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66)
- 2023(12945)
- 2022(11210)
- 2021(10510)
- 2020(8796)
- 2019(19794)
- 2018(19782)
- 2017(37820)
- 2016(20323)
- 2015(22793)
- 2014(22003)
- 2013(21677)
- 2012(19782)
- 2011(17728)
- 2010(17558)
- 2009(15806)
- 2008(15152)
- 2007(13217)
- 2006(11422)
- 2005(9712)
- 学科
- 济(79051)
- 经济(78976)
- 管理(63143)
- 业(62347)
- 企(53339)
- 企业(53339)
- 方法(37456)
- 数学(32013)
- 数学方法(31671)
- 技术(22102)
- 中国(20936)
- 农(20691)
- 财(19100)
- 业经(18971)
- 学(16575)
- 地方(15599)
- 理论(14565)
- 贸(14321)
- 贸易(14312)
- 农业(14272)
- 技术管理(14042)
- 易(13906)
- 制(13366)
- 和(12815)
- 环境(12508)
- 务(12217)
- 财务(12153)
- 财务管理(12137)
- 划(11958)
- 银(11678)
- 机构
- 大学(282278)
- 学院(280891)
- 管理(117727)
- 济(111927)
- 经济(109547)
- 理学(103091)
- 理学院(102022)
- 管理学(100432)
- 管理学院(99917)
- 研究(90430)
- 中国(65173)
- 京(59346)
- 科学(56169)
- 财(48535)
- 所(43888)
- 业大(41819)
- 农(41597)
- 中心(40975)
- 研究所(40291)
- 财经(39777)
- 江(39590)
- 北京(37230)
- 范(36754)
- 师范(36440)
- 经(36374)
- 经济学(33197)
- 院(33177)
- 农业(32451)
- 州(32309)
- 商学(31039)
- 基金
- 项目(200174)
- 科学(158879)
- 研究(148480)
- 基金(145575)
- 家(126216)
- 国家(125173)
- 科学基金(109008)
- 社会(93842)
- 社会科(89079)
- 社会科学(89054)
- 省(78910)
- 基金项目(78194)
- 自然(70656)
- 自然科(69092)
- 自然科学(69079)
- 教育(67935)
- 自然科学基金(67865)
- 划(65653)
- 编号(60224)
- 资助(58398)
- 成果(47372)
- 创(46230)
- 重点(44246)
- 部(43880)
- 发(42449)
- 创新(42340)
- 课题(41000)
- 国家社会(38514)
- 教育部(38019)
- 项目编号(37711)
- 期刊
- 济(117025)
- 经济(117025)
- 研究(81567)
- 中国(52510)
- 管理(43972)
- 学报(42383)
- 科学(40320)
- 农(37056)
- 财(35271)
- 教育(34466)
- 大学(32394)
- 学学(30319)
- 技术(27362)
- 农业(26727)
- 融(20684)
- 金融(20684)
- 业经(19669)
- 经济研究(19027)
- 财经(18635)
- 科技(16999)
- 经(15930)
- 图书(15784)
- 技术经济(15638)
- 问题(14823)
- 业(14565)
- 理论(13944)
- 实践(12889)
- 践(12889)
- 现代(12813)
- 商业(12482)
共检索到398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博 马胜利
FDI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可大致归纳为两个互逆的过程:促进技术创新的正向效应与抑制技术创新的负面效应:"正向效应论"认为FDI的国际R&D会在东道国形成一定的技术溢出,通过知识的传播、吸收与应用为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负面效应论"则认为FDI与东道国在技术梯度上的层级差距反而会对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
关键词:
FDI 技术创新 溢出效应 替代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博 马胜利
FDI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可大致归纳为两个互逆的过程:促进技术创新的正向效应与抑制技术创新的负面效应:"正向效应论"认为FDI的国际R&D会在东道国形成一定的技术溢出,通过知识的传播、吸收与应用为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负面效应论"则认为FDI与东道国在技术梯度上的层级差距反而会对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
关键词:
FDI 技术创新 溢出效应 替代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贾军
利用1999~201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技术对FDI的影响及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FDI负向影响环境效率;FDI进入对环境技术吸引力、竞争力与环境效率关系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但港澳台FDI对环境竞争力与环境效率关系的中介效应不存在;制度环境显著地减轻FDI对环境效率的不利影响,且对非港澳台FDI的不利作用缓解更明显。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技术创新 制度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罗军
本文通过构建FDI前向关联影响东道国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分析了研发投入在FDI前向关联促进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并利用制造业面板数据从研发人员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视角,实证分析了FDI前向关联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影响的门槛效应,结果发现:总体上,FDI前向关联能否促进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研发人员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起到重要作用。从按FDI进入程度分组考察来看,在FDI进入程度高制造业,FDI前向关联效应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且随着研发人员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的增加而提高;在FDI进入程度低制造业,FDI前向关联效应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无明显影响,即使提高研发人员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水平也没有显著改变。
关键词:
前向关联 研发 外商直接投资 制造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方巍 林汉川
中国海外工业园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全球与区域价值链的重要节点,更是中国海外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平台。国际生产体系转型与全球价值链重构、新工业革命与数字经济转型升级、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成为全球治理标杆与准则,为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以东道国制度环境为调节变量,构建社会技术创新影响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基于全球24个国家的52家中国海外工业园543份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社会技术创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嵌入创新三个维度对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产生正向影响,东道国制度环境在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与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在制度创新与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中国海外工业园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科技创新,更要重视社会技术创新以及二者的耦合发展,同时要根据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社会技术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方巍 林汉川
中国海外工业园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全球与区域价值链的重要节点,更是中国海外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平台。国际生产体系转型与全球价值链重构、新工业革命与数字经济转型升级、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成为全球治理标杆与准则,为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以东道国制度环境为调节变量,构建社会技术创新影响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基于全球24个国家的52家中国海外工业园543份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社会技术创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嵌入创新三个维度对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产生正向影响,东道国制度环境在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与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在制度创新与中国海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中国海外工业园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科技创新,更要重视社会技术创新以及二者的耦合发展,同时要根据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社会技术创新路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 苏文喆
本文基于异质性投资东道国的视角,将发展中国家OFDI对母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归纳为逆向技术溢出基础上的研发反馈效应及人力资本激励效应,并借助国际R&D溢出模型,采用我国2003-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相关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O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作用已开始突显;且只有面向发达东道国的OFDI能够给我国带来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总体来说其研发反馈激励效应的作用要大于挤出效应,但人力资本激励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创新 异质性投资东道国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宋瑛 杨露 王亚飞
充分利用对外直接投资(OFDI)形成的逆向技术溢出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路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表现在多领域多层面上,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提升是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然而现有文献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制造业GTFP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研究。 本文认为:企业OFDI可以通过利用东道国的创新资源形成逆向技术溢出来促进自身的GTFP提升,并进一步通过本地技术溢出效应以及经济关联带动其他企业的GTFP提升,最终产生地区制造业GTFP增进效应,该效应受到东道国要素禀赋、母国技术吸收能力以及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技术差距和技术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30个省份为样本地区、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东道国,采用2008—2020年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增加可以显著促进地区制造业GTFP(包括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效率)提升;对具有技术优势的技术型东道国比对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的资源型东道国OFDI能够产生更强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对具有市场优势的市场型东道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与地区制造业GTFP负相关;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地区制造业GTFP的正向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出依次增强的趋势,表明技术差距的缩小会减弱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高新技术行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地区制造业GTFP的正向影响显著,而传统行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地区制造业GTFP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技术差异的扩大会增强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发强度和创新能力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增加促进制造业GTFP增长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表明本地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会增强技术吸收能力,进而可以强化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相比于以往文献,本文分析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地区制造业GTFP的影响,并从技术差距、技术差异和技术吸收能力角度探讨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机制和异质性表现。 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认识OFDI逆向技术溢出发挥积极作用的内在机制,进而有利于采取差异化的国际投资策略,以更好地利用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凌云 范艳霞 刘夏明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与基于技术水平的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东道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对 FDI 的技术溢出有明显促进作用,表明吸收能力的重要性。但当东道国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FDI 的溢出效应则开始减弱,即吸收能力与溢出效应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
技术溢出 FDI 吸收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长英 王君美
在下游企业顺序进入市场条件下,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对于上游企业创新动机的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上游企业的创新投入既取决于其国有股的比重又取决于下游企业的国别属性以及市场势力。具体而言,如果上游企业是一个私营企业,那么下游企业的国别属性不影响其研发投入。相反,倘若上游企业是一个纯粹的国有企业,那么只有当下游企业均为国外企业时,其研发投入不足,在其他情况下,上游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同。假如上游企业是一个部分国有企业,那么下游跨国公司的市场势力越大,其研发动力越低。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博琼 杨军 赵启然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担忧,很多学者将技术进步作为人们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手段。本文通过建立贸易理论模型,将技术分为生产型和环保型,分别分析了这两种技术的技术外溢效应对降低东道国环境污染的作用方向和机制。结果发现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仅仅依靠来自于FDI技术外溢作用的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很可能导致产业结构的污染密集度进一步升高,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
FDI 东道国 技术外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华广敏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加快,服务业日益成为国际投资的主流,研究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显得非常必要。本文运用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引入交易成本、生产制造成本和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研究高技术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FDI对中国制造业效率均有正的直接效应,但中介效应不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制造业效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FDI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效率,然而生产制造成本并没有通过中介效应的检验。最后,本文提出了扩大服务市场开放,提高人力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殷霄雯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其中FDI(外商直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创新能力的方式之一。本文利用回归模型并以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为样本,分析FDI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从技术的溢出和吸收两个角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把FDI当作整体来考察的话,其对东道国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在对FDI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发现技术密集型FDI对东道国的促进作用显著,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时,技术密集型FDI对东道国的促进作用不是无条件的的,它需要东道国具备一定程度的技术吸收能力。
关键词:
FDI 创新能力 吸收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伟 包雪颖 郑婕
外商投资对东道国具有环境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由此形成了"污染天堂假说"和"技术溢出假说",需要对外商投资进行环境准入规制和环境技术溢出规制,才能避免环境污染和促进技术溢出,进而增强东道国绿色创新能力。为体现规制效果,需要将环境准入规制和环境技术溢出规制组合使用。从增强东道国绿色创新能力角度看,采用"强环境准入规制、强环境技术溢出规制"组合最优。但是,东道国还应考虑环境准入规制与环境技术溢出规制对外商投资流向的影响。只有在环境准入规制对外商投资流向影响较小而环境技术溢出规制对外商投资流向影响也较小时,才可以考虑采用"强环境准入规制、强环境技术溢出规制"组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顺奇 罗伟
本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及其方式的影响。通过赋予这些国家的企业选择模仿或者创新的自由,打破传统技术扩散模型中技术落后国只能进行被动模仿的假设。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从技术扩散效应、资本效应以及资源竞争效应3个方面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通常情况下,积极的技术扩散效应和资本效应超过资源竞争效应,使外商直接投资总体上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能够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外资企业较大的技术优势以及较弱的技术保护强度将会促使东道国选择一条依赖模仿的增长模式;反之,东道国将更多地依靠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