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9)
- 2023(6111)
- 2022(5289)
- 2021(4784)
- 2020(4192)
- 2019(9301)
- 2018(9470)
- 2017(18643)
- 2016(10175)
- 2015(11360)
- 2014(11126)
- 2013(11026)
- 2012(10556)
- 2011(9524)
- 2010(9953)
- 2009(9567)
- 2008(9293)
- 2007(8577)
- 2006(7887)
- 2005(7496)
- 学科
- 济(43709)
- 经济(43651)
- 管理(31662)
- 业(27306)
- 企(19955)
- 企业(19955)
- 方法(19586)
- 数学(17914)
- 数学方法(17774)
- 中国(15371)
- 农(13662)
- 财(12807)
- 环境(11455)
- 制(11245)
- 银(9743)
- 银行(9733)
- 业经(9467)
- 行(9380)
- 农业(8745)
- 贸(8720)
- 贸易(8710)
- 地方(8570)
- 易(8535)
- 学(8009)
- 融(8007)
- 金融(8007)
- 划(6939)
- 体(6880)
- 技术(6689)
- 务(6635)
- 机构
- 大学(147994)
- 学院(145725)
- 济(66168)
- 经济(64885)
- 管理(55895)
- 研究(49134)
- 理学(47142)
- 理学院(46656)
- 管理学(46073)
- 管理学院(45809)
- 中国(40437)
- 财(34777)
- 京(31773)
- 财经(26960)
- 科学(26876)
- 经(24430)
- 中心(23843)
- 所(23712)
- 江(23302)
- 经济学(21559)
- 农(21218)
- 研究所(20971)
- 北京(20711)
- 财经大学(19983)
- 经济学院(19781)
- 范(19017)
- 师范(18886)
- 业大(18541)
- 州(18385)
- 院(17969)
- 基金
- 项目(90819)
- 科学(72143)
- 研究(69855)
- 基金(67061)
- 家(57458)
- 国家(57027)
- 科学基金(48713)
- 社会(46400)
- 社会科(44162)
- 社会科学(44153)
- 基金项目(35087)
- 省(34012)
- 教育(31241)
- 划(28936)
- 自然(28818)
- 编号(28299)
- 自然科(28033)
- 自然科学(28027)
- 自然科学基金(27515)
- 资助(27401)
- 成果(23854)
- 部(21217)
- 重点(20517)
- 发(20281)
- 国家社会(20075)
- 创(18812)
- 课题(18798)
- 教育部(18512)
- 人文(18342)
- 制(18267)
共检索到231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余姗 张文彬
文章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效率的影响,认为FDI既对生态效率产生直接影响,也会通过促进经济增长、环境技术进步对生态效率产生间接影响,其影响的净效应取决于两种影响的方向与大小。随后,文章构建由经济增长方程、环境技术进步方程和生态效率方程共同组成的动态面板模型,采用2000~2012年我国省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够直接提高生态效率,还能够提高经济增长和环境技术进步间接提高生态效率,后者的效应大于前者,并且各区域的影响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
关键词:
生态效率 FDI 经济增长 环境技术进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姚继军 许芸
本文综合考虑了财政收入分权、支出分权以及教育事权因素,利用相关年份的县级数据,对集权化教育财政改革实现省域内教育经费均等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泰尔系数分析表明,集权化的教育财政制度改革无论在全国、区域间、还是区域内部,均使基础教育经费均等状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教育经费差异的主要来源为区域及省域内部差异。回归结果表明,在省域内下放财权有助于缩小教育经费差距。为使省域内教育经费更加均等,应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教育财政保障责任,充分发挥省内统筹作用,给予基层财政更大自主权,强化对基层政府教育投入的问责。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弘 段坤君
基于“理性-渐进”理论的分析框架,利用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贵阳市作为实验组,采用合成控制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检验数据开放政策对当地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的数据开放政策确实有助于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强度,表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深挖政府数据中蕴含的价值,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当地的技术创新效应;新政策的实施,政府需要兼顾“理性”与“渐进”主义两个方面;数据开放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外部环境也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推动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弘 段坤君
基于“理性-渐进”理论的分析框架,利用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贵阳市作为实验组,采用合成控制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检验数据开放政策对当地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的数据开放政策确实有助于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强度,表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深挖政府数据中蕴含的价值,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当地的技术创新效应;新政策的实施,政府需要兼顾“理性”与“渐进”主义两个方面;数据开放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外部环境也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推动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振平
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FDI对城市效率的影响机理及影响程度。首先,研究了影响机理,分析表明FDI除直接影响中国城市效率外,还会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间接影响城市效率。其次,基于我国20052015年的285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FDI对中国城市效率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结果表明:FDI对中国城市效率的直接影响效应为0.2357;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间接影响效应分别为0.0652、-0.0234和0.0993;综合考虑,FDI对中国城市效率的影响效应为0.37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修岩 艾刚
城市郊区化是国内外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城市郊区化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FDI作为各个地方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重要力量,其对中国城市空间的形态塑造作用却被忽视了。文章基于单中心城市模型的理论假设,将FDI因素纳入分析城市郊区化的框架,通过全球夜间灯光数据、LanDscan人口分布数据和中国行政区域矢量数据构造了中国城市市辖区层面的郊区化指数和蔓延指数,并利用2003-2013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面板数据检验了FDI对城市郊区化的影响。研究表明:(1)FDI是促进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关键因素,FDI占GDP的比重每提高1%,我国城市郊区化的水平会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兴志 韩超
本文基于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实践,研究了市场化背景下规制改革对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利用动态面板广义矩方法(GMM-DIFF)以减弱规制改革与城市水务产业发展之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发现,中国城市水务产业规制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微弱的证据表明规制改革促进了城市水务产业的总量发展;受制于政府偏好与战略选择,中国城市水务产业采取了收益率规制方式,产生严重的A-J效应,具有明显的"两难困境",即以损害效率为代价促进城市水务总量的发展;研究还表明,城市水务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于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及工业化进程,应当将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水务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考虑,以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小娟 龙敏捷
本文采用我国1997-2012年工业面板统计数据,分别从工业总体和行业两个视角检验了中间产品进口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工业总体看,中间产品进口有利于我国技术进步;从工业内部看,中间产品进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的中间产品进口有碍技术进步,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中间产品进口对技术进步作用显著;从中间产品进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路径来看,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垂直专业化为主,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以中间产品进口的技术溢出为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钊 王旸
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了"营改增"改革促进专业化分工的两种可能。首先,利用企业经营范围的变化,我们发现部分制造业企业由原来自给自足提供生产性服务变为对外经营该业务,其营业收入也相应增加。其次,部分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在改革后明显上升,说明这些企业获得了来自制造业企业更多的业务外包,这也是专业化分工的体现。对不同类型"营改增"行业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机制,我们也通过检验实际税负的变化排除了企业混业经营(避税)的动机,安慰剂检验的结果也证实经营范围的变化的确是"营改增"改革的结果。
关键词:
营改增 专业化分工 经营范围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郑磊 朱志勇
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和公民社会建设过程中,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个重要问题。理论研究表明,作为教育的非货币收益之一,公民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政治参与程度,但是针对中国的经验研究还相当少。基于政治社会化理论,本文利用全国性调查数据,研究了学校教育在公民政治选举投票参与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学校教育和政治选举投票参与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针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进行的工具变量估计以及稳健性检验表明,上述结果并没有显著发生变化。本文从学校教育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选举制度两方面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关键词:
学校教育 政治参与 政治社会化 投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青 高基乔
本文选择2000-2019年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数据,分析了双层股权制度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在理论上,一方面,由于创始人掌握了高投票权股票,双层股权结构可能加剧壕堑效应,阻碍企业创新;另一方面,双层股权结构可以缓解管理层面临的市场压力,减少管理层的短视行为,促进企业创新。实证结果显示:整体上,双层股权制度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但这种促进作用随着高投票权倍数的增加呈现倒U型关系。在异质性分析中,本文发现双层股权结构对于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高科技行业、融资约束相对严重和外部关注度相对较高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为我国股票市场上特别表决权的试点和进一步开放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双层股权结构 研发投入 专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白俊红 王钺
利用2000—2013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研发要素区际流动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R&D资本的区际流动能够显著促进创新效率的提升,而R&D人员的区际流动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金融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发挥R&D资本区际流动的效率提升效应,而随着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不再是影响R&D人员区际流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研发要素流动 创新效率 空间计量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勤林 李源 张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止于物质丰富,还包括生态环境质量优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公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诉求愈发明确。公众环境诉求是否促进并通过什么机制使得政府和企业参与生态环境文明建设,进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基于2003年—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将公众环境诉求和环境质量改善纳入“触发因素—作用机制—作用效果”分析框架,通过面板回归分析证明了公众环境诉求与环境污染存在倒“U”型关系,并基于异质性分析得出在我国欠发达的西部和东北地区该效应不显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公众环境诉求能够通过政府治理、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环境污染,从而改善环境质量。为此本文提出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提升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公众信息反馈机制,提高政府环境治理投资,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席卫群 张友斗 张帆
转移支付制度已经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地方政府行为的重要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转移支付制度是否能够规范政府行为,为市场化进程提供制度保证呢?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转移支付对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影响。结果显示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对市场化影响程度显著不同,财力性转移支付对市场化程度显著为正,但是在东部地区不明显;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市场化进程显著为负。
关键词:
市场化 财力性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谷媛媛
人力资本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本文通过将2000~2016年29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国际人才流入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国际人才流入规模的增加可以显著促进地区人力资本的累积,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即在东部地区,该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在中部地区,除了获得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以外,国际人才流入对人力资本积累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国际人才流入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学历留学生上。此外,本文还采用各省份的空气质量状况(PM2.5)作为国际人才流入规模的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问题处理,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寻求进一步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以及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