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4)
- 2023(9923)
- 2022(8058)
- 2021(7225)
- 2020(5810)
- 2019(13171)
- 2018(12428)
- 2017(23491)
- 2016(12445)
- 2015(13598)
- 2014(12867)
- 2013(13030)
- 2012(12036)
- 2011(11140)
- 2010(10503)
- 2009(9304)
- 2008(8915)
- 2007(7399)
- 2006(6319)
- 2005(5552)
- 学科
- 济(56815)
- 经济(56760)
- 管理(35932)
- 业(32243)
- 方法(27457)
- 数学(25577)
- 数学方法(25472)
- 企(23899)
- 企业(23899)
- 中国(17487)
- 贸(14732)
- 贸易(14727)
- 易(14477)
- 农(14180)
- 环境(13864)
- 财(13138)
- 学(11307)
- 业经(10425)
- 农业(9638)
- 制(9167)
- 划(8707)
- 银(8688)
- 银行(8654)
- 融(8497)
- 金融(8497)
- 出(8387)
- 行(8359)
- 技术(7987)
- 关系(7698)
- 和(7334)
- 机构
- 大学(184851)
- 学院(180992)
- 济(88359)
- 经济(87363)
- 管理(69204)
- 研究(67634)
- 理学(61592)
- 理学院(60926)
- 管理学(60090)
- 管理学院(59784)
- 中国(50887)
- 科学(40727)
- 京(37923)
- 农(36283)
- 财(35788)
- 所(33903)
- 研究所(31721)
- 业大(30426)
- 财经(30416)
- 经济学(30078)
- 中心(29525)
- 农业(29145)
- 经(28316)
- 经济学院(27559)
- 院(24147)
- 北京(23627)
- 财经大学(23246)
- 江(22369)
- 科学院(21708)
- 范(20354)
- 基金
- 项目(133697)
- 科学(106786)
- 基金(103735)
- 家(94460)
- 国家(93820)
- 研究(89435)
- 科学基金(79497)
- 社会(63524)
- 社会科(60720)
- 社会科学(60709)
- 基金项目(54883)
- 自然(51940)
- 自然科(50870)
- 自然科学(50852)
- 自然科学基金(50029)
- 省(47592)
- 划(42135)
- 资助(41819)
- 教育(39383)
- 部(31319)
- 重点(30581)
- 编号(30196)
- 国家社会(29295)
- 发(28733)
- 创(28329)
- 中国(27248)
- 教育部(26800)
- 创新(26774)
- 科研(26607)
- 计划(25560)
共检索到249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杰
文章以1997—2015年中国30个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普通面板基准模型,实证检验了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地区FDI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表现出"污染光环效应",且东部大于中部;在西部地区则表现出显著的"污染天堂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门槛模型就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非线性的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环境规制、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下,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
关键词:
FDI 碳排放强度 非线性影响 门槛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子豪 刘辉煌
基于2003-2009年中国220个城市的数据,利用门槛面板回归方法,从收入门槛和人力资本门槛两个角度,本文检验了FDI对环境影响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环境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收入门槛的检验表明,在高收入和低收入阶段,FDI对环境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中等收入阶段,FDI则带来了环境质量的恶化;人力资本门槛的检验表明,在高人力资本阶段,FDI能够显著地降低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本阶段则相反。受到大部分城市收入和人力资本水平限制,FDI将给中国带来较大的环境压力。因此,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应对外资环境挑战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门槛效应 城市检验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五七 聂鸣
为探讨基于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利用1978年至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ARDL模型和边界检验方法对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效率、对外贸易和城市化等因素与中国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动态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碳排放强度与所有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与煤炭消费比重、工业比重和人口城市化显著正相关,与能源效率显著负相关,与外贸依存度呈微弱负相关,能源效率和人口城市化对碳排放强度的短期影响最为显著。为实现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的预期目标,短期应着力推动节能技术应用和能源效率提升,并适当控制人口城市化速度,克服城市化中的投资冲动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广为 赵涛
中国政府提出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与2005年相比降低40%~45%的目标,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其起推动作用。本文在论述离散二阶差分方程预测模型(DDEPM)推导过程的基础上,将DDEPM与现有的碳排放预测方法进行比较,说明其优越性。其应用DDEPM,用Matlab编程,基于1980~2009年的碳排放数据、GDP数据和第三产业数据,对2020年碳排放、GDP和第三产业进行预测。通过计算得出碳排放强度和第三产业比重的预测值。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从第三产业比重的角度,分析其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同时,整合碳排放强度与第三产业比重的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一起进行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广为 赵涛 米国芳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动态进行系统论述,随后对碳排放强度的预测研究现状做出整体概述。将DDEPM与现有的碳排放预测方法进行比较,说明其优越性。应用DDEPM,用Matlab编程,基于1980年-2009年的碳排放数据和GDP数据,对2020年碳排放和GDP进行预测,通过计算得出降低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潜力巨大。基于中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的现状,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从煤炭能源消耗比重的角度,分析其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随后整合碳排放强度、煤炭消耗比重的预测数据和实际数据,将其整合数据进行向量自回归处理,其结果与碳排放强度与煤炭消耗比重实际数据的向量自回归进行比较,得出了两组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云 蔡艳蓉 张蕙杰
本文在明确30个省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和农业碳排放效率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在其中的门槛作用以及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和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处于稳步上升态势。样本考察期内,除上海之外,其余29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均呈上升趋势且以青海增幅最大;所有省份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表现出增长态势且以浙江增幅最大。(2)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N”型非线性关系,即农业碳排放效率会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表现出“先增、后降、再增”的三阶段特征,且最终表现为促进作用。(3)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农村人力资本门槛,且始终为正向非线性作用。(4)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农业碳排放效率会随邻近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受到不同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文忻 杜凤莲
本文利用布朗分解方法和国家统计局2003年的再就业专项调查数据,对中国城镇再就业者的性别分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再就业人口中存在着性别的职业分割和工资的性别差异,政策含义是:在再就业市场上,政府应该保障女性享有平等的职业获得权和同工同酬权。
关键词:
性别 职业分割 收入差异 布朗分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扬 余壮雄 王美今
本文利用资本劳动力配置方程将Agosin和Mayer关于FDI对资本挤入挤出效应的经典模型转化为对就业的分析,构建了关于FDI的就业效应与工资效应的实证模型;并使用我国28个省区1987—200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对(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就业水平存在显著的负效应,对工资水平不存在长期影响。以1998年为分界点,将样本划分为两个子样本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子样本下的结论与全样本的结果相当一致,但1998年以后FDI对就业的负效应明显增强。
关键词:
FDI 就业效应 工资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雪 王永平 王静
文章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在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数字乡村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并利用分组回归模型从地理区位、农业生产功能和农业生产对象三个维度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通过规模经营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三种渠道显著降低了农业碳排放强度。数字乡村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在中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和平衡区以及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尤为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军 陈建国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FDI影响劳动力就业的传导机制,并利用200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FDI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DI对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在人力资本较低阶段,FDI会拉动低技能劳动力就业而抑制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在中等人力资本阶段,FDI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无显著影响,对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则有负影响;在高人力资本阶段,FDI会显著拉动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并抑制低技能劳动力就业。
关键词:
FDI 门槛效应 人力资本 就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军 李文举 丛建辉
按照生产要素密集度行业划分标准,将对华FDI主要来源地划分为三大类,依据1997~2013年不同来源地的FDI数据,对不同来源地FDI与我国碳排放的相关性进行了再检验,以此论证中国是否成为碳排放的"污染者避难所"。结果发现,来自我国港澳台地区的FDI加剧了我国的碳排放量,证实了"污染者避难所"效应的存在,而来自欧美国家及韩国、新加坡等地的FDI对我国的碳排放却具有较强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污染者避难所 碳排放 不同来源地FDI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沛 杨军
利用面板数据GMM检验了2000~2012年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FDI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FDI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为负,说明目前FDI对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减少有一定积极意义;此外,工业行业开放程度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也为负,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工业行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对碳排放强度有减少的作用;工业行业总产出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为正。从绝对数值大小上来看,对碳排放强度影响最大的是工业行业开放程度,其余依次为FDI和工业行业总产出。从不同要素密集度的工业行业实证检验结果来看,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造行业、初级产品行业和低技术制造行业的FDI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系数为负,高技术制造行业FDI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系...
关键词:
中国 FDI 碳排放强度 面板GMM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厚俊 刘正良
吸收外溢效应成为当今各国引进FDI的重要目标,但对FDI效应的吸收有个能力问题,人力资本是重要的能力之一。中国地区数据的检验表明,中国存在吸收FDI效应的最低人力资本门槛,高于这个门槛的地区才能吸收到FDI效应;在低人力资本水平地区,中等人才对FDI效应的吸收比较有利,而在高人力资本水平地区,高层次人才的影响更大。但整体来说,高层次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吸收FDI效应的主要因素,这意味着中国的外资经济结构很可能已经越过了一般的加工贸易阶段,技术层次已经高移,因此,突出高层次人力资本建设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人力资本门槛 外溢效应 FDI效应吸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燕 董锋
文章首先利用pearson关联度分析,从可能影响江苏省碳排放强度的七个因素中筛选出与碳排放强度相关度最高的前三个变量:能源强度、第三产业比重和外贸依存度,然后采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三个变量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得到协整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同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结论为江苏省碳排放强度与能源强度、第三产业比重之间存在正向影响关系,碳排放强度与外贸依存度之间存在负向影响关系。鉴于分析结果,建议从提高能源效率、第三产业低碳化和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三个方面降低江苏省碳排放强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鸿蕾
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和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文章根据2002—2016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化的碳排放效应。与以往不同,所构建的模型兼具空间相关性与动态性特征,并且除城镇化率以外还新增城市首位度这一变量来更全面反映城镇化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域碳排放存在一定空间维度的依赖性和异质性;城镇化率提升对碳排放的增长总体呈现出抑制作用,这是城镇化带来的不同方向影响力相互强化或抵消的结果;必须优化城镇化低碳发展模式,充分协调城镇化相关要素间的矛盾与关系以最终达到节能减排总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