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25)
2023(15028)
2022(12797)
2021(11737)
2020(10309)
2019(23419)
2018(23310)
2017(45323)
2016(24717)
2015(27959)
2014(27803)
2013(27503)
2012(25384)
2011(23077)
2010(22903)
2009(21497)
2008(21336)
2007(19023)
2006(16434)
2005(14533)
作者
(74568)
(62184)
(62161)
(59002)
(39243)
(30111)
(28487)
(24528)
(23287)
(21964)
(21049)
(20849)
(19680)
(19558)
(19354)
(19307)
(19207)
(18526)
(17928)
(17917)
(15566)
(15152)
(15145)
(14252)
(14079)
(13875)
(13715)
(13680)
(12689)
(12429)
学科
(100047)
经济(99899)
管理(73852)
(69377)
(56032)
企业(56032)
方法(50053)
数学(44834)
数学方法(44312)
(28392)
(27492)
中国(26654)
(21267)
(21027)
业经(20735)
(20385)
贸易(20378)
(19896)
农业(18033)
(17529)
财务(17478)
财务管理(17435)
地方(17294)
(16664)
银行(16603)
企业财务(16546)
环境(15916)
(15803)
(15794)
(15429)
机构
大学(365356)
学院(362677)
(148921)
经济(146003)
管理(141040)
理学(122749)
理学院(121402)
管理学(119309)
研究(119301)
管理学院(118645)
中国(89845)
(75974)
科学(75752)
(69222)
(66433)
(61286)
业大(58583)
研究所(56101)
财经(56008)
中心(55772)
农业(53122)
(52474)
(50814)
北京(47254)
经济学(46297)
(45357)
师范(44727)
(42646)
经济学院(42191)
(41741)
基金
项目(247952)
科学(193929)
基金(181463)
研究(173079)
(161140)
国家(159862)
科学基金(135676)
社会(110810)
社会科(105094)
社会科学(105058)
基金项目(96669)
(96377)
自然(90393)
自然科(88220)
自然科学(88189)
自然科学基金(86628)
(82310)
教育(79590)
资助(74406)
编号(68614)
重点(56224)
(55268)
成果(54611)
(52688)
(51381)
科研(48960)
创新(48225)
计划(47401)
教育部(46773)
课题(46516)
期刊
(153332)
经济(153332)
研究(97493)
学报(63458)
中国(62290)
(58151)
科学(55772)
(53416)
管理(48859)
大学(46470)
学学(44123)
农业(39222)
(30492)
金融(30492)
教育(29697)
技术(29394)
财经(27508)
业经(25604)
经济研究(25059)
(23507)
问题(21717)
(20922)
统计(18305)
(17976)
技术经济(17745)
(17453)
理论(17155)
资源(17131)
商业(16984)
(16805)
共检索到512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鹏  卢爱珍  
文章考察了外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按我国各省市能源资源丰富的程度进行分类,分成三组,运用1995-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能源丰裕度较低的地区,FDI(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外资的引入没有起到预期的效应,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丽丽  
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增长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拥有较高自然资源禀赋的国家或地区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现实经济发展中,一些资源具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出现了经济水平发展较低的情况。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借鉴相关文献,利用中国地级市相关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尝试对资源丰裕度和经济增长进行探索。以此为基础,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环境、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提出有利于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宗宪  王石  王华  
传统文献基于资源丰裕和经济增长率的负相关关系得出"资源诅咒"结论。文章质疑这一假说,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可耗竭资源的两部门模型,发现负向的资源收入增长效应与正向的收入水平效应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资源是"诅咒"或是"祝福"只能通过研究资源丰裕和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利用我国建制城市数据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发现资源型城市具有正向的收入水平效应,表明资源是"祝福"而非"诅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如国  孟雨兴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FDI溢出理论,考虑吸收能力和能源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了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分析框架。运用1995—2012年中国30个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了基于吸收能力的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且各地区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不能充分地吸收国际先进生产技术来提升能源效率。建议中国各区域实施差异化的引资战略、注重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增大FDI对能源效率的正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琪林  杨霞  方怡  
针对旅游发展中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错位带来的旅游资源未能充分发掘和旅游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以四川省21个地市为研究区,利用2011—2019年旅游景区与旅游网络关注度数据,通过重心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等方法,探究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错位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和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序变化特征大致相同,旅游资源丰裕度呈持续增长趋势,而旅游网络关注度在2018—2019年出现下降。(2)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之间存在空间错位,两者重心呈现出西北—东南的地理位置偏移,并形成先远离后靠近的迁移趋势。(3)四川省各地市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由西北到东南大致为“负向错位—正向错位”的分布特征;正向高错位地市稳定在成都市和绵阳市,负向高错位地市主要稳定在阿坝州、甘孜州和乐山市;空间错位指数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地市主要分布在川东北地区。(4)社会环境、旅游发展、资源禀赋和网络发展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吸引力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区域差异,形成了四川省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网络关注的空间错位格局。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宗飞  赵伟峰  庞文静  
首先综合考虑森林资源物质及非物质特性,利用11个细化指标,构建了衡量区域森林资源丰裕状况的单一量化指数,解决了以往森林资源衡量不全面的问题。然后利用中国第六、第八次森林资源普查数据,对各省区及不同林区森林资源丰裕度的相对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次森林资源普查期间,中国森林资源丰裕度由3.996增加至9.285,年均增长约8.8%,整体进步明显;森林资源分布呈现显著的区域不均衡特征,广东省的森林资源丰裕程度最高,约为14.823,而山西省最低,仅为3.701,约为广东省森林资源丰裕程度的24.96%;不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宗飞  赵伟峰  庞文静  
首先综合考虑森林资源物质及非物质特性,利用11个细化指标,构建了衡量区域森林资源丰裕状况的单一量化指数,解决了以往森林资源衡量不全面的问题。然后利用中国第六、第八次森林资源普查数据,对各省区及不同林区森林资源丰裕度的相对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次森林资源普查期间,中国森林资源丰裕度由3.996增加至9.285,年均增长约8.8%,整体进步明显;森林资源分布呈现显著的区域不均衡特征,广东省的森林资源丰裕程度最高,约为14.823,而山西省最低,仅为3.701,约为广东省森林资源丰裕程度的24.96%;不同林区森林资源增长速度及丰裕度现状均存在差异,南方林区森林资源增长率最高为10.6%,东北林区森林资源增长率最低为5.1%,西南林区的森林资源丰裕程度最高,约为12.308,其他林区森林资源丰裕程度最低,约为7.126;森林资源丰裕度的变化与初始森林资源状况呈负向关系,区域间森林资源变化存在一定的趋同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军  吴蔚  丛建辉  张波  
作为煤炭资源丰裕省份的重要生产活动,煤炭开采对区域水资源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以中国10个煤炭资源丰裕省份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保护相互影响作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了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保护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模型,对省域范围内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保护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双向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0个煤炭资源丰裕省份两大系统的耦合度整体偏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种北重南轻的"倒三角"结构,据此提出了通过科技进步、结构调整与制度改革等方式助推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利用保护向良好、优质协调方向发展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米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区域之间差距,如山西等自然禀赋较为丰裕,但经济增长相对缓慢,一些省份如浙江、福建等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却较为发达。基于此,本文利用我国1995-2011年省域资源与经济的数据,引入相关要素,构建合理模型,验证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机制。结果显示:我国省域之间存在资源诅咒效应,自然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要素的增加而有影响,在探究了相关问题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破除我国资源诅咒的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小勇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丰裕省份的产业结构具有突出的煤炭产业主导特征,煤炭价格变动对煤炭丰裕省份的产业布局有着引导作用。自2012年以来,我国煤炭价格呈现波动下滑趋势,煤炭丰裕省份亟需降低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并加速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采用Corden和Neary的三部门模型,实证分析了煤价波动对我国煤炭资源丰裕省份产业结构演化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长时期内煤炭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资本、科技创新和劳动力要素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瑞雪   陈建成   李民桓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文章在分析自然资源丰裕度、地方政府行为对生态文明建设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7—2020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嵌套权重矩阵下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生态基础资源丰裕度与矿产资源丰裕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并以地方政府行为为调节变量,检验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生态基础资源丰裕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矿产资源丰裕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资源诅咒”表现为“矿产资源诅咒”而非“生态基础资源诅咒”。由地方政府行为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可知,地方政府行为弱化了生态基础资源丰裕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向影响,强化了矿产资源丰裕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负向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梅  杜彦艳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提高能源效率备受到学术界关注,但现有文献多以全国或省域为研究对象,对地区差异关注不足。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借鉴面板协整理论,实证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诸变量间的长期协整及短期波动关系,发现产业结构及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各地区能源效率的共性因素,科技进步及能源消费结构是差别性因素,研究成果有助于政府根据各地区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运平  何珏  钟成林  
为分析资源丰裕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对称影响,本文首先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构建了包含自然资源禀赋的扩展的非线性经济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推演了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作用机理;然后收集了中国30个省份2004—2016年的相关数据,并综合采用普通面板和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资源丰裕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熵值法对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进行细分,中国资源丰裕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别,其中完全资源丰裕度、能源资源丰裕度和金属资源丰裕度均存在广义的"资源诅咒",而非金属资源丰裕度存在狭义的"资源诅咒";引入不同调节因子对资源丰裕度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别,其中市场化程度能有效打破"资源诅咒"现象,财政教育支持力度能实现从"诅咒"到"福音"的转变,政府廉洁度能缓解"资源诅咒"现象的发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天籽  
本文利用1989-200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自然资源丰裕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地区层面检验了"资源诅咒"假设,并对其传导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源丰裕度并不直接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是通过降低外商直接投资、教育、创新水平间接阻碍经济增长,其中外商直接投资是最主要的传导机制。另外结果还显示,丰裕的自然资源倾向于增加国内投资,进而对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胜  李晓璐  
文章以我国省际工业能源效率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方法实证测算并分析了我国30个省份的工业全要素能源效和节能潜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Tobit模型研究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省际能源效率及节能潜力测度方面,现阶段我国省际工业能源效率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总体呈动态改进趋势,能源效率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则明显偏低;在地区差异方面,西部可节能量占比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即西部地区由于较低的工业能源效率导致其存在较大节能潜力;在工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方面,企业规模、外商投资、科研投入对地区能源效率的提高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外商投资反映的工业对外开放程度影响程度较大,而产业集中度对地区工业能源提高存在制约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