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64)
2023(13103)
2022(11230)
2021(10162)
2020(8813)
2019(20075)
2018(19828)
2017(39037)
2016(21493)
2015(24111)
2014(24171)
2013(23928)
2012(22251)
2011(20338)
2010(20462)
2009(19520)
2008(19598)
2007(17828)
2006(15716)
2005(14351)
作者
(65729)
(55069)
(54899)
(52328)
(34752)
(26471)
(24929)
(21502)
(20489)
(19489)
(18684)
(18071)
(17564)
(17345)
(17204)
(17099)
(17060)
(16299)
(15963)
(15922)
(13939)
(13610)
(13320)
(12580)
(12342)
(12303)
(12254)
(12230)
(11124)
(10895)
学科
(87184)
经济(87052)
管理(65917)
(62551)
(49985)
企业(49985)
方法(40682)
数学(36321)
数学方法(36053)
(27091)
中国(25289)
(25088)
(22543)
业经(19122)
(18866)
贸易(18860)
(18405)
(17598)
(16192)
财务(16162)
农业(16150)
(16144)
财务管理(16118)
银行(16087)
(15294)
企业财务(15277)
(14786)
(14592)
地方(14591)
金融(14588)
机构
大学(322255)
学院(320203)
(136156)
经济(133479)
管理(120560)
研究(108708)
理学(104194)
理学院(103039)
管理学(101477)
管理学院(100887)
中国(82221)
(66953)
科学(66899)
(66145)
(60563)
(56597)
财经(52464)
研究所(51254)
业大(51168)
中心(49421)
农业(48310)
(48083)
(47548)
经济学(43070)
北京(41831)
经济学院(39299)
财经大学(38916)
(38822)
(38579)
师范(38295)
基金
项目(211269)
科学(165331)
基金(154672)
研究(149047)
(136930)
国家(135822)
科学基金(114574)
社会(96722)
社会科(91761)
社会科学(91733)
基金项目(82364)
(82265)
自然(74532)
自然科(72785)
自然科学(72756)
自然科学基金(71509)
(70016)
教育(68309)
资助(62655)
编号(58735)
重点(48156)
成果(47838)
(47670)
(45042)
(44319)
(41720)
创新(41582)
科研(41215)
课题(40684)
国家社会(40635)
期刊
(146980)
经济(146980)
研究(93087)
中国(59689)
学报(55954)
(54332)
(51950)
科学(48762)
管理(42999)
大学(41305)
学学(39444)
农业(35851)
(30536)
金融(30536)
教育(27307)
财经(26758)
技术(24938)
经济研究(24435)
业经(24192)
(22980)
问题(20720)
(18664)
(17397)
(16154)
技术经济(16040)
理论(15558)
商业(15373)
科技(14671)
统计(14546)
国际(14234)
共检索到468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良  
文章在FDI与东道国的就业关系的理论基础上,全面分析了FDI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效应机制,包括直接投资中的绿地投资和并购投资就业效应,间接投资中的拉动效应、挤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基于产业关联视角,利用36个工业行业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以及《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实证检验了FDI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效应。结果表明:FDI的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都是显著为正,并且后者的影响程度更大,说明FDI的绿地投资大于并购投资,其通过产业关联的拉动效应大于挤出效应;由于技术水平对就业的影响不确定,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对FDI的间接就业效应促进作用不显著;另外内资企业资本以及规模对就业的影响也不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月明  王伟  
改革开放以来,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迅速增长,而近年来就业日益成为我国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为横截面单元,利用样本组成面板数据,进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来考察FDI对我国不同地区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就业影响是有差异的。FDI对于东部地区的就业效应要小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钟辉  
鉴于FDI对一国经济的巨大影响,积极吸引FDI目前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国内经济的一个重要政策。关于FDI对就业的影响,理论界虽有争论,但普遍认为FDI同东道国就业的关系呈正相关。本文认为得出正相关的结果是因为局部地、静止地看待FDI同就业的关系。FDI同就业的关系其实极为复杂,吸引FDI的不同阶段、FDI的进入方式、要素密集类型、与中间厂商的互动关系、在东道国的发展战略、产品的需求变化以及内资企业能否充分利用FDI带来的“外溢效应”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扩大行业的整体规模和市场需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对就业产生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应该坚持辩证、动态的方法分析其中的机制,从而便于制定相关的政策,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国琴  
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系统分析了FDI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FDI一方面通过产业关联、模仿示范和人员流动等三种机制来影响产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通过主动选择和被动竞争等两种机制来影响产业间的结构转型升级。但是实证结果分析表明,FDI对于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不足,而对于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升级影响过大,从而导致了三次产业间的结构不合理,为了改变这一格局,我们建议加大第一产业对FDI的优惠力度,降低第三产业对于FDI的进入壁垒,同时改变第二产业对于FDI的吸收策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然  燕波  邓伟根  
本文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分析了FDI垂直溢出效应对我国本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并利用37个工业行业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以及《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实证检验了FDI的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对国内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研发外溢的FDI前向关联显著提高了下游内资企业的创新能力,而基于技术升级的FDI前向关联的作用并不明显;FDI后向关联倒逼的技术引进对创新活动的替代效应超过了技术溢出效应,抑制了上游行业的自主创新。此外,清晰的产权制度会进一步强化FDI前向关联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对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会削弱FDI后向关联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茂初  尚秀丽  
基于新新经济地理理论,采用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数据,我们探讨并验证了环境规制影响城市工业效率的作用机制。总体上,环境规制的增强对城市工业效率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市场规模不同,此影响存在差异性。从影响机制来看,环境规制对城市工业效率的影响源于对异质性企业的选择效应以及对在位企业效率的影响:选择效应利于城市工业效率提升,其作用机制是降低低效率企业进入比例,增加低效率企业淘汰风险,且市场规模较大城市的选择效应更强;环境规制通过成本效应和创新效应对在位企业效率产生倒“U”型影响。各城市应基于自身“比较优势”选择适当的环境规制程度,最大可能地发挥环境规制创新效应对在位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发挥环境规制选择效应对低效率企业的淘汰作用,有效促进城市工业效率和城市群整体经济效率的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杰琦  韩颖  林洪  
在Antweiler分析框架基础上,引入FDi技术溢出、自主技术创新及对外资技术的吸收能力三种影响环境质量的技术因素,将FDi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分解为规模、结构及技术溢出效应,并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同时通过不同的样本、工具变量策略和估计方法来保证结论的可靠性,研究发现:无论从全国还是高排放区域来看,FDi降低了工业CO2排放效率,但有利于提高低排放区域的工业碳排放效率,进一步测算表明这是由不同地区FDi的规模、结构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之间的强弱关系所导致。此外,目前中国外资利用水平与以环保为目标的最佳水平之间尚有差距。以上结果意味着应引进掌握环保技术的外企,推行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卢晓勇  孙宏  李红  
伴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深化和加入WTO,FDI的就业效应日趋成为学者们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FDI较为系统地分析,认识到FDI的就业效应更应该是一种间接和长远的效应,且其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特征。因此本文从FDI的关联性和长远的动态特征等方面对其就业效应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国兵  徐源晗  袁征宇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需求端与供给端都造成巨大的冲击,评估此次疫情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机制分析变得重要。基于统计比较和使用DID模型,我们研究表明:(1)新冠疫情爆发前,我国总体失业率基本稳定,地区间失业差异趋于缩小;2020年疫情爆发后,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出现明显上升,但其影响在下半年趋于缓解。(2)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我国就业市场产生显著不利的冲击,但对我国31个大城市就业的不利冲击要相对小于总体城镇。新冠疫情导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上升0.31个百分点,导致全国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总体上升0.218个百分点。新冠疫情爆发4个月后我国就业受到的不利影响开始减小。(3)新冠疫情对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经济活动均造成不利冲击,进而对我国就业造成显著不利的影响,且对我国服务业经济活动产生的不利冲击更大。据此,需要严格防控国内疫情反弹,提升一流的营商环境,对受疫情不利影响的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出台人力资本政策支持建立国家高端人力资本储备池,拓展数字贸易、数字平台等就业创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雪征  张兴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国内资本形成的影响一直是研究外资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Agosin和Mayer(2000)的相对挤入挤出模型和绝对挤入挤出模型,选取1999-2007年产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对流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DI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之后本文对挤出效应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中彦  韩兆洲  
文章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广东省就业的影响,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考察了FDI对三次产业就业的影响,发现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而言,FDI的上升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但对于第三产业来说,FDI的上升反而会使得就业量出现下降。针对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伟  
通过对近10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第一产业的偏离系数是负数,而且绝对值越来越大,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并且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曲线在第二产业之下,这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新兴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制约了就业的扩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豪  刘辉煌  
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si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0~2009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碳排放绩效,并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角度,考察了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因素。碳排放绩效测算表明,行业整体的碳排放绩效在研究期内增加了7.8%,主要是技术进步的推动,技术效率则起抑制作用。收敛性检验表明,各行业碳排放绩效绝对收敛,即行业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影响因素分析表明,FDI可以通过水平技术溢出、前向和后向的垂直技术溢出对行业碳排放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但对不同类型行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菲  王玉荣  刘晓辉  
将FDI的溢出效应分为市场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利用1995—2012年中国5大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对创新追赶绩效中的产品创新绩效和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考察知识创新绩效作为内生变量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FDI的市场竞争效应对本土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的提高不存在促进作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本土企业的知识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并且通过作用于吸收能力而间接促进本土企业知识创新绩效的提升;FDI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的知识创新绩效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FDI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英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