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30)
- 2023(17871)
- 2022(15310)
- 2021(14284)
- 2020(12037)
- 2019(27583)
- 2018(27009)
- 2017(51834)
- 2016(27917)
- 2015(31385)
- 2014(30752)
- 2013(30688)
- 2012(28279)
- 2011(25592)
- 2010(25262)
- 2009(23125)
- 2008(22480)
- 2007(19264)
- 2006(16828)
- 2005(14709)
- 学科
- 济(116078)
- 经济(115955)
- 管理(78583)
- 业(75126)
- 企(60702)
- 企业(60702)
- 方法(53937)
- 数学(47298)
- 数学方法(46890)
- 中国(31536)
- 农(31407)
- 财(29140)
- 贸(26404)
- 贸易(26394)
- 业经(25940)
- 易(25723)
- 学(24133)
- 地方(23172)
- 农业(21071)
- 制(19774)
- 技术(18285)
- 环境(17835)
- 务(17749)
- 财务(17684)
- 财务管理(17650)
- 和(17263)
- 理论(16966)
- 企业财务(16672)
- 银(16512)
- 银行(16449)
- 机构
- 大学(400809)
- 学院(396594)
- 济(164805)
- 经济(161707)
- 管理(156800)
- 理学(136770)
- 研究(136092)
- 理学院(135255)
- 管理学(133104)
- 管理学院(132405)
- 中国(101227)
- 京(85566)
- 科学(84597)
- 财(72587)
- 农(68558)
- 所(67938)
- 研究所(62462)
- 业大(62189)
- 中心(61620)
- 财经(59532)
- 江(55406)
- 经(54420)
- 农业(54274)
- 北京(53856)
- 经济学(51050)
- 范(50809)
- 师范(50247)
- 院(49190)
- 经济学院(46472)
- 州(45199)
- 基金
- 项目(278811)
- 科学(218845)
- 基金(204490)
- 研究(199488)
- 家(180588)
- 国家(179159)
- 科学基金(152941)
- 社会(128087)
- 社会科(121622)
- 社会科学(121595)
- 基金项目(108823)
- 省(106426)
- 自然(99998)
- 自然科(97708)
- 自然科学(97679)
- 自然科学基金(95983)
- 划(90473)
- 教育(89943)
- 资助(83972)
- 编号(79282)
- 成果(63171)
- 重点(62390)
- 部(61816)
- 发(59630)
- 创(57919)
- 创新(54113)
- 国家社会(53998)
- 课题(53694)
- 科研(53466)
- 教育部(52897)
- 期刊
- 济(170412)
- 经济(170412)
- 研究(114327)
- 中国(70879)
- 学报(68614)
- 农(61186)
- 科学(60266)
- 管理(54404)
- 财(53614)
- 大学(50807)
- 学学(47716)
- 农业(42403)
- 教育(37120)
- 融(31722)
- 金融(31722)
- 技术(31248)
- 经济研究(29252)
- 财经(28794)
- 业经(27705)
- 经(24742)
- 图书(23263)
- 问题(23026)
- 业(22963)
- 贸(20928)
- 科技(19709)
- 技术经济(18872)
- 版(18736)
- 理论(18676)
- 商业(17559)
- 资源(17437)
共检索到569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雯雯
作为吸收FDI最多的行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FDI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本文在计量模型中设置虚拟变量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使用224个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省际面板数据,探讨从1999年到2006年FDI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以及FDI对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其他地区的影响的区别。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存在较为明显的溢出效应;FDI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在其他要素投入(包括FDI)相同的情况下,产业集群地区的发展明显快于其它地区。
关键词:
FDI 溢出效应 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产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申俊喜 鞠颖
本文采用2007~2013年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且技术水平越高的企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越强;相比于传统电子制造业,对技术水平要求更高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效果更好。为此,本文作者提出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寻求技术、扶持产业内大型企业集团、注重提升企业技术吸收能力以及实施差别化OFDI战略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鑫 杨树旺
产业集群是基于价值链的企业集合,从全球价值链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区域协作和全球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普遍特点是以FDI的集聚为主要发展方式。本文从产业集群的升级理论出发,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升级进程中的作用,通过对苏州和东莞两个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状的研究,提出武汉光谷利用FDI进行产业集群升级的建议。
关键词:
电子信息 产业集群 FDI 升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梅
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表现为整个产业集群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和领导企业,并将非核心环节或业务转移或外包至群内或群外。通过对广州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文章认为全球生产网络对实现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工艺和产品升级以及流程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于更高层次的功能升级,其阻挡作用则超过了推动作用,从而抑制了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发展。要突破领导企业在价值链关键环节设置的"壁垒",获取在全球生产网络价值链上的全面升级,必须通过构建企业主体创新能力和产业集聚创新来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霞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网络机制、外部经济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和学习创新机制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集群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文章引入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案例,对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并就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龚雪 高长春
通过对我国29个省1994-2004年的劳动生产率进行了三重分解后,将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和资本深化变化这三项指标,并分别将这三项指标序列与我国各省1994-2004年的FDI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最终得出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即通过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来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溢出效应 三重分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丽琴 梁旭
目前中国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大国,外资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对1997~200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FD 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有较大的技术溢出效应,人力资源在吸收外国技术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要注意自我创新,发展产业集群。
关键词:
FDI 高技术产业 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温志辉 庄丽娟 万俊毅
借助矩阵计算,本文运用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5个行业、12年、6个变量、360个面板数据,采用经验分析方法分别测定FDI行业内和行业间技术溢出,并对水平溢出变量HL两种情况分别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以使结果更加稳健。结果表明:FDI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无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间并不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巍
文章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创新网络结构资本的空间溢出问题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广西14个地级市电子信息产业2014-2015年专利网络现状,通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研究其空间溢出效应,得出广西电子信息创新网络结构资本存在"边缘→中心"空间相依性、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性的基本结论,进一步表明创新网络结构资本存在空间溢出,且LISA检验发现南宁、贺州、玉林、钦州为广西创新网络结构洞的滞后"集聚点",以期达到为产业创新空间(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的目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巍
文章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创新网络结构资本的空间溢出问题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广西14个地级市电子信息产业2014-2015年专利网络现状,通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研究其空间溢出效应,得出广西电子信息创新网络结构资本存在"边缘→中心"空间相依性、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性的基本结论,进一步表明创新网络结构资本存在空间溢出,且LISA检验发现南宁、贺州、玉林、钦州为广西创新网络结构洞的滞后"集聚点",以期达到为产业创新空间(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的目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巍
文章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创新网络结构资本的空间溢出问题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广西14个地级市电子信息产业2014-2015年专利网络现状,通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研究其空间溢出效应,得出广西电子信息创新网络结构资本存在"边缘→中心"空间相依性、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性的基本结论,进一步表明创新网络结构资本存在空间溢出,且LISA检验发现南宁、贺州、玉林、钦州为广西创新网络结构洞的滞后"集聚点",以期达到为产业创新空间(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的目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薛捷 张振刚
以为知识网络是知识在创新网络中转移和流动的一种具体体现。通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的技术知识网络、管理知识网络和市场知识网络。实证结果表明:三类知识网络既密切相关又具有很大的差异,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合作中除了交流技术知识,同时也进行着市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交流。整合技术、市场和管理知识的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创新网络的研究视角,也为创新网络理论的发展提供本土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平
文章利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省际面板数据,探讨了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效应、马歇尔外部性、相关产业集聚外部性与雅各布斯外部性。结果发现在省际水平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内部规模经济效应与雅各布斯外部性,直觉上应当在高新产业中表现较为显著的马歇尔外部性与相关产业集聚效应并不显著,表明从省际水平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还没有形成集群的协作优势,进一步的产业结构研究显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受国际产业布局影响大,产业价值链缺乏区域根植性是导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当前集聚效应特征的重要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简必希
本文根据2002年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在考虑到产业间部门生产关联的基础上,对出口贸易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实际出口依存度远大于出口率所显示的程度;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是产业出口贸易中高额增加值流失的主要部门;电子信息产业各部门出口对GDP的贡献效率都低于其他产业,总体有下降趋势,而且下降速度比其他产业快。本文的政策结论在于,政府不应过快促进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而更应加大力度提高产业的核心技术水平以减少中间品的进口。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鹏 张淑贤
本文以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外资嵌入型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特征,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外资企业在产业集群网络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网络规模有待扩大,外资企业相对本地企业数量较少,网络密度的稀疏性降低了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该外资嵌入型产业集群的网络中心化不高,每个企业在网络中都占有一席之地,集群中外资企业的点度中心度指标值并不突出;集群网络中拥有联结关系最多的仍然是本地企业,外资企业对本地企业的影响力有限,并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FDI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基于1999—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FDI产业内技术外溢效应对中国内资企业溢出效果的影响——基于中国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对各省区流通部门的溢出效应——基于2000-2014年31省区数据的实证研究
FDI研发溢出效应对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研究——以广东机动车和电子业为例
FDI双重溢出效应对创新追赶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高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
基于生态理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演进路径研究
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跨国公司与北京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关系研究
中国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基于复杂自组织的重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