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4)
- 2023(11914)
- 2022(10152)
- 2021(9323)
- 2020(8095)
- 2019(18732)
- 2018(18456)
- 2017(36078)
- 2016(19424)
- 2015(22046)
- 2014(22034)
- 2013(21782)
- 2012(20095)
- 2011(17983)
- 2010(17659)
- 2009(16285)
- 2008(15956)
- 2007(13997)
- 2006(11640)
- 2005(10048)
- 学科
- 济(87713)
- 经济(87630)
- 业(54079)
- 管理(54036)
- 企(43618)
- 企业(43618)
- 方法(43252)
- 数学(38929)
- 数学方法(38477)
- 农(23206)
- 中国(21028)
- 财(20817)
- 地方(20054)
- 业经(18431)
- 学(16032)
- 农业(15594)
- 贸(15227)
- 贸易(15223)
- 易(14745)
- 制(13504)
- 务(13155)
- 财务(13114)
- 技术(13092)
- 财务管理(13080)
- 环境(12549)
- 产业(12442)
- 企业财务(12385)
- 和(11965)
- 理论(11393)
- 融(11041)
- 机构
- 学院(277550)
- 大学(275381)
- 济(118366)
- 经济(116232)
- 管理(111218)
- 理学(97411)
- 理学院(96383)
- 管理学(94714)
- 管理学院(94204)
- 研究(88651)
- 中国(64902)
- 京(56323)
- 科学(55075)
- 财(51115)
- 农(46173)
- 江(44959)
- 所(43787)
- 中心(42574)
- 业大(42428)
- 财经(42036)
- 研究所(40279)
- 经(38185)
- 经济学(37189)
- 农业(36548)
- 范(34794)
- 师范(34392)
- 经济学院(33990)
- 北京(33448)
- 州(32061)
- 院(32058)
- 基金
- 项目(195401)
- 科学(155278)
- 基金(143547)
- 研究(140087)
- 家(124904)
- 国家(123926)
- 科学基金(107770)
- 社会(90844)
- 社会科(86386)
- 社会科学(86361)
- 省(78120)
- 基金项目(76860)
- 自然(70539)
- 自然科(68950)
- 自然科学(68930)
- 自然科学基金(67703)
- 教育(64762)
- 划(64597)
- 资助(58704)
- 编号(55650)
- 重点(44263)
- 部(43727)
- 成果(42802)
- 发(42754)
- 创(41124)
- 创新(38441)
- 科研(38137)
- 课题(38019)
- 国家社会(37918)
- 教育部(37603)
- 期刊
- 济(120287)
- 经济(120287)
- 研究(72866)
- 中国(47342)
- 学报(42207)
- 财(40253)
- 农(40133)
- 科学(39396)
- 管理(38888)
- 大学(31972)
- 学学(30476)
- 农业(27397)
- 技术(25801)
- 教育(23449)
- 融(21263)
- 金融(21263)
- 业经(20951)
- 财经(20433)
- 经济研究(19543)
- 经(17686)
- 问题(16716)
- 统计(15106)
- 业(15100)
- 技术经济(14717)
- 策(13905)
- 资源(13460)
- 商业(13419)
- 版(12844)
- 决策(12495)
- 理论(12473)
共检索到386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玉 孙文远
利用江苏1995年-2009年的FDI与就业数据,对江苏FDI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从总体来看,FDI会促进江苏就业的增加;具体到三次产业,就业效应却又有显著的差异,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效应为负,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为正,但是总效应为正。因此可以说,江苏吸引FDI使得江苏更多的劳动力得到了就业的机会。
关键词:
FDI 就业效应 三次产业 产业经济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远 卢锐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外商直接投资的社会作用越来越明显,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于东道国工资的影响。本文利用江苏省及江苏省沿江八市1995-2007年的FDI与工资等数据,对江苏省FDI的工资效应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从江苏省总体和沿江八市来看,FDI会促进江苏省平均工资的增加,这证明了FDI具有积极的工资效应。
关键词:
FDI 就业效应 工资效应 江苏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尚卫平
文章根据我国收入分配差异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测试收入分配差异大小的新指标———余期望系数。该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标,在我国有较大的适应性。笔者运用该系数以江苏省为例对三次产业在岗职工收入差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控制江苏三次产业在岗职工收入差异扩大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三次产业 余期望系数 泰尔指标 基尼系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万洛简
选择江苏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江苏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借助S—PLUS软件分析近年来江苏省三次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提出江苏省三次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江苏 三次产业发展 空间统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明霞
灰色关联度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灰色关联分析从系统行为特征数据和其相关因素数据入手,通过灰色关联度来体现主行为因子和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紧密程度。文章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来研究江苏装备工业系统,并通过这一方法揭示江苏装备工业与三次产业及其内部行业发展变化的关联程度,从而为地方政府发展装备工业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关键词:
装备工业 三次产业 灰色关联分析 江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敏李 薛恒新 张洪珍
本文从农村经济产业集聚度的视角,基于江苏省2001—2008年的数据,对农村经济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农村经济产业集聚弹性的测算,分析了不同产业集群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对我国农村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选择提出建议。本研究对探索我国农村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及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农村经济 产业集群 集群效用 集聚弹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用俊
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协整检验发现三者之间的协整关系,由实证分析可知,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会促进第一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速的增长和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速的增长和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会促进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速的增长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会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祺雨 王乃合 杨光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推动就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三次产业的特性及其与数字经济发展的适配度决定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就业决策和就业流向。本文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广义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抑制了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促进了劳动力从事包括第二、三产业在内的非农工作。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对第二产业就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制造业,而对第三产业就业的促进作用同时体现在传统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2)第二产业数字化具有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特征,倾向于吸纳高技能劳动力;(3)第三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发挥降门槛和稳就业的关键性作用,能够同时吸纳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进入;(4)数字经济发展主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以及年轻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拓展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赋能农户增收,且有助于提升非农就业质量。因此,持续深挖数字就业红利,对于新时期促进就业增长、保障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成 童光荣
文章研究了人均GDP、人口和工资对中国三个产业就业的影响。通过分析中国1978-2010年的经济数据,文章对每个产业构建了一个以就业、人均GDP、人口和工资为内生变量的SVAR模型,并分析了就业对结构冲击的响应。文章的研究认为,人均GDP、人口、工资的整体变动对三个产业的就业均构成了影响;三个产业就业对来自人均GDP、人口和工资的结构冲击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响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洪爱梅 成长春
海洋产业结构是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从全国海洋、江苏省域及沿海三市的视角,分析了2001-2012年江苏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江苏海洋产业竞争力优势很强但结构优势不明显,提出依靠科技发挥海洋产业竞争力、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的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陆丽娜 胡峰 刘媛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视角,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测度,通过聚类分析,研究战略性新性产业集群间梯度差异。基于江苏的数据研究发现,不同梯度区的产业集群在要素支撑、产业影响力、发展潜力方面梯度差异明显,通过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梯度差异 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超 李寅秋 廖西元
本文基于江苏省三县的面板数据,利用C-D生产函数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双因素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水稻生产环节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并得出结论:虽然不同环节外包的生产率效应不同,但是,总体而言,水稻生产环节外包将有效地提高生产率,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率效应有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
生产率 生产外包 水稻生产 江苏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敏琴
工业化中后期的江苏省面临着来自于省际间流动的各类劳动力消化的压力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压力。如何有效疏导规模庞大的人口大军,同时又能利用这一宝贵的劳动力资源,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与区域发展规划是十分必要的。论文以产业为劳动力吸纳载体,利用江苏统计年鉴2002-2012年相关数据,选取所有县市的劳动力吸纳总量、劳动生产率、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产业就业弹性4个指标,以系统学方法揭示了江苏各县市在三次产业中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与效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琳 杨文健
本文就江苏省13市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的就失业情况进行调查,对残痰人就失业情况,未就业残疾人中具备就业条件或有劳动能力、部分具备就业条件或劳动能力残疾人的就业意愿进行了解,从残疾人自身、残疾人家庭、政府、社会环境等方面深入分析制约残疾人就业的相关因素,以期为新时期残疾人就业与保障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依据。
关键词:
未就业 残疾人 就业意愿 就业制约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FDI与产业集群互动机制的分析——基于上海和江苏的例证
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于江苏和江西的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江苏沿海三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江苏省第三产业发展与GDP就业弹性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能力再造的路径选择——基于江苏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就业质量分析——基于江苏省部分高校2013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
江苏省物流产业对三次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2008—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不同权变因素下企业科技人员薪酬满意度及激励效应差异性研究——基于江苏省三城市的调查统计分析
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的政策效应分析——基于江苏省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