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43)
- 2023(19061)
- 2022(16113)
- 2021(14781)
- 2020(12944)
- 2019(29193)
- 2018(29111)
- 2017(56056)
- 2016(30686)
- 2015(34276)
- 2014(33967)
- 2013(33681)
- 2012(30897)
- 2011(27859)
- 2010(27922)
- 2009(26478)
- 2008(26514)
- 2007(24008)
- 2006(21141)
- 2005(19093)
- 学科
- 济(127412)
- 经济(127232)
- 业(107474)
- 管理(101798)
- 企(93318)
- 企业(93318)
- 方法(61255)
- 数学(51521)
- 数学方法(50949)
- 财(41134)
- 农(38574)
- 业经(34874)
- 中国(32302)
- 制(29657)
- 务(27811)
- 财务(27756)
- 财务管理(27698)
- 企业财务(26316)
- 农业(26231)
- 贸(24406)
- 贸易(24395)
- 易(23763)
- 学(23027)
- 技术(22302)
- 银(21167)
- 银行(21098)
- 和(20905)
- 地方(20800)
- 理论(20659)
- 体(20448)
- 机构
- 学院(447626)
- 大学(446283)
- 济(184509)
- 经济(180841)
- 管理(175392)
- 理学(151073)
- 理学院(149515)
- 管理学(147054)
- 管理学院(146247)
- 研究(144815)
- 中国(113104)
- 京(93289)
- 财(89824)
- 科学(89399)
- 农(82585)
- 所(73885)
- 财经(71061)
- 业大(69915)
- 江(68067)
- 中心(67894)
- 研究所(66664)
- 农业(65439)
- 经(64462)
- 北京(57967)
- 经济学(56516)
- 州(53355)
- 范(52897)
- 财经大学(52571)
- 师范(52190)
- 院(51673)
- 基金
- 项目(295822)
- 科学(232967)
- 基金(216731)
- 研究(210131)
- 家(190542)
- 国家(188947)
- 科学基金(162247)
- 社会(134542)
- 社会科(127658)
- 社会科学(127622)
- 省(115990)
- 基金项目(114472)
- 自然(107166)
- 自然科(104729)
- 自然科学(104694)
- 自然科学基金(102911)
- 划(97692)
- 教育(96778)
- 资助(89103)
- 编号(83816)
- 成果(67542)
- 重点(66641)
- 部(65542)
- 创(63188)
- 发(62214)
- 创新(58629)
- 科研(57661)
- 课题(57224)
- 国家社会(56078)
- 教育部(56003)
- 期刊
- 济(201764)
- 经济(201764)
- 研究(125871)
- 中国(83202)
- 农(75242)
- 学报(73479)
- 财(73322)
- 管理(67772)
- 科学(66072)
- 大学(55505)
- 学学(52818)
- 农业(50691)
- 融(42728)
- 金融(42728)
- 技术(39191)
- 教育(38509)
- 财经(36015)
- 业经(34326)
- 经济研究(31860)
- 经(30860)
- 业(29030)
- 问题(27278)
- 技术经济(23666)
- 统计(22542)
- 贸(22296)
- 版(22124)
- 理论(21082)
- 策(20868)
- 商业(20795)
- 财会(20375)
共检索到659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方健雯
利用1999-2006年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水平联系和前后向关联两种途径对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了避免外资测度变量选择的偶然性,本文分别选择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数的比重作为外资测度变量,以考察外资溢出效应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水平溢出效应和后向溢出效应,而前向溢出效应不显著。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凯 彭小雨
本文结合外商直接投资(FDI)来源国特征及进入东道国行业特征来区分FDI的投资动机,并利用2001~2012年中国39个制造业行业数据考察不同投资动机的FDI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投入当期只有市场寻求型FDI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滞后一期则只有资源寻求型FDI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总体来看资源寻求型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市场寻求型FDI;而战略资产寻求型FDI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少勤 娄曼
使用我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研究了进口产品种类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1)进口产品种类的增加推动了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分行业回归结果显示,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口产品种类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劳动密集型行业次之,技术密集型行业最小,但后两者的差异较小;(3)从不同贸易方式角度,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以上促进作用在一般贸易中强于加工贸易,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这种促进作用在加工贸易方式下更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公嵬 梁琦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指标,并将出口、集聚与TFP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出口与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TFP年均增长4.3%,其中90%以上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较小,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而后者是TFP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口和集聚的相互作用削弱了对TFP增长的影响,即便如此,出口仍显著促进了TFP增长,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是制造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浩 岳彩同 汪彦斌
利用2006—2010年我国27个大中型制造业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对TFP的直接影响作用,并将FDI作为中介变量纳入研究模型,分析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通过影响FDI进而对TFP产生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财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外向度对FDI流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对TFP有正向作用,但弹性系数较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延方 王冬
本文运用1998~2007年中国11个主要制造业产业的面板数据,测评满足外需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除了个别承接外包变量影响不显著外,至今为止中国主要制造业产业承接外包行为并没有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尤其以简单加工制造为主的承接外包行为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负的影响,因此制造业的经验数据不支持"承接外包促进效率"假说。研究认为,国家应重新审视和合理调整目前主要依赖廉价劳动力投入为主的贸易结构和以承接国外加工业务为主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承接外包 制造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溦
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有很多前提假设,当这些假设被打破时,传统方法将出现很多问题。文章将基于1992-2008年我国28个省的面板数据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对FDI和研发资本存量对其影响进行计量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敏洁 程中华 徐常萍
R&D、FDI和出口是技术创新系统知识输入的重要来源。文章研究了三者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果显示:2002—2016年我国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1.01%,东部综合效率水平高,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各区域最低。粗放式发展下,中西部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未见明显改善,产出不足制约了中西部产出效率的提高;由于R&D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创新系统失灵以及"技术依赖"下形成的低端锁定,R&D、FDI和出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摆脱低端锁定的依赖路径成为东部制造业的当务之急,不同于东部,出口显著促进了中西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R&D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都为显著正向影响,而出口导向的FDI成为推动中西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动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艳
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性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热点问题。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探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行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验证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艳
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性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热点问题。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探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行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验证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薛万东
本文运用B&CⅡ模型,使用Coelli编制的软件"Frontier"4.1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函数和技术效率进行了估计,计算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分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针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各种因素,如技术进步、所有制结构、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源素质,就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B&CⅡ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牛泽东 张倩肖 王文
本文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1998-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并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配置效率变化四个方面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经验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TFP都有所增长,其增速皆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TFP增长对全国装备制造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仅为0.117。对TFP增长的分解发现,技术进步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TFP增长的主要源泉,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恶化则严重阻碍了中国装备制造业TFP水平的提高。分地区来看,中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惠 王树乔
文章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4-2013年江苏省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将FDI、控制变量环境规制、人力资本等与TFP纳入统一框架之下,考察FDI对制造业TFP以及分解指标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江苏省制造业TFP年均增长2%,其中约60%是由于技术效率贡献,行业间的技术效率差距较为明显,技术进步变化差异不大。面板数据回归结果表示,FDI技术溢出效应以及吸收能力在行业间存在明显不同,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积聚效应"。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FDI注入的方式和内
关键词:
FDI 技术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面板数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诏怡
作为制造业的高级要素投入,生产性服务进口和FDI提高了进口国和东道国的专业化分工,从而促进了制造业的生产率提升。对中国制造行业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比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要更为明显,而且二者都更能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专有权与特许权使用费的进口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其次是建筑服务、保险服务和金融服务的进口;专有权与特许权使用费最能促进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而建筑服务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生产率的效应更明显;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明显有利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但对资本技术密集性制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畅
随着我国流通业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促进流通业的低碳转型是实现流通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水平、信息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流通能源强度、交通网络密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对流通业TFP(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GWR估计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多维驱动因素对流通业TFP的方向和强度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平稳特征,其中产业集聚水平呈现“中部高、东西地区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信息化水平、交通网络密度、技术创新能力则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下降的趋势,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而能源强度对各省份流通行业TFP均有负面影响,研究结果为提高流通业发展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业集聚、企业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长三角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FDI、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FDI溢出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要素重置吗——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服务业FDI的前向关联和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础研究对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制造业FDI与服务业FDI区位决策的互动影响——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FDI技术溢出渠道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服务业FDI提高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