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7)
- 2023(13580)
- 2022(12173)
- 2021(11670)
- 2020(9675)
- 2019(22925)
- 2018(22739)
- 2017(43809)
- 2016(23650)
- 2015(26971)
- 2014(26930)
- 2013(26870)
- 2012(25086)
- 2011(22737)
- 2010(22629)
- 2009(20816)
- 2008(20356)
- 2007(17477)
- 2006(15560)
- 2005(13950)
- 学科
- 济(96382)
- 经济(96284)
- 管理(66355)
- 业(63195)
- 企(50244)
- 企业(50244)
- 方法(45003)
- 数学(39606)
- 数学方法(39240)
- 中国(28128)
- 农(27169)
- 财(24489)
- 贸(23049)
- 贸易(23037)
- 易(22499)
- 业经(20865)
- 地方(19755)
- 学(19305)
- 制(18881)
- 农业(17820)
- 银(16292)
- 银行(16254)
- 行(15528)
- 环境(15035)
- 和(14812)
- 融(14811)
- 金融(14808)
- 技术(14710)
- 理论(14589)
- 出(14202)
- 机构
- 大学(338528)
- 学院(335325)
- 济(139407)
- 经济(136482)
- 管理(134070)
- 理学(115914)
- 理学院(114623)
- 研究(113313)
- 管理学(112891)
- 管理学院(112270)
- 中国(86950)
- 京(72953)
- 科学(68325)
- 财(64971)
- 所(56458)
- 农(52295)
- 财经(51932)
- 中心(51338)
- 研究所(51153)
- 业大(48853)
- 江(48220)
- 经(47231)
- 北京(46418)
- 范(44230)
- 师范(43889)
- 经济学(42381)
- 院(41315)
- 农业(40943)
- 州(39382)
- 财经大学(38689)
- 基金
- 项目(226799)
- 科学(178084)
- 研究(167695)
- 基金(164962)
- 家(143097)
- 国家(141931)
- 科学基金(121656)
- 社会(105782)
- 社会科(100266)
- 社会科学(100244)
- 基金项目(88229)
- 省(86782)
- 自然(78332)
- 自然科(76464)
- 自然科学(76448)
- 教育(76345)
- 自然科学基金(75069)
- 划(73487)
- 编号(69117)
- 资助(68116)
- 成果(55493)
- 部(51022)
- 重点(50338)
- 发(48460)
- 创(46757)
- 课题(46527)
- 教育部(43897)
- 创新(43605)
- 国家社会(43481)
- 科研(43093)
- 期刊
- 济(151328)
- 经济(151328)
- 研究(104715)
- 中国(63028)
- 学报(50743)
- 管理(48820)
- 财(47692)
- 科学(47458)
- 农(46729)
- 大学(38565)
- 教育(36129)
- 学学(35788)
- 农业(32678)
- 融(31040)
- 金融(31040)
- 技术(29271)
- 经济研究(24863)
- 业经(24862)
- 财经(24804)
- 经(21224)
- 问题(20916)
- 图书(19662)
- 贸(18216)
- 理论(18076)
- 业(17089)
- 技术经济(17034)
- 实践(16535)
- 践(16535)
- 科技(15638)
- 现代(15447)
共检索到501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春媛 何永江 李薇贞
本文考察了外资对中国电子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利用1996—2001年期间电子行业的9大部门和43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并按照无形资产比率、出口比率和国有资本比率对43个细分行业进行了分组检验,我们发现,1996—2001年期间中国电子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呈现明显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并且在不同的行业呈现较大的波动。在无形资产比率高、出口比率高、国有资本比率高的行业,外资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在国有资本比率低、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外资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国有企业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说明国营企业引进外资是一种长期有效的学习跨国公司经验的途径。而且,跨国公司通常被...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震 丛林
本文利用29个工业细分行业2005~2011年的相关面板数据,分析不同来源跨国公司的研发资本与研发人员投入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显示,跨国公司研发投入总体促进内资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港澳台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正向溢出显著,其他外资企业研发人员投入的正向溢出显著;17个行业受到跨国公司研发投入的显著影响,5个行业受到了跨国公司研发投入的多重影响;跨国公司研发人员投入大多表现为正向溢出,这与跨国公司研发经费投入正负向影响各半的情况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曾光
为了解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状况,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其17个行业2003—2009年间的数据进行农副食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2003—2009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变化不大,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得益于技术进步,而17个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一,究其原因是物耗的增加阻碍生产率的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则有利于生产率的改善。农副食品加工业下的细分行业间增长率存在绝对趋同,趋同速度为年均10.73%。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剑平 程时雄
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以中国工业行业(1993~2006年)为研究对象,在将R&D资本存量分为本国本行业R&D、本国其他行业R&D、外国本行业R&D、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存量的基础上,对它们对生产率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总体行业样本下除了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对生产率影响不确定外,本国本行业R&D、本国其他行业R&D、外国本行业R&D资本对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在不同时段、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产权结构等约束条件下,虽然一些R&D投入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抑制,但大多数R&D投入仍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关键词:
R&D资本存量 技术溢出效应 生产率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漫天 赵曙东
文章使用全国制造业各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进口贸易对于内资企业生产率的水平和前向溢出效应。经分析发现,在样本期间,进口贸易对内资企业的生产率的前向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而水平溢出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研发强度 进口贸易 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涛涛 陈娇
本文利用2000年至2002年我国制造业320个四位码细分行业的数据,采用经验研究的方法,系统地探讨了行业增长特征对FDI在我国产生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行业增长特征确实是影响我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进而,行业增长特征对两种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影响因内资企业的国际市场倾向性的不同而不同。此外,研究进一步提示我们关注我国出口水平较高的行业中可能发生的FDI挤出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蒋樟生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FDI来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2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FDI行业间和行业内的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行业内直接溢出能有效促进内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行业内间接溢出则会挤占内资企业的生存空间阻碍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的增长;行业间后向关联程度能显著且明显地促进内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升;行业间前向关联程度能显著但微弱地抑制内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蒋樟生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FDI来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2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FDI行业间和行业内的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行业内直接溢出能有效促进内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行业内间接溢出则会挤占内资企业的生存空间阻碍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的增长;行业间后向关联程度能显著且明显地促进内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升;行业间前向关联程度能显著但微弱地抑制内资制造业全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褚婷婷 郎丽华 李雪亚
本文利用2012-2016年高技术产业五大类21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FDI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异质性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一是FDI能够提高高技术产业生产率,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二是不同来源地的FDI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外国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港澳台地区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三是不同动机的FDI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出口导向型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市场导向型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四是FDI对五大类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对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生产率有负向冲击,对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弱。据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外资引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 高技术产业 异质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金春雨 王伟强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通过人员流动效应、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三种方式对内资企业生产率产生技术外溢,但实证研究并未取得一致结论。基于1996-201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13个细分行业的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迁移回归(PSTR)模型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之间有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人力资本、技术差距以及外资规模对FDI的技术溢出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随人力资本水平提升而上升,但随技术差距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张国瑜
本文利用我国FDI流入较多的江苏、广东两省2002-2007年工业经济行业数据,从行业内和行业间两个层面比较了FDI对两省本土工业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江苏本土工业企业获得的行业内和行业间溢出效应的效果均优于广东;且两省本土工业企业获得的行业内溢出效应强度均大于行业间溢出效应。本文从两引资地的学习、消化和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强弱、外资来源差异、外资投向不同和引资模式特点等方面比较剖析其原因,以期为这些地区乃至全国更好地利用FDI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涛涛 狄瑞鹏
随着开放时间的积累,FDI在东道国产生溢出效应的可持续性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本文利用2000—2002年和2003—2005年我国制造业320个四位码细分行业数据,对FDI在我国产生行业内溢出效应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在两阶段中,FDI效率性溢出效应始终非常充分;而集聚性溢出效应有明显的减弱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初大智 杨硕 崔世娟
本研究比较了FDI研发活动对广东本地机动车和电子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机动车业,FDI和本地组装企业对本地零件供应企业都具有垂直溢出效应;对于水平溢出效应,以销售额为权重的水平溢出效应使得本地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零件供应业的FDI按照人力资本为权重的水平溢出效应并没有提高本地零件供应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竞争者之间的水平溢出效应与存在互补关系双方的垂直溢出效应相比,相对较弱。对于电子业,垂直溢出效应较小,而无论是以销售额为权重还是以就业人员为权重,电子业的水平溢出效应都不显著。
关键词:
研发溢出 外商直接投资 劳动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涛涛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84个四位码行业的数据,对FDI对中国产生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充分竞争是产生溢出效益的有效机制。在内外资企业的竞争能力差距较小的行业中,两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充分和有效,有利于溢出效应的产生。
关键词:
FDI 溢出效应 充分竞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恕立 王许亮 胡宗彪 门小璐
文章分析了发展中经济体服务出口贸易影响服务业绿色生产率的理论机理,并基于9个发展中经济体的服务业细分行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服务出口贸易对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中经济体的服务出口贸易显著促进了服务业整体的绿色TFP增长。进一步分组检验发现,服务出口贸易可以显著提升生产性服务部门的绿色TFP,但对生活性服务部门的绿色TFP则不存在显著效应。文章认为上述结果可能与服务出口贸易水平的行业异质性有关,并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对此进行了验证。对中国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服务业整体及分类型服务部门的出口贸易均有利于促进绿色TFP增长。在控制变量中,能源强度、技术差距、资本劳动比以及能源消费结构对服务业绿色TFP也均存在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