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19)
2023(18791)
2022(16142)
2021(15007)
2020(12703)
2019(29078)
2018(28376)
2017(53969)
2016(29281)
2015(32845)
2014(32139)
2013(31885)
2012(29061)
2011(26153)
2010(25717)
2009(23523)
2008(22827)
2007(19514)
2006(16881)
2005(14534)
作者
(85473)
(71416)
(70660)
(67193)
(45126)
(34190)
(32021)
(28047)
(27198)
(24942)
(24107)
(24104)
(22460)
(22318)
(22079)
(21737)
(21333)
(21214)
(20377)
(20301)
(17745)
(17294)
(17272)
(16098)
(15943)
(15774)
(15556)
(15419)
(14312)
(14023)
学科
(117070)
经济(116942)
管理(83547)
(78813)
(64193)
企业(64193)
方法(57962)
数学(51454)
数学方法(50833)
中国(31747)
(31395)
(29727)
(25770)
业经(25001)
(23680)
贸易(23666)
(23041)
地方(21190)
农业(21029)
环境(20611)
(20008)
(18886)
财务(18816)
财务管理(18780)
技术(18325)
理论(17843)
企业财务(17824)
(17765)
(17087)
银行(17017)
机构
大学(416677)
学院(413076)
(168251)
经济(165055)
管理(162359)
理学(142567)
研究(141014)
理学院(140995)
管理学(138362)
管理学院(137645)
中国(105152)
科学(89625)
(88207)
(73707)
(73588)
(70660)
业大(66894)
研究所(65417)
中心(64048)
财经(60755)
农业(58351)
(56890)
(55724)
北京(55168)
(52594)
师范(51943)
经济学(51755)
(51272)
经济学院(46946)
(46015)
基金
项目(295417)
科学(231909)
基金(216905)
研究(207854)
(192785)
国家(191274)
科学基金(163278)
社会(132843)
社会科(126033)
社会科学(125998)
基金项目(114443)
(112901)
自然(108734)
自然科(106271)
自然科学(106239)
自然科学基金(104359)
(96682)
教育(95269)
资助(90057)
编号(81716)
重点(66640)
(65178)
成果(64342)
(62133)
(61231)
科研(57494)
创新(57290)
课题(55994)
国家社会(55969)
教育部(55464)
期刊
(169872)
经济(169872)
研究(115408)
学报(73666)
中国(72816)
(65323)
科学(65143)
管理(57207)
大学(55448)
(54506)
学学(52557)
农业(45468)
教育(40172)
技术(34315)
(32059)
金融(32059)
经济研究(29126)
财经(29091)
业经(27136)
(24936)
(24464)
问题(22409)
科技(20677)
(20661)
图书(20044)
技术经济(19590)
统计(19514)
业大(19369)
(19150)
资源(18994)
共检索到582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冕  王银  
本文在测算我国内地30个省份2001-2012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FDI对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在不同区域的差异状况。结果表明:进入新世纪以来,FDI规模扩张总体上对我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区域层面来看,FDI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着东、中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相反,却对西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东、中部地区在引资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而西部地区由于受资金、技术、管理等因素制约,对引资质量和外资投向缺乏有效甄别,且尚未达到促使外资产生正面溢出效应的"发展门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恕立  王许亮  
本文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进行说明,随后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估算出中国2002—2014年各地区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及其分解项。全面控制影响服务业绿色TFP的重要变量后,实证分析了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全国及分区域服务业绿色TFP的影响。估算结果显示:中国服务业绿色TFP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表现出较大的省际和区域异质性;回归分析表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抑制了全国以及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绿色TFP的增长,而其对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汤毅  尹翔硕  
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大型面板数据,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将贸易自由化分为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同时采用半参数估计方法测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克服联立性和样本选择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是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即最终品进口关税的减免的"正向效应"和中间投入品关税的减免的"负向效应"。在区分企业出口状态、企业所有制类型和企业规模大小之后,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会对不同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关税减免的情况下,非出口企业从贸易自由化中的受益要大于出口企业,私营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爽  李春艳  
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而技术效率低下却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阻力。我国服务业没有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使用效率,导致技术效率的退化。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来提高现有技术的使用效率。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水平也较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引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增加创新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这将有利于服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服务业企业集聚的形成,以提升城市化对服务业规模效率的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爽  李春艳  
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而技术效率低下却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阻力。我国服务业没有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使用效率,导致技术效率的退化。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来提高现有技术的使用效率。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水平也较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引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增加创新所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这将有利于服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服务业企业集聚的形成,以提升城市化对服务业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韦彩霞   刘倩  
本文从微观的企业角度,以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参与PPP项目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参与PPP项目能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显示参与PPP项目能够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减轻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验证结果既为企业参与PPP项目的积极影响提供了证据,又为如何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明了方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书舟  
推进银行业市场化改革,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手工整理得到2005—2018年264个中国地级市能源消费数据,运用SBM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地级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重点考察了银行业竞争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显示:银行业竞争加剧显著促进了当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产业结构高度化是银行业竞争加剧情况下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途径,而研发创新因受制于绿色创新专利数量占比较低的缘故,未能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业竞争加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效应会随着当地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而有所增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守坤   范文诚   万骞  
本文关注工业用地挂牌出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用2007—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土地出让数据,研究发现县域挂牌出让工业用地的面积比例越大,辖区内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受到的抑制效应就越大。该结论通过了工具变量的两阶段估计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同时,该抑制效应在中西部企业、远离省会城市企业以及高资产企业中会被强化。机制分析表明,工业用地挂牌出让会通过预算支出缺口效应、企业利润收缩效应和劳动力平均报酬下降效应这三种途径,降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显示,工业用地挂牌出让还会加剧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离散程度,不利于缓解地方经济资源错配问题。基于以上结论,我国应当持续推进土地出让制度市场化改革,建立垂直化管理的土地出让效果评估机制,从而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建辉  李博  冯春阳  
本文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方法测度了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30个省份2005—2013年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并就公共支出政策在城镇化作用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的影响效应与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单纯依靠规模化形式的城镇化发展对增进东西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但对中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却有积极作用;仅仅依靠扩大政府干预程度和规模对三大区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无益处,而从结构安排上看,提高福利性公共支出占比对增进东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却明显有利于西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增加投资性领域的公共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钰涵  谢波  
从各省份火电行业的面板数据出发,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我国各省份2003—2017年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构建系统SYS-GMM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中国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改进,并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趋势。(2)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滞后效应。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大。(3)投资开放程度对全国范围内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仅对东部地区各省份的火电行业有正向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效果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钰涵  谢波  
从各省份火电行业的面板数据出发,基于SBM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我国各省份2003—2017年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构建系统SYS-GMM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中国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改进,并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趋势。(2)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滞后效应。分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火电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大。(3)投资开放程度对全国范围内火电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仅对东部地区各省份的火电行业有正向作用,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效果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云  郑亚琴  
FDI(外商直接投资)引致的生产率增长中是否包含技术创新的内容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较多的议题。本文利用中国在1991-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并借助中介模型考察了FDI促进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在FDI促进东部地区生产率提升过程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即FDI对东部地区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有一部分通过提升其技术创新水平实现的,并形成了FDI→技术创新→生产率提升的完整作用路径。这种作用机制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向阳  童馨乐  
文章使用1985~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情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具体考察FDI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原毅军  谢荣辉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在考虑能源消耗和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测算了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及其来源分解,并进一步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FDI及两者的交互项对GTFP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GTFP年均增长3.04%,其中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来源;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GTFP增长,从生产率的视角验证了"波特假说"的成立;FDI虽未能对中国GTFP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但FDI可驱使中国加强环境规制水平,而严格的环境规制又能有效提高外资进入的环境门槛,对FDI起到"筛选"作用,因此两者的良性互动是GTFP增长的重要影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直庆  刘迪钥  宋伟  
发展中国家要素过度投入和无效配置现象普遍,前沿研究关注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却并未重视非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错配可能会引发效率损失。文章以产业层面的劳动力错配为视角,利用1978-2010年数据考察我国分行业劳动力配置的扭曲程度并测算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金融业,所有行业均出现要素错配现象且不同行业劳动力错配分化趋势明显,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使其表现出多头"W"形变化趋势,并平均使全要素生产率降低20%左右。当然,这主要是劳动力有偏性配置、劳动报酬不平等和市场进入障碍的影响,使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而引发不均衡配置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