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6)
- 2023(17735)
- 2022(14645)
- 2021(13453)
- 2020(11079)
- 2019(25077)
- 2018(24540)
- 2017(46386)
- 2016(25121)
- 2015(27979)
- 2014(27528)
- 2013(27491)
- 2012(25507)
- 2011(23246)
- 2010(23383)
- 2009(22008)
- 2008(22073)
- 2007(19823)
- 2006(17865)
- 2005(16740)
- 学科
- 济(115371)
- 经济(115209)
- 业(95939)
- 管理(87261)
- 企(84666)
- 企业(84666)
- 方法(44186)
- 财(36491)
- 数学(35161)
- 农(35145)
- 数学方法(34958)
- 中国(34560)
- 业经(34394)
- 制(27089)
- 贸(24781)
- 贸易(24762)
- 农业(24446)
- 地方(24416)
- 易(24162)
- 务(23654)
- 财务(23624)
- 财务管理(23585)
- 企业财务(22384)
- 技术(20862)
- 银(19427)
- 体(19418)
- 银行(19386)
- 行(18721)
- 和(18700)
- 策(18539)
- 机构
- 学院(366020)
- 大学(362715)
- 济(163389)
- 经济(160530)
- 管理(141233)
- 研究(128830)
- 理学(120147)
- 理学院(118863)
- 管理学(117473)
- 管理学院(116777)
- 中国(102658)
- 财(78265)
- 京(77446)
- 科学(74051)
- 农(65597)
- 所(65220)
- 财经(60693)
- 研究所(58359)
- 中心(57790)
- 江(56949)
- 经(55278)
- 业大(52689)
- 农业(51317)
- 经济学(50670)
- 北京(49329)
- 院(46133)
- 经济学院(45672)
- 财经大学(44846)
- 州(44155)
- 范(44155)
- 基金
- 项目(235085)
- 科学(187233)
- 基金(173604)
- 研究(171966)
- 家(151685)
- 国家(150319)
- 科学基金(129323)
- 社会(114294)
- 社会科(108551)
- 社会科学(108526)
- 基金项目(91004)
- 省(90697)
- 自然(81456)
- 自然科(79581)
- 自然科学(79557)
- 自然科学基金(78249)
- 教育(77120)
- 划(76053)
- 资助(70286)
- 编号(66598)
- 发(54723)
- 成果(53735)
- 重点(53189)
- 部(53097)
- 创(51808)
- 国家社会(48599)
- 业(47974)
- 创新(47795)
- 制(47719)
- 课题(46833)
- 期刊
- 济(189837)
- 经济(189837)
- 研究(114386)
- 中国(79865)
- 财(63739)
- 农(61901)
- 管理(58596)
- 学报(55513)
- 科学(53414)
- 大学(42992)
- 农业(41885)
- 学学(40847)
- 融(39586)
- 金融(39586)
- 教育(34397)
- 业经(31831)
- 财经(31601)
- 技术(31314)
- 经济研究(30727)
- 经(27329)
- 问题(25097)
- 业(24757)
- 贸(22737)
- 国际(20135)
- 世界(20047)
- 技术经济(19898)
- 现代(17514)
- 商业(17158)
- 版(16848)
- 科技(16455)
共检索到574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钟一鸣
提高产能利用率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多元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多元化水平的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从传导机制看,供给侧的提高生产效率机制与需求侧的推动出口扩张机制是出口多元化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多元化对民营企业和非加工贸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类型出口多元化策略的相对有效性,发现与出口产品多元化相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的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制定出口策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价值。
关键词:
出口多元化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其淋 赵柯雨
本文以中国"五年规(计)划"政策文件对重点产业的设定为切入点,利用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重点产业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规模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缓解"和"生产率提升"是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出口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重点产业政策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大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大;此外,重点产业政策对低外部融资依赖度行业企业出口概率的促进效应更大,而对高外部融资依赖度行业企业出口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最后,本文还探究了市场自由化对重点产业政策经济效果的影响,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中国应稳步推进产业政策转型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共同促进中国出口贸易长期稳健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钟一鸣
提高产能利用率对于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出口多元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多元化水平的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从传导机制来看,供给侧的提高生产效率机制与需求侧的推动出口扩张机制是出口多元化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出口多元化对民营企业和非加工贸易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类型出口多元化策略的相对有效性,发现与出口产品多元化相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策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本文的研究对于如何有效制定出口策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价值。
关键词:
出口多元化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政 王乐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获取金融资源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政府订单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获取更多融资机会、降低融资担保条件并最终缓解融资约束,且这种因政府采购引致的融资分配效应对中小企业尤其明显。文章进一步替换了方法和更换了数据,以及控制了企业获取政府采购与否的样本选择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最终均证实主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从市场需求角度为中国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给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研究视角,主张改变政府采购政策和采购执行过程中的大企业偏好,提升中小企业获取政府采购的倾向和份额,以此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关键词:
政府采购功能 中小企业融资 融资约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玖立 冼国明
金融是经济发展和比较优势的重要源泉。中国的银行体系的选择性压制限制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也给FDI的大规模进入留下了空间。基于中国各省份65个制造业部门的样本,本文研究发现,由于资金供给的偏向性,依赖外部融资的产业在信贷相对密集的地区出口优势较弱,但FDI能够有效缓解这一融资约束,促进产业出口。进一步估计显示,FDI是与银行信贷相互替代发挥作用的。
关键词:
银行信贷 外国直接投资 出口 外部融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国胜 匡慧姝 刘政
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投资环境调查数据,本文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了政府采购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关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采购没能成为产能过剩治理的政策工具,反而成为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的重要诱因。经验分析表明:与缺乏政府订单的企业相比,获得政府订单诱使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2%,企业的政府采购销售占比每提高1%,其产能利用率随之下降6%。考察相关机理后发现:政府采购不但诱导了企业投资扩张与行业投资潮涌,从而诱致了企业过度产能供给;而且加剧了地方政府保护与反竞争行为,从而抑制了企业产能出清;最终,通过企业供-需失衡的动态传递机制,政府采购抑制了企业产能利用率。鉴于此,本文认为,应高度重视政府采购引致的企业产能应对行为,完善政府采购的机制设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文香 何有良
本文深入考察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发现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规模。进一步考察上游垄断影响企业出口规模的潜在机制,发现上游垄断显著阻碍了企业生产率的提升、降低了出口概率,此外其对出口产品种类、出口范围、出口数量与价格均产生了明显的降低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上游垄断显著抑制了民营企业的出口规模扩张,但对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抑制作用较弱;上游垄断对企业出口规模扩张的抑制作用随着加工贸易程度的提升而减弱;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了非进口企业的出口规模,但对进口企业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最后,本文还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上游垄断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关系,发现上游垄断显著缩短了企业出口的持续期,并且该效应在不同特征企业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关键词:
上游垄断 企业出口 生产率 出口持续时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小平 代智慧 彭书舟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产品层面的海关数据库和CEPII-BACI数据库,考察了出口复杂度对企业产出波动的影响及背后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复杂度对企业产出波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出口复杂度越高的企业产出波动越小,且对于不同特征的企业这一影响存在差异;出口复杂度主要通过人力资本因素抑制企业产出波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调结构、稳增长"的外贸战略提供了理论与实证的支持。
关键词:
出口复杂度 产出波动 人力资本 制造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修岩 易博杰 邵军
本文使用2005—2007年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内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考虑到企业出口决策和出口强度是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我们采用Heckman两步选择模型进行估计,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研究发现:行业外资渗透率对同行业内资企业的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都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外资出口强度对内资企业的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的影响却显著为负。这一发现与多数使用发达国家数据的研究结论相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佟家栋 刘竹青 黄平川
基于1998-2005年中国工业企业的统计信息,本文利用倍差法考察了入世前后出口贸易对企业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我们发现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依赖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实证结果证实:尽管出口贸易对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影响在中国加入WTO后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分样本估计的结果还显示,外资企业和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学习效应下降最严重,入世后它们的出口学习效应几乎不存在。因此,要想实现中国出口贸易的长期、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出口结构的优化,鼓励内资企业"走出去",提高引入外资的质量,实现出口产品的技术升级。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出口学习效应 倍差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童伟伟
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采用Tobit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在对环境规制分别从企业、地区以及地区—产业三个层面进行衡量的基础上,发现环境规制在总体上对我国企业出口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类来看却因企业研发活动情况而有所不同:对于有研发投入的企业,促进作用依然显著;而对于没有研发投入的企业,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并无显著影响。以上结论说明,为实现环境质量改善与企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双赢目标,我国在加强环境规制的同时,还应重视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出口 研发投入 制造业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APEC研究中心许家云发表的《海归与企业出口行为: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金融研究》2018年第2期)一文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要靠人才的国际化,而人才的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高效的流动性来体现的,拥有国际化视野的海归人才是我国出口竞争力升级的战略性要素之一。文章指出,海归在上市公司任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生了积极影响,即海归在总体上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额的增长和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并且这种积极的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定根 杨晶晶
文章首次研究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通过从自身出口经验中学习以决定后续出口时机。构建一个出口学习模型,并使用2000~2007年合并后的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数据检验模型命题,发现企业在积累出口经验以降低固定成本和获取潜在出口收入之间权衡,以决定出口的时机和顺序。生产率高的企业不仅从成立到首次出口所需要的时间更短,且后续进入不同国际市场的时间间隔也更短。生产率高的企业先进入需求规模更大的国际市场以获取高的潜在收入,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则选择先进入需求规模相对较小的国际市场以积累经验。中国到出口目的地的运输成本越高,则该目的地在企业的出口次序中排名越靠后。
关键词:
出口经验 出口时机 市场规模 运输成本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觅 余淼杰
出口会导致企业生产率提高么?什么因素会影响出口的生产率效应?本文采用2001—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估计了出口的即期和长期生产率效应。我们认为企业出口之前的研发投入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的吸收能力来提高出口的生产率效应。通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的计量方法,我们发现:(1)平均看来,对于首次出口的企业,其出口当年企业生产率有2%的提升,然而在出口之后的几年中这种提升效应均不显著。(2)对于有出口前研发投入的企业,出口对生产率存在着持续且幅度较大的提升作用;但对于没有出口前研发投入的企业,出口对生产率没有显著的提升效应或提升效应短且较弱。(3)出口对生产率的提升效应随企业从事出口前研发年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