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81)
- 2023(15802)
- 2022(13082)
- 2021(11873)
- 2020(10246)
- 2019(23425)
- 2018(22794)
- 2017(43084)
- 2016(23775)
- 2015(26640)
- 2014(26345)
- 2013(26478)
- 2012(24668)
- 2011(22325)
- 2010(22226)
- 2009(21059)
- 2008(21333)
- 2007(19228)
- 2006(16774)
- 2005(15408)
- 学科
- 济(107369)
- 经济(107239)
- 业(92814)
- 企(82273)
- 企业(82273)
- 管理(79976)
- 方法(49461)
- 数学(40432)
- 数学方法(40155)
- 财(33158)
- 农(32694)
- 业经(31565)
- 中国(29152)
- 务(23483)
- 财务(23464)
- 财务管理(23427)
- 农业(23075)
- 企业财务(22225)
- 贸(21905)
- 贸易(21893)
- 易(21356)
- 制(21168)
- 学(19702)
- 技术(19392)
- 和(18203)
- 策(17225)
- 划(17197)
- 地方(16578)
- 理论(16155)
- 体(15566)
- 机构
- 学院(354113)
- 大学(352928)
- 济(154862)
- 经济(152205)
- 管理(136937)
- 研究(123618)
- 理学(117949)
- 理学院(116664)
- 管理学(114978)
- 管理学院(114342)
- 中国(95932)
- 科学(76162)
- 京(75171)
- 农(71117)
- 财(69912)
- 所(64645)
- 研究所(58855)
- 农业(56768)
- 业大(56732)
- 财经(56072)
- 中心(55409)
- 江(53246)
- 经(51115)
- 经济学(48205)
- 北京(47424)
- 经济学院(43793)
- 院(43686)
- 财经大学(41484)
- 范(41360)
- 州(41190)
- 基金
- 项目(233347)
- 科学(184022)
- 基金(172418)
- 研究(163739)
- 家(153301)
- 国家(151981)
- 科学基金(129229)
- 社会(106830)
- 社会科(101346)
- 社会科学(101316)
- 基金项目(90930)
- 省(90109)
- 自然(85091)
- 自然科(83188)
- 自然科学(83156)
- 自然科学基金(81800)
- 划(76465)
- 教育(73529)
- 资助(70639)
- 编号(62871)
- 重点(53205)
- 部(52254)
- 创(51060)
- 发(50569)
- 成果(49876)
- 业(49396)
- 创新(47134)
- 科研(45752)
- 国家社会(45244)
- 教育部(44166)
- 期刊
- 济(169443)
- 经济(169443)
- 研究(101924)
- 中国(67903)
- 农(64742)
- 学报(61340)
- 财(57463)
- 科学(55895)
- 管理(52891)
- 大学(45342)
- 农业(44052)
- 学学(43346)
- 融(31551)
- 金融(31551)
- 技术(29541)
- 财经(28805)
- 经济研究(28299)
- 教育(28014)
- 业经(27877)
- 业(26991)
- 经(24952)
- 问题(22745)
- 贸(20291)
- 技术经济(20187)
- 世界(18933)
- 国际(17886)
- 版(17807)
- 统计(16612)
- 商业(16597)
- 科技(16132)
共检索到527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永强
利用中国2001~2003年经济普查数据,从企业层面就FDI流入对内资企业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表明: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工资水平的正面效应是非常明显的,但有别于以前结论的是,企业层面FDI流入对就业水平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外资的进入可能会对内资企业产生挤出效应,从而抵消通过关联效应带来的就业增加。所有制、创新能力和出口倾向也是影响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就业和工资水平产生效应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FDI 内资企业 就业 工资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放之
FDI对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就业状况及工资水平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文章针对湖北省FDI的特点,从就业增长、就业结构和工资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FDI效应,提出了提升湖北FDI就业积极效应的建议。
关键词:
FDI 就业结构 工资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泽文 杨全发
本文利用中国1985~2001年的数据,从部门的角度对FDI对中国实际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经验研究,发现劳动生产率是实际工资最重要的解释变量,对实际工资有正的效应,而FDI对东道国实际工资水平有正效应这一被普遍认同的结论在中国只有在1997年以后才适用,并且FDI这种效应主要通过劳动生产率间接地实现。同时,FDI份额对实际工资的影响比贸易依存度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小,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提高中国实际工资水平。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FDI 实际工资 贸易依存度 部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双 张劼 朱喜
本文以1998—2007年全国各市(地区、自治州、盟)最低工资标准随时间变化的外生差异来识别最低工资上涨与企业平均工资、企业雇佣人数的关系。利用1998—200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报表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最低工资每上涨10%,制造业企业平均工资将整体上涨0.4%—0.5%。借助2006—2007年福建省最低工资上涨的"准自然实验"本文也证实了该结论。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人均资本水平的企业,最低工资上涨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最低工资将更多地增加劳动密集型或人均资本较低企业的平均工资。研究还发现,最低工资每增加10%,制造业企业雇佣人数将显著减少0.6%左右。政府在制定最低工资时应权衡其在收入分配上...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平均工资 就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恬 兰宜生
目前,无论是以销售收入还是以就业量衡量,FDI在我国制造业行业中的份额都是不断提高的。那么,FDI的存在对我国内资企业的员工工资有什么影响?文中利用世界银行关于我国2002年18个城市的制造业内资企业的数据,将企业员工分为生产员工和非生产员工两类,然后实证分析FDI对这两类员工工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员工类型不同,企业所在城市生产率水平不同,FDI对内资企业的工资影响是不同的。
关键词:
FDI 生产员工 非生产员工 工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红 J.Paul Elhorst Arjen van Witteloostuijn
本文运用模块数据和空间计量学的方法考察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地区工资水平及地区工资非均衡的各种政策体制因素和经济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地区工资水平及其差异既受制度变迁的影响又受市场机制的作用,具有典型的转型特征。具体而言,工资体制、对外开放、所有制改革、地方保护、教育水平和资本投入等因素对地区工资水平及其差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地区工资 非均衡 政策制度 市场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继勇 王保双 蒋艳萍
文章从出口国内附加值的角度对中国异质性企业的工资决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提升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上都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出口企业工资水平的提高,其弹性系数为3.6%;企业异质性特征对企业工资水平存在显著影响,但其影响会因企业所有制类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有关工资增长的动态研究显示,出口国内附加值与工资增长率正相关,劳动生产率、资本密集度等对工资增长率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而企业规模则抑制了样本企业工资增长率的提高。因此,中国出口企业更应注重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提升,而不仅仅是出口规模的扩张,且中国出口企业还需结合自身的异质性特征来调整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进而实现产品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小兰 丛树海
本文以最低工资标准对其他工资水平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攀比效应的均衡模型,并根据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对交通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等高工资行业工资水平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而对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等低工资行业工资水平增长的推动作用具有滞后性。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工资水平变化的影响也不同。总体来说,最低工资标准对平均工资变化具有极小的正影响,并且这种正影响不具有持续性。
关键词:
最低工资标准 其他工资 攀比效应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狄煌
目前,我国对就业者工资水平统计存在覆盖范围狭小、数据分散、方法不一等问题,至今缺少能够真实反映就业者整体工资水平的数据。本文对2012年城乡就业者平均工资,2007年—2012年城乡就业者工资水平增长情况进行了估算,覆盖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城乡个体工商户雇用人员、外出就业农民工中其他就业人员。建议今后有必要按照机关、事业(包括社团)、企业、个体工商组织四大类对就业人数及工资水平统计进行重新整合。在制定工资分配政策过程中,应当以城乡就业者整体工资水平为基准,统筹考虑各类用人单位工资水平及分配条件的具体情况,力争做到目标合理、措施得当。
关键词:
城乡职工 工资水平 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浩昌 刘军 李廉水
基于2003—2014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工资水平提高;并且,无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制造业集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助于促进区域工资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浩昌 刘军 李廉水
基于2003—2014年长三角城市面板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工资水平提高;并且,无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制造业集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助于促进区域工资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谭中和 贾东岚 苏鹏
本文通过分位回归方法对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工资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三类群体工资差异及工资构成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工资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工资满意度进行分析,讨论了工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雪亚 胡琼 邱靓
关于工资上涨的经济影响,相对于区域层面对低劳动成本优势的持续关注,面向企业的经验研究至今不多。本文从价格直接效应、雇佣规模效应、结构替代效应三方面分解工资水平影响企业经营成本的传导路径,运用浙江省第三次经济普查形成的制造业企业数据模拟各路径上的实际影响。研究认为:工资作为劳动要素的价格,直接成本效应是普遍而显著的,但当前工资水平尚未对企业雇佣规模构成广泛影响;人力资本水平显著影响着企业是否能以资本和技术等替代劳动,形成结构替代效应化解直接成本压力。面向未来工资继续上涨的必然趋势,政府应着力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以改善劳动供给,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以提升劳动要素效率。
关键词:
工资水平 人工成本 劳动力市场 人力资本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丽丽 李荣林
基于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库以及进出口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引入企业创新机制效应检验中间品进口多样化的工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间品进口多样化、企业创新均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工资水平。进一步考察企业的出口状态、所有制结构及企业所属地区差异后发现中间品进口多样化对出口企业、外资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的工资影响更为显著。分位数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中间品进口多样化及企业创新对工资分布高分位企业的工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传导机制检验,认为中间品进口多样化通过节约成本、提升生产率及企业创新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工资水平的利润共享机制存在。在控制成本效应及生产率效应两种机制之后,企业创新成为中间品进口多样化作用于企业工资的新机制。
关键词:
中间品进口多样化 企业创新 工资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均琳 邹毓洁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福建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及其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福建省工资水平的现状,并就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省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工资水平 实证分析 福建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