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24)
2023(18684)
2022(15943)
2021(14762)
2020(12327)
2019(28357)
2018(27578)
2017(52283)
2016(28148)
2015(31538)
2014(31120)
2013(30872)
2012(28141)
2011(25440)
2010(24889)
2009(22868)
2008(22208)
2007(18778)
2006(16152)
2005(13936)
作者
(81798)
(68423)
(67739)
(64396)
(43313)
(32779)
(30527)
(26881)
(25979)
(23912)
(23202)
(23052)
(21449)
(21303)
(21197)
(20832)
(20350)
(20314)
(19582)
(19352)
(16933)
(16596)
(16536)
(15503)
(15319)
(15094)
(14860)
(14726)
(13688)
(13406)
学科
(117215)
经济(117085)
管理(78840)
(76101)
(61686)
企业(61686)
方法(57378)
数学(50559)
数学方法(49984)
(33396)
中国(31572)
(30384)
业经(26131)
(24971)
(23077)
贸易(23068)
农业(22781)
(22434)
地方(21029)
(19199)
理论(18267)
(17838)
财务(17767)
财务管理(17733)
环境(17595)
(17300)
技术(17283)
企业财务(16811)
(16517)
(16463)
机构
大学(406959)
学院(403016)
(166462)
经济(163326)
管理(159242)
理学(140113)
理学院(138577)
研究(136245)
管理学(136079)
管理学院(135376)
中国(100247)
(85568)
科学(85270)
(73248)
(69539)
(67490)
业大(63658)
研究所(62383)
中心(60954)
财经(60351)
(55350)
农业(54831)
(54500)
北京(53502)
经济学(51806)
(51749)
师范(51153)
(49306)
经济学院(46924)
财经大学(45356)
基金
项目(286983)
科学(225716)
基金(211119)
研究(203785)
(186594)
国家(185112)
科学基金(158472)
社会(131200)
社会科(124457)
社会科学(124426)
基金项目(111409)
(109261)
自然(104283)
自然科(101902)
自然科学(101871)
自然科学基金(100062)
(93344)
教育(93282)
资助(87201)
编号(80305)
重点(64533)
(63691)
成果(63565)
(60523)
(59501)
创新(55615)
科研(55581)
国家社会(55337)
课题(54986)
教育部(54572)
期刊
(169034)
经济(169034)
研究(113835)
学报(70059)
中国(68460)
(63277)
科学(62479)
管理(55348)
(53995)
大学(53015)
学学(50407)
农业(43958)
教育(38474)
技术(32556)
(30147)
金融(30147)
财经(29353)
经济研究(28958)
业经(27418)
(25146)
(22471)
问题(22388)
(20213)
科技(19734)
统计(18724)
技术经济(18723)
(18680)
业大(18314)
图书(18102)
理论(17864)
共检索到562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海军  李愿宏  
在对已有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和实证模型检验对FDI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首先,利用古典生产函数,从理论上研究了FDI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FDI在促进中国经济非农化的过程中有可能加大了农业与非农业人口的收入差距。引入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并采用1979~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对FDI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模型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FDI的增长降低了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占比,而FDI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则有显著促进作用。为此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的改革、通过实现FDI产业与地域调整、促进就业市场的统一等措施,来缓解FDI对我国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娟  张广胜  
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加深,FDI的大量进入带动了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等一揽子要素的流动,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从理论上分析FDI、非农就业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基于1988~2005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STATA10.0计量软件,建立联立方程组,运用似不相关(SURE)方法实证研究FDI、非农就业对中国城乡收入不均等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因素相互作用下,适度引进外资有利于缓解并缩小城乡收入不均等的,而目前非农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广胜  周娟  
基于1989—2006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不包含西藏)的面板数据,采用STATA10.0计量软件,运用GMM方法对FDI与中国城乡收入不均等程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从其直接影响看,中国积极引进外资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不均等;从间接影响看,FDI通过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通过推动贸易自由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整体而言,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引进外资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不均等。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娟  张广胜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FDI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传导机制,并基于1989—2006年中国30个省份(不包含西藏)的面板数据,采用STATA10.0计量软件,运用GMM方法实证研究了FDI对中国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积极引进外资有利于缩小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即FDI每增加1%使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缩小0.24个百分点;从传导机制看,FDI通过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缩小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但通过推动贸易自由化反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FDI通过调整就业结构来影响中国城乡收入不均等的程度要远大于其他两个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娟  张广胜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着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外贸易对各种优势资源和要素的吸引也引发了国内居民的收入分配效应。利用1988-2005年各省份面板数据,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与全国及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不均等之间是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全国及三大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军  潘澍之  
本文研究收入不均等对教育的影响及途径,并运用中国大陆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收入不均等对教育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收入不均等与人均受教育年限呈反相关关系,即收入不均等程度越大,人均受教育年限越短,收入不均等对教育型人力资本影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匡远凤  
与以往大多研究隐含的劳动力同质假说不同,本文在农村劳动力具有异质性这一假定下,从农村劳动力择优转移到城镇就业的角度研究了其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关系。首先在构建农村劳动力择优性转移、城乡就业人员人力资本分布和城乡收入差距相互影响分析框架对三者间关系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假说,然后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对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中发生的大量劳动力择优转移到城镇就业,其对中国城乡间就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分布不均等产生统计上的显著影响,而后者又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著影响,而且城乡收入差距又对农村劳动力择优转移产生一定的反馈效应。这表明当前中国可能存在一种由农村劳动力择优转移内生性引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机制路径乃至循环,而这明显阻碍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帆  吴海涛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624户城乡住户调查数据,文章通过构造贫困分项收入分解框架,实证分析了内蒙古家庭分项收入分配不均等对城乡贫困的影响。结果显示:现阶段内蒙古城乡贫困的产生不是由于收入不足而是因为分项收入不均等分配。进一步研究发现,由家庭资本及其配置所决定的家庭经营收入不均等是贫困的主要致因,与城镇化相关的工资性收入不均等是导致城乡贫困的重要原因,且呈现上升趋势,而带有普惠性质的养老金和补贴等转移性收入并未能够让深度贫困人口更多的获益,这为精准扶贫阶段国家和地区相关政策的设立与完善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立平  王翠萍  
本文依据发展经济学理论,采用中国2006—2015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引入极值边界分析(EBA)模型实证检验东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以期得出影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规律性的结论。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乡村人口数量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而劳动力素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中部地区政府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而城镇化率和劳动力素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因素,而政府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因素;就全国范围而言,政策性因素是影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因素。基于以上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了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生瑛  
收入不均等影响到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而收入公平分配是政府的主要责任,也是政府公共支出的依据之一。影响收入分配不均等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由于政府相应责任缺位,公共支出结构偏向,使得公共支出中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不足是其主要原因。本文实证分析得出公共支出总量与结构严重影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进而影响着收入不均等的水平,成为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政府应从制度上进行公共支出改革,规范督促地方政府优化公共支出结构,不断提高对民生支出的主动性,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缩小收入不均等的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扬  
本文运用最新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中国机会不均等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由机会不均等导致的收入差距占总的收入差距27%以上。这一比例与世界上不平等程度最高的拉美地区类似。对于低学历的人群来说,机会不均等程度更高。在定量测量中国机会不均等程度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了三个假设:劳动力市场歧视、教育代际固化以及家庭背景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这三种渠道都是中国机会不均等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通过立法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促进公共教育资源的均等化、通过反腐败等手段规范高收入部门的用人机制以及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方式消除外在环境差异带来的收入差距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扬  
本文运用最新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中国机会不均等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由机会不均等导致的收入差距占总的收入差距27%以上。这一比例与世界上不平等程度最高的拉美地区类似。对于低学历的人群来说,机会不均等程度更高。在定量测量中国机会不均等程度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了三个假设:劳动力市场歧视、教育代际固化以及家庭背景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这三种渠道都是中国机会不均等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通过立法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促进公共教育资源的均等化、通过反腐败等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磊  张翼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均等体现为区域结构和收入构成的失衡,从双重结构分解的结果看,城乡间居民收入差异已经成为城乡收入不均等的主要因素,同时城乡居民对具体收入构成的依赖性也有差异,农村居民过度依靠劳动收入,而城镇居民则相对依赖转移性收入。双重失衡之根源在于积习已久的以城市偏向为特征的城乡二元发展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农民收入结构的改进与收入水平的提高须以政策倾向转变为前提,着眼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给予农民平等的就业机会、分配机会和保障机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义河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1978~201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收入来源分解显示工资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高,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贡献度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计量模型显示总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导致工资性收入差距缩小,但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使经营性收入差距扩大,促进城市化进程不会缩短工资性收入差距,城乡金融发展差异的扩大进一步扩大了经营性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教育水平,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城乡金融均衡发展和均衡城市化进程。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潘从文  胡棋智  
本文通过转换矩阵考察我国城乡低收入状态在两期之间转移的情况研究以及决定我国城乡居民当期免于低收入的因素。从城乡之间的相同点来看,人力资本对于城乡低收入者脱贫以及非低收入者免于贫困都有着显著作用。市场化改革以后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在城乡中依然存在,女性低收入者更容易处于"显性持续低收入状态"中;从区域来看,无论城乡,东部地区的低收入者最容易改善其收入地位,其陷入"显性持续低收入状态"发生概率较低;从城乡之间的差异来看,人力资本对城乡低收入者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存在差别,农村地区进行高等教育的回报要高于城市地区;从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角度来看,城市女性比农村女性劣势更大;从区域来看,低收入动态体现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