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49)
- 2023(16070)
- 2022(13851)
- 2021(13024)
- 2020(11049)
- 2019(24883)
- 2018(24856)
- 2017(47764)
- 2016(26026)
- 2015(29314)
- 2014(28739)
- 2013(28448)
- 2012(26162)
- 2011(23696)
- 2010(23626)
- 2009(21676)
- 2008(21334)
- 2007(19014)
- 2006(16743)
- 2005(14693)
- 学科
- 济(100107)
- 经济(99999)
- 管理(77718)
- 业(76404)
- 企(63231)
- 企业(63231)
- 方法(46892)
- 数学(40560)
- 数学方法(40171)
- 中国(29497)
- 农(27615)
- 财(25583)
- 技术(23367)
- 业经(22989)
- 学(21606)
- 制(20932)
- 贸(20472)
- 贸易(20457)
- 易(19896)
- 银(18610)
- 银行(18540)
- 地方(18391)
- 农业(18279)
- 行(17711)
- 理论(17141)
- 融(16980)
- 金融(16979)
- 务(15984)
- 财务(15911)
- 财务管理(15884)
- 机构
- 大学(373644)
- 学院(371778)
- 济(149085)
- 管理(147934)
- 经济(145904)
- 理学(127977)
- 理学院(126581)
- 研究(124566)
- 管理学(124538)
- 管理学院(123866)
- 中国(93817)
- 京(79927)
- 科学(77637)
- 财(68611)
- 农(64370)
- 所(63206)
- 业大(58798)
- 研究所(57487)
- 中心(55935)
- 财经(55258)
- 江(53982)
- 农业(50940)
- 北京(50708)
- 经(50264)
- 范(47112)
- 师范(46555)
- 院(44763)
- 经济学(44585)
- 州(43746)
- 财经大学(41133)
- 基金
- 项目(253003)
- 科学(197704)
- 基金(182520)
- 研究(182143)
- 家(160919)
- 国家(159578)
- 科学基金(135961)
- 社会(114095)
- 社会科(108184)
- 社会科学(108155)
- 省(99439)
- 基金项目(97555)
- 自然(89622)
- 自然科(87531)
- 自然科学(87504)
- 自然科学基金(85982)
- 划(83982)
- 教育(83629)
- 资助(74502)
- 编号(73734)
- 成果(58789)
- 重点(56599)
- 创(56204)
- 部(55390)
- 发(53824)
- 创新(51865)
- 课题(50852)
- 科研(48316)
- 教育部(47158)
- 大学(46903)
- 期刊
- 济(161267)
- 经济(161267)
- 研究(109874)
- 中国(71868)
- 学报(62904)
- 农(57141)
- 科学(56145)
- 管理(55648)
- 财(50495)
- 大学(46802)
- 学学(44257)
- 教育(41595)
- 农业(39321)
- 融(34800)
- 金融(34800)
- 技术(33340)
- 财经(27270)
- 业经(27105)
- 经济研究(26344)
- 经(23304)
- 问题(21358)
- 业(20849)
- 科技(20677)
- 技术经济(19647)
- 理论(18865)
- 图书(18265)
- 商业(17684)
- 实践(17138)
- 践(17138)
- 贸(17066)
共检索到544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张培
本文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2000-2014年的数据,实证分析FDI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FDI总体上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市场转化能力提升都存在促进效应,本文详细分析了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转换能力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丽琴 卢进勇 马锦忠
目前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十二五"重点发展产业。通过对1996~2008年的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过程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了FDI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结果表明FDI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人力资本在产品开发阶段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产品应用阶段起到了阻碍作用;研发支出在产品开发阶段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应用阶段入世前后表现有所差异。
关键词:
FDI 高技术产业 创新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霞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在建设创新国家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高技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调查访问并结合已有研究文献,笔者建立了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理论,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表明:R&D投入、组织能力、制造水平、决策能力和营销能力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均显著,且相关系数依次减小。高技术企业只有根据本企业的薄弱环节加强相关投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永久的生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武威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考察行业特征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1)在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我国2006~2008年高技术产业数据,应用整体性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识别了影响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2)应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我国各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排序;(3)应用GM(0,N)模型量化分析了行业特征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D密集度、技术密集度、行业开放程度、外资企业规模比重等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相对显著,而国有企业规模比重、市场集中度、本土企业消化吸收能力等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洪庆 侯毅
首先从行业层面构建了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改进的熵值法实证研究了18个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同时发现,创新投入能力较强的航天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和生物药品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弱,而创新投入能力较弱的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洪庆 侯毅
首先从行业层面构建了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改进的熵值法实证研究了18个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同时发现,创新投入能力较强的航天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和生物药品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弱,而创新投入能力较弱的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春 李海超
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作用至关重要。根据经典物理力学理论构建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三维动态模型,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主导逻辑思维出发,从能力广度、能力深度、能力的生命周期3个角度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模型进行维度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演化过程在空间内形成类似于"S"型的曲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鹏 刘兰风 魏峰 张治栋
文章基于可获得的统计数据,对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环境三大方面提出了18项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发现总体规模、相对产出和相对投入为主要成分,揭示了各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与原因,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类别判断与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目 周宗放
基于联系度的改进TOPSIS法中加入时间维,构建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分行业动态评价;通过对动态综合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探明各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及亟待改善的主要指标,从而为全面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沙文兵 孙君
本文利用1995—2008年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FDI知识溢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企业R&D活动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产生了一定的知识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FDI知识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中等外资开放程度的行业中,外资开放程度较低或过高的行业,由于内外资企业之间经济联系较少或技术差距悬殊,并没有产生显著的FDI知识溢出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倩男 赵玉林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高技术产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就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高技术产业各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后针对这些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闫俊周
本文利用全国1988—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演变。结果表明,FDI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整体上有着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存在着一定的促发效应,但对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并无显著影响,FDI并不能为中国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带来实质性提升。同时对1988—1997年和1998—2007年的分组研究表明,FDI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正在发生演变,由1988—1997年期间的显著性影响逐渐演变为1998—2007年期间的不显著影响,而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FDI 技术创新能力 演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桂黄宝
高技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不同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差距过大,将影响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以1995~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锡尔熵分解模型测度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时空差距。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区域差距显著,并且呈扩大趋势,同时发现,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能力差距的最大因素是组间差距,而组内差距对其影响较小。研究结论为,我国制定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能力 锡尔熵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梅 罗公利 田恬
文章从知识溢出对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同方面的影响分析入手,从投入与产出两个维度给出知识溢出对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聚类分析针对2011年知识溢出对我国29个省份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状况进行评价。为知识溢出对高技术服务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际评价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提供理论补充。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龚艳萍 屈宁华
采用中国高技术产业中的17个行业在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衡量上,突破了以往仅从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两方面考察的做法,增加了对技术创新环境方面的考虑。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显著影响;且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环境指标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技术创新产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相对最大,其次是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环境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相对最弱。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国际竞争力 高技术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