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6)
2023(11922)
2022(9753)
2021(8903)
2020(7540)
2019(17616)
2018(17194)
2017(33224)
2016(18075)
2015(21026)
2014(21116)
2013(21168)
2012(19871)
2011(17987)
2010(18025)
2009(16953)
2008(16883)
2007(14965)
2006(12970)
2005(11833)
作者
(52916)
(44379)
(44255)
(42431)
(28452)
(21258)
(20283)
(17261)
(16939)
(15633)
(15148)
(14870)
(14079)
(14005)
(13946)
(13900)
(13337)
(13097)
(12862)
(12789)
(10969)
(10864)
(10827)
(10077)
(10037)
(10023)
(9763)
(9698)
(8879)
(8874)
学科
(88975)
经济(88895)
管理(48667)
(47162)
方法(41223)
数学(37451)
数学方法(37241)
(35865)
企业(35865)
中国(27467)
(22994)
(19857)
(17888)
贸易(17877)
(17395)
地方(17247)
业经(16893)
(15190)
(15180)
农业(15173)
(12872)
银行(12847)
(12766)
金融(12764)
(12285)
环境(12189)
(11737)
财务(11712)
财务管理(11679)
(11506)
机构
大学(272877)
学院(268782)
(122684)
经济(120403)
管理(101414)
研究(96708)
理学(87430)
理学院(86418)
管理学(85174)
管理学院(84665)
中国(73824)
(58212)
科学(56170)
(54100)
(48443)
(44438)
研究所(44026)
财经(43805)
中心(43790)
经济学(40386)
(40090)
(38820)
业大(37797)
北京(37022)
经济学院(36716)
(35125)
农业(35069)
师范(34817)
(34577)
财经大学(32684)
基金
项目(177620)
科学(141022)
基金(132375)
研究(129190)
(115093)
国家(114229)
科学基金(97761)
社会(85848)
社会科(81558)
社会科学(81536)
基金项目(69550)
(65704)
自然(61058)
自然科(59715)
自然科学(59698)
教育(59043)
自然科学基金(58679)
(56652)
资助(54597)
编号(50355)
(41383)
成果(41241)
重点(40296)
(38955)
国家社会(37136)
(35980)
教育部(35804)
课题(35024)
中国(34260)
科研(34032)
期刊
(129912)
经济(129912)
研究(82990)
中国(50227)
(40943)
学报(40649)
(40071)
科学(38457)
管理(34880)
大学(30894)
学学(29017)
农业(27087)
(25647)
金融(25647)
教育(24119)
经济研究(22583)
财经(22523)
技术(21681)
问题(19638)
(19458)
业经(19127)
(16987)
(15671)
世界(14682)
国际(14552)
技术经济(14098)
统计(13608)
(12155)
理论(12119)
商业(12024)
共检索到398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罗茜  
FDI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可以从FDI与城市人口比率角度分析了FDI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对FDI与城市综合实力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FDI投资稳定且规模较大时,城市化水平受到FDI的推动作用显著,FDI对城市化推动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后,城市自身的积累会促使其自身的高速发展;在FDI投资规模不大,但有强大内资推动时,城市综合实力也会快速提升,而FDI投资不稳定且绝对规模较小时。同时内资缺乏的情况下,城市发展受到制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慧  陈锦  
利用1999~2009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可以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中国城市化进程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对能源消费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恩格尔系数对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此外,城市化进程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性: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东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东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居民恩格尔系数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助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的矛盾,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葵  戴小文  
本研究利用1978-2009年间的统计数据进行协整分析与格兰杰因果检验,考察了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与碳排放之间在长期存在驱动关系,城市化率的提高将引起碳排放量的增加,当城市化率每提高1%,碳排放量以1.61%的比率增加;②将高城市化率作为中国现代化标志,从而"大跃进"式地进行城市化运动将造成我国碳排放总量随城市化率的逐年提高而急剧增加,将有悖于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和阻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③碳排放量除受到当期城市化率水平的影响,还受到来自前期城市化率水平的累积影响,即前期城市化率水平体现了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势必引起能源消耗的增加。从目前中国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石清  朱玉林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与误差纠正模型,考察了1991~2005年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与中国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正向变动关系;短期来看,均衡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慢。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昌兵  
工业化向城市化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工业化时期,政府动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展经济,而在城市化阶段,政府转向福利支出目标。这一转变表现为经济建设费支出比重减小而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不断增大。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化使政府公共支比重增大,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城市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就增加0.6293个百分点,且公共财政支出比重随收入差距扩大而增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何吉多  
我国的城市化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性。在短期内,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当前碳排放偏离均衡水平的调整力度较大;长期内,碳排放量的增加会伴随着短期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延滞";城市化是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碳排放却不是城市化水平提升的Granger原因。因此,我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建设低碳城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施建刚  王哲  
利用中国1987-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结合联立方程和分布滞后模型,考察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存在;从累积效应来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也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并未形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开明  段存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持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探寻两者关系,在提出FDI与城市化关联机制的基础上,依据1983—2007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开展动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FDI和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FDI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对城市化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效应,而城市化对FDI的作用强度不大。对两者关系的深入认识,有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FDI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承志  
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和不断深化,中国的城市化也开始迅速推进,并呈现出高速城市化、国家主导的城市化和不完全城市化等具体特征。转型期中国城市化呈现的上述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人口城市化、影响城市化的制度惯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彭人哲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率迅速提高,极大地推动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但代价和风险也如影随形。正如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所言,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是城市化问题。中国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因素,创新制度和机制,不断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耀彬  陈斐  
城市化离不开自然资源,其进程必然受到它的限制,将这种由于资源的限制而使得城市化进程减慢的现象定义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尾效"。本文基于Romer假设和城市化增长函数,首次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尾效"模型,并以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能源、土地和水资源消耗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阻滞"作用明显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由于资源消耗的"尾效"存在,特别是水资源和能源的制约,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生产要素投入与资源利用方式,沿着平衡的经济增长路径,中国在2015年很难实现既定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目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的有效供给,只有将生产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坚持"紧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贵文  杨建伟  邓恂  
持续稳健地推动的城市化进程是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很多,其中经济因素具有长期和直接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促进城市化进程的6个经济因素,建立了各个经济因素与城市化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采用1990年—2004年的全国数据实证性地测度了各个经济因素对城市化的贡献率,并运用逐步回归法消除了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较消费和净出口大,而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社会类基础设施对城市化的贡献率最大。本文的结论对我国各个地区制订城市化战略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易承志  
改革前中国城市化经历了稳步提升、剧烈波动和停滞倒退几个演进阶段,呈现出总体受限的特征。上述特征的呈现与改革前国家工业化战略、农业发展定位以及国家干预城市化的政策安排等因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城市化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处理好城市化与国家主导作用在内的各种外在因素之间的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杲  宋迎昌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呈现出生产要素由乡村和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大城市化现象,即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相伴而生,共同发展。其中,农业生产要素率先由农村集聚至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为大城市化发展起到了"蓄水池"和"中转站"的作用;大城市则通过其巨大的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在直接吸纳农业生产要素融入大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快了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的动态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大城市化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还具有短期动态效应。未来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自由流动,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促使中国城市化与大城市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局面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成金华  陈军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区域能源消费和主要能源产品的消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一趋势形成的内在动因在于城市化进程所依赖的人力资本存量、技术创新优势、产业结构水平以及市场化水平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递减分布。科学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基本规律,对促进城市化进程与能源消费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