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52)
- 2023(18461)
- 2022(15743)
- 2021(14523)
- 2020(12061)
- 2019(27496)
- 2018(27123)
- 2017(52375)
- 2016(28001)
- 2015(31365)
- 2014(30979)
- 2013(30505)
- 2012(28024)
- 2011(25301)
- 2010(25181)
- 2009(22936)
- 2008(21992)
- 2007(19124)
- 2006(16671)
- 2005(14408)
- 学科
- 济(120331)
- 经济(120215)
- 管理(81477)
- 业(78921)
- 企(64702)
- 企业(64702)
- 方法(51952)
- 数学(44953)
- 数学方法(44364)
- 中国(32635)
- 农(32255)
- 地方(28549)
- 业经(27969)
- 财(27283)
- 学(23819)
- 农业(21761)
- 贸(20751)
- 贸易(20738)
- 易(20064)
- 制(19608)
- 技术(19573)
- 环境(19192)
- 理论(18891)
- 和(18304)
- 银(17519)
- 融(17482)
- 金融(17480)
- 银行(17476)
- 务(17075)
- 财务(16995)
- 机构
- 学院(393982)
- 大学(393615)
- 济(160409)
- 管理(158051)
- 经济(157103)
- 理学(137742)
- 理学院(136221)
- 管理学(133709)
- 管理学院(132998)
- 研究(131570)
- 中国(96789)
- 京(83475)
- 科学(80901)
- 财(71025)
- 所(64426)
- 农(61984)
- 中心(59721)
- 研究所(58869)
- 业大(58230)
- 财经(57471)
- 江(56485)
- 范(53320)
- 师范(52827)
- 北京(52472)
- 经(52433)
- 院(48504)
- 农业(48204)
- 经济学(48202)
- 州(46281)
- 经济学院(43535)
- 基金
- 项目(274692)
- 科学(217679)
- 研究(201807)
- 基金(199754)
- 家(173467)
- 国家(171982)
- 科学基金(149124)
- 社会(128689)
- 社会科(122051)
- 社会科学(122023)
- 省(107755)
- 基金项目(105866)
- 自然(96566)
- 自然科(94385)
- 自然科学(94365)
- 教育(93199)
- 自然科学基金(92644)
- 划(90163)
- 编号(82023)
- 资助(81869)
- 成果(65056)
- 发(61597)
- 重点(61330)
- 部(60592)
- 创(57533)
- 课题(56311)
- 创新(53594)
- 国家社会(52941)
- 教育部(52454)
- 科研(52133)
- 期刊
- 济(174035)
- 经济(174035)
- 研究(114826)
- 中国(73654)
- 学报(59670)
- 管理(58585)
- 农(56295)
- 科学(56276)
- 财(52500)
- 大学(46199)
- 教育(45400)
- 学学(43456)
- 农业(39509)
- 技术(35909)
- 融(32582)
- 金融(32582)
- 业经(30711)
- 经济研究(28285)
- 财经(27188)
- 经(23392)
- 问题(22621)
- 业(20221)
- 图书(19925)
- 科技(19446)
- 技术经济(19433)
- 商业(18804)
- 理论(17901)
- 现代(17539)
- 版(17489)
- 资源(17237)
共检索到570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宇 杨松
基于2007~201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10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进一步采用交叉项模型和门槛模型,研究了FDI影响东道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非线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FDI对可再生能源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作用受到研发投入水平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东道国的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投入较低时,FDI对可再生能源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当两项研发投入处于中等水平时,FDI对可再生能源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正向影响,但不具有显著性;当两项研发投入处于高水平时,FDI对可再生能源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圳
可再生能源并非新生事物,但在2006年中期石油价格飞涨期间,可再生能源吸引了国际社会的空前关注。然而,可再生能源的全面发展与利用却面临许多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经济领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子健 赵旭
2010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未达预期目标,同时部分可再生能源电力却由于无法上网外送而浪费。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认为关键在于目前的政策设计没有考虑电网的非线性投入产出关系,从而激励政策效果有限。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描述电力消费量、火电发电量、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两阶段的最小化购电成本的电力上网模型。研究发现,仅靠补贴政策来实现"十二五"的可再生能源比例目标,补贴水平需要提高到76.04元/千千瓦时。而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进步,补贴幅度可以明显降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红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山西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 ,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推动山西能源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是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对我省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平林 余中福 简建辉
一、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融资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能源需求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能源供求矛盾愈演愈烈,如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给体系,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实现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能源规划中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巨大,环境污染较低,可以永续利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能源。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约10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173万千瓦,生物发电新增2800万千瓦,到202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艳 朱雅丽
能源开发利用的变迁过程中,常规化石能源面临资源储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约束,可再生能源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小,有利于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了制度变迁在能源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机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技术锁定、制度竞争、资源赋存、制度安排、主导价值目标等原理来讨论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产业发展路径。得出结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存在路径依赖。其原因是技术锁定使得可再生能源技术水平在短期内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可再生能源与常规化石能源相比,不具有价格优势;可再生能源资源赋存与消费空间的矛盾,导致短期内还不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廉价的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制度配套的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洪富艳 刘岩
本文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理论,深入分析了可再生能源环境价值,通过建立动态模型,引入可再生能源分析替代过程中化石能源污染的外部环境成本与可再生能源的外部环境收益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论证了可再生能源边际外部环境价值的三个构成要素,完善了可再生能源价值理论;最后以风电能源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外部环境成本 环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敏 刘世哲 薛栋
基于中国2007-2020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发展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在中西部地区与环境规制强度高地区更明显;风能发展对碳排放的抑制效果最大,太阳能次之,水能的抑制效果最小;机制检验表明,可再生能源能够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挥碳减排效应;非线性效应表明,随着能源结构水平的恶化,可再生能源对碳排放的影响呈先抑制后促进的趋势。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的碳减排效应会随着能源利用效率的下降呈边际递减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珺仪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快速发展,但现阶段参与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合理的电价补贴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的发展仍然较为重要。本文借鉴英、美、德等典型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制度,对我国目前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情况及电价补贴制度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构建关于可再生能源电价最优补贴额的理论测算模型,最后从择优补贴、多元化补贴及配套政策完善等方面提出完善电价补贴机制,引导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薇 栾维新
选取中国1995—2015年间125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文本,按照政策数量、发布形式、政策主体、政策内容4个维度进行量化分析,基于政策工具-产业链视角对政策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存在差异性政策运用不够、政策体系建设不健全、政策工具结构不合理及与产业链过程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其中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不足和产业链政策着力点不均衡是制约产业快速发展主要政策因素。
关键词:
海洋可再生能源 政策工具 产业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振宇 马旭
面向中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根据2010-2019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鉴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分析,从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消纳比率、发电占比三个指标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研究。依据能源系统理论,量化分析可再生能源电力对碳排放量的作用路径及影响。结果表明:上述三个指标对碳减排的单位效应影响值由大到小排序为消纳比率、发电占比、装机容量,其中,促进能源消纳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研究得出,实现“双碳”目标需优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投资结构与规模,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就地消纳,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研究结果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碳排放 电力消费量 中介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勇强
在应对气候变化压力、政策扶持和技术进步推动下,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开始全面规模化利用并逐步成为重塑能源体系、影响地缘政治、促进绿色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国应抓住主办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的机遇,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参与全球能源治理。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全球能源治理 G2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勇强
在应对气候变化压力、政策扶持和技术进步推动下,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开始全面规模化利用并逐步成为重塑能源体系、影响地缘政治、促进绿色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国应抓住主办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的机遇,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参与全球能源治理。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全球能源治理 G2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常凯
当前可再生能源补贴成本主要有可再生能源设备安装的投资补贴、电网传输和分销系统建设补贴、独立电力系统建设补贴等。2006~2013年政府给予可再生能源补助资金总共约为805.89亿元,其中风电补助资金约为390.0亿元,太阳能发电补助资金约为168.54亿元,生物能发电补助资金约为241.97亿元。2006~2013年,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创造的环境收益分别为24.77、33.38、49.36、103.43、185.0、279.0和668.43亿元,环境收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益还可以提升能源供应安全能力,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推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和其他溢出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