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23)
- 2023(17755)
- 2022(15320)
- 2021(14261)
- 2020(12036)
- 2019(27591)
- 2018(26963)
- 2017(51483)
- 2016(27744)
- 2015(31019)
- 2014(30397)
- 2013(30015)
- 2012(27273)
- 2011(24591)
- 2010(23928)
- 2009(21835)
- 2008(20941)
- 2007(17734)
- 2006(15116)
- 2005(12821)
- 学科
- 济(109902)
- 经济(109784)
- 管理(78948)
- 业(73888)
- 企(60419)
- 企业(60419)
- 方法(54283)
- 数学(48196)
- 数学方法(47617)
- 中国(29809)
- 农(29029)
- 财(28151)
- 学(24299)
- 业经(23272)
- 贸(22368)
- 贸易(22360)
- 易(21799)
- 环境(20402)
- 地方(19696)
- 农业(19436)
- 制(18075)
- 务(17527)
- 财务(17457)
- 财务管理(17428)
- 技术(17348)
- 和(16925)
- 企业财务(16542)
- 划(16403)
- 理论(16303)
- 银(15762)
- 机构
- 大学(393148)
- 学院(389888)
- 济(159505)
- 经济(156552)
- 管理(154706)
- 理学(136447)
- 理学院(134942)
- 研究(132483)
- 管理学(132421)
- 管理学院(131748)
- 中国(97160)
- 科学(84478)
- 京(82691)
- 农(68727)
- 财(68512)
- 所(66050)
- 业大(63174)
- 研究所(61445)
- 中心(59581)
- 财经(57109)
- 农业(54555)
- 经(52434)
- 江(52185)
- 北京(51478)
- 范(49451)
- 经济学(49247)
- 师范(48843)
- 院(48291)
- 经济学院(44761)
- 财经大学(43059)
- 基金
- 项目(282823)
- 科学(222257)
- 基金(208345)
- 研究(198480)
- 家(185115)
- 国家(183678)
- 科学基金(157005)
- 社会(127444)
- 社会科(120971)
- 社会科学(120939)
- 基金项目(110627)
- 省(108078)
- 自然(104724)
- 自然科(102354)
- 自然科学(102322)
- 自然科学基金(100495)
- 划(92365)
- 教育(90639)
- 资助(86002)
- 编号(77618)
- 重点(63586)
- 部(62537)
- 成果(60502)
- 发(59553)
- 创(58795)
- 科研(55149)
- 创新(55037)
- 国家社会(53776)
- 教育部(53307)
- 课题(52916)
- 期刊
- 济(158572)
- 经济(158572)
- 研究(107206)
- 学报(69597)
- 中国(65285)
- 科学(61771)
- 农(60810)
- 管理(53597)
- 大学(52088)
- 财(50383)
- 学学(49589)
- 农业(42472)
- 教育(35393)
- 技术(31358)
- 融(27911)
- 金融(27911)
- 经济研究(27334)
- 财经(27155)
- 业经(25566)
- 经(23308)
- 业(22555)
- 问题(21077)
- 科技(19837)
- 版(19376)
- 业大(18308)
- 图书(18207)
- 资源(18144)
- 技术经济(17933)
- 贸(17587)
- 统计(17291)
共检索到538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培 刘叶
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FDI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FDI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中国的环境污染成为学界激烈论争的问题。笔者通过构建城市距其最近港口地理距离作为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工具变量,并利用2003—2013年中国28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就FDI对中国环境污染产生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笔者指出,采用地级以上城市距其最近港口的地理距离作为工具变量,能够有效地解决实证研究中的内生性问题;FDI对中国的污染排放水平,特别是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产生了抑制作用,即FDI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并且,相比于中部地区,东部和西部地区的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更强。基...
关键词:
FDI 环境污染 影响效应 地理距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帅 张建清
本文构造了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首先通过ESDA分析了废气、废水、废物污染的空间效应,利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显示:(1)在地理空间权重矩阵下,废气、废水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而局部性的废物污染空间效应不强,三种污染在经济空间矩阵下,空间效应显著;(2)环境污染的时间滞后效应显著,且污染排放具有竞相减排的时空滞后效应;(3)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还检验了EKC假说,否定了"污染天堂"假说;(4)我们还通过分解空间效应识别了影响环境污染的长短效应、直间接效应,得出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长期显著。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空间杜宾模型 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玉凤 高良谋
首先采用熵权法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2001—2016年的环境污染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其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Moran指数和地理集中度指数分析FDI和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地理分布,结果表明:FDI、环境污染在空间分布上均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并且FDI与环境污染有强正相关关系,FDI集聚度高的地区,污染集聚也高。使用空间计量模型(SEM,SLM)进一步分析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发现:FDI集聚与污染集聚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FDI在地理上的集聚对当地或邻近省域环境污染具有负效应,此外,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具有负效应,提升就业者平均教育年限、完善地区基础设施、加强经济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蔚然 钟茂初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区位与工业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来刻画中国工业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现阶段中国工业污染排放表现出向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大核心城市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局部区域范围内,工业污染排放同样向区域核心城市集聚。在不同核心城市的地区中,以上海为核心的地区出现了工业污染排放再次集聚的次级高地;而以香港为核心的地区中,区域核心城市则表现出更强的工业污染排放集聚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洁 付才辉 张彩虹
基于199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选取"离受威胁地最短距离"和"老工业基地数目"作为要素市场扭曲的工具变量,重点检验要素市场扭曲影响环境污染的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1)经过内生性处理后,要素市场扭曲对以SO2、COD和烟尘作为环境污染指标的实证结果均显著为正,说明要素市场扭曲加剧了环境污染。(2)若未考虑内生性问题,可能低估要素市场扭曲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效应。(3)分样本时段的结果表明,随着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逐渐缓解,其环境污染效应也有所下降。(4)利用半简化式回归方法实证表明,本文的工具变量满足外生性条件。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环境污染 内生性 工具变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浩 陈诗一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地理距离具有双重“衰减效应”:企业距离政府越远,一方面不利于政府监管,使企业违规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增加;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企业寻租,导致企业污染排放减少。“十一五”规划首次对全国污染物减排总量提出了硬约束指标。基于这一政策,本文结合企业污染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地理距离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我们发现,政策发生后与区县政府的距离越远,企业的污染排放会更多,从而支持了政府监管而非企业寻租的“距离衰减效应”占据着主导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这一数字化监管手段能够降低政府实地监管成本,克服政府监管的“距离衰减效应”。本文在理论上为理解企业污染排放行为识别出新的动因,且丰富了地理经济学的“距离衰减效应”假说;在现实上为新时期政府推行数字化监管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江茹
伴随FDI规模扩大和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提高,FDI对城市环境影响效应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基于我国209个地级以上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和FDI数据,通过构建分位数和GWR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研究城市FDI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作用关系,揭示了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城市的空间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污染排放显著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人均GDP对污染排放正相关且符合库兹涅茨曲线。在污染排放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城市,FDI对环境污染排放的影响有所不同,最后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计志英 毛杰 赖小锋
文章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关于环境污染与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和产出水平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99~201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选择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水平的代理变量,通过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全国及分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即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的治理没有促进效应,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支出与环境污染排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这反映了当前地方政府缺乏治理环境污染的积极性和前瞻性,各地正面临环境越污染越治理的困境。
关键词:
环境污染 FDI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向希尧 蔡虹
本文分析整理了国外目前采用专利引用替代法分析距离因素对知识溢出的影响的相关研究。通过与以往的研究范式进行分析对比,本文阐述了专利引用研究视角的产生背景和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回顾和分析了运用专利引用数据对地理距离、社会距离以及两者交互影响知识溢出的机制进行的大规模实证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最后总结了专利引用研究视角的基本分析模式及其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专利引用 知识溢出 地理距离 社会距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博琼 陈建国 宫娇
全球化进程中,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十分巨大,但是关于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却起步较晚,对于东道国政府的调控政策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选用我国开放较早的地区之一——深圳市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外资占比较高,对于我国其他地区引进外资政策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为了准确地度量FDI的污染效应,本文通过建立联立方程,在对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分析FDI对于五个主要环境污染指标产生的影响。论文研究的结果为政府在环境监管以及引导外资产业流向提供了政策依据。
关键词:
FDI 环境污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白俊红 吕晓红
本文在Copeland-Taylor贸易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将FDI质量参数化,分析了FDI质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理,并结合中国分省区面板数据,运用普通面板回归和门槛回归方法,对FDI质量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总体而言,FDI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中国环境污染的改善,且不同的FDI质量指标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以人力资本和研发强度作为吸收能力门槛变量的回归结果表明,FDI质量的环境改善作用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且伴随着本地吸收能力水平的提高,FDI质量的环境改善效应也在增强。
关键词:
FDI质量 环境污染 门槛回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薛伟贤 刘静
FDI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当前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巨浪下,如何避免FDI带来的污染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分析FDI对我国污染现状的基础上,从FDI对我国环境影响的环境效应、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和政府环境规制等三个方面,全方位地对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重点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我国问题的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琳 罗长远
本文采用微观企业面板数据,运用投入产出表构建前后向关联指标,引入基于地理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探讨FDI是否通过前后向的关联提升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研究发现,就全国范围看,FDI通过前向关联,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生产率,但没有通过后向关联对企业生产率有所影响。纳入地理距离因素后,外资的前向关联技术外溢效应仍存在,但数值有所下降。这说明,地理距离影响着FDI通过产业关联产生的技术外溢效果。分地区回归结果显示,外资的前向关联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为正且显著,中西部地区为负;后向关联无论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都不存在。可见,外资在东部地区的集聚,并没有通过产业关联将先进技术扩散到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FDI 投入产出 制造业企业 地理距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子豪
基于1995-2013年中国29个省区和2003-2013年215个地市数据,利用门槛面板的估计方法,本文实证考察了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收入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中国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收入门槛效应: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时,收入差距扩大可能有利于污染的治理;而在人均收入较高时,收入差距扩大则显著加剧了环境污染。而且,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门槛效应主要通过城乡、农村收入差距产生。因此,加大力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有利于社会矛盾缓和、经济稳定增长,也是中国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环境污染 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子豪
基于1995-2013年中国29个省区和2003-2013年215个地市数据,利用门槛面板的估计方法,本文实证考察了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收入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中国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收入门槛效应: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时,收入差距扩大可能有利于污染的治理;而在人均收入较高时,收入差距扩大则显著加剧了环境污染。而且,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门槛效应主要通过城乡、农村收入差距产生。因此,加大力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有利于社会矛盾缓和、经济稳定增长,也是中国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环境污染 门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收入差距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兼对“EKC”假说的再检验
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基于政策环境的门槛效应分析
经济增长、FDI与环境污染的时空传导效应研究——基于半参数空间面板VAR模型的分析
FDI与环境污染:溢出效应还是污染效应?——基于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
中国人口发展对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
工业损益偏离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空间效应分析
中国城镇化、居民消费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对工业污染的影响分析——基于地理距离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
地理距离能够影响基金持股的治理效应吗?——基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
中国OFDI的区位决定因素——基于地理距离与文化距离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