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31)
2023(15145)
2022(13148)
2021(12407)
2020(10494)
2019(23983)
2018(23828)
2017(47111)
2016(25770)
2015(28462)
2014(28428)
2013(28236)
2012(26163)
2011(23863)
2010(23823)
2009(21998)
2008(21506)
2007(19091)
2006(16919)
2005(14868)
作者
(76613)
(63615)
(63111)
(60220)
(40306)
(30451)
(28673)
(24910)
(24066)
(22737)
(21349)
(21283)
(20267)
(20104)
(19619)
(19603)
(19311)
(19020)
(18244)
(18130)
(16027)
(15630)
(15524)
(14431)
(14348)
(14103)
(14096)
(14087)
(12795)
(12508)
学科
(102907)
经济(102795)
管理(73407)
(71743)
(57847)
企业(57847)
方法(46501)
数学(40690)
数学方法(40252)
(29952)
中国(28317)
(26399)
业经(23386)
(22257)
(20961)
地方(20947)
(20694)
贸易(20686)
(20137)
农业(19546)
(16915)
银行(16847)
技术(16774)
(16099)
(15940)
环境(15913)
财务(15875)
财务管理(15846)
(15620)
理论(15343)
机构
大学(371065)
学院(370645)
(150275)
经济(147109)
管理(146567)
理学(127356)
理学院(125956)
研究(125852)
管理学(123889)
管理学院(123241)
中国(92784)
科学(79260)
(79022)
(68964)
(65624)
(64059)
业大(58810)
研究所(58560)
中心(55999)
财经(55290)
(53560)
农业(51913)
(50188)
北京(49955)
(47565)
师范(47020)
(45480)
经济学(44748)
(43340)
财经大学(41033)
基金
项目(252986)
科学(197500)
基金(182705)
研究(181681)
(160732)
国家(159416)
科学基金(135417)
社会(113885)
社会科(108026)
社会科学(107999)
(98955)
基金项目(97516)
自然(89364)
自然科(87198)
自然科学(87172)
自然科学基金(85617)
(83773)
教育(82568)
资助(75678)
编号(73778)
成果(59494)
重点(56762)
(55552)
(54837)
(52435)
课题(50803)
创新(48916)
科研(48402)
教育部(47006)
计划(46448)
期刊
(163108)
经济(163108)
研究(109256)
中国(64274)
学报(62451)
(59100)
科学(55604)
管理(52598)
(49254)
大学(46341)
学学(43994)
农业(40524)
教育(36873)
(33187)
金融(33187)
技术(29785)
业经(28503)
经济研究(26697)
财经(26512)
(22713)
问题(22201)
(19924)
科技(18940)
技术经济(18070)
理论(18048)
商业(17693)
图书(17379)
(17248)
(17095)
现代(16826)
共检索到533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成果显著,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了工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及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但同时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我国应提高FDI质量,积极引导外商向高科技现代制造业投入,鼓励外商投资现代农业,加速服务业的开放,促进外资向第三产业薄弱行业流动,同时政府要合理引导FDI在我国的地区分布,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并令吸收和使用FDI朝着一个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婧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融资、技术外溢和商品贸易三大功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但同时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我国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结构偏差,因此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应成为今后引资政策制订的基本原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国琴  
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系统分析了FDI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FDI一方面通过产业关联、模仿示范和人员流动等三种机制来影响产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通过主动选择和被动竞争等两种机制来影响产业间的结构转型升级。但是实证结果分析表明,FDI对于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不足,而对于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升级影响过大,从而导致了三次产业间的结构不合理,为了改变这一格局,我们建议加大第一产业对FDI的优惠力度,降低第三产业对于FDI的进入壁垒,同时改变第二产业对于FDI的吸收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传荣  陈丽珍  
文章通过大量国际、国内数据对比国际、国内产业结构,其中包括国际、国内FDI产业分布特点,利用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实际利用FDI对其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引资对策来解决如何利用外资助推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祝金龙  解志韬  李小星  
本文分析了FDI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方式,并从产业技术、产业结构、产业控制权、产业持续发展力四个方面分析了FDI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进而针对性地从完善我国招商引资的相关法规、法律体系,加强对FDI的引导和调控,适度保护民族支柱产业和民族品牌,扶持民族企业成长,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国家产业安全的监测预警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清文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谭清文文章认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是“九五”期间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尽管自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基础不稳,后劲不足;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素质低下,等等。在充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红玲  张景富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已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介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一些突出矛盾 ,并以此为基础 ,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的思路和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单俊辉  张玉凯  
文章基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假设,首先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渠道,然后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基于1987年~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且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尤为明显。说明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要因素之一。应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政策,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史长宽  
新一轮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全面性、战略性、长期性特征,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鉴于经济发展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内容,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而言,中美贸易摩擦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从冲击对外贸易结构、减少企业利润与投资、阻碍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等多个层面抑制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又能从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优胜劣汰、降低对美贸易依存度等多个层面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外部环境和我国产业结构急需升级的内部需求,应从政策导向、科技创新、"一带一路"建设三个维度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具体而言,面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转变,应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加以引导,并合理配置微观资源要素,策略性对抗与战略性妥协并举,构筑更加有质量的产业结构升级通道;面对美国对华高新技术产业的打压,应提高我国自主科技实力特别是关键与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这既是未来我国谈判最大的筹码,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面对美国对华单边主义,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从容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把握好"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良  于军威  
一、FDI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理论(一)FDI与产业结构20世纪60年代,钱纳里基于结构主义原理提出了著名的"双缺口模型",指出经济发展在于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的演变,认为由于存在结构刚性,东道国经济发展会受国内资源不足的制约,因此引进和利用外资有助于弥补储蓄和外汇缺口,进而推动东道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70年代以后,丹尼森、索洛、肯德里尼、乔森根的研究引发了经济学界关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转换之间的理论研究。赫尔希曼从弥补"技术缺口"的角度讨论了利用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经济增长的意义,发展了钱纳里关于利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永华  
当前,各国都把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协调化作为新时期的战略目标,并以此来提升一国产业结构的国际竞争力。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王岳平  
过去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既顺应需求变化支撑了经济高速增长,但所形成和积累的矛盾也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矛盾集中表现为过度集中于生产和加工制造环节的中低端,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品牌等关键环节滞后或缺失,由此带来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贸易条件恶化、国民收入增长缓慢、服务业难以快速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国摆脱国际金融危机走向新繁荣的时期,也是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实施"突破关键环节、提升价值链"的战略,产业政策重心也应由过去倾斜式的结构政策为主,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争鸣  王秦  
本文从我国产业结构形成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工业内部结构,外部结构,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以及结构的均衡等问题。作者认为,需求结构中的基本关系,即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是决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根本因素。较高的积累率是产业结构成长较快的现实基础,而高消费率会使赶超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变得遥远,而且需求结构变动不宜过大、过于频繁。在结构均衡问题上,作者分析了基础产业与加工产业、经济结构与产业以及外贸结构与产业的均衡问题,并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偏重实证性研究,运用了大量数据,限于篇幅,编者作了较大删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