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21)
- 2023(11063)
- 2022(9150)
- 2021(8215)
- 2020(6760)
- 2019(14446)
- 2018(14137)
- 2017(26085)
- 2016(14124)
- 2015(15089)
- 2014(14179)
- 2013(13766)
- 2012(12648)
- 2011(11379)
- 2010(11125)
- 2009(10063)
- 2008(9842)
- 2007(8812)
- 2006(7552)
- 2005(6450)
- 学科
- 济(57086)
- 经济(57036)
- 业(44580)
- 管理(44498)
- 企(36699)
- 企业(36699)
- 方法(23312)
- 数学(20209)
- 技术(20074)
- 数学方法(20030)
- 中国(15245)
- 农(15158)
- 地方(14528)
- 技术管理(13404)
- 业经(13318)
- 财(12584)
- 学(12552)
- 贸(11408)
- 贸易(11403)
- 易(11082)
- 环境(10975)
- 农业(10939)
- 划(9033)
- 融(9032)
- 金融(9031)
- 地方经济(8998)
- 制(8914)
- 银(8720)
- 银行(8671)
- 产业(8536)
- 机构
- 学院(197097)
- 大学(196099)
- 济(81332)
- 经济(79886)
- 管理(77138)
- 研究(68645)
- 理学(67832)
- 理学院(67043)
- 管理学(65960)
- 管理学院(65591)
- 中国(49004)
- 科学(44966)
- 京(40521)
- 农(39045)
- 所(34994)
- 业大(34372)
- 财(32877)
- 研究所(32501)
- 中心(31262)
- 农业(31194)
- 江(29225)
- 财经(27017)
- 院(25134)
- 经济学(24984)
- 北京(24797)
- 范(24794)
- 经(24736)
- 师范(24384)
- 州(22958)
- 技术(22893)
- 基金
- 项目(144724)
- 科学(114804)
- 基金(105098)
- 研究(100401)
- 家(95297)
- 国家(94515)
- 科学基金(80471)
- 社会(66255)
- 社会科(63061)
- 社会科学(63045)
- 省(58896)
- 基金项目(56579)
- 自然(52947)
- 自然科(51794)
- 自然科学(51777)
- 自然科学基金(50869)
- 划(49611)
- 教育(45100)
- 资助(40380)
- 编号(37447)
- 创(36900)
- 创新(33602)
- 重点(33383)
- 发(32816)
- 部(30780)
- 计划(28749)
- 业(28748)
- 国家社会(28410)
- 成果(27782)
- 科研(27756)
共检索到278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建中 王曼曼
基于中国2007-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命令-控制型规制和市场激励型规制分别纳入中国FDI流入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中,探讨了东中西部地区两种环境规制门槛的时序变化情况,实证分析了FDI流入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东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故应着力发挥东部地区先发优势的带头作用;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显著的命令-控制型规制双重门槛,并分别存在市场激励型规制单一门槛、双重门槛和双重门槛,因此各地区应根据规制工具门槛特征,有效发挥环境规制驱动绿色创新的关键作用;各地区研发人员投入、自主研发创新和政府调控能力显著正向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此,政府应鼓励创新人才引进,加大研发人员及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地区宏观调控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邸俊燕
本文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可以显著提升区域商贸流通能力,且经过内生性分析后结果依然显著。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具有显著区域差异,东部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从作用机制来看,绿色技术创新可通过R&D资本存量来提升区域商贸流通能力;从空间效应来看,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的提升作用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进而提升邻接地区商贸流通能力。最后,本文提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商贸流通能力评估体系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东 曹建飞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双赢的核心驱动力,文章采用全局超效率EBM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22年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三大地区呈现中部>东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差异较期初下降,超变密度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财政分权、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三良 胡凯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本文以基于相对价格法计算的区域市场分割指数与2004~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指标为基础,分析市场分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市场分割显著抑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抑制过程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本品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同样显著;市场分割通过环境规制、创新资源配置、数字普惠金融效应抑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位于东西部地区、低市场化水平地区、低集中度行业的企业、处于低融资约束水平和低数字化转型程度的企业以及国企的绿色技术创新受到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永刚 王姣姣 汪豪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及数字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基于WSR理论框架,以201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QCA研究方法,从双化协同视角深度剖析区域间绿色技术创新的差异化影响路径。研究发现:高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高产业数字化、高产业结构生态化、高数字人才资源、高公众环境关注度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产生高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存在6条等效路径,主要可以分为WR驱动和SR驱动两种类型;所有组态均没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和地区效应。本研究深化了双化协同背景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并为区域间技术创新提供了实践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郁蓉
介绍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绩效度量方法,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区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发展并不均衡;部分地区的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状况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并未呈现出一致性。
关键词:
绿色技术 技术创新 因子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广晖 郑浦阳 单燕斐
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应有之策。本文采用2011~2020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整体来看,能源技术创新可显著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以短期效应为主;从作用机制来看,创新要素集聚在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能源技术创新可通过创新要素配置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产业结构升级可正向调节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基于此,提出构建能源技术创新生态圈、建立绿色经济内外一体化发展机制、打造区域能源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能源技术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赋能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慧智 孙茹峰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有效路径,而政府环境注意力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前提。基于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从区域政府治理视角,考察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政策层面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政府治理能力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可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强于中、西部地区,且政府环境注意力赋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效果在2015年后显著增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是通过命令型治理政策与鼓励型治理政策实现的,政府治理能力能够强化政府环境注意力与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命令型治理政策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穆楠 李星 吴婷
基于2011—2020年10年的序列数据,通过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9个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区域比较,得出了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总体上呈现出了良好的增长趋势,四个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2)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幅度,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份增长幅度排名靠前;(3)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绿色技术能力、环保投入强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绿色技术能力这两组双因子组合的交互作用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极强的解释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慧智 孙茹峰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有效路径,而政府环境注意力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前提。基于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从区域政府治理视角,考察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政策层面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政府治理能力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会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强于中、西部地区,且政府环境注意力赋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效果在2015年后显著增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是通过命令型治理政策与鼓励型治理政策实现的,政府治理能力能够强化政府环境注意力与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命令型治理政策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媛瑞
在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促进流通业绿色高效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流通业效率提升,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绿色技术创新对中部地区流通业效率的驱动效应强于东部和西部;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区域流通业效率的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本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逐步增加,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呈现出边际递增的特征;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存在产业集聚的单门槛效应,当产业集聚水平跨过门槛值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洁华 孙喆 王明晖 蔡秀亭
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PVAR模型,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以及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在此互动关系中的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因果联系与互为影响关系,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均呈现出一定的自我增强效应,但在研究期内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微弱,碳排放效率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反向影响尚不显著;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效率都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增长对碳排放效率作用效果则表现为负向抑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绿色技术创新已形成双向促进的互动模式,但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表现仍有所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穆楠 李星 吴婷
基于2011—2020年10年的序列数据,通过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9个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区域比较,得出了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总体上呈现出了良好的增长趋势,四个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2)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幅度,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份增长幅度排名靠前;(3)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绿色技术能力、环保投入强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绿色技术能力这两组双因子组合的交互作用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极强的解释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洁华 孙喆 王明晖 蔡秀亭
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PVAR模型,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以及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在此互动关系中的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因果联系与互为影响关系,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均呈现出一定的自我增强效应,但在研究期内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微弱,碳排放效率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反向影响尚不显著;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效率都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增长对碳排放效率作用效果则表现为负向抑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绿色技术创新已形成双向促进的互动模式,但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表现仍有所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武祥鸿 张晖
文章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发展提高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机制是区域金融发展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加强公司治理。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国有企业、低行业竞争水平企业、董事会规模小的企业、外部董事人数少的企业,区域金融发展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加强公司治理,来促进民营企业、高行业竞争水平企业、董事会规模大的企业、外部董事人数多的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