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4)
- 2023(11595)
- 2022(9129)
- 2021(8305)
- 2020(6759)
- 2019(15241)
- 2018(14659)
- 2017(27656)
- 2016(14649)
- 2015(16303)
- 2014(15667)
- 2013(15771)
- 2012(14810)
- 2011(13715)
- 2010(13317)
- 2009(12495)
- 2008(11887)
- 2007(10358)
- 2006(9431)
- 2005(8462)
- 学科
- 济(86209)
- 经济(86138)
- 管理(39346)
- 业(36691)
- 方法(31083)
- 数学(28432)
- 数学方法(28298)
- 企(26453)
- 企业(26453)
- 中国(22988)
- 农(18626)
- 地方(18423)
- 贸(16216)
- 贸易(16209)
- 易(15825)
- 业经(15574)
- 学(15012)
- 财(14737)
- 农业(13312)
- 地方经济(13197)
- 制(12390)
- 环境(12360)
- 融(10812)
- 金融(10810)
- 银(10706)
- 银行(10668)
- 产业(10463)
- 行(10327)
- 发(9752)
- 关系(9528)
- 机构
- 大学(222872)
- 学院(219564)
- 济(112450)
- 经济(110982)
- 研究(84986)
- 管理(81583)
- 理学(71174)
- 理学院(70329)
- 管理学(69407)
- 管理学院(68986)
- 中国(64006)
- 科学(48607)
- 京(46314)
- 财(45333)
- 所(42934)
- 农(39655)
- 研究所(39424)
- 经济学(37977)
- 财经(37314)
- 中心(36179)
- 经(34346)
- 经济学院(34150)
- 业大(32981)
- 农业(31329)
- 院(29776)
- 江(29734)
- 北京(29478)
- 财经大学(27939)
- 科学院(26937)
- 范(26332)
- 基金
- 项目(149541)
- 科学(119234)
- 基金(114059)
- 研究(103653)
- 家(102062)
- 国家(101296)
- 科学基金(85820)
- 社会(73562)
- 社会科(70074)
- 社会科学(70057)
- 基金项目(59719)
- 省(53922)
- 自然(53789)
- 自然科(52605)
- 自然科学(52584)
- 自然科学基金(51731)
- 划(46646)
- 资助(46081)
- 教育(45444)
- 编号(36529)
- 部(34555)
- 重点(33994)
- 发(33547)
- 国家社会(33298)
- 创(31017)
- 中国(30135)
- 教育部(29858)
- 创新(29324)
- 科研(28729)
- 成果(28673)
- 期刊
- 济(122104)
- 经济(122104)
- 研究(68437)
- 中国(41748)
- 学报(37993)
- 农(35677)
- 科学(35045)
- 财(32297)
- 管理(30415)
- 大学(28709)
- 学学(27706)
- 农业(24236)
- 经济研究(22880)
- 财经(20110)
- 融(19651)
- 金融(19651)
- 经(17621)
- 问题(16487)
- 业经(16409)
- 技术(15857)
- 贸(15468)
- 世界(14423)
- 国际(14220)
- 业(13623)
- 技术经济(12595)
- 教育(12228)
- 统计(11255)
- 商业(10157)
- 策(10064)
- 经济问题(9910)
共检索到328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任志成
本文研究了外国直接投资(FD I)促进二元经济转型与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揭示了FD I对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与劳动力转移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FDI 二元经济转型 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诚
与刘易斯模型预测的“拐点”不同,中国经济中出现了伴随着高达60%比例农村人口的普通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上升现象,文章称之为“准刘易斯拐点”。尽管有多方面因素促成这一现象,但中国经济中仍然存在一些潜在力量促使这一冲击现象尽快结束。文章认为,面对伴随“民工荒”而出现的中国“拐点”问题,中国政府政策需要做出一系列调整,以建立良性循环和互信互利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及劳资关系。经过政府、企业与新生代劳工之间的调适和努力,中国经济很可能会较好地渡过“民工荒”冲击阶段,回到正常的二元经济转型轨道。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刘易斯拐点 核心就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兵 赖景生 胡宝娣
我国经济存在典型的二元结构,大量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后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较快,农业劳动力就业份额年均下降0·86个百分点,结构转换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7·26%,但目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还很明显,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很艰巨,今后,应站在城乡统筹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从两个途径采取措施,促进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问题。
关键词:
二元结构 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冬伍
我国的二元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魏冬伍我国农村的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又严重过剩,这是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充分利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实现劳动力的合理转移,解决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具有巨大的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梅建明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仍表现出明显的二元性。从国际经验来看,二元经济转换的中心问题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程度,而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由于诸多障碍的影响其规模还相当有限。因此,如何促进农业部门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化的一元经济转换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二元经济 转换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柳欣 程晶蓉
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认为加速农村人口转移是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矛盾,发展经济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劳动力转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赖小琼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难点在农村。如果占总人口62%的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经济不能快速增长,全面小康的目标就不能实现。然而,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恰恰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发展差距在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人的增长。导致农民收入上不去的一个重要的、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农民就业不充分。不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不减少农民,要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是不可能的。本文拟就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和转移的途径作一探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江淮 高彦彦
基于江苏省二元经济发展情况,把空间产业转移因素引入传统的部门二元经济模型,提出了一个包含部门和空间的双二元经济结构,并以此来分析劳动力流动、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及政府政策三类要素对双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产业转移改变了劳动力流动的空间选择,即从"外地转移"向"本地转移"转变;政府政策则改变了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比,提高了企业转移产业资本的利润空间,便利了劳动力在部门和区域之间的流动,从而有助于消解双二元结构。运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1996年—2006年间的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也表明,非农劳动力比重的增加、FDI形式的资本转移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并未促使部门间收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西玉 崔传义 赵阳 马忠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放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水平应由劳动力市场来决定。文章在分析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工资决定机制以及工资水平的形成。并指出只有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机制才能发挥作用,工资水平才会趋向均衡与合理。
关键词:
二元劳动力市场 工资决定 工资水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昕
文章主要探讨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劳动收入占比变动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在现行户籍制度下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普遍低于城镇本地劳动力,由此带来GDP中总的劳动收入占GDP比重低于应有水平。继而构建了一个包含多个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以验证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农村转移劳动力规模的增加会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动产生负面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价格大大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农村转移劳动力越多,国民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会越低。从这个角度来看,改进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实现劳动力市场统一等措施将有助于改善我国GDP中劳动收入占比较低的局面,有助于提高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小明 郭剑雄
采用工业化中期阶段为起点1995-2015年全国农村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基于农业投入要素结构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视角,本文研究农村人口转型对二元经济结构收敛的影响、作用路径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从高生育率的数量偏好到高人力资本投资率的质量偏好为特征的农村人口转型对二元经济结构收敛具有显著作用。刘-费-拉模型仅指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收敛的必要条件,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收敛应以农村人口转型为充分条件,在农村人口生育率下降的同时通过不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使农业部门从"马尔萨斯稳态"转变为持续增长稳态,进而达到二元经济结构的一元化转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兆庆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仍处于原有的“行政主导型二元结构”之下,而且,20世纪末期以来,又陷于“市场主导型二元结构”之中。这种独特的“双二元结构”环境,不但表现在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上,而且造成了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生存环境、生活质量、文化素质、基本技能、国民待遇等各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而必须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构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道路。
关键词:
双二元结构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 任保平
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二元四级的特征影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本文从实证角度研究了四级市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和贡献,从而可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从四级市场出发,完善劳动力市场;发展城市非正规产业和非农产业;加强小城镇建设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 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