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6)
- 2023(11351)
- 2022(9354)
- 2021(8330)
- 2020(7065)
- 2019(15917)
- 2018(15667)
- 2017(30225)
- 2016(16440)
- 2015(18147)
- 2014(18072)
- 2013(18044)
- 2012(16637)
- 2011(14887)
- 2010(15328)
- 2009(14742)
- 2008(15123)
- 2007(13936)
- 2006(12490)
- 2005(11737)
- 学科
- 业(82182)
- 济(77218)
- 经济(77088)
- 企(75092)
- 企业(75092)
- 管理(69536)
- 方法(32004)
- 财(30001)
- 业经(28058)
- 农(26189)
- 数学(23727)
- 数学方法(23516)
- 务(20633)
- 财务(20615)
- 财务管理(20593)
- 制(20326)
- 企业财务(19542)
- 农业(19055)
- 中国(17197)
- 技术(17000)
- 体(15363)
- 划(14987)
- 策(14378)
- 和(14010)
- 地方(13974)
- 理论(13595)
- 体制(13431)
- 贸(13214)
- 贸易(13204)
- 易(12810)
- 机构
- 学院(251911)
- 大学(247859)
- 济(110806)
- 经济(108897)
- 管理(101379)
- 理学(87210)
- 理学院(86319)
- 管理学(85216)
- 管理学院(84738)
- 研究(80271)
- 中国(63670)
- 财(55350)
- 京(50969)
- 科学(46256)
- 财经(43416)
- 农(42666)
- 所(40217)
- 江(39667)
- 经(39289)
- 中心(36047)
- 研究所(35920)
- 业大(34744)
- 经济学(34548)
- 农业(33341)
- 财经大学(31957)
- 北京(31453)
- 经济学院(31353)
- 州(30571)
- 商学(29765)
- 商学院(29504)
- 基金
- 项目(162303)
- 科学(130849)
- 基金(121502)
- 研究(119948)
- 家(104814)
- 国家(103902)
- 科学基金(91160)
- 社会(80403)
- 社会科(76315)
- 社会科学(76296)
- 基金项目(64430)
- 省(62889)
- 自然(57751)
- 自然科(56492)
- 自然科学(56476)
- 自然科学基金(55581)
- 教育(53812)
- 划(51806)
- 资助(48631)
- 编号(46363)
- 成果(37326)
- 部(37060)
- 创(37046)
- 业(36871)
- 重点(36350)
- 制(36296)
- 发(34734)
- 国家社会(34192)
- 创新(33759)
- 教育部(32293)
- 期刊
- 济(128908)
- 经济(128908)
- 研究(75779)
- 中国(47336)
- 财(47023)
- 管理(43374)
- 农(41211)
- 科学(35282)
- 学报(34665)
- 农业(27961)
- 大学(27529)
- 学学(26431)
- 融(24683)
- 金融(24683)
- 财经(22835)
- 业经(22623)
- 技术(21644)
- 经(19709)
- 经济研究(19678)
- 教育(19219)
- 问题(17225)
- 业(16867)
- 技术经济(14669)
- 贸(13376)
- 世界(13185)
- 现代(13094)
- 财会(13056)
- 商业(12344)
- 国际(11714)
- 版(11692)
共检索到380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宣烨 李思慧
鉴于地区间经济规模的差距,使用T指数更适宜刻画我国地区间FDI差距及其变化特征。通过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0-2007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地区间FDI差距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地区间差距与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存在负相关关系;FDI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与当地吸收能力以及FDI参与当地经济的广度、深度密切相关;受发展路径、科研水平以及创新能力的影响,东南沿海、环渤海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对FDI地区差距变化的敏感度较低,而全国其它地区的敏感度较高。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引资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渝琳 李松
FD I对我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检验发现,FD I较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但这种影响在下降,边际效应递减模型可以解释这种下降趋势的必然性。同时,我国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而FD I则是打破这种路径依赖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制造业 外商直接投资 工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超凡 王赟
本文首先通过GL法与AR法对各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度并对高品质垂直型、低品质垂直型、水平型三种产业内贸易形态进行划分,测算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较为迅速,但依然以低品质垂直型贸易类型为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然后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率进行测度,并通过Tobit模型和脉冲函数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正向显著,但行业间存在差距,且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对技术进步的冲击作用最为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志春
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ASS软件对我国各省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苏红键 李季鹏 朱爱琴
本文在对以往制造业竞争力评价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包含结构-行为-绩效三个维度的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为五类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是制造业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宁夏、云南、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最低。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行为指标。基于此,本文提出要积极促进各地区制造业绿色、创新、开放发展与相关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竞争力 评价 SCP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苏红键 李季鹏 朱爱琴
本文在对以往制造业竞争力评价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包含结构-行为-绩效三个维度的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分为五类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是制造业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宁夏、云南、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最低。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行为指标。基于此,本文提出要积极促进各地区制造业绿色、创新、开放发展与相关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竞争力 评价 SCP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峰 陈嘉伟
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达格姆基尼系数、障碍度分析、核密度估计及马尔科夫链,分析2006—2020年中国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区域差异、障碍因素、分布动态和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整体呈上升态势,大致经历了波动调整期、平稳增长期和起伏换挡期3个阶段,展现出“东部领先、中部居中、西部落后”的分布格局;(2)中国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总体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是导致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东部与西部区域差异呈显著扩大态势,制造业煤炭消耗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是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发展的主要障碍;(3)空间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绿色竞争力空间集聚模式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且时间跨度未产生明显效用;(4)从马尔科夫链极限求解结果看,制造业绿色竞争力随时间推移逐步提升,并呈现出逐渐向高值集中的走向。研究结论可为加快促进中国制造业绿色竞争力空间均衡、协同有序与提质高效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作磊 佘颖
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制造业升级转型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以发展生产服务业为切入点思考如何利用外资充分发挥生产服务业的作用,提升国内制造业竞争力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主要采用中国25个省(市、自治区)1999~2010年的数据进行动态GMM估计结果进行经验检验,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 FDI 制造业竞争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沙颖 陈圻
运用我国28个制造业细分行业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总体竞争力的提升,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部分中介了物流业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交易成本的中介效应更为明显;成本中介效应在不同要素密集类型的制造业之间存在差异,物流业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正向推动效应最为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无涯 傅春
本文构建制造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2009~2013年中部六省9个二位数代表性制造业统计数据进行处理,测度中部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差序格局并呈现其差序变化轨迹,随后对此变化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河南制造业近年发展态势良好,山西面临产业塌陷与末位锁定危机,在中部竞争格局中域的江西、安徽、湖北和湖南都具有强势制造业。建议中部各省在区域合作战略框架下调整产业定位与发展战略,形成省际产业群异质发展的合作机制。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制造业 差序 测度评价 竞争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贵中 谭远发
入世以来,广东、山东等地汽车制造业竞争力增强,上海、吉林等地汽车制造业竞争力减弱。规模竞争力主导了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变化,效益竞争力的影响较小。企业数量与平均规模是影响规模竞争力的两大因素,劳动生产率与人均产值是影响效益竞争力的两大因素。各地区角逐汽车制造业规模竞争的同时,更应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研发创新等途径提升当地汽车制造业的效益竞争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玉 许俊斌 南洋
文章基于效率视角,采用超效率DEA模型,使用中国2007年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分析各地区制造业的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的制造业竞争力差别很大,总体上东部地区要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地区间壁垒和产业间壁垒使得中国各地区制造业内部存在明显的效率差别。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显示,产业盈利能力、产业增长能力和产业基础能力与地区竞争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产业增长能力对地区竞争力的影响最大;产业发展能力与地区竞争力存在负相关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姚战琪
在传统比较优势不断削弱的背景下,我国要利用数字经济来提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采用2013—2020年我国各地区微观数据,研究数字经济与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内在影响机制,以及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之间关系成立的边界条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数字经济能提升所在地区的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对临近地区的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也有积极的影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创新效率、人力资本积累和协同集聚三个变量均在数字经济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在以进口贸易占比为门槛变量的情形下,数字经济发展对西部地区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在门槛前低于东部地区,但在门槛后显著高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全国。因此,应大力推动西部地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贸易升级的促进作用。通过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数字经济的集聚发展、创新效率的全面提升,逐步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出口竞争力 创新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日本制造业在战后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多次面临严重的挑战,但日本制造业总是能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向海外实施产业梯度转移而渡过难关,并始终处于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地位。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大多数日本制造业能够不断克服种种不利因素,长期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为何曾经辉煌的日本电脑产业会失去其竞争力?本文从日本制造业入手,揭示了当代日本的竞争优势,并试图借用最新的产品架构理论对日本制造业长期保持竞争力的原因作一个新的解释。
关键词:
日本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产品架构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家庭 王璇
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首先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从发展规模及速度、出口能力、生产能力、吸引外资情况四个方面肯定了中国制造业,又从出口份额和结构、制造业科技水平、企业规模和品牌、制造业外商投资趋向四个方面分析了制造业发展的问题。然后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绝对竞争力和相对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之后在现实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中得出中国制造业是依靠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最后从相应的四个方向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