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45)
- 2023(18119)
- 2022(15802)
- 2021(14652)
- 2020(12348)
- 2019(28308)
- 2018(27779)
- 2017(53983)
- 2016(29512)
- 2015(33195)
- 2014(33111)
- 2013(32440)
- 2012(30239)
- 2011(27109)
- 2010(27184)
- 2009(24848)
- 2008(24285)
- 2007(21282)
- 2006(18737)
- 2005(16174)
- 学科
- 济(122240)
- 经济(122100)
- 管理(84681)
- 业(80441)
- 企(66013)
- 企业(66013)
- 方法(57101)
- 数学(50175)
- 数学方法(49486)
- 农(33369)
- 中国(32305)
- 财(30078)
- 地方(27279)
- 业经(26770)
- 学(25293)
- 农业(22143)
- 贸(21880)
- 贸易(21868)
- 易(21152)
- 制(20829)
- 理论(19717)
- 务(18836)
- 环境(18765)
- 财务(18757)
- 财务管理(18711)
- 技术(18661)
- 和(17846)
- 企业财务(17729)
- 银(16828)
- 银行(16778)
- 机构
- 大学(417284)
- 学院(417019)
- 济(167186)
- 管理(165440)
- 经济(163543)
- 理学(143806)
- 理学院(142194)
- 管理学(139535)
- 管理学院(138783)
- 研究(138648)
- 中国(102091)
- 京(88462)
- 科学(86694)
- 财(75866)
- 所(68698)
- 农(67672)
- 江(64856)
- 中心(63800)
- 业大(63034)
- 研究所(62748)
- 财经(61159)
- 范(55791)
- 经(55682)
- 师范(55239)
- 北京(54653)
- 农业(53162)
- 院(50989)
- 经济学(50296)
- 州(49694)
- 经济学院(45555)
- 基金
- 项目(288833)
- 科学(227899)
- 基金(209928)
- 研究(209316)
- 家(182739)
- 国家(181259)
- 科学基金(156825)
- 社会(132105)
- 社会科(125320)
- 社会科学(125286)
- 省(112855)
- 基金项目(111122)
- 自然(103113)
- 自然科(100735)
- 自然科学(100713)
- 自然科学基金(98896)
- 教育(96873)
- 划(94785)
- 资助(87427)
- 编号(85083)
- 成果(68257)
- 重点(64625)
- 部(63669)
- 发(61506)
- 创(59265)
- 课题(58667)
- 创新(55298)
- 科研(55033)
- 教育部(54579)
- 国家社会(54165)
- 期刊
- 济(179436)
- 经济(179436)
- 研究(120538)
- 中国(76273)
- 学报(65800)
- 农(60395)
- 科学(60302)
- 管理(60050)
- 财(56826)
- 大学(50361)
- 学学(47483)
- 教育(45980)
- 农业(41739)
- 技术(37300)
- 融(35554)
- 金融(35554)
- 业经(29853)
- 财经(29388)
- 经济研究(28360)
- 经(25206)
- 问题(24734)
- 业(21286)
- 图书(21012)
- 技术经济(20278)
- 统计(20110)
- 科技(19423)
- 版(19287)
- 理论(19280)
- 资源(18976)
- 现代(18707)
共检索到604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毛新雅 王桂新
随着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产业集聚成为影响外商直接投资(FDI)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引进外资的最重要地区,FDI在这一地区内部的区位决策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本文采用长江三角洲16城市的相关数据,运用对数线性模型和逐步回归方法并结合怀特(White)异方差检验,经验性地证实了:21世纪初以来,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的工业企业销售产值、FDI自我积累的因果效应机制等表征产业集聚状况的因素已成为影响FDI在这一地区进行区位决策的最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娟锋 贾生华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本文构建了一个城市间住宅土地价格差异决定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以长江三角洲区域内25个城市的524宗住宅土地出让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各城市住宅土地的平均价格。计量结果显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强度、人均持有流动资产水平和城市住宅开发量三个决定因素对于解释城市间住宅土地价格差异有显著性的贡献。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强度和人均持有流动资产水平对住宅土地价格有正的影响,城市住宅开发量对住宅土地价格有负的影响,这三个变量可以解释城市间住宅土地价格差异的54.30%。
关键词:
城市住宅土地 价格差异 决定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殷醒民 陈昱
区域如何扩大FDI所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考虑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初步建立了适合中国实际的计量模型,利用1990—2005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市级面板数据来分析FDI在长三角地区是否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及其传导途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技术溢出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影响有显著的正效应,并且这种正效应具有鲜明的人力资本特征,即外商直接投资在长三角地区是通过与当地的人力资本结合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因而,提高区域的人力资本供应数量不仅能够扩大技术扩散效应,而且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胤晨 谷人旭 王春萌 杨帆 许树辉
利用长三角地区131个县域单元的相关数据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从时空两个维度,分析2003—2012年间长三角地区县域工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同时,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县域工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上,长三角地区县域工业集聚度呈不断增强之态势以及"集聚—扩散—再集聚"的空间演化过程。在空间维度上,长三角地区县域工业集聚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各县域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长三角地区,经济政策和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县域工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均有影响,尤其新经济地理因素较为显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恩泽 冷彦润 康志勇
本文通过双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以长江三角洲地区24个地级市和1个直辖市为样本,对长江三角洲地区6年银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银行业集聚和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经济增长具有负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认为银行业集聚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形成规模报酬和外部经济,促进了经济增长。而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在短期内促使邻近地区银行业资源向竞争激烈的地区集聚,导致邻近地区银行业资源供求不匹配,抑制了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结合调节中介效应模型,以银行业结构性竞争作为中介变量,本文发现随着地区银行业集聚程度的提高,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建军 胡晨光
本文通过VECM(Vector Error Corrected Model)和协整分析,在借鉴新古典增长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垄断竞争增长的分析框架,从宏观增长的视角,以长三角次区域1978~2005年数据为样本,对产业在既定空间中心——外围式的集聚给集聚地区带来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索洛剩余递增三类集聚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在既定空间集聚产生的自我集聚可以改善集聚区域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带来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索洛剩余递增。研究第一次提出和论证了产业集聚地区索洛剩余是既定市场需求条件约束下集聚区域产业竞争力函数,而产业集聚竞争产生的技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勇 张二震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跨国公司在地区产业集聚形成中的作用极为显著。跨国公司对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不仅仅来源于FDI,而且还来源于投资和贸易及其外溢效应的综合效果,是贸易投资一体化活动的结果。因此,有必要从跨国公司投资和贸易的综合活动的角度,考察跨国公司主导型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聚的发展为对象,分析了跨国公司主导型产业集聚形成的可能性,探讨了跨国公司主导型产业集聚的产生背景、形成基础和]进方式。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跨国公司 主导型产业集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钢 徐贤春 刘蕾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后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间竞争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地方政府能力建设与评估也开始成为政府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本文以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起政府能力的结构模型,提出一套评估政府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政府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并给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山桂 张苗 王健
研究目的:刻画、分析土地价格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本地与溢出影响。研究方法: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城市之间的产业转型升级存在显著的负向互动影响,城市间的产业转型升级并未出现协同演进,相反,演变过程呈现出类似"零和博弈"的特点。(2)总体层面上,土地价格的提升推动了本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但抑制了周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不利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整体演进。(3)分用途层面上,商服、住宅用地价格的提升未能有效促进本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但对周边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了明显的负向影响;工业用地价格的提升有利于促进本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但对周边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没有明显影响。研究结论:政策工具层面,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可以适度提升其工业用地价格;对于较高的城市,则可以降低其商住用地价格,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制度安排层面,应通过财税、政绩考核、土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联动改革,减轻土地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桂田 尹志锋
对珠江三角洲16市和长江三角洲7市2002—2005年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全员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着与平均工资较为稳健的正向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商投资所处类型企业的工资有正向影响,但并未产生外溢效应;对外贸易与工资水平大多呈负向关系;职业教育对工资呈现正向影响关系;失业率与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一般会降低总体平均工资水平。这些结果意味着,决定和影响工资水平的市场性因素发挥着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但考虑到工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严重不匹配,平均工资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尤其是对外贸易与工资之间的负相关,显示出在进一步加强市场机制对劳动力定价作用的同时,必须要有政策性的外部冲击,以形成有效的...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平均工资 增长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毛新雅 张得志
文章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就业影响的理论及研究,测算了外资企业的就业增长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业增长的贡献,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对这一地区就业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1世纪以来,长三角16城市外资企业的就业增长对这些城市(各自)整体就业增长有一定贡献。但包含综合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对长三角地区的就业增长产生了负效应,文章进一步就这一结论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外商直接投资 就业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为付 张二震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长三角是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最多地区的之一,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国际产业资本向中国转移的前哨阵地。本文主要是研究FDI对长三角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贡献,采用实证的方法从不同方面研究了FDI对长三角工业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促进作用,并对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市利用FDI政策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FDI 长三角地区 国际制造业基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明 张成
首先介绍了巨型城市区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研究进展,指出巨型城市区由形体上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20到50个城镇组成,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中心城市周围集聚,通过新劳动功能分工显示出巨大的经济力量。然后参照POLYNET项目组的研究方法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构建FUR界定了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范围,并采用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结构数据对16个主要FUR之间的功能联系进行了分析,作为对界定结果的检验。研究结论是: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由55个在地域上邻接的FUR组成,总人口超过8 000万,总面积超过78 000km2。温州和台州地区从功能联系结构来看处于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的边缘,但将其纳入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关键词:
全球城市区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蓓蓓 李凤英 俞钦钦 于洋 毕军
定义了环境公平性包括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及基于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为表征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构造并计算了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各地环境压力指数。为表征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构造了环境基尼系数与绿色贡献系数。根据2004年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污染排放数据(COD与SO2排放量),计算了长三角各地级市的环境压力与基于GDP的COD与SO2环境基尼系数与各地的绿色贡献系数。借助分层聚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上讲,上海面临的环境压力最高,江苏省城市较浙江省高;(2)从基于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上讲,长三角地区基于GDP的COD、SO2环境基尼系数分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