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27)
2023(16743)
2022(13944)
2021(12774)
2020(10993)
2019(24967)
2018(24593)
2017(46658)
2016(25620)
2015(28635)
2014(28405)
2013(28417)
2012(26282)
2011(23744)
2010(23713)
2009(22670)
2008(22935)
2007(20698)
2006(18100)
2005(16652)
作者
(76435)
(63999)
(63972)
(60654)
(40757)
(30591)
(28864)
(25063)
(24121)
(22636)
(21994)
(21298)
(20590)
(20400)
(20130)
(19612)
(19372)
(19021)
(18538)
(18385)
(16122)
(15737)
(15551)
(14486)
(14483)
(14323)
(14234)
(14225)
(12848)
(12830)
学科
(110956)
经济(110796)
(96432)
管理(88558)
(84604)
企业(84604)
方法(49821)
数学(40743)
数学方法(40457)
(36756)
(34629)
业经(31949)
中国(29456)
(26380)
(25028)
财务(24998)
财务管理(24953)
农业(23842)
企业财务(23690)
(22571)
贸易(22560)
(22016)
(19837)
技术(19701)
(18969)
(18852)
(18522)
(18019)
银行(17963)
环境(17685)
机构
学院(377989)
大学(377320)
(164369)
经济(161405)
管理(145956)
研究(129895)
理学(125522)
理学院(124193)
管理学(122497)
管理学院(121798)
中国(101878)
(79281)
科学(78255)
(77945)
(72848)
(67092)
财经(61619)
研究所(60648)
中心(58854)
业大(58489)
农业(57751)
(57122)
(56073)
经济学(51177)
北京(49828)
经济学院(46338)
(45994)
财经大学(45581)
(44054)
(44026)
基金
项目(247612)
科学(195446)
基金(183119)
研究(176391)
(161408)
国家(160038)
科学基金(136501)
社会(115390)
社会科(109460)
社会科学(109429)
基金项目(96867)
(95353)
自然(88643)
自然科(86604)
自然科学(86571)
自然科学基金(85151)
(80595)
教育(79341)
资助(74378)
编号(68123)
重点(56160)
(55963)
成果(54954)
(53988)
(53091)
(50479)
创新(49958)
国家社会(48847)
(48628)
科研(48154)
期刊
(182883)
经济(182883)
研究(110667)
中国(73138)
(67681)
(64348)
学报(62857)
科学(57458)
管理(56400)
大学(47144)
农业(45546)
学学(45099)
(36563)
金融(36563)
财经(31736)
技术(30574)
业经(30025)
教育(29636)
经济研究(29597)
(27352)
(26997)
问题(24462)
(21389)
技术经济(20510)
世界(19785)
(19113)
国际(18736)
现代(17345)
财会(17282)
商业(17275)
共检索到565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文治  陆建明  
FDI主要流入制造业中相对清洁的部门,从直接效应来看,FDI流入并没引起制造业污染排放的增加,反而减少了制造业的污染排放。基于投入产出的计算结果,FDI对中国制造业污染排放的间接拉动效应存在行业差异性,且FDI的间接效应只引起制造业中二氧化硫排放的上升,而对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的排放影响不显著。制造业各行业的能源消耗和科技投入也是造成污染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钟  刘振宇  
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1999年到2009年的数据,从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两个层面、分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两个产业,比较FDI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实证结论表明,FDI对两类产业碳减排均有积极效应。作者比较了FDI影响的差异及原因,并据此探讨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制造业低碳化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治  陆建明  
本文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选取我国制造业15部门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2002年和2005年可比价投入产出表以及3种环境污染物排放数据,全面衡量FDI流入我国制造业对3种污染物排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制造业单位产出3种污染物的排放数量逐年降低;(2)FDI主要流入制造业中相对清洁的部门;(3)FDI大量流入的清洁部门通过产业关联导致其他制造业部门污染物排放增加,"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的论断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重新修订;(4)从产业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制造业中相对污染密集的行业其污染排放受到其他行业的需求拉动影响较大,而相对清洁行业对其他行业污染排放的拉动较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本刚  张孝琪  郭丹丹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降低制造业污染排放强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我国29个制造行业污染程度进行分层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将我国制造业划分为重度污染行业、中度污染行业和低度污染行业三大类;然后运用污染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解模型对我国2005-2014年三类制造业的污染排放强度进行分解,揭示技术效率与结构效率对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并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给出不同污染类型制造业减排策略。研究表明:技术效率均能引起不同污染类型的制造业污染排放强度的降低,而产业结构对不同污染类型的制造业影响表现各异且相对于技术效应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静寅  姚莉  万永坤  
FDI对东道国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一个颇具有争议的问题。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已纳入我国经济振兴规划,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我国成为装备制造业强国、进而振兴我国经济的根本途径。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FDI与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FDI制约了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并基于我国装备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娟娟  许家云  杨俊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表匹配数据,考察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污染排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污染排放强度,且不同分组样本对应的检验结果存在异质性。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制造业服务化一方面通过增加企业减排设备投资和提高企业污染处理能力产生污染减排效应从而减少企业污染排放强度,另一方面则通过有偏技术进步对企业排放行为产生影响。最后,优化国内制度环境和提高服务业开放强度是发挥制造业服务化环境效应的重要战略。本文对实现制造业强国建设与污染防治双赢局面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圆  
本文以制造业及其进出口品的污染物排放强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对中国环境的影响,并特别强调加工贸易和FDI在这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人均实际GDP提高所引起的对环境管制更规范的要求,是制造业污染强度下降最主要的因素,同时出口品的污染排放强度小于进口品的事实,证实对外贸易优化了中国的产业结构,也是利于环境的。加工贸易对制造业生产和出口的"清洁"也起到了显著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执令  杨婧  
以我国制造业及其分行业为研究对象,选取了6类环境污染指标,分别从高度污染、中度污染、低度污染的静态角度和高增长、低增长、负增长的动态角度分析了环境污染水平的变化趋势,实证结果表明,工业废水、SO2、CO2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总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波动幅度则较大;而从行业分类来看,高度污染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低度污染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阳荷  文东伟  李芳  
文章基于Levinson的污染物统计分解方法,对2001-2014年中国制造业产生的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排放进行了分解,并分析了技术、结构以及国际贸易效应在污染物排放量变动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4年进口行业结构开始有利于中国大气污染物的减排。综合来看,技术效应是中国制造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速减缓、烟尘和粉尘排放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中国制造业行业结构并没有向"绿色"方向优化;国际贸易在制造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变动中发挥作用较小,但进口的行业结构正向有利于污染物减排的方向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阳荷  文东伟  李芳  
文章基于Levinson的污染物统计分解方法,对2001-2014年中国制造业产生的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排放进行了分解,并分析了技术、结构以及国际贸易效应在污染物排放量变动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4年进口行业结构开始有利于中国大气污染物的减排。综合来看,技术效应是中国制造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速减缓、烟尘和粉尘排放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中国制造业行业结构并没有向"绿色"方向优化;国际贸易在制造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变动中发挥作用较小,但进口的行业结构正向有利于污染物减排的方向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沙文兵  汤磊  
本文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利用2005~2012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生产者服务业FDI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体和6类细分行业生产者服务业FDI均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租赁和商业服务业FDI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FDI。同时,由于行业间"技术门槛差异"的存在,相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而言,生产者服务业FDI更有利于提升非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言慧  宋旺  
实际汇率的变动将通过出口价格、出口份额变动、进口成本等途径影响企业的劳动需求,在考虑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实际汇率的波动还会影响企业的预期甚至通过影响国内投资对企业的劳动需求产生间接影响。通过考察实际汇率对中国制造业的总体影响,我们发现人民币实际升值将导致制造业就业的下降,而制造业出口份额及投资水平的提高会部分地抵消这一影响。鉴于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之间相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和资本流入可能引发人民币实际升值,进而对国内经济政策的实施造成不利后果,故须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冬寒  袭著燕  李刚  
文章立足于贸易与环境规制的相互影响效应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重污染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借鉴Ederington和Minier的研究思路,建立基于中国出口贸易和环境规制特征的两公式贸易-环境模型,通过联立方程回归估计得到具有启发意义的结果:中国的环境规制与出口贸易的互动僵硬且不平衡,环境规制对污染品出口影响微弱,但受污染品出口地位制约严重。因此,政府在政策制定中应系统考虑出口贸易与环境规制的制衡关系,运用政策组合推动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提升环境质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澜  朱佩枫  
关键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清春  孔令群  安泽扬  
本文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建立制造业部门能源消耗碳排放模型,将我国制造业碳排放分解为产出规模、部门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等四个方面因素。以能源强度为标准把制造业划分为能源密集型行业和非能源密集型行业两类。结果发现:①从逐年效应来看,产出规模是碳排放增加的最大拉动因素,能源强度是碳排放较强的抑制因素,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两个因素影响相对较小,产出规模增长抵消了能源强度对碳减排的贡献导致碳排放总量增加。以1996年为基期,至2011年,除能源消耗强度的累积效应为负值外,其余三种因素的累积效应均为正值。②相较于非能源密集型行业,能源密集型行业数目虽少,对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影响更大,但非能源密集型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