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11)
- 2023(18583)
- 2022(15615)
- 2021(14412)
- 2020(11938)
- 2019(27430)
- 2018(26745)
- 2017(51509)
- 2016(27252)
- 2015(30140)
- 2014(29772)
- 2013(29228)
- 2012(26947)
- 2011(24317)
- 2010(24617)
- 2009(22455)
- 2008(21591)
- 2007(18827)
- 2006(16719)
- 2005(15276)
- 学科
- 济(131597)
- 经济(131474)
- 管理(72893)
- 业(70899)
- 企(56722)
- 企业(56722)
- 方法(52486)
- 数学(46427)
- 数学方法(45702)
- 中国(35182)
- 农(31727)
- 地方(30936)
- 财(27777)
- 业经(26628)
- 学(24689)
- 贸(24436)
- 贸易(24417)
- 易(23676)
- 农业(21721)
- 制(20899)
- 融(19004)
- 金融(19001)
- 理论(18532)
- 银(18511)
- 银行(18485)
- 环境(18335)
- 行(17822)
- 地方经济(17590)
- 和(17098)
- 技术(17015)
- 机构
- 学院(381729)
- 大学(380930)
- 济(167808)
- 经济(164604)
- 管理(145078)
- 研究(134970)
- 理学(124854)
- 理学院(123376)
- 管理学(120883)
- 管理学院(120156)
- 中国(101738)
- 京(80731)
- 科学(80021)
- 财(75500)
- 所(67277)
- 中心(61077)
- 研究所(60869)
- 财经(59758)
- 农(59751)
- 江(57393)
- 经(54390)
- 业大(53273)
- 经济学(53224)
- 范(50897)
- 北京(50792)
- 师范(50422)
- 院(49260)
- 经济学院(47718)
- 农业(46199)
- 州(45202)
- 基金
- 项目(257840)
- 科学(205648)
- 基金(189608)
- 研究(187511)
- 家(166368)
- 国家(164791)
- 科学基金(142136)
- 社会(122251)
- 社会科(116175)
- 社会科学(116146)
- 省(100074)
- 基金项目(99147)
- 自然(91153)
- 自然科(89150)
- 自然科学(89128)
- 自然科学基金(87510)
- 教育(86833)
- 划(84470)
- 资助(78025)
- 编号(73866)
- 成果(59143)
- 发(58731)
- 重点(58709)
- 部(57155)
- 创(53946)
- 课题(51845)
- 国家社会(51841)
- 创新(50441)
- 教育部(49574)
- 科研(49264)
- 期刊
- 济(187474)
- 经济(187474)
- 研究(117335)
- 中国(78498)
- 财(57893)
- 学报(57033)
- 管理(56792)
- 农(54374)
- 科学(54297)
- 大学(44456)
- 教育(41890)
- 学学(41800)
- 农业(37243)
- 融(36308)
- 金融(36308)
- 技术(36218)
- 经济研究(32110)
- 财经(29971)
- 业经(28855)
- 经(25993)
- 问题(24223)
- 统计(21191)
- 贸(21033)
- 业(20791)
- 技术经济(20197)
- 策(19133)
- 世界(18144)
- 国际(18066)
- 商业(17336)
- 决策(17060)
共检索到58168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杰 任德孝 刘倩
跨国经济具有高度的空间依赖和关联关系。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传统的FDI溢出效应模型中引入空间加权变量,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探索FDI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中国对外投资在其中的角色。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在空间上表现出联动特征;FDI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FDI对地理距离相近或经贸联系紧密的地区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影响程度上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更强烈,也强于本地溢出效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吸引的FDI中,来自中国的投资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增长,而对于其他地区经济影响不显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尚未释放出显著的跨区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者聪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7个非洲国家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和空间模型,检验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对外承包工程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存在正向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方面。对外承包工程具备异质性特征,受自然资源禀赋和政府管理质量调节影响呈现不同,具体体现在低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相同,与中低收入国家相反。从地域上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经济增长效应受自然资源和政府管理调节作用,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与北非地区效果相反。就空间距离而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具备空间溢出性效应,即对外承包工程能够提升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显著且为正。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邹宗森 郭昌明 冯等田
本文考察了1996—2018年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变动和空间溢出效应对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双边实际汇率变动显著影响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且存在门限效应,人民币升值能增加进口,贬值则抑制进口;实际汇率变动幅度低于门限值时对进口的影响明显超过高于门限值时产生的影响;中国自沿线国家进口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表现出集聚性,在选择邻接矩阵、地理距离逆阵和经济距离矩阵作为权重矩阵以及在模型中引入因变量时间滞后效应后结论依然稳健。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稳定;同时应充分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注重优化贸易结构和区域布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子杰
本文基于2011-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数据,以及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报告》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就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不同区域之间跨境物流发展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先明 黄华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已经越过快速增长的初期阶段,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命题。本文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滞后模型检验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存在的不平衡、循环因果和毗邻效应等特征,筛选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关键区位;并结合"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布局现状和大数据研究中心公布的投资环境指数,对最具投资效率的区位进行修正。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当前分布与关键区位存在差异,应当调整投资向关键区位集聚,提高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空间效率并克服"外来者劣势",从而论证了关键区位研究的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关键区位的建设重点,如发展共生机制、调整投资计划和重视投资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瑞 阎丽
将产业面临的外部需求与内部本地化集聚现象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系统考察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引发的就业溢出效应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能够在城市内部行业间引发显著的就业溢出效应;(2)行业适度邻近容易形成更大的就业溢出效应;(3)劳动力投入结构差异及产业下游关联是就业溢出效应的主要来源;(4)大中型城市就业溢出效应更明显,户籍制度造成的劳动力流动障碍显著弱化了就业溢出效应;(5)就业溢出效应在地区、城市群及行业性质等方面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为我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稳就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誉夫 谢建国
“一带一路”倡议已然历经十年征程,在推动全球共同发展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效,本文基于2005—2021年跨国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基于社会流动性指数的包容性增长指标,以探讨“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国家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驱动沿线国家经济包容性增长,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效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包容性增长效应在处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内部治理水平较高、对华情感水平较高的参与国中更加突出;“一带一路”建设能够通过基建改善、贸易惠及、政策合作、文化包容、绿色共享五大机制来推动沿线国家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本文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中国对包容性增长理念的重要实践,有效弥合了沿线国家的发展鸿沟并助力世界减贫,引领推动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的到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敏 刘清杰 刘倩
文章根据"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在1996-2015年间的数据,采用动态门槛面板模型检验政治稳定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其一,总体来看,政治稳定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二,政治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存在不同经济区间下政治稳定差异化的经济影响;其三,政治稳定的经济效应具有三个门槛值,人均GDP低于2 807美元为第一和第二门槛区间,其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效应不明显;高于2 807美元的第三和第四门槛区间国家,政治稳定性显著地刺激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入到此门槛,说明政治稳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刺激效应正在日益显著。可见,"一带一路"推进下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利用双边或多边合作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释放政治稳定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金叶 许朝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开放新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实现并扩大中国对外投资的正向技术溢出,对促进沿线各国转型发展、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益均有重要影响。利用38个沿线国家2003—2015年的面板数据,借助GMM估计法分析我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但与出口贸易相比溢出水平较低;东道国科技研发实力、对外开放程度、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可显著扩大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厉英珍 赵立静 梁世明
本文研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并着重从省市层面进行分析,以出口大省浙江为例,运用扩展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浙江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影响因素和出口贸易潜力。研究表明:出口贸易受经济规模、人口数量、距离、自由贸易协定安排和沿海国家条件等因素的显著影响;浙江省与18个沿线国家是出口贸易潜力成熟型关系,与13个沿线国家是出口贸易潜力成长型关系,与23个沿线国家是出口贸易潜力待开发型关系。基于此,本文为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皓晔 杨坤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沿线各国的经济融合度不断提高,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大将对各国股市间的风险溢出造成重要影响。本文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角度,运用EVT-Copula-CoVaR模型对沿线国家间股市风险溢出进行刻画,从而探讨不同时期内各国股市间风险溢出状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与沿线其他国家股票市场间具有双向的、非对称的风险溢出效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增大了我国与沿线其他国家股市间的风险溢出强度,也就是说,当沿线其他国家股市处于极端风险情况时,我国股票市场受到冲击的概率将增大;倡议实施后,沿线东南亚国家对我国股市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风险溢出水平。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熊彬 胡振绅
在对传统引力模型修正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关系,识别出中国的经济位置及作用,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组研究了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其空间关联关系主要由第一板块产生,对沿线国家经济辐射效应明显;"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等级度改善明显,紧密程度和联系效率尚有提升空间;高、低收入国家对空间关联因素的不同影响主要体现在贸易开放度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提升各国间经济自由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等是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敏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治理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于各国发展阶段不同而表现出区间效应。研究采用"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在2008-2017年的数据,构建门槛面板模型检验发现:一是治理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存在不同经济区间下治理能力差异化的经济影响;二是治理能力的经济效应具有两个门槛值,人均GDP低于2292美元为第一和第二门槛区间,治理能力不同程度抑制经济增长;高于2292美元为第三门槛区间,治理能力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到此门槛,说明治理能力日益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可见,"一带一路"推进下的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至关重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项松林
以产品多样化和国别多元化为基础,借鉴双重差分模型思路,本文对中国和沿线国家521 915个二元边际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探讨"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口增长效应,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客观价值性,"一带一路"倡议的确促进了沿线国家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二是差异性,"一带一路"倡议更有利于沿线国家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而非扩展边际;三是非对称性,"一带一路"倡议似乎更有利于"海上丝路"国家贸易增长的扩展边际,对"陆上丝路"国家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更有利;四是扩围建设的合理性,增加西欧和美洲等国家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明显促进所有国家出口增长。上述结论在控制经济规模、母国市场效应、实际汇率、结构转型、贸易成本、外部冲击、区域合作、语言沟通、地区和收入等级差异相关变量依然成立,且即便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限制控制组与对照组在总量和成本四个关键指标差异的配对样本中也较为稳健,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把握和处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卫 曹小曙 李涛 高兴川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开放度综合评价指标,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探讨了开放度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放度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5.24%,总体上,开放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不存在倒U形影响。分时段来看,2000—2008年开放度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而2008年以后,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下降趋势。分区域来看,开放度对中东欧、独联体、南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较大,而对中亚、西亚-北非的正向影响较小。分不同经济水平国家来看,呈纺锤体形影响,即开放度对中高收入国家影响较大,而对高收入和中低及以下收入国家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开放度 经济增长 时空格局 “一带一路”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中国OFDI、空间溢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
贸易便利化、空间溢出与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网络与空间计量分析
东道国金融发展、空间溢出效应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生态的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四大区域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及溢出效应研究
最大限度发挥中国OFDI逆向溢出效应——推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逆向溢出的政策取向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OFDI逆向溢出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区域差异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