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3)
- 2023(12965)
- 2022(10828)
- 2021(10276)
- 2020(8599)
- 2019(20144)
- 2018(19382)
- 2017(37084)
- 2016(19377)
- 2015(21752)
- 2014(21082)
- 2013(20892)
- 2012(19273)
- 2011(17235)
- 2010(16720)
- 2009(15321)
- 2008(14681)
- 2007(11930)
- 2006(9926)
- 2005(8811)
- 学科
- 济(91781)
- 经济(91708)
- 管理(52866)
- 业(52151)
- 方法(45602)
- 企(41970)
- 企业(41970)
- 数学(41720)
- 数学方法(41283)
- 中国(24872)
- 农(22207)
- 财(20949)
- 业经(18758)
- 贸(17923)
- 贸易(17916)
- 易(17495)
- 地方(15855)
- 制(14969)
- 农业(14472)
- 学(13548)
- 产业(13401)
- 融(13111)
- 金融(13110)
- 务(12836)
- 技术(12830)
- 财务(12791)
- 财务管理(12765)
- 银(12364)
- 银行(12351)
- 企业财务(12197)
- 机构
- 大学(269602)
- 学院(266981)
- 济(126700)
- 经济(124941)
- 管理(109589)
- 理学(96209)
- 理学院(95290)
- 管理学(93940)
- 管理学院(93445)
- 研究(90579)
- 中国(70657)
- 京(55097)
- 财(54203)
- 科学(49844)
- 财经(44596)
- 中心(42627)
- 所(41995)
- 经济学(41226)
- 经(41129)
- 研究所(38391)
- 经济学院(37403)
- 农(36634)
- 业大(35321)
- 江(34976)
- 北京(34532)
- 财经大学(33767)
- 院(33150)
- 范(32205)
- 师范(31916)
- 经济管理(29865)
- 基金
- 项目(188958)
- 科学(152802)
- 基金(143573)
- 研究(139146)
- 家(123981)
- 国家(123091)
- 科学基金(107971)
- 社会(94079)
- 社会科(89775)
- 社会科学(89756)
- 基金项目(74997)
- 省(69306)
- 自然(67735)
- 自然科(66257)
- 自然科学(66245)
- 自然科学基金(65123)
- 教育(63011)
- 资助(59391)
- 划(59268)
- 编号(53653)
- 部(43954)
- 重点(42363)
- 成果(42072)
- 国家社会(41422)
- 发(41053)
- 创(39989)
- 教育部(38862)
- 人文(37570)
- 创新(37527)
- 科研(36443)
- 期刊
- 济(124077)
- 经济(124077)
- 研究(78147)
- 中国(45491)
- 财(40418)
- 管理(39931)
- 科学(36057)
- 学报(35297)
- 农(31485)
- 大学(28835)
- 学学(27139)
- 技术(23864)
- 融(23803)
- 金融(23803)
- 经济研究(22638)
- 农业(22238)
- 财经(22219)
- 教育(20635)
- 经(19239)
- 业经(18761)
- 问题(16820)
- 贸(16303)
- 统计(15329)
- 世界(14828)
- 国际(14251)
- 技术经济(13904)
- 策(13600)
- 业(13054)
- 理论(12739)
- 决策(12262)
共检索到382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卢阳春 吴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高速增长、调整和强劲发展五个阶段。对1978~2008年间我国GDP三大产业结构变动数据和FDI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不同发展阶段FDI对我国产业结构演进所起的优化效应有所差异,但总的来看主要体现在资本形成与促进效应、技术转移与溢出效应、示范效应与竞争效应等方面。
关键词:
FDI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 优化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志安 李梦涵
基于中国2001—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支出角度和自有收入角度来构建财政分权指标体系,探讨财政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与全国作用效果保持高度一致。中西部地区作用效果则不然,该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志安 李梦涵
基于中国2001—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支出角度和自有收入角度来构建财政分权指标体系,探讨财政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与全国作用效果保持高度一致。中西部地区作用效果则不然,该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学威
通过实证分析,测算了安徽省和长三角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并量化分析产业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安徽省不但整体技术水平落后,而且技术进步速率也较慢;一产比重的降低和二产比重的提升,带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是由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不同,安徽省带动效应并不显著。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结论和安徽省经济现状,对安徽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结构 安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亚红 汪前元
文章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并运用广东省1979~2010年的经验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有利于广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金融发展水平对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除了直接作用外,金融发展还会和外资交互作用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有利的影响。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彼此加强,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外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就越明显,而外资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则会强化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明元 陈维宣
产业结构升级对能源效率贡献的差异需要从结构演进方向上进行研究。本文将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分解为合理化与高级化两个维度,以劳动和资本要素生产率为基础重新构建产业结构升级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建立普通模型、增长模型与弹性模型实证检验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对能源效率及其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演进方向对能源效率及其增长率具有显著影响,能源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贡献,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降低显著地抑制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并且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者之间差距的扩大有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负效应,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上升对能源效率提高具有正向效应。因此,本文认为未来产业政策的趋向应重点引导改变不合理...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程钦良 宋彦玲 刘明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外部力量。本文将FDI质量和数量参数化,纳入同一理论框架,建立非均衡增长模型,分析FDI质量和数量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FDI质量的提升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作用积极,且存在FDI质量促进区域技术水平提升,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FDI数量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存在非线性效应,仅当FDI数量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FDI数量增加才有助于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其内在机制在于FDI数量增加可提升非农产业生产投资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单纯的FDI数量增加会抑制非农业部门技术水平提升,阻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只有数量增加提升投资水平的促进作用大于数量增加对技术水平的抑制作用时,FDI数量的增加才能表现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玉娟 高家颂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代经济中,产业结构演变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有必要从产业结构演变的角度去分析经济增长。本文采用协整分析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我国经济转型期的产业结构演变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简新华 叶林
通过对产业结构演变实际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由"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太落后、服务业太少"的不合理的畸形产业结构,演进成为轻工业和农业得到较大优先发展、轻重工业结构趋向合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都有一定程度提高的产业结构。但相当部分制造业能力过剩,还停留在世界产业价值链的低端,需要进一步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将继续朝着服务业比重大幅度增加,轻重工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较大发展,产业科技含量、加工度、附加值都有所提高,农业趋向产业化、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方向优化。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优化趋势 实证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文玉春
文章从产业结构对科技人才培养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入手,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得出我国产业结构是科技人才培养结构的原因,而科技人才培养结构不是产业结构的原因;然后通过拓展的Dickey-Fuller检验,利用协整检验技术,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科技人才培养结构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乃华
本文基于收入法核算的分省GDP数据,从GDP内部构成、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等维度切入,考察了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93—2007年间,我国整体劳动收入占比先微幅上升然后大幅下降,直接原因在于受营业盈余占GDP比重上升的挤占,深层原因则与我国以招商引资形式进行的地区竞争弱化了劳动者对企业所有者的博弈力量相关;三次产业收入占比分别呈现在徘徊中上升、先上升继而下降、基本保持稳定演变特征;东部地区劳动收入占比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省际之间劳动收入占比的差距日趋缩小。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我国进一步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收入占比 地区竞争 结构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基于岭回归的模型和实证分析创新性地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改革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而城市服务业则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向,正规工业部门和建筑业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促进作用,但相对较弱。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得第三产业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农业增长 产业结构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晓蓓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与主要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的演进情况,剖析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可借鉴发达经济体的相关经验,通过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作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大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发展等举措,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演进历程 产业政策 借鉴与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春艳
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赵春艳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实现“两个转变”的方向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内在要求。本文试运用产业结构演进的有关理论,对改革后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以便为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提供借鉴。一、我国产业结构演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易昕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2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有着显著的影响,但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却各不相同;其中,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有着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而对第三产业则起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产业结构变化系统GM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