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6)
- 2023(13257)
- 2022(11133)
- 2021(10496)
- 2020(8863)
- 2019(20297)
- 2018(19667)
- 2017(37254)
- 2016(19519)
- 2015(22273)
- 2014(21537)
- 2013(21411)
- 2012(19803)
- 2011(17822)
- 2010(17234)
- 2009(15577)
- 2008(15084)
- 2007(12742)
- 2006(10940)
- 2005(9840)
- 学科
- 济(86135)
- 经济(86045)
- 管理(54209)
- 业(53031)
- 企(42581)
- 企业(42581)
- 方法(42438)
- 数学(37893)
- 数学方法(37467)
- 贸(27491)
- 贸易(27476)
- 易(26827)
- 中国(24188)
- 农(21183)
- 财(21063)
- 技术(17086)
- 业经(16441)
- 学(16385)
- 出(15021)
- 农业(14157)
- 地方(14085)
- 制(13740)
- 融(12603)
- 金融(12601)
- 环境(12490)
- 银(11930)
- 银行(11892)
- 务(11571)
- 财务(11533)
- 财务管理(11502)
- 机构
- 大学(283882)
- 学院(278819)
- 济(129260)
- 经济(127348)
- 管理(107548)
- 研究(101278)
- 理学(93912)
- 理学院(92943)
- 管理学(91444)
- 管理学院(90948)
- 中国(75217)
- 京(59468)
- 科学(59040)
- 财(54438)
- 所(50299)
- 农(46578)
- 研究所(46172)
- 中心(45012)
- 财经(44653)
- 经济学(42200)
- 业大(41535)
- 经(41231)
- 经济学院(38392)
- 江(38313)
- 北京(37252)
- 农业(37142)
- 院(37077)
- 范(34105)
- 财经大学(33794)
- 师范(33659)
- 基金
- 项目(196441)
- 科学(156127)
- 基金(147696)
- 研究(139901)
- 家(131297)
- 国家(130380)
- 科学基金(111121)
- 社会(92650)
- 社会科(88280)
- 社会科学(88261)
- 基金项目(76856)
- 省(72274)
- 自然(71952)
- 自然科(70405)
- 自然科学(70384)
- 自然科学基金(69168)
- 教育(64050)
- 划(62723)
- 资助(61405)
- 编号(52371)
- 部(45808)
- 重点(45113)
- 发(42498)
- 创(41824)
- 成果(41079)
- 国家社会(40926)
- 教育部(39562)
- 创新(39429)
- 科研(38463)
- 人文(37339)
共检索到409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申嫦娥
一国(地区)的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本国(地区)的研发资本存量,而且取决于引入的外国(地区)研发资本存量的溢出效应。本文采用扩展的CH模型,将研发资本存量作为解释变量,选取1993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西方大国(G8成员国)和亚洲四小龙通过进口贸易、FDI两个途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效用。研究结论有三:一是FDI的技术溢出效用显著为正;二是西方大国FDI的溢出效应略高于亚洲四小龙;三是我国自己的研发资本存量只是在没有西方大国影响的情况下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FDI 进口贸易 技术溢出 研发资本存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神勇
正确评价贸易结构的转变以及相应的贸易条件的改善,是对外贸易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出口商品结构看,由1985年到1988年,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从45.8%增加到64.4%,机电产品的比重也从8.5%增加到14.3%。但是我国出口商品档次低,质量不稳定,市场竞争以低价取胜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出口额的增长主要来自出口数量的扩大。评价出口商品结构的层次高低不仅要看分类商品出口额比重结构,还要考察商品的质量、档次。一般地说,商品价格是产品质量、层次、加工度等因素的综合反映,是考察商品结构层次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庆波 范厚明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密切,亚洲四小龙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和印度,发挥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六个国家(地区)外贸依存度演化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并对于我国如何发挥对外贸易的作用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联生
“亚洲四小龙”会计比较吴联生在“亚洲四小龙”中,新加坡人口最少,但会计职业规模最大。新加坡会计师协会(TheSinga-poreSocietyofAccountants)于1963年依法成立,1987年被新加坡公共注册会计师协会(TheInstitu...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君翔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尹翔硕
推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是亚洲“四小龙”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香港地区与韩国推行的出口导向战略有着极大的差异。香港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自由港,实行政府不干预的自由贸易政策,而韩国的对外贸易有着强烈的政府干预色彩。通过对它们的比较,表明不同的贸易发展战略将对经济产生不同的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清 孙元元
本文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将进口贸易和FDI的技术溢出视为内生,对比研究人力资本水平、国内研发投入、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4个因素对进口贸易和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只有进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进口贸易仍然是国外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全国仅有东部地区的研发、人力资本、制度的完善以及经济的发展才能显著促进FDI的技术溢出,而东部及中部地区上述4个因素都能显著促进进口的技术溢出,西部地区除了研发水平外,其他3个因素也都能显著促进进口的技术溢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瑜
技术进步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重要因素。一国可以通过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两个渠道的技术溢出效应来促进其技术进步的提高,文章基于1998~2012年我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协整模型研究并确定进口贸易、FDI与碳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并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进口贸易和FDI对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强度和FDI以及进口贸易之间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进口贸易 外商直接投资 碳强度 技术溢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海珍
战后,尤其是60年代以后,亚洲的新加坡、香港、韩国和台湾这四个国家和地区,都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即使在全球经济低速增长的1987年,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没有放慢,仍然保持了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速度。在这一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为8.6%,韩国为12.2%,香港为12%,台湾为11%。从1960年到1985年,它们的国民总产疽八年翻一番。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79年发表的年度报告中,首次给它们送上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美称,后来人们更为形象地给它们戴上了亚洲“四小龙”的桂冠,以认同它们在如此短的时期内创造的经济奇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景云
所谓“亚洲四小龙”,是对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俗语,即指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这几个国家和地区,自6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陷入危机的70年代,通过实行积极的外向型开发战略和开放体制,造成良好投资环境和法律环境,大力引进国外资本、先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生柳荣 林宏华
亚洲“四小龙”商业银行比较厦门大学生柳荣,林宏华亚洲的新加坡、香港、台湾和韩国从本世纪60年代初开始,经济突飞猛进,创造了本世纪的经济奇迹,引起了举世的关注,被世人美誉为亚洲“四小龙”。它们金融业的发展成为其经济起飞的动力,特别是在金融业中占比重最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苏为华 孔伟杰
国际贸易和FDI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两个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岭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得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现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正处于对外贸和外资的技术溢出有正向效应的阶段,FDI对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敏感度更高。国内R&D投入对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在知识产权保护下国际技术外溢和扩散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推力。但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仍然偏低,执法力度薄弱,削弱了我国对国外FDI技术溢出的吸收水平,影响了外资的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贡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美辞 喻春娇
进口贸易是技术的一种主要溢出渠道。本文运用Lichtenberg&Potterie(1996)方法构建国外R&D资本存量,并将人力资本要素考虑在内建立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计量模型,选取中国和G-7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国国内R&D资本存量和通过进口贸易获得的国外R&D技术溢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外R&D资本存量都能显著地提升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对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启斐 张为付
相对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内嵌的技术和知识含量更高,表现出更强烈的溢出效应。文章首先建立了一个南北服务贸易模型,分析了进口服务贸易对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的作用;然后基于中印两国与28个OECD国家双边服务贸易数据,测算了两国进口服务贸易的知识溢出,并利用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进口服务贸易对中印两国缩短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服务贸易可以帮助我国完成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由于发展模式的差异,进口服务贸易会抑制印度技术追赶的步伐。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鼓励服务业开放,鼓励服务贸易;同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启斐 张为付
相对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内嵌的技术和知识含量更高,表现出更强烈的溢出效应。文章首先建立了一个南北服务贸易模型,分析了进口服务贸易对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的作用;然后基于中印两国与28个OECD国家双边服务贸易数据,测算了两国进口服务贸易的知识溢出,并利用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进口服务贸易对中印两国缩短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服务贸易可以帮助我国完成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由于发展模式的差异,进口服务贸易会抑制印度技术追赶的步伐。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鼓励服务业开放,鼓励服务贸易;同时,要注意服务业开放序列,大力发展知识密集的服务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