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18)
2023(7362)
2022(6054)
2021(5887)
2020(5072)
2019(11750)
2018(11376)
2017(22170)
2016(11724)
2015(13194)
2014(12882)
2013(13155)
2012(12568)
2011(11599)
2010(11330)
2009(10508)
2008(10297)
2007(9002)
2006(7905)
2005(7540)
作者
(32409)
(27168)
(27063)
(26094)
(17015)
(12678)
(12231)
(10448)
(10356)
(9563)
(9491)
(8927)
(8857)
(8681)
(8638)
(8520)
(8147)
(7759)
(7757)
(7379)
(7019)
(6590)
(6454)
(6202)
(6187)
(6101)
(5918)
(5478)
(5417)
(5404)
学科
(60551)
经济(60474)
管理(29635)
(29092)
方法(25788)
数学(23462)
数学方法(23321)
(22691)
企业(22691)
中国(18449)
(14771)
(13098)
(12773)
(12628)
贸易(12619)
(12378)
业经(11799)
地方(10665)
产业(10139)
(9763)
(9652)
(9203)
金融(9203)
(9181)
银行(9171)
(8923)
农业(8869)
体制(8327)
结构(7951)
(7823)
机构
大学(173832)
学院(169900)
(87552)
经济(86418)
研究(66016)
管理(63548)
理学(54698)
理学院(54079)
管理学(53418)
管理学院(53089)
中国(51689)
(38057)
(37151)
科学(35689)
(32452)
财经(30405)
经济学(30107)
研究所(29506)
中心(28543)
(27934)
经济学院(27175)
(24716)
北京(24223)
(23736)
(23170)
财经大学(22790)
业大(21478)
(20707)
师范(20514)
科学院(19766)
基金
项目(113106)
科学(90982)
基金(86537)
研究(83357)
(75646)
国家(75157)
科学基金(63909)
社会(57885)
社会科(55249)
社会科学(55241)
基金项目(44827)
(39421)
自然(38218)
自然科(37348)
自然科学(37338)
自然科学基金(36767)
教育(36590)
资助(36217)
(34447)
编号(30337)
(27658)
国家社会(26174)
重点(26011)
(25870)
中国(25296)
成果(25103)
教育部(24209)
(23439)
人文(22809)
(22311)
期刊
(93881)
经济(93881)
研究(56274)
中国(33689)
(27541)
科学(24780)
管理(24626)
学报(24226)
(22565)
大学(19470)
学学(18376)
经济研究(17125)
(16961)
金融(16961)
财经(16417)
农业(15424)
(14444)
问题(13450)
业经(13006)
(12949)
技术(12671)
教育(12184)
世界(11731)
国际(11667)
技术经济(9146)
(9049)
统计(8870)
经济问题(8273)
(7701)
现代(7535)
共检索到259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盖骁敏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直接投资(FDI)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应结合产业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对FDI的产业投向加以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的力度,鼓励更多的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宗安  王显晖  
就长期而言,社会融资规模及其分量都会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产生正向影响,并且直接融资量和银行表外业务融资量产生的正向影响要高于总的社会融资量和传统的信贷融资量产生的影响。就短期而言,社会融资规模及其分量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影响整体不是很明显。调整产业结构,应从如下方面着力:调整投资方向,追求投资的可持续性;完善间接融资市场,发展多层次间接融资体系;调整信贷投向,使金融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相配套;调整直接融资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借助融资渠道发展之势,主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维持经济大环境的稳定,确保金融政策持久。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新才  朱智文  
在对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从区域产业经济视角入手,构建了一个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并对西北民族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状况、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产业结构效率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缩小西北民族地区发展差距的根本在于调整、优化其产业结构,促进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成长,提高区域内资源配置的效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齐讴歌  王满仓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战略任务。基于空间集聚视角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促进技术创新、中小企业成长以及产业空间集聚。金融体系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机制表现为技术创新机制、中小企业成长机制、产业融合机制以及产业空间集聚机制。产业结构调整应从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市场性金融三个方面着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安增军  刘琳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各国或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会促进彼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又会反过来推动它们之间的产业转移。为此,文章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梯度转移的阶段性特征来考察我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现实基础,进而对我国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互动机理及其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推动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海峰  牛勇平  
产业政策的国际性体现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政策是指以本国产业为政策对象、在竞争优势战略指导下的、符合国际产业发展和国际经济规则的政策体系 ;根据我国产业的特点 ,应长期坚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 ,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龙头 ;及产业政策的国际性在三次产业中都应得到体现 ,以提高三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清文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谭清文文章认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是“九五”期间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尽管自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基础不稳,后劲不足;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素质低下,等等。在充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池  
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范围内,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正在迅速成长,并且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进而带动了劳动就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乃至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世界各国都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契机,谋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高度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媛媛  
"去工业化"、"产业空心化"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英国产业结构日益"软化"。金融危机后,英国更加暴露出产业结构的失衡态势及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的脆弱性。为提振本国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再平衡",英国展开了以"回归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文章从产业结构视角出发,沿着"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脉络分析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因及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成效,进而分析英国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洪谊雅  林怀艺  
当前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的科技与产业革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机遇,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再是靠总量扩张的过程,而主要是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增速下降可能带来某些难以预料的挑战,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紧迫要求。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并重发展,向工业3.0、4.0迈进,向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是向高收入国家、高质量城镇化、制造业强国、服务业大国迈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媛媛  
"去工业化"、"产业空心化"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英国产业结构日益"软化"。金融危机后,英国更加暴露出产业结构的失衡态势及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的脆弱性。为提振本国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再平衡",英国展开了以"回归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文章从产业结构视角出发,沿着"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脉络分析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因及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成效,进而分析英国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红玲  张景富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已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介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一些突出矛盾 ,并以此为基础 ,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的思路和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媛媛  
"去工业化"、"产业空心化"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英国产业结构日益"软化"。金融危机后,英国更加暴露出产业结构的失衡态势及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的脆弱性。为提振本国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再平衡",英国展开了以"回归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文章从产业结构视角出发,沿着"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脉络分析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因及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成效,进而分析英国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长平  聂爱云  
由于经典FDI理论无法完整解释中国经济对外资严重依赖的特征,因而针对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构建环境-战略-行为-绩效(ESCP)分析框架,考察制度约束下FDI对产业结构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制度约束导致流入中国的FDI具有"规模过大、质量偏低、项目类型太小、行业分散"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非典型特征。制度约束下FDI普遍缺乏关联效应,正面溢出效应受到抑制,收入漏出与结构锁定效应凸显,不利于产业增长与产业内部的高级化进程。新时期引资政策必须以改善制度环境为依托,吸引高质量外资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