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9)
- 2023(13459)
- 2022(11653)
- 2021(10698)
- 2020(8995)
- 2019(20445)
- 2018(20049)
- 2017(38167)
- 2016(21064)
- 2015(23294)
- 2014(22915)
- 2013(22573)
- 2012(20543)
- 2011(18367)
- 2010(17989)
- 2009(16254)
- 2008(15638)
- 2007(13375)
- 2006(11451)
- 2005(9627)
- 学科
- 济(79180)
- 经济(79096)
- 管理(61860)
- 业(56804)
- 企(46906)
- 企业(46906)
- 方法(38698)
- 数学(33713)
- 数学方法(33380)
- 农(21297)
- 财(20269)
- 中国(20164)
- 学(19159)
- 业经(17680)
- 环境(16925)
- 地方(16899)
- 贸(15563)
- 贸易(15555)
- 易(15072)
- 农业(14486)
- 务(13528)
- 财务(13466)
- 财务管理(13449)
- 技术(13448)
- 划(13154)
- 和(13123)
- 企业财务(12767)
- 理论(12694)
- 制(12340)
- 银(10477)
- 机构
- 大学(295117)
- 学院(292721)
- 管理(118420)
- 济(111933)
- 经济(109596)
- 理学(104320)
- 理学院(103138)
- 管理学(101322)
- 管理学院(100829)
- 研究(97266)
- 中国(69218)
- 京(64889)
- 科学(64837)
- 农(54281)
- 业大(50883)
- 所(49203)
- 财(47925)
- 研究所(45742)
- 中心(43688)
- 农业(43181)
- 北京(40836)
- 江(39928)
- 财经(39764)
- 范(37772)
- 师范(37294)
- 经(36326)
- 院(35611)
- 州(32671)
- 经济学(32642)
- 经济管理(31043)
- 基金
- 项目(214895)
- 科学(167345)
- 基金(155580)
- 研究(150408)
- 家(138366)
- 国家(137248)
- 科学基金(117015)
- 社会(94284)
- 社会科(89400)
- 社会科学(89375)
- 基金项目(84136)
- 省(83901)
- 自然(79202)
- 自然科(77288)
- 自然科学(77265)
- 自然科学基金(75857)
- 划(71769)
- 教育(68134)
- 资助(63305)
- 编号(60203)
- 重点(48106)
- 成果(46591)
- 部(46075)
- 发(45441)
- 创(44731)
- 科研(41786)
- 创新(41724)
- 计划(41137)
- 课题(40896)
- 大学(39056)
- 期刊
- 济(113315)
- 经济(113315)
- 研究(79709)
- 学报(55044)
- 中国(50463)
- 农(47602)
- 科学(47196)
- 大学(40353)
- 管理(40020)
- 学学(38182)
- 财(34642)
- 农业(33281)
- 教育(29655)
- 技术(23150)
- 业经(19576)
- 融(19191)
- 金融(19191)
- 经济研究(18579)
- 财经(18183)
- 业(17087)
- 科技(16216)
- 图书(15713)
- 经(15341)
- 问题(15180)
- 业大(15070)
- 版(14766)
- 资源(13948)
- 理论(13868)
- 技术经济(13515)
- 商业(13029)
共检索到402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晓岭 何枫 朱召君
作为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新窗口,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重点区域之一。随着外资利用规模的扩大和引进速度的提高,客观地识别和厘清FDI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方式与作用机理就变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基于"污染避难所假说"和"污染光环假说"两个竞争性假说,构建分析框架与模型,并基于FGLS模型利用2000—2014年实证数据分析FDI对京津冀地区环境绩效的整体作用与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FDI的地域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出发,识别不同属地及产业流向的外资对该地区环境质量的影响方式。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该地区在外资引进与管理的调整方向和策略,促进FDI对环境治理积极效应的发挥,以加快京津冀的绿色协同性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卜洪运 黄杰
产业结构和环境质量协调发展研究对促进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先对产业结构和环境质量耦合原理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设计京津冀产业结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基于耦合理论的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京津冀产业结构和环境质量的协调关系。结果显示,2000-2008年京津冀产业结构和环境质量处于濒临失调阶段,2009-2015年京津冀产业结构和环境质量则上升到勉强协调。最后通过GM(1,1)与二次指数平滑相结合的不等权组合预测方法对协调度预测,结果显示未来七年协调度一直在0.59以下,即京津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环境质量 熵平衡方程 协调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凡文 李鲁波
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环境规制、环境宜居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环境宜居性和二者交互后对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地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环境规制和环境宜居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均有促进作用,二者交互后对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但对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抑制作用;环境宜居性在环境规制驱动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门槛效应,随着环境宜居性的提高,环境规制的驱动效果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基于此,提出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宣杰 张宛琳 王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动力,投资活动一直备受关注。投资效率低下扰乱了企业内在有条不紊的机制,阻碍企业快速发展,而内部控制作为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监督和控制手段,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的前提。本文从内部控制目标角度,分析了内部控制在提高投资效率方面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与投资效率正相关,其中企业履行资产安全目标、战略目标与投资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履行经营目标和财务报告目标与投资效率负相关。
关键词:
京津冀 内部控制 随机前沿分析 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宣杰 张宛琳 王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动力,投资活动一直备受关注。投资效率低下扰乱了企业内在有条不紊的机制,阻碍企业快速发展,而内部控制作为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监督和控制手段,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的前提。本文从内部控制目标角度,分析了内部控制在提高投资效率方面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与投资效率正相关,其中企业履行资产安全目标、战略目标与投资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履行经营目标和财务报告目标与投资效率负相关。
关键词:
京津冀 内部控制 随机前沿分析 投资效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浩 王子羿 王婧 孟娜
基于2000和2015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WRF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拟与数理统计方法,设计4组城市气温对比方案,定量模拟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对区域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城市群建设用地增加2840 km2,94.37%由耕地转换而来;2)北京土地利用变化对廊坊、天津和唐山气温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天津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廊坊气温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3)分季节来看,北京与天津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群季均气温的影响排序为:秋季>夏季和春季>冬季;4)其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使北京市年均气温增加0.07℃,且夏季降温作用明显,而该变化对天津市年均气温作用不明显,但秋季与冬季的增温区域形成了京津唐热环境连片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5)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对热环境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遥响应"特性,因而有必要从大尺度、泛区域的角度认识城市扩展对热环境的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任志新
据环保部2014年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显示,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42.8%,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7%,高于全国74个城市11.4个百分点。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为93微克/立方米,12个城市超标,京津冀成为中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促进京津冀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大气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为此,必须加大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和先进环保科技与设备的引资及引进,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政府要严格执法,用法律、法规"倒逼"传统外资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浩 陈平 罗艳
考虑资源环境因素,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度了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03~2013年的环境效率值,接着利用Malmquist指数对环境效率进行了动态研究,最后通过面板数据Tobit模型分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整体环境效率水平不高,有逐步变好的趋势,但增长幅度较小;技术进步是阻碍环境效率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人均收入、人口密度、生产技术水平对环境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而产业结构、引进外资水平、人均道路面积、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赛 薛勇 黄钊坤
环境与就业是新世纪城市发展绕不开的两个重要议题,聚焦京津冀城市群,基于2010—2021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门槛和空间杜宾多种计量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就业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1)京津冀城市群中,环境规制对就业呈现U型影响,因此应从发展的眼光看,长期坚持环境治理,才能突破就业规模提升的U型拐点;(2)截至2021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中的8个城市尚未跨过环境规制门槛,因此各城市环境规制政策应有针对性,促使劳动力在城市群内部进行流动,实现京津冀城市群就业规模的整体提升;(3)京津冀城市群内的环境规制对就业规模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对于已经越过环境规制门槛的城市要持续加大环境规制力度,对于尚未越过环境规制门槛的城市要争取尽快突破拐点,同时加强各城市间环境治理技术的联系,达到京津冀城市群环境与就业共同发展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环境规制 就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奔 薛阳
本文在全面梳理有关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质量评价模型,并应用突变理论对京津冀城镇化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城市群在经济城镇化方面存在核心城市经济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区域发展水平差距过大、产业分工布局仍需逐步优化等问题;社会城镇化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基础薄弱;生态城镇化方面存在生态环境承载力总体超限、土地城镇化过快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等问题。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就提升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水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城镇化 质量评价 突变理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陈毅 陈依萍 谢丽莉 李晓静
社会信用环境评价揭示特定地区的信用环境状况,是促进该地区信用环境优化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于共建京津冀信用体系的主题,以国家政策和大数据为背景探讨构建京津冀社会信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从定性分析入手,结合实地调研结果筛选评价指标,借助因子分析法评价两市一省的社会信用状况,提出若干改善对策,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信用治理协同发展以及"信用京津冀"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韩保江
李惠茹等著/人民出版社出版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率先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以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特别是应对大气污染问题,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河北大学李惠茹教授等撰写的著作《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研究》对此作了系统深入研究。该书强调以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关联性为基点,从区域一体化重构视角,以新区域主义论、协同论等理论为基础搭建分析框架,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作为研究范式,以如何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为研究主题,跟踪分析李惠茹等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丽
本文在梳理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本底特征、发展现状、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思路:(1)开源与节流并重,走资源环境的集约发展之路;(2)综合利用行政、立法、市场等多种手段,走资源环境的高效发展之路;(3)统筹规划、管理、整治,走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之路。文章认为,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是: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方面,一是节约利用水资源,二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三是推进矿产资源节约,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四是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在联防联控环境污染方面,一是全面实行清洁空气行动,二是加大水体污染防治力度,三是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四是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在构筑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亚明 陈宝珍
借鉴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研究成果,利用生态效率测度京津冀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构建产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引入非期望产出、赋予权重的方式对传统SBM模型进行改进,并分别基于WindoW-SBM、PCA-SBM模型测算了京津冀13个地区2004-2013年产业生态化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地区推进产业生态化进程中,总体呈现向好的趋势,各地区逐步向生产前沿面推进;部分地区与前沿面之间仍然存在较大距离,且这些地区基本位于河北省内;张家口是在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过程中最为落后的地区,而秦皇岛则是产业生态化水平波动较大的地区;不同的地区在不同指标方向上依然存在松弛,各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提升主要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俞会新 李玉欣
本文基于P-S-R模型构建了京津冀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并选择熵值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模型测算2014年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值和各子系统值。为具体分析京津冀之间生态环境质量差异的根源,对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最好,河北省最差,天津市位于京冀之间。基于以上研究,减轻承载压力、改善承载能力、强化治理环境有利于提高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