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7)
2023(12109)
2022(10123)
2021(9161)
2020(8070)
2019(18364)
2018(18221)
2017(36209)
2016(19471)
2015(22155)
2014(22183)
2013(22455)
2012(20967)
2011(18761)
2010(19226)
2009(18363)
2008(18736)
2007(17285)
2006(15257)
2005(14072)
作者
(58272)
(48910)
(48617)
(46370)
(31144)
(23222)
(22197)
(19077)
(18070)
(17592)
(16456)
(16130)
(15816)
(15403)
(15109)
(15048)
(14771)
(14470)
(14272)
(14006)
(12120)
(12083)
(11919)
(11014)
(11014)
(10954)
(10901)
(10796)
(9796)
(9729)
学科
(92267)
经济(92161)
(86178)
(76158)
企业(76158)
管理(71633)
方法(44133)
数学(35600)
数学方法(35385)
(30476)
(29840)
业经(28297)
中国(23131)
技术(21248)
(20991)
财务(20962)
财务管理(20928)
(20886)
贸易(20880)
农业(20789)
(20420)
企业财务(19768)
(19544)
(16246)
(14960)
(14936)
理论(14620)
地方(14294)
(14077)
银行(14047)
机构
学院(300123)
大学(296038)
(133871)
经济(131442)
管理(120864)
理学(103408)
理学院(102442)
管理学(101216)
管理学院(100659)
研究(94632)
中国(75912)
(63784)
(61691)
科学(55104)
(51547)
财经(50700)
(48409)
(46119)
(45886)
中心(43856)
研究所(43280)
业大(42778)
经济学(41598)
农业(40806)
北京(38954)
经济学院(38151)
财经大学(37241)
(36184)
商学(34217)
(34084)
基金
项目(187741)
科学(148737)
研究(138868)
基金(137412)
(118147)
国家(117106)
科学基金(101381)
社会(90364)
社会科(85923)
社会科学(85900)
(73768)
基金项目(72804)
自然(63932)
教育(62673)
自然科(62468)
自然科学(62449)
自然科学基金(61391)
(60719)
资助(56211)
编号(55827)
成果(44076)
(42822)
(42222)
重点(41615)
(41082)
(40963)
创新(38796)
国家社会(37743)
课题(37361)
教育部(36863)
期刊
(149452)
经济(149452)
研究(88615)
中国(53372)
(52447)
(47830)
管理(47778)
学报(41239)
科学(39898)
农业(32605)
大学(31590)
学学(30065)
技术(29372)
(29272)
金融(29272)
业经(26236)
财经(25989)
经济研究(23948)
教育(23506)
(22422)
问题(20739)
(19785)
技术经济(19499)
(18761)
商业(15818)
国际(15224)
现代(15000)
统计(14867)
理论(14714)
世界(14641)
共检索到449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胡卉君  沈潇茹  
汽车业是我国利用外资较多的一个产业。长期以来,我国汽车企业是否获得FDI技术溢出倍受各方关注。本文利用1998-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FDI对我国内资汽车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显著;在汽车业的各个子行业中,只有汽车配件行业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本文从技术差距、吸收能力、开放程度、上下游关联效应等方面详细剖析了汽车配件行业技术溢出较多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更好地利用外资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果庆  
本文以2004-2005年面板数据,从FDI企业角度全面实证中国汽车产业FDI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FDI企业的确对中国汽车产业产生正的溢出效应,当然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的FDI也不是理想的,其具有挤出效应的一面。同时,FDI企业的溢出效应与技术缺口有较大的关系,FDI企业对技术缺口较大的改装制造业的溢出效应不显著,对技术缺口适中的整车制造业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而对技术缺口最小的零件制造业的技术产生挤出效应。本文认为"市场换技术"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一个历史的且不可少的过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翀  汪占熬  苏晨青  
关于我国汽车业采用"市场换技术"政策是否已取得期望效果,当前争议较大。文章采用行业面板数据做了整体样本回归和分期样本滚动回归,分别检测我国汽车业FDI溢出效应的总体影响、动态变化与发展趋势。实证结果显示,虽然我国汽车行业目前在市场竞争方面仍处劣势,但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在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差距在不断缩小,FDI正向溢出效应在2011年前后显著出现。与纯内资企业专利申请量迅速上升相印证,我国汽车业已度过市场开放阶段,开始进入模仿创新阶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翀  汪占熬  苏晨青  
关于我国汽车业采用"市场换技术"政策是否已取得期望效果,当前争议较大。文章采用行业面板数据做了整体样本回归和分期样本滚动回归,分别检测我国汽车业FDI溢出效应的总体影响、动态变化与发展趋势。实证结果显示,虽然我国汽车行业目前在市场竞争方面仍处劣势,但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在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差距在不断缩小,FDI正向溢出效应在2011年前后显著出现。与纯内资企业专利申请量迅速上升相印证,我国汽车业已度过市场开放阶段,开始进入模仿创新阶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晓钟  
本文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FDI在纺织服装业的溢出效应明显存在,且服装业中FDI的外溢效应大于我国工业平均水平,但纺织业的外溢效应低于我国工业的平均水平。笔者认为,行业内FDI溢出效应的强弱受行业内利用FDI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而服装业获得较多FDI技术外溢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利用外资的密度较大,且在引进技术中重视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然而,尽管如此,我国纺织服装业目前仍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生产环节,全员劳动生产率较低。因此,我国应通过利用FDI培育和获取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和销售渠道等高级生产要素,促使企业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斌  
“入世”后国内税费将成为国家对汽车生产和消费实施调节的主要政策工具。依据我国的汽车生产消费战略,应坚持对传统汽车实行从高征税的政策。在汽车购买环节将购置税和消费税合并设立汽车消费税;在汽车保有环节,将养路费等公路各项收费与现行车辆使用税的汽车税目合并设立汽车财产税,而不是用燃油税代替养路费;在汽车使用环节,适当提高消费税中的燃油税目的税率,贯彻“多用路、多付税”的原则。燃油消费税由中央征收然后按公路建设基金、机场码头和铁路建设基金、乡村道路建设基金对地方分配,以整体的方式返还给纳税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采  
使用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地级行政单位及直辖市的汽车上牌数据检验汽车限购中是否存在限制需求而产生的报复性摇号并估算各类限购政策对于汽车上牌量的影响程度,并量化其溢出效应。通过采用DID方法排除了城市内部特征、当地购买意愿等干扰因素,并加入控制变量排除了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设施建设等的影响,发现在同等条件下,摇号政策和竞拍政策都可以显著地起到控制汽车上牌量的效果,而且,竞拍政策控制汽车上牌量的效果优于摇号政策。此外,摇号和竞拍政策都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摇号政策的溢出效应远大于竞拍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  向鹏飞  黄亚琪  
本文利用1998—2007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实际考察了FDI技术溢出的水平联动效应和垂直联系效应对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市场势力影响的显著性和程度,并对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进行了比较估计。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对汽车制造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具体细分的四种溢出程度为市场竞争效应>下游行业后向联系效应>示范模仿效应>上游行业前向联系效应;企业的所有权属性对其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有很大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瑞灿  晏玉龙  
本文以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近几年FDI数据研究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FDI对我国服务业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溢出效果较明显,但FDI对技术进步没有直接促进作用。同时也分析了我国服务业技术溢出的渠道和影响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钟  何建莹  
本文借助C-D函数,实证并分析了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资企业产出、自主创新能力、新产品开发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通过竞争效应、人员流动效应、示范效应以及产业关联效应等带动高新技术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内资高新技术企业产出总量增加;但较大的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和较弱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抑制了FDI对航空航天器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较高的外资企业市场集中度和市场开放度,不利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以及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新产品市场开发。文章据此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地利用外资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增耀  王喜  
本文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从产业及其产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企业两个层面,着重探讨吸收能力对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汽车行业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带来了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在产销量、技术水平、进入壁垒、市场集中度等方面带来显著变化,并对自主开发企业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它们通过对吸收能力起关键作用的研发活动大力投资,通过注重自身的学习和创新,能够有效利用外资的溢出效应,最终实现自主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放  薛乔  
FDI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关联溢出效应,受行业特征、技术差距以及FDI股权形式(合资和独资)的影响,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通过对我国1998~2014年汽车产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在汽车整车行业,合资企业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后向关联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但受技术差距影响,正向的溢出效应具有滞后性。而独资企业的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不明显。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合资和独资企业在初期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都有正向的关联溢出效应,后期合资企业的关联溢出效应逐渐扩大,而独资企业的关联溢出效应减弱至不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放  薛乔  
FDI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关联溢出效应,受行业特征、技术差距以及FDI股权形式(合资和独资)的影响,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通过对我国19982014年汽车产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在汽车整车行业,合资企业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后向关联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但受技术差距影响,正向的溢出效应具有滞后性。而独资企业的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不明显。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合资和独资企业在初期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都有正向的关联溢出效应,后期合资企业的关联溢出效应逐渐扩大,而独资企业的关联溢出效应减弱至不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喜平  王琼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溢出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尤其探讨了外贸开放度在其中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了FDI正向溢出效应的存在,并且总体上看外贸开放度对这种溢出效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外贸开放度对我国东、中、西各地区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维芳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生溢出效应的传导途径是多渠道的,这些渠道在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都相对独立、不存在产业关联的情况下,对东道国技术溢出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本文从外资当地成分和进口依赖程度两个方面来考察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产业关联,结果表明国内本土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存在进一步加强产业关联的空间,并且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依赖程度过高,带动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作用也较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