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717)
2022(675)
2021(582)
2020(548)
2019(1341)
2018(1321)
2017(2732)
2016(1464)
2015(1774)
2014(1756)
2013(1853)
2012(1872)
2011(1739)
2010(1889)
2009(1739)
2008(1587)
2007(1327)
2006(1170)
2005(1118)
2004(973)
作者
(3888)
(3144)
(3129)
(2999)
(2124)
(1555)
(1507)
(1250)
(1159)
(1134)
(1125)
(1067)
(1042)
(1009)
(958)
(957)
(952)
(951)
(919)
(902)
(867)
(811)
(756)
(752)
(733)
(721)
(719)
(714)
(650)
(627)
学科
(6734)
经济(6724)
(3518)
贸易(3518)
方法(3493)
(3480)
(3159)
(3047)
金融(3047)
国际(2967)
管理(2864)
数学(2781)
数学方法(2763)
世界(2566)
(2454)
企业(2454)
(1808)
关系(1799)
(1680)
银行(1680)
(1648)
中国(1536)
(1470)
技术(1330)
理论(1273)
国际贸易(1247)
出口(1192)
出口贸易(1192)
(1192)
(1144)
机构
大学(22012)
学院(21086)
(11686)
经济(11530)
研究(8505)
管理(7357)
中国(7003)
理学(6075)
理学院(6019)
管理学(5993)
管理学院(5955)
(5116)
(4657)
(4219)
国际(4160)
财经(3943)
经济学(3912)
研究所(3784)
科学(3665)
(3629)
经济学院(3606)
中心(3578)
(3554)
北京(3081)
财经大学(2974)
(2971)
(2771)
(2742)
金融(2739)
上海(2698)
基金
项目(11870)
研究(9550)
科学(9242)
基金(8786)
(7326)
国家(7292)
社会(6209)
社会科(6016)
社会科学(6015)
科学基金(5988)
教育(4538)
基金项目(4471)
资助(4039)
编号(3848)
(3806)
成果(3611)
(3588)
自然(3218)
(3206)
自然科(3155)
自然科学(3154)
自然科学基金(3090)
中国(2966)
教育部(2920)
(2822)
课题(2751)
重点(2746)
(2718)
国家社会(2707)
人文(2706)
期刊
(12308)
经济(12308)
研究(8212)
国际(5698)
(4163)
(3760)
金融(3760)
中国(3747)
(3298)
管理(2727)
世界(2608)
经济研究(2335)
教育(2296)
(2168)
贸易(2168)
问题(2101)
学报(2069)
科学(1970)
国际贸易(1837)
财经(1813)
大学(1779)
世界经济(1621)
(1610)
学学(1605)
经贸(1594)
(1588)
技术(1465)
国际经济(1417)
(1240)
论坛(1240)
共检索到36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传荣  邵雨韵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1990—201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FDI的国际R&D溢出对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R&D投入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FDI企业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带来的R&D溢出对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为正,而FDI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当地带来的R&D溢出效应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为负;人力资本存量和制度环境对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以上述的回归结果为基础,对长三角地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繁华  王晶晶  
本文运用41个国家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基于东道国吸收能力的视角,测算并考察了服务业FDI的R&D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服务业FDI的R&D溢出会对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主要体现在对技术效率的改善上。国内R&D投入对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第二,东道国吸收能力中,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能够显著促进服务业FDI的R&D溢出,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却阻碍了东道国这一途径的技术吸收。第三,分样本研究中,OECD国家服务业FDI的R&D溢出效应显著,而非OECD国家这一效应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传荣  邵雨韵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1990—201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FDI的国际R&D溢出对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R&D投入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FDI企业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带来的R&D溢出对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为正,而FDI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当地带来的R&D溢出效应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为负;人力资本存量和制度环境对长三角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以上述的回归结果为基础,对长三角地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景荣  黄令  宋瑛  
文章以2007年-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选取以专利申请量作为产出量来衡量技术进步效率,实证考察了政府R&D投入、FDI等因素对技术进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R&D投入、FDI对促进技术进步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与政府R&D投入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人员投入、资本投入对促进技术进步效率的提升有显著地正向影响。此外,文章以专利授权量作为产出量来衡量技术进步效率也证实了上述结论。文章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促进技术进步效率提升的相关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群阳  
在科技全球化浪潮冲击下,跨国公司产业竞争优势演化催生的R&D资源全球转移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TSFDI),获取反向技术外溢创造了机遇。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出现的背景,指出TSFDI是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的有效途径,并进而研究了TSFDI与反向技术外溢的关系,归纳了发展中国家TSFDI的现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顺武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内R&D与FDI活动本身能显著地促进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并且对低R&D密集度行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高R&D密集度行业;由于产业结构的低水平与国内企业较弱的技术吸纳能力,FDI未能形成正向的间接外溢效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设、实现市场有序竞争,从而刺激国内R&D投资数量的增加与质量的提高、刺激FDI投资数量与质量的上升,对于提高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水平,促进中国结构的优化和高端化,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尹宗成  丁日佳  江激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不足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的重要瓶颈,如何提高能源效率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和企业的极大关注。本文利用我国1985—2006年时序数据,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科技研发投资、产业结构对提高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科技研发投资对提高我国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第二产业比重对提高我国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并进一步验证了以人力资本和科技研发投资度量的吸收能力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云华  
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依据R&D国际项目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给出了R&D国际项目的一个简单的管理框架,这一框架由项目需求分析、项目选择、项目评估和项目的日常管理四部分构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华  王昀  郑辉  
本文分别选取参数、半参数与非参数方法中的ATFP法、LP法和DEA法对中国制造业15个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及比较,并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产业间R&D溢出,对国际贸易和FDI渠道下的R&D资本溢出进行了衡量。以2000—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R&D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其结果发现:产业间、国际贸易与FDI渠道下R&D溢出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行业自身R&D投资却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比较三种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ATFP法得到的生产率数值存在明显的偏误,而LP和DEA法的测算和估计结果较为一致,能够保证实证结论的稳健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苗  
文章使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1年的有关数据,采取面板门槛估计技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R&D)、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应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在不同的R&D投入(FDI)水平下,FDI(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存在显著区别,即存在很强的门槛效应;FDI(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存在"三门槛"现象,,随着地区R&D投入水平门槛区间的逐渐提高,FDI的经济贡献效应值也变得越来越大;随着FDI门槛水平的推进,R&D带来的经济增长作用并非严格上升,而是一种"↗↘↗"状的S型走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小鲁  
本文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创新能力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比较了技术引进、R&D和FDI在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上的效果。结果表明,R&D、引进国外技术和FDI对我国创新能力的积累均有显著的正效应,并且R&D对创新能力积累的影响程度最高,而国内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对提升创新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对所有制结构的分析则表明,国有经济比重对R&D支出向创新能力的转化起负面影响,而与引进国外技术支出和FDI向创新能力的转化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在创新能力积累的地区差异上,东部地区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和FDI所能实现的创新能力转化效果并不显著,而西部地区由于技术水平薄弱,R&D对创新能力的积累作用有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靳涛  褚敏  
本文利用中国各省区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和通过建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比较分析FDI与政府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与溢出效应。结果发现,FDI对本地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大于政府R&D投入产生的效应,而政府R&D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大;各区域的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了对FDI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但该能力与政府R&D结合的经济效益不明显。沿海地区FDI的竞争负效应显著,对邻近地区会产生挤出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仲常  彭湘君  张青  
在就外商直接投资(FDI)和本国投入的研究与发展(R&D)对一国技术进步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对比分析时,先借助于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中阿默的"边干边学"模型,将FDI和R&D经过处理的存量数据分别视为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函数变量代入模型,然后通过构建FDI、R&D和TFP三个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FDI和R&D作用的时滞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的技术外溢效应有限,而一国的研究开发投入才是推动本国技术进步的根本原因。
[期刊] 预测  [作者] 姚佐文  陈信伟  
本文基于我国1987~2010年的数据,运用ADL滞后回归模型的思想和滞后效应的概念,以AIC、SC信息准则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判断标准,对FDI、R&D技术创新变量的滞后期做出估计并进行测算。结果表明,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整体上影响并不显著,对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着负向外溢效应,FDI并不能实质性提升我国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分组研究表明,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由1987~1998年期间的不显著影响逐渐演变为1999~2010年期间的显著性影响,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强化了FDI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技术扩散过程,但同时FDI对R&D研发创新能力产生了"挤...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佳洁  
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林佳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以其相对于对外借款很明显的优越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自1992年起它取代对外借款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