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6)
- 2023(10135)
- 2022(8354)
- 2021(7756)
- 2020(6349)
- 2019(14587)
- 2018(13758)
- 2017(26338)
- 2016(13848)
- 2015(15109)
- 2014(14282)
- 2013(14427)
- 2012(13283)
- 2011(12228)
- 2010(11839)
- 2009(10843)
- 2008(10485)
- 2007(8855)
- 2006(7672)
- 2005(6916)
- 学科
- 济(63905)
- 经济(63844)
- 管理(37145)
- 业(36924)
- 方法(30162)
- 数学(27929)
- 企(27913)
- 企业(27913)
- 数学方法(27800)
- 中国(20009)
- 贸(18643)
- 贸易(18638)
- 易(18339)
- 财(16662)
- 农(16482)
- 出(12967)
- 制(11908)
- 业经(11894)
- 学(11741)
- 农业(10947)
- 银(9810)
- 银行(9773)
- 融(9651)
- 金融(9651)
- 环境(9631)
- 行(9450)
- 地方(9439)
- 产业(9170)
- 口(9156)
- 出口(9148)
- 机构
- 大学(205615)
- 学院(200854)
- 济(98813)
- 经济(97645)
- 管理(76424)
- 研究(75304)
- 理学(67764)
- 理学院(66997)
- 管理学(66100)
- 管理学院(65748)
- 中国(57203)
- 科学(44408)
- 京(42489)
- 财(41605)
- 农(38501)
- 所(37780)
- 研究所(35089)
- 财经(34679)
- 经济学(33928)
- 中心(32466)
- 经(32164)
- 业大(31962)
- 经济学院(31029)
- 农业(30760)
- 院(26946)
- 北京(26557)
- 财经大学(26382)
- 江(26103)
- 科学院(23528)
- 范(23326)
- 基金
- 项目(144440)
- 科学(115669)
- 基金(111989)
- 家(101153)
- 国家(100423)
- 研究(98004)
- 科学基金(85348)
- 社会(69433)
- 社会科(66341)
- 社会科学(66328)
- 基金项目(58914)
- 自然(55224)
- 自然科(54105)
- 自然科学(54085)
- 自然科学基金(53236)
- 省(51217)
- 资助(45525)
- 划(45085)
- 教育(43613)
- 部(34208)
- 编号(33712)
- 重点(33110)
- 国家社会(31806)
- 发(30863)
- 创(30291)
- 教育部(29428)
- 中国(29367)
- 创新(28610)
- 科研(28383)
- 人文(27605)
共检索到284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苏振东 周玮庆
本文在关志雄(2002)和Lall等(2006)提出的基于产品技术附加值分布的贸易结构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Dynamic Panel Data Model)深入分析了FDI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迁的非对称影响效应。最后,针对中国的对外经贸和FDI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通过优化引资结构以促进当前中国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品技术附加值 出口贸易结构 结构突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克菲
本文运用VAR模型考察了2004年1月至2014年8月国际油价变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通过两个子样本比较了后危机时代前后国际油价变动对中国贸易差额和出口额的冲击效应,着重分析了不同形式的国际油价冲击对中国出口贸易的非对称影响。结果显示,全样本内正向的国际油价冲击在短期会导致中国贸易差额显著下降,对出口额的增加则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全样本中国际油价下降序列的冲击形式对中国贸易差额和出口额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形式的国际油价冲击,相对而言净石油价格增量的冲击效应最小。且在样本I区间内的油价冲击对中国贸易差额和出口额的影响普遍强于样本II区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修立 王维国
本文旨在构建一套测度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方法,并在SITC三位码分类水平下,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第一,本文建立了测度产品技术含量的一个指标,进而提出一套分析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的新方法;第二,利用本文提出的分析工具,通过国际比较,从多个方面分析了1980—2003年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仅表现出微弱的向世界水平收敛的趋势;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高度没有显著提高,但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趋势;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分布发生了与众不同的重大变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文东伟 冼国明 马静
本文描述了1980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以及出口竞争力的演变趋势,并分析了FDI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和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统计分析表明,中国生产和出口的行业结构以及出口竞争力呈现出高度一致的变化趋势,即都由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进一步的经验研究发现,FDI推动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并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除FDI之外,技术进步和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关键词:
FDI 产业结构变迁 出口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振东 周玮庆
本文首先基于关志雄(2002)和Lall等(2006)提出的基于产品技术附加值分布的贸易结构分析法构造出口贸易结构指数,考察了1992~2006年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变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又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出口总量层面上看,出口总量的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从出口贸易结构分量层面上看,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影响效应,即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额的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明显大于低附加值产品出口额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表明出口贸...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培志 刘雯雯
随着技术在产品竞争中作用的提升,用技术指标来衡量一国的贸易结构特征更加顺应当代贸易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技术附加值原理作为识别贸易品技术附加值高低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技术附加值的测算方法,分别对中国和贸易伙伴国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中国中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最高,而且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呈现改善趋势。在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技术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波动对低技术附加值产品和中低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对中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和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影响较小。
关键词:
技术附加值 出口贸易技术结构 面板模型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安礼伟
提升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国际比较为视角,对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变迁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技术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变化趋势看,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在样本期得以较快改善,但2005年以后出现稳定的趋势。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提升主要得益于电子信息产业出口比重的提高,而汽车与工程机械等产业贡献较小。国际面板数据实证表明,相较于其他国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提升的作用显著大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说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主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这一外生因素,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在利用经济全球化改善产业和贸易结构上的成功,但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未 宁云霞
我国对外贸易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所占地位日益加重,这促使我国成长为世界性的贸易大国。本文以2001-2010年贸易结构为样本,分析研究样本数据域变量,并使用了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单位根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半成品(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为对象,深入探讨了我国经济增长与我国贸易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锐 杨玉华
文章在RodRik(2006)的基础上,结合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剔除进口中间品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贡献,构建并测算了1995~2010年中国以及世界主要贸易国的出口技术含量和出口国内技术复杂度,并从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审视我国出口贸易技术含量变迁及其国际比较。结果发现:中国出口技术含量和出口国内技术复杂总体上呈现出平稳上升的阶段性特征,且演变路径具有高度的同步性。从两者差距来看,遵循"先扩大再缩小,随后缓慢上升"的变化态势;出口国内技术复杂度在所考察的12个经济体中分布不平衡,但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样本期间六大类行业的出口国内技术复杂度水平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和国别差异。据此,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振国 张亚斌 牛猛 钟源
一国(产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所从事制造、研发、管理和市场等不同活动的出口功能专业化水平,关乎其对价值链的影响和控制力,这便凸显既有基于总增加值贸易核算对全球价值链研究的不足。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空间分工基础上考虑功能分工,以产业要素收益为依据,采用贸易增加值前向分解法修正了功能专业化测度方法,据此构建国家和行业层面修正的功能专业化指标,并利用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序列和最新编制开发的劳动力职业数据,测算并比较分析了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功能专业化水平及其最新动态演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出口呈现出较高的制造专业化水平,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总部经济活动(如市场、研发和管理)的功能专业化水平偏低,几乎被锁定在世界最低端层次,无法对欧美发达经济体构成出口威胁。中国制造业基本遵循着"依托制造—挺进市场—遥望管理和研发"的功能发展路径,"强"制造与"弱"管理和研发并存,典型加工贸易部门的"电气光学设备"的制造专业化水平更是达到国际领先。中国服务业的功能专业化水平总体上弱于制造业,且处于全球落后位置,与服务贸易强国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丁一兵 傅缨捷
本文在理论考量的基础上,依据2002~2008年间中国不同技术类型的出口品数据,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针对中国FDI实际流入总量及分国别FDI流入量对中国出口品技术结构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对流入中国的FDI的主要类型进行了判断。经分析发现,在样本期间,FDI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国出口品技术结构的多样化,但对出口品技术结构的优化作用并不理想。其中,来自亚洲四小龙、中国澳门和日本的FDI对出口品技术结构存在较大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有东亚分工体系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判断,当前流入中国的FDI主要是垂直型和出口平台型。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侯建朝 杨美臣
采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研究了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非对称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石油价格波动对出口贸易存在着长期非对称影响效应。从长期来看,石油价格每上涨1个百分点,出口贸易将增加0.4937个百分点;石油价格每下降1个百分点,出口贸易将下降0.2521个百分点。短期内石油价格每变动1个百分点将导致出口贸易相应变动0.2816个百分点,石油价格波动对进口贸易存在着长短期非对称影响效应。从长期来看,石油价格每上涨1个百分点,进口贸易将增加0.4673个百分点;石油价格每下降1个百分点,进口贸易将下降0.2338个百分点。短期内石油价格每下降1个百分点将导致进口贸易累计下降1...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凤 孔庆峰
在分析贸易便利化对贸易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借鉴Kancs(2007)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考察2004-2007年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谷物磨制品制造业双边相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相对贸易伙伴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主要促进了相对扩展边际,抑制了相对集约边际,且对相对扩展边际促进要大于对相对集约边际抑制。上述结论对于不同的贸易便利化指标稳健。另外,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主要促进相对扩展边际,抑制相对集约边际;而中国贸易伙伴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对相对集约边际有显著促进作用,却显著抑制相对扩展边际。由此,文章认为中国应根据贸易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的需要,选择有针对性的贸易便利化政策和国际合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振国 牛猛 张亚斌
研究目标:廓清中国分企业所有制的出口技术含量地域结构及变化动因。研究方法:基于区分内外资全球投入产出模型的出口技术含量和反事实分析法。研究发现:中国内外资企业出口中来自(内资企业)国内技术含量的比重逐渐强化,表明中国出口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本土技术升级。对计算机业分析发现,其出口国外技术含量地域结构具有稳定性,但趋于下降,而来自内资企业国内技术含量的贡献不断上升。质和量均对中国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具有正向促进效应,但更多依赖最终生产工序技术含量的提升。研究创新:首次将中国内外资企业生产异质性纳入分析范畴,科学分析出口技术含量地域结构变迁及变化动因。研究价值:准确理解中国对外贸易技术含量水平与升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越 任永磊 冯志艳
笔者将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数量边际和价格边际,并利用中国1995年~2010年HS-6位数出口数据,实证研究了贸易便利化和FDI对出口增长三元边际的影响。双边贸易便利化对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存在显著正的影响,并且中国贸易便利化作用较大,而进口国贸易便利化对价格边际影响不显著。FDI对三元边际都存在正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数量边际。识别各因素的作用为中国出口产品的多样性和质量的升级提供了经验支持。
关键词:
三元边际 贸易便利化 FD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