理学(94684)
理学院(93705)
管理学(92271)
管理学院(91806)
研究(84899)
中国(61408)
(55929)
科学(52339)
(45853)
(41731)
业大(38852)
(38764)
中心(38231)
研究所(38166)
财经(37597)
(35934)
北京(35257)
(34445)
(34344)
师范(34070)
经济学(31269)
(30924)
农业(30335)
(29334)
经济学院(28494)
基金
项目(183835)
科学(144901)
研究(136094)
基金(134041)
(115983)
国家(115053)
科学基金(99536)
社会(85289)
社会科(80956)
社会科学(80935)
基金项目(71976)
(70966)
自然(64751)
自然科(63233)
自然科学(63221)
教育(62156)
自然科学基金(62092)
(59509)
编号(55482)
资助(55154)
成果(44175)
(41222)
重点(40529)
(38942)
(38655)
课题(37340)
创新(36257)
教育部(35618)
科研(35053)
人文(34893)
期刊
(108966)
经济(108966)
研究(77454)
中国(45958)
学报(40034)
管理(38901)
科学(37047)
(34859)
(33209)
大学(30602)
教育(30489)
学学(28493)
农业(25312)
技术(24644)
(18694)
金融(18694)
财经(17695)
经济研究(17545)
业经(17148)
图书(15839)
(15006)
科技(14584)
问题(14196)
技术经济(14083)
理论(13502)
(13210)
实践(12394)
(12394)
(12304)
现代(11767)
共检索到370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惠波  许培源  
本文从技术溢出是否存在及其影响因素两个层面,对FDI技术溢出的经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作出了相应的评述。在是否存在正溢出效应方面,由于采用的理论模型、计量分析方法、样本及样本区间等方面有所差别,国外的文献存在较大差异。而以中国为样本的研究则相对乐观,多数研究得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为正的结论,但地区差异较大,呈东部强、中西部弱的格局。在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方面,现有研究取得较多共识,主要包括:充分的市场竞争是影响FDI技术溢出的重要因素或条件;技术差距或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影响或决定技术溢出的效果;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明  李春艳  
FDI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深远意义,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兴趣。本文回顾了中外学者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评论,并指出未来应在技术溢出理论、计量检验方法、溢出效应发生的微观机理、跨国公司子公司的知识创造行为等方面加强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健  顾华  
本文主要从FDI技术溢出的涵义、分类、研究起源、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引致的潜在技术边缘化风险等方面对有关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结合我国的实践,本文指出,全球化给我国产业技术追赶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窗口,但是有效的技术追赶必须参与技术生成和技术改进的过程,打破行业的技术依赖必须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享光  王选华  
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年来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FDI技术外溢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区域差别对FDI技术外溢的影响以及FDI技术外溢路径等问题的研究有所创新和突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秀君  
在FDI技术溢出效应已经在理论分析上获得认同的前提下,本文搜集整理了我国1994~2005年的关于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的大部分文献和西方经典文献,着重从模型形式、数据选取、模型参数估计方法、模型的统计检验等角度对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领域的模型、方法进行了分类分析与评价,总结了我国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特点,从而为广大学者及政策决策者提供借鉴,以促进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调整和深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文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贸易为媒介的国际技术溢出问题在国外经济学界备受关注。本文首先从溢出渠道的论争和影响国际技术溢出的因素两个方面对相关的经验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然后进行了简要评论,并指出了对我们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良文  王建军  李珊珊  
技术进步在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察国际技术溢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能为战略路径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而目前以我国为样本的研究很少。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的文献发现,FDI、对外贸易技术溢出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存在较多的分歧,并将减排效应的不确定性归结为国际环境技术水平、吸收能力、收入水平、环境规制力度以及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差异等五个方面,以期为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志启  房路生  
关于知识溢出效应的文献研究从以下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从宏观层面探讨知识溢出对城市的生产力和城市发展规模的影响作用,涉及了知识溢出与城市聚集经济、城市规模发展及产业发展;二是从微观层面讨论知识溢出效应,重点研究了知识传播机制,知识溢出与网络、空间距离及研发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评述,有助于针对研究现状中的不足展望最新研究趋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符磊  李占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OFDI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OFDI逆向技术溢出理论已成为FDI理论中最为重要的理论进展之一。发展中国家OFDI与传统的FDI发生动因最为显著不同的是追求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由于技术溢出本身的复杂性及难测性,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没有定论,显得扑朔迷离。文章主要从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视角,对国内研究脉络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实现机制及实证研究技术手段比较等方面文献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孟亮  宣国良  王洪庆  
技术溢出效应是国外FDI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上世纪 70年代以来国外经济学家在该领域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并探讨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哲  马君  
在全球一体化不断加深的今天,很多国家都在实行积极的吸引FDI的政策。由于外国厂商的进入通常会带来比本土企业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可以对东道国企业产生技术的溢出效应。关于FDI对东道国的影响,之前许多学者做了研究,对于溢出效应是正向还是负向以及其大小的研究,不仅仅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政府制定合适的FDI吸引政策也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本文对国外学者所做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综述,并对今后FDI溢出效应研究所应前进的方向作出一点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嘉仪  
知识溢出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Marshall对外部性的讨论,自新经济地理理论以来,知识溢出更成为了近年来研究区域经济学增长、产业集群创新等领域不可缺少的变量。首先,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知识溢出的研究,发现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是知识溢出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产业内知识溢出和产业间知识溢出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程度各异的影响;其次,因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的存在,限制了局部区域知识的外溢,知识溢出具有空间局域性特征。在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本流动、商品贸易、FDI、合作研发、非正式交流等活动均成为了知识溢出的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守华  顾佳佳  姜悦  
知识溢出源自知识的半公共物品和半流动属性,为经济主体(如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供了潜在的技术机会窗口;吸收能力则是经济主体对外部知识的实际利用程度,受知识溢出特性、经济主体特性及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影响。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对立统一,通过正外部性和要素边际报酬递增提升经济绩效。通过回顾知识溢出的起源与作用机制、吸收能力的涵义与影响因素,本文在解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综述有关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厘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的基本关系、实证研究的分析框架及其主要观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莎丽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R&D溢出对国家和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总结了现有学者们关于国际R&D溢出效应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的特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守华  顾佳佳  姜悦  
知识溢出源自知识的半公共物品和半流动属性,为经济主体(如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供了潜在的技术机会窗口;吸收能力则是经济主体对外部知识的实际利用程度,受知识溢出特性、经济主体特性及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影响。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对立统一,通过正外部性和要素边际报酬递增提升经济绩效。通过回顾知识溢出的起源与作用机制、吸收能力的涵义与影响因素,本文在解析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综述有关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厘清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的基本关系、实证研究的分析框架及其主要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