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2)
- 2023(9220)
- 2022(7937)
- 2021(7206)
- 2020(6381)
- 2019(14693)
- 2018(14568)
- 2017(29454)
- 2016(15796)
- 2015(18344)
- 2014(18479)
- 2013(18788)
- 2012(17944)
- 2011(16350)
- 2010(16511)
- 2009(15616)
- 2008(15696)
- 2007(14468)
- 2006(12679)
- 2005(11526)
- 学科
- 济(76123)
- 经济(76058)
- 业(47332)
- 管理(45990)
- 企(36418)
- 企业(36418)
- 方法(35758)
- 数学(32022)
- 数学方法(31827)
- 农(21506)
- 中国(20558)
- 贸(19233)
- 贸易(19229)
- 易(18831)
- 财(18707)
- 技术(16079)
- 业经(15649)
- 制(14640)
- 地方(14626)
- 农业(13952)
- 出(13425)
- 学(13253)
- 银(12104)
- 银行(12074)
- 产业(11789)
- 行(11591)
- 融(11063)
- 金融(11061)
- 环境(10578)
- 和(10308)
- 机构
- 学院(245404)
- 大学(245345)
- 济(111256)
- 经济(109175)
- 管理(94438)
- 研究(82168)
- 理学(81032)
- 理学院(80209)
- 管理学(79115)
- 管理学院(78661)
- 中国(62387)
- 京(51482)
- 财(50617)
- 科学(48471)
- 所(42275)
- 农(41234)
- 财经(40590)
- 研究所(38112)
- 中心(37782)
- 江(36819)
- 经(36725)
- 经济学(35985)
- 业大(35660)
- 经济学院(33146)
- 农业(32757)
- 北京(32702)
- 范(30206)
- 财经大学(29952)
- 师范(29921)
- 州(29097)
- 基金
- 项目(156449)
- 科学(122677)
- 研究(115195)
- 基金(113200)
- 家(98029)
- 国家(97286)
- 科学基金(82332)
- 社会(74466)
- 社会科(70948)
- 社会科学(70928)
- 省(61186)
- 基金项目(60005)
- 教育(52206)
- 划(51187)
- 自然(50898)
- 自然科(49680)
- 自然科学(49665)
- 自然科学基金(48781)
- 资助(46764)
- 编号(46481)
- 成果(37352)
- 部(35979)
- 发(35387)
- 重点(35229)
- 创(33134)
- 课题(31702)
- 国家社会(31310)
- 创新(31117)
- 教育部(30757)
- 人文(30025)
- 期刊
- 济(119605)
- 经济(119605)
- 研究(73209)
- 中国(43480)
- 财(38156)
- 农(37281)
- 学报(36239)
- 科学(33577)
- 管理(32996)
- 大学(27173)
- 学学(25658)
- 农业(25379)
- 技术(23245)
- 融(22833)
- 金融(22833)
- 教育(21136)
- 财经(20507)
- 经济研究(20238)
- 业经(20166)
- 经(17775)
- 问题(17623)
- 贸(16401)
- 技术经济(15207)
- 业(13601)
- 国际(13116)
- 商业(12949)
- 统计(12945)
- 理论(12745)
- 策(11768)
- 科技(11631)
共检索到362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钟 何建莹
本文借助C-D函数,实证并分析了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资企业产出、自主创新能力、新产品开发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通过竞争效应、人员流动效应、示范效应以及产业关联效应等带动高新技术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内资高新技术企业产出总量增加;但较大的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和较弱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抑制了FDI对航空航天器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较高的外资企业市场集中度和市场开放度,不利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以及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新产品市场开发。文章据此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地利用外资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谭前进 聂鸿鹏 于涛
使用2009-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静态空间杜宾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考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韧性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长短期效应差别以及市场化水平作用。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经济韧性之间具有显著“U”型影响关系。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经济韧性均存在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当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尚处于初期阶段,其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效应为主;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市场化水平的交互项并不显著。对此,应推动区域集中布局,实现高新技术企业错位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改善跨区域负向空间溢出格局;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降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负向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殿春 张宇
引进外资通常被认为是欠发达国家获取最新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的重要途径。然而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本身并不担负传播先进技术的义务,而且其自身的优势和实力也会对东道国企业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问题在现实中存在着不小的争议。本文通过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分析,探讨了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性以及市场结构和技术差距等行业特征对其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选择和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世红 谭开明
本文从系统协同效应的视角,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理论根源,构建了资源协同、制度协同、集聚协同和竞争与协作协同共同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效应体系,设计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机制模型框架,提出了实现协同效应的路径。
关键词:
集群 协同效应 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史欢 李洪波
近年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知识外部性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因素,其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溢出效应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以91个城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知识外部性的Mar效应和Jac效应进行测度,并给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外部性的辐射范围,定量计算知识外部性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效应。结果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过程中产业内知识溢出效应更大,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Jac外部性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更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同时兼论了Mar效应和Jac效应,将样本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结论更具有区域针对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綦良群 李楠
近年来集群化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对其形成机理及集聚效应的研究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一般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以及其产生的集聚效应,在对比一般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集聚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其内在联系及区别,旨在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形成机理 集聚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志敏 郑万腾
文章以江西省2001-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菲德两部门改进模型对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江西省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非高新技术产业所产生的正溢出效应都不是很显著,但高新技术产业边际生产力要高于非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未真正成为江西省跨越式发展的可依赖产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菲德模型 溢出效应 江西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新 王敏晰
结合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运用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对我国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中2001~2005年数据重新整合,测算了直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等一系列经济参数,定量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间的关联效应,并对其关联效应进行归类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与相关产业部门的关联效应以及波及程度的比例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双华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外部性和不确定性,体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准公共产品”的特点,因此,各国政府都采取多种财税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吸引高新技术人才。本文就是在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人才政策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运用财税政策手段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人才策略。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人才 财税政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方伟 杨眉
自主创新和知识溢出是技术落后企业提高知识存量、实现技术追赶的两个主要途径。知识溢出作为产业集群的显著特征之一,对产业集群的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首先,以Verspagen&Cani?ls的知识溢出模型为基础,结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点,构建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模型。然后,以此模型为分析工具,深入分析知识溢出和自主创新共同作用的技术落后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知识存量差距范围,以及知识溢出各影响因素对技术追赶的影响,并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落后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迪
本文以我国"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效果为切入点,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近年我国大量引进外资后跨国公司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技术外溢效应情况。本文以科布—道克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通过协整分析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探讨FDI、R&D、资本、从业人员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产出额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得出R&D是起到最关键作用的因素。然后从我国的角度出发提出衡量模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在文章的最后,针对前文的分析和实证的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FDI 技术外溢 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蒋雪梅 刘轶芳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表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WIOD),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测算对比了各主要经济体从中、美两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中获取的实际经济利益和为此承担的隐含碳排放。测算结果表明,在过去十余年间,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将低附加值、高污染的原材料生产转移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将高附加值、低污染的高端元器件生产留在本国内部,在从电子信息产业全球贸易中获得绝大部分经济利益的同时,将大量污染留给了中国。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来看,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产值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我国只是较多的参与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劳动密集型的环节而已,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并不高,仍需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争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本照 杨爱年
文章根据协整理论,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现状,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他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飞绒 丁仲芳 胡祝琳 李小敏
分别用专业化指数和多样化指数衡量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群内知识溢出(即Mar溢出)和集群间知识溢出(即Jac溢出)。以浙江省1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聚集的驱动因素,计算了其知识溢出半径并总结了其知识溢出辐射范围。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Mar知识溢出和Jac知识溢出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省沿海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主要受多样化知识溢出驱动,浙江省内陆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主要受专业化知识溢出驱动;Jac知识溢出既能促进集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莎 刘思峰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主要经济指标的分析,运用灰色三角白化权函数聚类模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各行业的R&D成本进行针对性研究。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R&D 灰色聚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