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9)
2023(14554)
2022(12098)
2021(11233)
2020(9714)
2019(21877)
2018(21781)
2017(42518)
2016(22527)
2015(25024)
2014(24485)
2013(24104)
2012(21709)
2011(19128)
2010(19166)
2009(17899)
2008(17723)
2007(15749)
2006(13614)
2005(12231)
作者
(59907)
(50088)
(50061)
(47588)
(32070)
(23697)
(22655)
(19503)
(19142)
(17823)
(17081)
(16993)
(15900)
(15668)
(15327)
(15320)
(14857)
(14552)
(14397)
(14373)
(12232)
(12134)
(12038)
(11675)
(11310)
(11229)
(11117)
(10921)
(9876)
(9763)
学科
(99875)
经济(99736)
(94277)
管理(84258)
(83966)
企业(83966)
方法(49500)
数学(40926)
数学方法(40515)
(34662)
(31340)
业经(30673)
(24384)
财务(24340)
财务管理(24298)
企业财务(23106)
(23092)
中国(22584)
农业(22396)
技术(19227)
(16963)
(16778)
(16694)
(16539)
贸易(16530)
理论(16172)
(16092)
(15921)
地方(15608)
(14736)
机构
学院(318110)
大学(315395)
(139217)
经济(136811)
管理(134979)
理学(117105)
理学院(116085)
管理学(114552)
管理学院(113927)
研究(93166)
中国(75877)
(68411)
(63541)
财经(54242)
科学(51230)
(49441)
(47391)
(46384)
中心(45394)
经济学(43312)
(43071)
业大(42799)
财经大学(40297)
经济学院(39323)
北京(38815)
研究所(38237)
商学(37543)
商学院(37198)
(36708)
经济管理(35995)
基金
项目(212646)
科学(172157)
基金(159808)
研究(159452)
(135660)
国家(134478)
科学基金(120174)
社会(106087)
社会科(100862)
社会科学(100841)
基金项目(84462)
(81813)
自然(76169)
自然科(74504)
自然科学(74488)
自然科学基金(73238)
教育(73033)
(67329)
资助(64759)
编号(63727)
成果(50733)
(48633)
(47331)
重点(46331)
(45537)
国家社会(44909)
(44219)
创新(43511)
教育部(43291)
人文(42887)
期刊
(150230)
经济(150230)
研究(90698)
(57520)
中国(56776)
管理(54393)
(43301)
科学(39903)
学报(38964)
大学(32766)
(31139)
金融(31139)
学学(31098)
技术(29915)
农业(29519)
财经(27770)
业经(26402)
教育(25180)
(23768)
经济研究(23348)
问题(20047)
技术经济(17668)
(17447)
财会(16730)
统计(15882)
现代(15502)
(15399)
商业(15344)
(15164)
理论(15152)
共检索到464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进  徐盈之  王书斌  
本文通过建立制造业区际转移动态面板模型,依此对FDI区位变迁与中国制造业区际转移的相关关系、作用效果、地区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DI区位变迁和中国制造业区际转移均呈现出"东出西进"和"就近转移"两种趋势;从全国层面来看,FDI区位变迁是影响中国制造业区际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区域层面来看,FDI区位变迁对中国东部地区的制造业规模具有扩散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规模具有集聚作用,且在中部地区的集聚作用更强;从行业层面来看,FDI区位变迁对于促进大部分制造业行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向东中部地区转移、医药制造业向东部地区转移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宇馨  
在分析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以及服务业FDI和制造业FDI互动影响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0~2009年19个省际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外资与服务业外资区位决策的影响因素,发现二者存在相互追逐的关系,制造业外资较为关注经济发展规模大、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而服务业外资较为关注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地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田素华  胡一立  
在2007年以前,进入我国的FDI主要投入到了制造业部门。进入我国制造业部门的FDI主要投入到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6个部门。本文以我国省区面板数据为基础,在控制其他劳动需求因素和劳动供给因素以后,实证分析了制造业部门FDI进入对我国劳动就业影响的结构特征。结论显示,制造业部门FDI进入当年可显著地促进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年度劳动就业数量的增加,但会使第一产业劳动就业数量显著减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治  王耀中  
文章采用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经济区1992—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Johanson面板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面板误差纠正模型,检验了中国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升级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即便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协同互动关系仍然没有建立起来。东部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该地区制造业的升级所引至的,但服务业发展对该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的作用却不明显。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两地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从而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现代制造业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关爱萍  李娜  
基于2000—2011年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从金融深化、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三个层面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区际产业转移与承接地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发现:(1)西部地区金融深化水平和金融市场结构,能够促进区际产业转移正向的技术溢出,而金融效率低下不能很好地引发积极的技术溢出;(2)不同发展水平的金融支持下,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各省份的技术溢出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3)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技术进步存在基于金融深化、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的"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永强  巫和懋  戴金平  
本文对资本市场开放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小于封闭条件下的情形;资本市场开放将增加货币政策产出效应的波动和不确定性。随后采用VAR-TARCH模型对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短期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通货膨胀和实际经济增长的唯一显著因素,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和产出效应均存在半年左右的时滞;而资本市场开放对我国的货币供给产生了显著影响,资本市场开放与货币政策的联合作用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加剧了通货膨胀和实际经济增长的波动。最后本文对结论背后的政策含义进行了阐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探索驱动制造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的互联网技术进步路径,并利用2003—2016年中国24个地区的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互联网技术通过不同路径对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技术引进基础上的自主创新路径能够驱动制造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且其影响作用最大,因而是驱动中国制造业实现结构调整的最优路径。但是,这一进程可能会伴随着制造业中高端技术行业低附加值的趋势,并且互联网技术进步对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具有时滞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立平  吴瑶  
本文依据新经济地理学和国际投资相关理论,利用空间极值边界分析模型(SEBA模型),借助1992~2015年中国29个省际区域的面板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检验我国东中西部FDI区位选择的稳健性影响因素,比较分析其时空差异及演变特征,以期揭示我国FDI区位条件因素时空演变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在我国,FDI逐渐由成本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是吸引FDI流入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的吸引作用逐步凸显;东部对外开放的比较优势、中部能源效率优势、西部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弱。依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各地区促进招商引资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扬波  
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动态变化是FDI区位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单位劳动力成本(ULC)来衡量一国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在对比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劳动力成本动态变化趋势基础上,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来分析劳动力成本变化对FDI区位转移所起的内在作用,最后运用周边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检验了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变化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力,以期为中国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扬波  
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动态变化是FDI区位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单位劳动力成本(ULC)来衡量一国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在对比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劳动力成本动态变化趋势基础上,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来分析劳动力成本变化对FDI区位转移所起的内在作用,最后运用周边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检验了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变化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力,以期为中国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扬波  
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动态变化是FDI区位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单位劳动力成本(ULC)来衡量一国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在对比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劳动力成本动态变化趋势基础上,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来分析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区位转移所起的内在作用,最后运用周边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检验了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力,以期为中国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巫景飞  林暐  
FDI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已经获得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商贸流通业FDI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却鲜有研究。本文以中国29个省市地区15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和2个批发零售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2002-2006连续5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对商贸流通业FDI进入程度与本土制造业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短期而言,商贸流通业FDI进入对于本土制造业和周边地区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会带来负面影响,但长期而言会有积极作用,产生纵向技术溢出效应;(2)商贸流通外资企业的优势落差和本土制造业吸收能力,都会对FDI纵向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胜强  刘星  
本文以2004~2008年连续披露R&D支出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采用Hansen提出的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董事会规模与企业R&D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当以公司规模为门槛变量时研究发现,只有当公司规模超过某一临界值之后,董事会规模才与企业R&D行为之间表现为一种"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关系,并由此得出董事会规模的公司治理效应可能存在类似于宏观经济学中的"低水平陷阱"现象;而以董事会规模为门槛变量时发现,最佳的董事会规模应为7人或者9人。研究还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的增加对改善企业的R&D投资决策未起到明显效果,独立董事"花瓶"现象仍普遍存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小柯  席艳玲  吉生保  
利用2001-2011年中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法,考察了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两者在全国层面呈现"倒U"型关系;分区域看,东部地区产业集聚同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劳动力的拥挤效应十分明显;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同经济增长则显著正相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微  惠宁  
基于创新模式差异视角,采用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制造业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金融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技术创新模式会内生出差异化的金融结构;银行体系对于低风险、可预测、收益稳定的引进模仿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促进作用不受市场环境的约束;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金融结构中市场导向越强越有利于推动高风险、不可预测、收益不确定的自主创新。因此,为实现中国制造业创新模式由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的顺利转换,需要推动金融结构的适时转型,并全面营造有利于金融市场发展的市场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