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0)
2023(11385)
2022(9698)
2021(9330)
2020(7685)
2019(18120)
2018(18126)
2017(35419)
2016(19097)
2015(21665)
2014(21831)
2013(21506)
2012(19424)
2011(17440)
2010(17477)
2009(15796)
2008(15434)
2007(13392)
2006(11699)
2005(10245)
作者
(54001)
(44656)
(44325)
(42268)
(28449)
(21271)
(20181)
(17701)
(16931)
(16004)
(15333)
(14867)
(14057)
(14002)
(13722)
(13498)
(13341)
(13283)
(12711)
(12647)
(11003)
(10933)
(10715)
(10193)
(9920)
(9876)
(9866)
(9857)
(9000)
(8704)
学科
(74001)
经济(73914)
管理(55543)
(53647)
(46535)
企业(46535)
方法(35141)
数学(29410)
数学方法(29052)
(19048)
(18760)
中国(18731)
业经(17493)
(16741)
理论(15731)
(14708)
地方(14351)
(14217)
贸易(14211)
(13809)
(13319)
农业(12631)
技术(12172)
(11896)
财务(11830)
财务管理(11808)
教育(11221)
企业财务(11148)
环境(11143)
(10934)
机构
大学(270832)
学院(268790)
管理(110172)
(102665)
经济(100269)
理学(95994)
理学院(94997)
管理学(93418)
管理学院(92964)
研究(84749)
中国(62379)
(57620)
科学(52980)
(47003)
(41737)
业大(38786)
(38529)
中心(38399)
研究所(38153)
财经(38109)
(37788)
(36773)
北京(36502)
师范(36466)
(34681)
(31425)
(30846)
农业(30152)
经济学(30080)
师范大学(29404)
基金
项目(184979)
科学(144872)
研究(138256)
基金(132700)
(114504)
国家(113560)
科学基金(97902)
社会(84902)
社会科(80328)
社会科学(80303)
(72209)
基金项目(71041)
教育(63926)
自然(63666)
自然科(62153)
自然科学(62141)
自然科学基金(61005)
(60783)
编号(58343)
资助(54587)
成果(47236)
重点(40784)
(40573)
课题(39399)
(38849)
(38743)
项目编号(36369)
创新(36038)
教育部(35128)
科研(34983)
期刊
(111972)
经济(111972)
研究(78962)
中国(48382)
学报(40471)
管理(40337)
科学(37695)
(35184)
(34663)
教育(34605)
大学(30841)
学学(28626)
农业(24739)
技术(23934)
(20574)
金融(20574)
业经(18702)
财经(18001)
经济研究(17759)
图书(16180)
(15237)
问题(14344)
理论(14017)
科技(13216)
实践(12992)
(12992)
(12916)
技术经济(12488)
商业(12285)
现代(12283)
共检索到383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黎东辉  
FD I学派跨国并购理论主要是从国际直接投资(FD I)角度,研究厂商跨国并购的根本原因与行为动机的理论学说,是西方企业并购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基本按照产业组织思路与资源禀赋思路展开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FD I跨国并购理论的演化呈现出以下特征:在主导思想方面,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取代了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思路上,产业组织思路取代了要素禀赋思路;研究重心由新建FD I转向跨国并购FD I;研究视角由单一性理论研究转换成综合性理论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小蒂  王焕祥  
在邓宁OLI范式的基础上,对于跨国公司的三种优势而言,垄断优势(所有权优势)是决定其FDI最根本的因素;在动态的国际经营环境中,跨国公司将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维持既有优势和创造新的垄断优势。FDI的这种新趋势,其直接效应就是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对诸多产业的产业控制,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新的更多的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民  李昶  
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模式主要包括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两种。大量文献表明,这两种进入模式对东道国经济存在显著不同的影响,因此弄清影响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对于指导我国政府制定政策引导FDI采用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进入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三阶段实物期权模型,分析了影响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研究发现,东道国工程建设速度、经济增长率、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影响FDI进入模式的选择;东道国对FDI投资的政策引导直接并显著地影响FDI进入模式的选择。模型分析同时表明,FDI投资者通过跨国并购方式获得的目标企业相对于绿地投资方式获得的目标企业具有更大的规模。最后,本文通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英  
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理论范式以"文化生命"为存在论假设,以"体验-表达-理解"为认识论假设,以知识与生命的意义关联为知识论假设,以历史解释学为方法论。它主张对教育主体进行文化-生命诠释,追求教育过程的陶冶性和理解性,突出教育的教化性,形成了以"教育爱"为核心的教育关系论、以"理解"为主旨的教学关系论、以塑造完整人格为核心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功能观。它将历史系统分析法运用于教育理论研究中,注重教育事实的历史性、教育研究对象的文本化和教育理论建构的历史系统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正欣  
一、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已经成为当今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学派,或称之为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 based view,RBV)。西方学者对于企业资源的理解不完全相同。Amit和Schoemaker(1993)将资源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叶勤  
跨国并购是企业并购跨越国界的发展,它正日益成为世界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跨国并购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跨国并购是多动因推动、综合平衡的结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聂名华  罗爱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跨国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推动力量,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投资格局变化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针对日益频繁出现的跨国并购现象,西方学者已提出了许多理论,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跨国并购投资的动机。一是成长导向理论(Growth orientation),其认为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动机是为了拓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三卿  孟凡臣  唐云亭  
选取跨国并购后企业的整合模式作为并购绩效的影响因子,从企业人力资源整合、企业文化整合、组织结构整合和业务流程整合四维度出发,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不同整合模式对企业管理绩效、经营绩效和创新绩效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捷  易先忠  
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导方式,但相关研究却很滞后,并且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学科,因此对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很有必要。本文总结了跨国并购作为进入方式、动态学习过程、价值创造策略和跨国并购作为私有化方式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根据研究现状,指出了几个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春爱  贾鹏  郝洪  
本文对2009年以来中国油气跨国并购浪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发现:我国油气资源跨国并购的主体是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并购重点是上游领域的陆上常规油气资源,但深海、油砂、非常规气等资源的并购活动正逐渐活跃;并购对象区域分布较为分散,海外油气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油气跨国并购效果突出,有效地分散了我国的能源进口来源,缓解了能源紧缺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项代有  
文章回顾并梳理了跨国并购问题的相关文献,对这一论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发现跨国并购论题中并购动机问题的研究已相对成熟,但新形势下的某些跨国并购案例的动机仍缺乏理论上的解释;而跨国并购绩效的问题如同国内并购的绩效研究一样仍处于争论之中;在跨国并购风险研究方面,有关跨国并购的政治风险、整合风险是研究的主流,但对于跨国并购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以及企业的财务风险对跨国并购实践的影响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天有  
作为刚加入WTO的新兴工业发展国家,要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建立起国际竞争优势,我国企业应该深入学习跨国并购理论,掌握跨国并购的技术和方法。本文在现行跨国并购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方法研究的新探索——将层次分析法(AHP)运用到评估工作中去,以期提高价值评估工作的可操作性与精确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万解秋  刘亮  
跨国并购已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主流形式,新的理论与解释也层出不穷。学术界对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动因及其效应的最新研究倾向于从战略和企业的双重角度去解释。其基本的结论是跨国并购能降低国际间因市场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国家风险和投资的不确定性,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经营绩效和股东财富。此外,跨国并购对东道国与投资母国都能产生一定的积极效应,有利于资本形成、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