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4)
2023(12237)
2022(10761)
2021(9895)
2020(8298)
2019(19086)
2018(19013)
2017(37249)
2016(19897)
2015(22342)
2014(22342)
2013(22430)
2012(20462)
2011(18510)
2010(18538)
2009(17019)
2008(16189)
2007(14102)
2006(12532)
2005(11014)
作者
(57660)
(47981)
(47860)
(45569)
(30561)
(22955)
(21592)
(18927)
(18230)
(16977)
(16362)
(16298)
(15234)
(15190)
(14740)
(14612)
(14263)
(13931)
(13656)
(13578)
(11881)
(11857)
(11441)
(10974)
(10763)
(10665)
(10536)
(10453)
(9654)
(9282)
学科
(100776)
经济(100689)
管理(58791)
(53964)
(44999)
企业(44999)
方法(40915)
数学(35731)
数学方法(35423)
地方(22885)
中国(21363)
(21156)
(20572)
(19968)
业经(19641)
农业(14862)
(14614)
地方经济(14433)
环境(14149)
(13980)
(13650)
贸易(13642)
理论(13331)
(13133)
技术(12626)
(12321)
(12253)
财务(12192)
财务管理(12172)
企业财务(11505)
机构
大学(289293)
学院(286650)
(123591)
经济(121129)
管理(116835)
理学(101869)
理学院(100744)
管理学(99215)
管理学院(98703)
研究(97191)
中国(70442)
(60759)
科学(59527)
(53356)
(48332)
研究所(44155)
财经(43212)
中心(42951)
(42253)
业大(41257)
(40495)
(39255)
北京(38267)
经济学(37528)
(37324)
师范(37030)
(35096)
经济学院(33561)
(32895)
农业(32867)
基金
项目(197338)
科学(155807)
基金(144663)
研究(144247)
(125281)
国家(124290)
科学基金(107542)
社会(92443)
社会科(87698)
社会科学(87675)
基金项目(77655)
(76295)
自然(69641)
自然科(68002)
自然科学(67991)
自然科学基金(66794)
教育(64858)
(63681)
资助(59270)
编号(58039)
成果(46343)
重点(43617)
(43538)
(42432)
(40795)
课题(39247)
国家社会(38066)
创新(38034)
教育部(37661)
科研(37604)
期刊
(137789)
经济(137789)
研究(87069)
中国(49031)
学报(43510)
管理(43123)
科学(40807)
(39855)
(37437)
大学(32758)
学学(30655)
教育(26416)
农业(26364)
技术(24679)
经济研究(22962)
(21452)
金融(21452)
财经(21227)
业经(20383)
(18202)
问题(17385)
图书(16365)
技术经济(15874)
理论(14323)
科技(13559)
(13075)
现代(13042)
实践(12900)
(12900)
资源(12758)
共检索到416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谢科进  
本文选取资本(K)、劳动力(L)、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投入变量,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GDP)作为产出变量,采用面板回归和DEA分析FDI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绩效。结果表明,FDI与我国经济增长呈正向相关,弹性系数明显小于资本与劳动力。我国的经济系统中,纯技术效率小于规模效率,总体技术效率不高。近年来FDI利用率越来越高,东中西部地区FDI利用率差异不显著。FDI、资本、劳动力的利用率差异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狄乾斌  刘欣欣  王萌  
基于多部门经济模型及GOP海洋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分析1997—2011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时空特征,研究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97—2004年沿海各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呈增大趋势,2004—2011年呈减小趋势。Z值和M值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波动幅度均较大。贡献度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各地区的空间差异明显,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匹配关系合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远  刘智勇  
本文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因此,我们提出了中国应进一步“因地制宜”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弢  
文章首先从时间序列角度和结构角度对1989~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FDI)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运用θi指数法对FDI集聚度进行测算,最后将FDI集聚度与GDP增长率进行协整、因果检验,确定了单向关系,并用脉冲响应法对经济增长与FDI集聚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晔  黄承键  
本文利用1996-2006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1996-1999、2000-2006年2个时间段、东中西3个不同区域预算内教育经费对GDP增长贡献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其贡献率高于固定资产的贡献率;2、在1996-1999年与2000-2006年2个时间段内,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3、分区域来看,教育产出弹性呈现出由东到西递减的过程。本文对上述实证结果给予了解释,并在增加教育总支出、促进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迎英  曹荣林  
基于GDP产业结构贡献统计的多部门经济模型分析了1952—2007年江苏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趋势特征;以截面数据为基础得出三大地区和13地级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地域差异。研究表明:总体上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呈3次波动的下降趋势,波动周期逐渐收敛;空间上三大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贡献的变化遵循由南向北的梯度推移规律,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基本吻合;市际间差异明显,通过K-means聚类分为4种不同类型,产业结构贡献的空间格局重心开始转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廖进球  胡小强  
近年来,江西11市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都得到较快增长,政府希望借此机遇大力发展各市经济,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使用"十一五"期间11市的GDP、人均GD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经济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以及各市GDP所占省内份额等指标来研究市域经济贡献度,通过实证分析将11市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区域。最后,规范地分析了各市域贡献度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优化11市经济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鼎权  
为了明确教育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文章基于数据包络模型实证分析了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性影响。采用高效率的数据包络模型建立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地区差异的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和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对数据模型的应用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了教育造成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性的原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姜海  夏燕榕  曲福田  
研究目的:应用1999—2007年分省数据,测度近年建设用地扩张对中国及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变化趋势,为土地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效率评价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1999—2007年中国固定资本、劳动力和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745、0.274和0.083;(2)初级产品阶段地区、工业化阶段地区、发达经济阶段地区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376、0.068和0.066;(3)地区技术效率和土地宏观调控对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抑制作用。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发展阶段演进逐渐减小;(2)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应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成  袁静文  黄顺绪  
银行信贷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协整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东向西依次递减。对此,建议采取维持信贷规模、采取差异性的货币政策和发展中西部地区其他融资渠道等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征宇  姜玲  梁涵  
依据2001-2007年全国分省区面板数据库,利用最优基本模型探索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当前受高等教育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地区间差异。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受高等教育劳动力的作用更为显著,而在中部其作用程度却低于西部,并就全国总体来说效应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说明相对于规模而言,使受高等教育劳动力内部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和建立受高等教育劳动力作用发挥的机制更为迫切。此外,人力资源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现阶段更值得我们关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永乐,魏海涛  
采用偏离—份额法对湖南省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计算出三大经济地带及各地级市州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将14个地级市州划分为三类:产业结构推动效用显著的地区、结构推动效用不明显的地区和结构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地区。并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定胜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是通过加大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投入来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本文运用经济模型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证明了加大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投入能够促进经济的不断增长,而经济的不断增长能带动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俊杰  张国防  
文章通过梳理长期经济增长理论和探索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原因,发现人口因素既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是我国目前经济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济增长因素贡献比较中,资本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不断挤压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而与人口因素相关的劳动、人力资本和抚养比的贡献率虽有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随着资本深化,资本效率降低,多项人口因素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唯有人力资本呈上升趋势。在当前经济下行逆境中,人口因素中人口红利消失、人力资本增长缓慢和配置不当,以及劳动生产率提升放缓等都导致经济下行的主要症结。未来我国经济必须以内生动力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实现发展模式由劳动、资本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型转变,而关键在于构建人口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内生发展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苗  
文章使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1年的有关数据,采取面板门槛估计技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R&D)、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应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在不同的R&D投入(FDI)水平下,FDI(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存在显著区别,即存在很强的门槛效应;FDI(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存在"三门槛"现象,,随着地区R&D投入水平门槛区间的逐渐提高,FDI的经济贡献效应值也变得越来越大;随着FDI门槛水平的推进,R&D带来的经济增长作用并非严格上升,而是一种"↗↘↗"状的S型走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